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刘彦钦 《光谱实验室》2001,18(4):462-464
本文研究了溴化 5- [4 - (3-吡啶丙氧基苯基 ) ]- 10 ,15,2 0 -三苯基卟啉 ,在 p H=4 .0时与 Cu2 + 的显色反应条件 ,其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 4 13nm。在相同条件下 ,试剂最大吸收波长为 4 4 4nm,对比度大约30 nm。试剂与铜络合比为 1∶ 1,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2 .9× 10 5L· mol-1·cm-1,铜含量在 0— 6 0 μg/ 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可用于痕量铜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新显色剂 2 - ( 1,3,4 -三氮唑偶氮 ) - 5 -二乙氨基苯甲酸 ( TZDBA)与铜显色反应的条件。在0 .1mol/L的 HCl介质中 ,TZDBA与 Cu2 +形成稳定的紫红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在 5 78nm处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4 .0× 10 4 L· mol-1·cm-1,Cu2 +质量浓度在 0— 10 μg/2 5 m 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所拟方法可不经分离直接测定镁合金和铝合金标样中的微量铜 ,加标回收率为 10 1.0 %— 10 1.4 % ,RSD( n=6)为 2 .0 %— 3.9%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2-(2-喹啉偶氮)-1,5-苯二酚光度法测定铜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合成了新试剂 2 - ( 2 -喹啉偶氮 ) - 1,5-苯二酚 ( QADHB) ,并研究了其与铜的显色反应 ,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 ( CTMAB)存在下 ,p H=4 .0邻苯二甲酸氢钾缓冲介质中 ,QADHB与铜反应生成 2∶ 1稳定络合物 ,λmax=540 nm,ε=2 .12× 10 4 L·mol-1·cm-1。铜含量在 0— 30 μg/ 2 5m L内符合比耳定律 ,该方法用于环境样品中铜的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在酒石酸介质中 ,铌 (V)与 5- Br- PADAP生成兰紫色的三元络合物 ,最大吸收波长为 6 0 0 nm,络合物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5.7× 10 4 L·mol-1· cm-1,Nb2 O5含量在 0— 2 0 μg/2 5m 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有色络合物稳定 3天以上。本法简便 ,快速 ,用于岩石中微量铌的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2-(2-喹啉偶氮)-4-甲基-1,3-苯二酚光度法测定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合成了新试剂 2 - (2 -喹啉偶氮 ) - 4-甲基 - 1,3-苯二酚 (QAMDHB) ,并研究了其与铜的显色反应 ,在 p H=2 .2的磷酸 -磷酸二氢钾缓冲介质中 ,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胺 (CTMAB)存在下 ,QAMDHB与铜反应生成 2∶ 1稳定络合物 ,λmax=5 5 0 nm,ε=4 .84× 10 4L· mol-1· cm-1。铜含量在 0— 2 0μg/ 2 5 m 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方法用于环境水样中铜含量的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光度法测定煤灰中钒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 0 .6 mol· L-1的硫酸介质中 ,钒 - PAR-羟胺生成红色络合物 ,最大吸收波长为 5 5 0 nm,摩尔吸光系数ε=1.91× 10 4L· mol-1· cm-1,钒含量在 0— 80μg/ 2 5 m 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本方法灵敏、简便 ,用于测定煤灰中的钒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三种新型不同链长尾式卟啉 -吡啶季铵盐与Cu2 的显色反应条件 ,其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 4 13nm(Ⅰ ) ,(Ⅱ ) ;4 14nm(Ⅲ )。在相同条件下 ,试剂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 4 4 3 5nm(Ⅰ ) ;4 4 4nm(Ⅱ ) ;4 4 6nm(Ⅲ )。对比度大约 30nm。试剂与铜络合比均为 1∶1,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Ⅰ ) 3 4× 10 5,(Ⅱ )2 9× 10 5;(Ⅲ ) 2 5× 10 5L·mol-1·cm-1,铜含量分别在 (Ⅰ ) 0~ 0 5 μg·( 10mL) -1;(Ⅱ ) 0~ 0 6 μg·( 10mL) -1;(Ⅲ ) 0~ 1 0 μg·( 10mL) -1内符合比尔定律 ,可用于痕量铜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新试剂 2 -羧基 - 5 -硝基苯基重氮氨基 - 4 -苯基 - 2 -噻唑 ( CNPDAPT)在 Triton X- 1 0 0的存在下 ,与铜显色反应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在 p H1 0 .0的 Na2 B4O7- Na OH缓冲介质中 ,铜与试剂形成 1∶ 1红色配合物 ,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 5 1 5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 ε=4.5 9× 1 0 4 L· mol- 1· cm- 1 ,铜量在0 - 2 0 μg/ 2 5 m L范围内遵守比耳定律。方法用于水样中微量铜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 1- (2 ,6-二溴 - 4 -硝基苯 ) - 3- (4 -硝基苯 ) -三氮烯 (DBNPNPT)与锌的显色反应。在表面活性剂Triton X- 10 0的存在下 ,p H=9.0— 11.0的 Na2 B4 O7- Na OH介质中 ,DBNPNPT与锌 ( )可生成橙黄色络合物。建立以 5 35 nm为参比波长 ,4 4 0 nm为测定波长的双峰双波长测定法 ,该络合物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1.34× 10 5L· mol-1· cm-1。对葡萄糖酸锌中的锌直接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彭秧  张莉 《光谱实验室》1998,15(5):57-60
本文对在溴代十六烷基三甲铵和吐温80混合表达活性剂中苯基荧光酮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铜和铝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在磷酸介质中,pH=6.8-7.4范围内,苯基荧光酮与铜、铝形成稳定的络合物。铜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600nm,ε600^Cu=6.63×10^4L·mol^-1·cm^-1,线性范围为0-5μg/25mL;铝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64nm,ε564^Al=1.01×10^5L·mol^-1·cm^-1,线性范围0-6μg/25mL。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用于水及健康人体冻干血浆中铜、铝回收率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采用带有快门的增强型瞬态光谱探测系统ICCD,实时拍摄了槲皮素在中性和酸性条件下与Cu2+反应形成配合物的紫外一可见吸收光谱.光谱每幅曝光时间为0.1 ms,Cu2+与槲皮素的摩尔比分别为0.2,0.5,1.0,2.0,5.0和10.0.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摩尔比的反应物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吸收光谱带的变化是相似的,但摩尔比越大反应时间越短;在中性和酸性条件下形成配合物的反应过程不一样,在中性条件下有吸收峰值为428 nm的反应中间产物出现,而在酸性条件下则直接反应生成最终产物,但它们的最终产物都只有一个吸收峰值为296 nm的吸收带;反应物暴露在空气中和隔离空气的反应过程没有差别.文章首次观测到槲皮素与Cu2+反应形成配合物有中间产物出现,且最终产物的吸收峰值为296nm.结果为研究槲皮素-Cu2+配合物的形成机理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何大伟  刘春棠 《发光学报》2006,27(6):887-890
合成了系列2(Ba1-xSrxO) (1-y)P2O5·yB2O3∶Eu2+样品,研究了样品在长波紫外区域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从激发谱可以看出2(BaO)(1-y)P2O5·yB2O3∶Eu2+在300~380 nm附近区域有很强的吸收带,在380 nm 紫外光激发下,2(BaO)·(1-y)P2O5·yB2O3∶Eu2+的发射带位于400~430 nm;在2(Ba1-xSrxO)-(1-y)P2O5·yB2O3∶Eu2+的系列样品中,当x>0.2时,随着x的增大,基质晶格在330~380 nm吸收带整体向低能方向移动了40 nm;在147 nm 激发下的发射谱是主峰值位于478 nm的蓝绿光发射.  相似文献   

13.
NaYF4∶Eu3+, Tm3+, Yb3+材料中Stokes和反Stokes发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Eu3+, Tm3+和Yb3+掺杂的NaYF4材料。360 nm光激发呈蓝色发光, 峰值位于452 nm, 对应Tm3+的1D2→3F4跃迁; 395 nm光激发呈橙色发光, 峰值位于591 nm, 对应Eu3+的5D0→7F1跃迁; 409 nm光激发呈红色发光, 峰值位于613 nm, 对应Eu3+的5D0→7F2跃迁; 980 nm光激发呈蓝色和红色发光, 发光峰位于474和646 nm。蓝光来源Tm3+的1G4 →3H6跃迁, 红光来源Tm3+的1G4→3F4跃迁。在双对数曲线中, 蓝光474 nm和红光646 nm的斜率分别为2.1和2.4, 在980 nm光激发下, 蓝光和红光发射都是双光子过程。还研究了材料的吸收光谱, 并利用X射线衍射, 扫描电镜测试了材料的物相结构和微观形貌。结果表明: NaYF4∶Eu3+, Tm3+, Yb3+材料具有较规则的六方相结构, 结晶良好。  相似文献   

14.
俞淳善  田莲花 《发光学报》2012,33(5):499-503
采用高温固相法成功制备出荧光粉Ca4LaNbMo4O20:Pr3+,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了样品的结构,其结构与CaMoO4结构相似。在Ca4LaNbMo4O20:Pr3+的激发光谱中出现了NbO43-和MoO42-的电荷迁移(CTS)吸收和Pr3+离子的4f→4f5d激发跃迁,以及Pr3+-金属离子的价间电荷迁移(IVCT)吸收;另外在420~520 nm处,还观测到属于Pr3+离子的典型f-f激发跃迁。发射光谱中,在452 nm激发下,主要出现绿光和红光两种发射,其峰值位于490 nm和607 nm处,分别是Pr3+3P03H41D23H4的跃迁作用;在紫外287 nm激发下出现NbO43-和MoO42-发射和Pr3+离子的4f5d→4f跃迁宽带,以及Pr3+离子的4f→4f发射峰。  相似文献   

15.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Eu2+,Cr3+单掺杂及共掺杂的SrAl12O19发光体,研究了它的发光性质和能量传递动力学过程。Eu2+的5d→4f发射峰位于400 nm,与Cr3+位于350~450 nm波长范围的4A2→4T1的吸收带有显著的光谱重叠,有利于Eu2+→Cr3+的能量传递发生,从而将来自于Eu2+离子的紫光转换为Cr3+的深红光发射。在共掺杂的样品中,当激发Eu2+时观察到Cr3+离子的2E→4A2红色线谱发射。当监测该红色线谱发射时,激发光谱中包含有Eu2+的吸收,证明了在SrAl12O19体系中Eu2+→Cr3+能量传递的存在。能量传递导致Eu2+的荧光寿命随Cr3+浓度的增加而缩短,计算表明能量传递效率随Cr3+浓度增加而提高,当Cr3+浓度为5%时能量传递效率可达到50%。  相似文献   

16.
以聚乙二醇为络合剂,采用水热法制备了发光性能优越的Yb3+-Tm3+共掺BaGd2(WO4)0.5(MoO4)0.5纳米晶体。改变稀土掺杂量并生产不同掺杂量的BaGd2(WO4)0.5(MoO4)0.5∶Yb3+/Tm3+。以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BaGd2(WO4)0.5-(MoO4)0.5∶Yb3+/Tm3+纳米晶属四方晶系,粒径在25~40nm之间,使用Hitachif-4500分光光度计分析样品,发现当Yb3+/Tm3+为4∶1、Yb3+离子浓度为6.0%时,BaGd2(WO4)0.5(MoO4)0.5∶Yb3+/Tm3+的发光效率最高。当Tm3+离子发生1G4→3H6跃迁时会产生可见光发射,对应于光谱图中475nm处的蓝光;当Tm3+离子发生1G4→3F4跃迁时产生的可见光发射,对应于光谱图中650nm处的红光。光谱图像及泵浦功率的双对数曲线表明,其中蓝光发射是三光子发射过程,红光发射是双光子发射过程。样品的量子产率接近0.9%。Yb3+-Tm3+共掺BaGd2(WO4)0.5(MoO4)0.5纳米晶体的发光性能优异,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以对氨基苯甲酸为母体通过系列化学衍生引入丹磺酰胺荧光基团及2-羟基-1-萘醛配位基团构筑了新型、简单的铬离子荧光探针L(1-(二甲基氨基)-5-(4-((2-羟基-1-萘亚甲基)甲酰肼基)苯基)萘磺酰胺)。运用核磁、质谱、元素分析和红外等手段表征了其结构,并通过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探针分子L对Cr3+的识别作用。结果表明,当激发波长为350 nm时,单纯的探针分子L在473 nm(2-羟基-1-萘醛)和514 nm(丹磺酰胺)处显示连体双峰;当向探针分子L中加入Cr3+后,2-羟基-1-萘醛作为受体与Cr3+结合,丹磺酰胺发射峰红移至540 nm,并且强度增强5倍,量子产率Φ=0.28。探针分子L的背景荧光对Cr3+的识别无任何影响,识别过程推测是由CHEF效应和PET(光诱导电子转移)共同引起的。当加入其他金属离子(Na+,K+,Li+,Ca2+,Zn2+,Mn2+,Co2+,Cu2+,Cd2+,Hg2+,Pb2+,Ag+)时,在540 nm处荧光强度未增强,表明L对Cr3+具有高度专一的选择性。通过电喷雾质谱和Job’s plot 曲线确定L和Cr3+为1∶1的配位模式,探针L对Cr3+的最低检测限可达到4.0×10-6 mol·L-1。  相似文献   

18.
在乙醇与水体积比为1:1的混合溶剂中将工业级染料耐晒蓝(FRL)用重结晶法提纯,提纯后的FRL用亚硝酸钠(NaNO2)进行重氮化,再与邻菲咯啉(Phen)进行偶合,得到改性耐晒蓝(FRLP).FRLP与Cu2 反应形成配合物.利用退色分光光度法结合等摩尔连续变化法测定Cu2 与FRLP的组成,在pH 6~9的条件下得到1:2的配合物.在pH 8.8的B-R缓冲溶液中测得该配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ε590nm为9.5×1014L·mol-1·cm-1,表观稳定常数K表为5.12×1012.研究了该配合物在紫外区的谱学性质,发现在200~305 nm区域内其水溶液对紫外光具有很强的吸收作用.将该配合物与聚乙烯醇共混制成偏光膜,对紫外光同样具有较强的吸收作用,在可见光区最大吸收波长处与光轴平行时单片膜的透过率为45%~50%,两片垂直放置的膜在200~325 nm范围内透过率为零,325~400 nm范围内的平均透过率约10%.  相似文献   

19.
基于香豆酰肼的高选择性的铜离子荧光探针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设计合成了含有香豆酰肼官能团的铜离子荧光探针,N,N-二乙基氨基香豆素-3-酰肼吡啶醛(XB),该探针在水溶液中[V(CH3CN):V(H2O)=1:1]对铜离子识别和检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离子K+、Na+、Mg2+、Ca2+以及过渡金属离子Cr3+、Mn2+、Fe3+、Co2+、Ni2+、Zn2+、Cd2+、Hg2+和Ag+等对Cu2+离子的识别无显著影响。光谱滴定和ESI-MS谱表明Cu2+离子与XB以1:2的化学计量比形成配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