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Cl+F2→ClF+F和F+ClF′→ClF+F′反应机理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方法,在6-331G*基组下,计算研究了反应Cl+F2→ClF+F和对称反应F+ClF’→ClF+F’的机理。求得前者的过渡态为三角形,活化能为15.57kJ·mol^-1;后者的过渡态为线形和三角形,活化能分别为11.52和196.25kJ·mol^-1。结果均经过振动分析和IRC计算验证。  相似文献   

2.
用单脉冲激波管研究了全氟丙烯C3F6的分解。使用H2作为清扫剂。产物包括CH4、C2F4、CF3H和C2F3H4,作为对断键反应过程的指示。C3F6的断键反应为C3F6→CF3+C2F3(1)得到其速率常数表达式为k(C3F6→CF3+C2F3)=10^(17.4±0.2)exp(-355300±8360/RT)s^^-1温度范围为1090K〈T〈1190K。全氟丙烯上,乙烯基C-CF3键的解离能为355.3kJ/mol。C3F6生成焓值为-1078.4kJ/mol。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流动余辉技术研究了亚稳态原子He(2^3s)和Ne(^3p0.2)与POCl3分子的传能反应,获得了激发态碎片PO(A)和PO(B)的发射光谱,测定了He(2^3s)与POCl3反应中PO(A)和PO(B)的形成速率常数,其数值分别为:KPO(A)=3.68×10^-11cm^3·molecule^-1S^-1和KPO(B)=9.40×10^-11cm^3·molecule^-1·S^-1  相似文献   

4.
CO(a)与CS2和CS传能反应中激发态碎片形成速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流动余辉技术研究了亚稳态CO(a)与CS2和CS的传能反应,测定了反应产生的激发态碎片CS(A)和CS(a)的形成速率常数。CO(a)与CS2传能反应中CS(A)和CS(a)的形成速率常数分别为3.46×10^-11cm^3·molec^-1·sec^-1和1.14×10^-10cm^3·molec^-1·sec^-1。CO(a)与CS传能反应中CS(A)和CS(a)的形成速率常数分别为1  相似文献   

5.
P538萃取锰(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5±0.5℃,用P538的环己烷溶液从NaClO4-HClO4介质中萃取Mn(Ⅱ)的反应机理为离子交换机理,萃取焓△H=-196kJ.mol^-1并用Cl^-离子水合作用和Mn^2+与Cl^-形成配合物的竞争解释了萃取分配比与水相中NaCl浓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在激波管上用反射激波加热气体使之变化,绾炎以强稀疏波快速冷却,造成电离非平衡状态,构成一种新的电离复合动力学实验研究方法。测定了温度在3100-3700K范围内NO^+离子与电子的解离复合速度常数:k^+r=5.5×10^17T^-.52cm^3mol^-1s^-1。  相似文献   

7.
用线偏振的脉冲激光泵浦的Sr(5p^1P1,M=0)原子,在束气条件下,与Ar原子碰撞而发生P轨道角动量的跃迁。在不同的氢气压力下,通过检测Sr原子荧光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偏振分量随时间的变化,确定了去偏振速率常数kp=2.5±0.5×10^-9cm^3mol^-1s^-1。由此推导出角动量碰撞跃迁的截面为σT=2nm^22,如此之大的跃迁截面归结为Sr(5p^1P1)和Ar之间的长程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8.
2—溴甲基萘荧光和室温磷光性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研究了2-溴甲基萘(2-BrMN)的荧光及磷光性质。2-溴甲基萘是一种优良的荧光试剂,λex/λem=274/334nm,其浓度在1.0×10^-6~1.2×10^-4mol·L^-1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最低检测限为4.7×10^-8mol·L^-1。以β-环糊精(β-CD)作保护剂和1,2-二溴丙烷(DBP)为重原子微扰剂的2-BrMN/β-CD/DBP体系  相似文献   

9.
用飞秒脉冲激光作光源,利用泵浦--探测方法测量了9个不对称五氮齿大环金属配合 物的时间分辨光克尔效应的响应信号,据此得到了它们的三阶光学非线性极化率x^(3)1111=1.19-3.38×10^-13esu和分子二阶超极化率γ1111=8.0×10^-32-2.83×10^-31esu以及光克尔效应响应不大于165fs等信息,讨论了周边取代基,中心金属离子和共轭π电子数对配合物三阶光学非线性极化率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280nm脉冲激光光解被Ar和Xe基体隔离的Fe(CO)5以产生配位不饱和的Fe(CO)3。用傅里衰变换红外光谱仪实时监察光解停止后Fe(CO)3和CD的复合,并以Smoluchowski扩散控制反应动力学理论模型求得Fe(CO)3与CO的反应半径为4.0×10^-10m,CO在10K的Ar和Xe基体中的扩散系数分别为2.2×10^-23m^2/s和4.5×±∩^-23m^2/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