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使用熵束宽、渐近分析和环围功率法对截断平顶高斯光束的束腰宽度w、远场发散角θ0和M2因子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按不同束宽定义得到的截断平顶高斯光束的w、θ0和M2因子不同,且与截断参量a/w0(a为光阑半宽度,w0为平顶高斯光束初始束腰宽度)有关.随a/w0的增加,三种方法计算得到的w、θ0和M2都分别趋于某常量.  相似文献   

2.
激光光束传输因子M2的一些问题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高春清  WebrHorst 《光子学报》2001,30(2):240-242
本文讨论与M2因子有关的一些问题,指出在近轴近似条件下由光束的二阶强度矩定义的M2因子满足M2≥1,其中只有对基模高斯光束等式才成立.由光束的功率通量值定义的M2因子(Mpc2)有可能小于1,Mpc2的大小取决于所定义的光斑半径内包含的光功率的百分数.通过计算光场的二阶矩,我们获得了轴向相干叠加的高斯光束的M2因子的解析解.  相似文献   

3.
用532 nm基模高斯光束对2-甲氧基5-丁氧基取代聚对苯撑乙烯的氯仿溶液进行激光诱导衍射实验及光限幅特性的研究.实验发现,当高斯光束通过样品溶液时,在远场处出现衍射环;随着入射功率的增大,衍射图案会发生显著的变化.理论分析表明,该现象可以用光克尔效应、热效应作用下的附加相位孔对入射光束的衍射行为来解释.还进一步研究了532 nm激光作用下样品溶液的光限幅特性,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得出:由热效应引起的自衍射是产生光限幅特性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4.
以非线性薛定谔方程为理论模型,采用分步傅里叶数值模拟方法,讨论了有限能量艾里-厄米-高斯光束在克尔介质中的传输特性以及相互作用。研究表明,通过控制介质的非线性强度和艾里-厄米-高斯光束的初始振幅,可以抑制光束的衍射效应,当它们满足一定条件时,能够产生孤子。通过研究两艾里-厄米-高斯光束的相互作用,发现调整两光束的初始间隔以及相位,可以控制孤子的数量和传输方向。  相似文献   

5.
在14MeV中子引起232Th裂变中,用放射化学方法测定了82Br、96Nb、112Ag、130I、132I、134I、134mCs、135mCs和136Cs等9个屏蔽核或准屏蔽核的独立产额以及140La的独立产额上限。使用各种电荷分布假设和质量公式,高斯电荷分布函数fi=(πC)-1/2exp[-(Z—Zp2/C],与实验测定的分独立产额进行了关联研究。结果指出,Green质量公式的最小位能假设可以得到最佳拟合,电荷分布宽度参数C=0.80.主要以对称裂变方式产生的112Ag的分独立产额和以非常不对称裂变产生的82Br的分独立产额偏离拟合的高斯曲线。这似乎表明,对称裂变有较宽的电荷分布宽度;而非常不对称裂变的电荷分布较窄。这个趋势能用液滴模型定性地解释。本工作没有发现40个质子的亚壳层对裂变产额影响的证据。  相似文献   

6.
有机聚合物薄膜激光诱导相位孔衍射的实验和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任立勇  姚保利  侯洵  易文辉  汪敏强 《物理学报》2000,49(10):1973-1977
实验发现当一束较强的抽运激光(526nm)与一束较弱的探测激光(6328nm)相交通过非线性 介质薄膜(聚吡咯甲烯/聚乙烯醇薄膜)时,在探测光束的远场产生了中心为亮斑,近场中心 为暗斑的多个同心衍射环.从菲涅耳-基尔霍夫衍射积分公式出发,理论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 的原因是抽运光在非线性介质中诱导的相位孔对探测光的衍射效应.通过数值积分,计算结 果与实验结果符合. 关键词: 聚合物非线性光学薄膜 抽运-探测 激光诱导衍射  相似文献   

7.
刘会龙  夏菁  陈懂  吕彦飞 《应用光学》2016,37(6):847-853
艾里光束是一种新型无衍射光束,解决了激光在传播过程中的衍射效应。基于艾里变换技术,介绍一种可以通过椭圆平顶高斯光束产生的新型艾里光束,即可调谐艾里光束。通过理论计算,可以看出调节椭圆平顶高斯光束的束宽比可获得单尾艾里光束,同时,可调谐艾里光束的尾长可以通过调节入射椭圆平顶高斯光束的阶数来控制。通过研究,当束宽比p=1时,艾里光束的加速方向沿x轴45方向;p=1/2时,加速方向沿x轴31方向,p=1/3时,加速方向为沿x正方向,可见调节束宽比p的大小可以改变艾里光束的加速方向。  相似文献   

8.
高斯涡旋光束的光束传输因子和峭度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国泉 《物理学报》2012,61(17):174102-174102
基于强度二阶矩定义, 导出了高斯涡旋光束光束传输因子即M2 因子的解析表达式, 高斯涡旋光束的M2 因子唯一取决于拓扑电荷数n. 数值计算表明, 高斯涡旋光束的M2 因子随着拓扑电荷数n的增大而增大. 基于强度高阶矩, 还导出了高斯涡旋光束经傍轴ABCD光学系统传输时峭度参数的解析表达式, 高斯涡旋光束的峭度参数取决于拓扑电荷数n、参数δ、矩阵元A和矩阵元D. 在自由空间传输时, 高斯涡旋光束的峭度参数仅取决于拓扑电荷数n和参数δ. 自由空间传输时, 高斯涡旋光束峭度参数的变化规律为: 峭度参数随参数δ的增大先减小而后趋向于一最小值, 随拓扑电荷数n的增大而减小. 这一研究有助于高斯涡旋光束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由光束传输的ABCD矩阵得出的Z-scan透过率的解析结果,分析了Z-scan实验曲线随非线性相移的变化规律。发现随着相移的增加,折射非线性相移比吸收非线性相移对Z-scan曲线对称性的影响更大。对于具有强饱和吸收和弱自聚焦特性的非线性介质,其Z-scan曲线随非线性折射相移的变小将失去典型的类色散特点。对于1μm厚的ZnCdSe-ZnSe多量子阱,扫描光源采用532 nm的基模高斯光束,采用透过率表达式来拟合所得的实验数据,在吸收非线性相移为0.9与耦合因子为-10条件下,推算出三阶非线性吸收系数为2×10-3 cm/W,三阶非线性折射系数为 8.0×10-8 cm2/W,这与J.Ma等人的结果吻合。最后对曲线特征参数随非线性相移变化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到的曲线所对应的非线性相移与曲线谷位置的乘积近似为一常量,值为0.166。  相似文献   

10.
Based on 58 million J/ψ events collected by the BESⅡ detector at the BEPC, J/ψ→ΛΛ π+π- is observed for the first time. The branching fraction is measured to be Br(J/ψ→ΛΛ π+π-)=(4.30±0.13±0.99)×10-3, excluding the decays to intermediate states, namely J/ψ→Ξ-Ξ+, J/ψ→Σ(1385)-Σ(1385)+, and J/ψ→Σ(1385)+Σ(1385)-. The branching fractions for these intermediate resonance channels are measured to be:Br(J/ψ→Ξ-Ξ+)=(0.90±0.03±0.18)×10-3, Br(J/ψ→Σ(1385)-Σ(1385)+)=(1.23±0.07±0.30)×10-3,and Br(J/ψ→Σ(1385)+Σ(1385)-)=(1.50±0.08±0.38)×10-3, respectively. The angular distribution is of the form dN/d(cosθ)α(1+αcos2θ) with α=(0.35±0.29±0.06) for J/ψ→Ξ-Ξ+, α=(-0.54±0.22±0.10) for J/ψ→Σ(1385)-Σ(1385)+, and α=(-0.35±0.29±0.06) for J/ψ→Σ(1385)+Σ(1385)-.  相似文献   

11.
聚吡咯甲烯/聚乙烯醇薄膜对高斯光束的衍射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一种新型有机聚合物(聚吡咯甲烯)与聚乙烯醇的非线性光学复合薄膜,在该样品的激光纵向扫描实验中发现,随着样品相对于高斯光束束腰位置的不同,产生了两种不同结构的同心衍射环,理论分析表明,该现象可以用光克尔效应和热光非线性效应共同作用下的附加相位孔对入射光束的衍射行为解释,从菲涅耳-基尔霍夫衍射积分公式出发,建立了非线性光学介质对高斯光束的衍射模型,通过数值积分,得到了与实验现象符合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2.
基于傅里叶-贝塞尔变换计算高斯光束垂直入射环形光栅时的衍射远场分布,分析了其衍射远场光强分布的一般规律,并与平面波入射时的情况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当光栅半径为1.5倍高斯光束束腰半径时, 随着光栅环数的增加,中央亮斑半值全宽先减小后增大、中央亮斑所包含的功率占总功率的比值减小、中央主极大光强值减小,三者的变化趋势与平面波入射时的趋势一致;中央亮斑半径、次极大光强值变化趋势与平面波入射时的变化趋势不同.当环数小于5时,高斯光束经过环形光栅的衍射场光强变化无规律;当环数大于10后两种情况下衍射场光强变化都不明显;当环数趋于无穷时中央亮斑半径、中央亮斑半值全宽、次极大光强值趋于圆孔衍射(环数等于1)时的值,中央亮斑所包含的功率占总功率的比值约等于圆孔衍射时的1/2,中央主极大光强值约等于圆孔衍射时的1/4.  相似文献   

13.
以衍射理论为基础,推导并模拟了高斯光束通过非线性折射和吸收效应介质后的远场光强分布。结果表明:入射高斯光束引起的介质折射率变化和光束波前曲率影响介质出射面光束的径向调制相位,安装在焦点前的有自聚焦效应的介质和安装在焦点后的有自散焦效应的介质具有闪耀光栅的能力,使远场出现中心为暗斑外侧为亮环的衍射图样。非线性折射效应为主的介质,其非线性吸收效应的变化同时改变远场衍射图样的数目和光强值,但对于非线性吸收效应为主的介质,衍射图样的数目随吸收效应的变化不明显,吸收效应只影响光强值。  相似文献   

14.
15.
16.
高斯光束通过非线性介质后的远场衍射图样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菲涅尔-基尔霍夫衍射积分公式,对发散和会聚高斯光束通过薄非线性介质时形成的远场衍射图样进行了研究。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当发散高斯光束通过自散焦介质或会聚高斯光束通过自聚焦介质时,远场均会出现中央较暗、向外围逐渐增强、分布尺度较大的粗衍射环;当发散高斯光束通过自聚焦介质或会聚高斯光束通过自散焦介质时,远场均会出现中心强度最大、向外围逐渐减弱、分布尺度较小的细衍射环。不同远场衍射图样归根结底是入射高斯光束因介质折射率变化造成的空间自相位调制及其波前曲率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18.
非线性介质表面缺陷对激光光场的调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高斯光束为例,研究了非线性介质表面振幅调制型缺陷对光场的调制。基于广义惠更斯-菲涅尔衍射积分并采用泰勒级数展开方法,建立了高斯光束经过表面存在缺陷的非线性介质后的传输模型,得到了受缺陷调制光束经非线性介质后的光强分布解析式,研究了缺陷尺寸和光束在非线性介质中产生的附加相移大小对光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介质表面的缺陷尺寸越大,介质内产生的附加相移越大,光场受到的调制越严重。分别考虑了非线性折射率为正值和为负值的情况,研究发现相应的折射率值导致光束发生会聚或发散现象,并由于缺陷调制的作用,在光束传输过程中始终存在一光强极值点,且随着附加相移绝对值的增大光强极值点的峰值也随之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