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移动互动工具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
|
|
|
|
骆正新 王祖源《物理与工程》,2014年第Z1期
|
|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物理教学面临的实际问题,结合本校大学物理课堂教学的切实需要,提出了开发新型课堂互动工具的目标.该工具提供学生和教师能以便捷的方式(Wi-Fi或SMS)实现课堂互动并得到实时的反馈信息,后台的信息统计功能全面地分析学生的参与程度,可以做到学生学习成长记录袋的功能,以便于教师、家长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在实际的教学应用中,互动的学习环境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讨论积极性、增加答题的参与度.
|
2.
|
浅析初中物理主体参与式课堂如何建构
|
|
|
|
|
李朴《技术物理教学》,2012年第20卷第4期
|
|
新课程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应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对于初中物理教学而言,主体参与式课堂指的是,学生在物理学习中作为个体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师教学策略的有效引领下,积极地、主动地、全身心地参与到物理知识探究的全过程,有效地且富有创造性地完成三维学习目标.那么,这样的课堂该如何构建呢?笔者就该话题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
3.
|
运用认知和学习策略提高教学记忆效率
|
|
|
|
|
康海燕 俞兰芳《技术物理教学》,2003年第11卷第3期
|
|
中专物理教师有必要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灵活运用认知策略和学习策略,提高中专物理课堂教学效率.1 一般学习与记忆过程中的策略1.1 信息编码中的策略 信息加工理论认为,人脑有两个信息贮存系统,短时记忆系统(保持在一分钟内的信息)和长时记忆系统(保存在一分钟到许
|
4.
|
研究物理课堂关注学生发展
|
|
|
|
|
霍晓宏《物理通报》,2006年第1期
|
|
课程改革的攻坚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要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张扬学生个性,以兴趣为先导,将信息技术等多媒体融于教学,化难为易,使学生爱学、乐学。课堂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要突出有思想的教学,把形式和目的有机结合,如果把“研究物理课堂、关注学生发展”作为高中物理教研价值取向的话,我们就可以通过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来适应学生多样化的需求,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
|
5.
|
优化教学,给学生一双腾飞的翅膀——论非智力因素在初中物理学习中的挖掘
|
|
|
|
|
潘敏芳《技术物理教学》,2012年第20卷第1期
|
|
物理课堂教学过程是在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传输和情感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组织学生的智力活动,完成接受和储存信息的任务,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物理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态度积极、心情愉悦、思维活跃,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才能实现高效的物理课堂教学.
|
6.
|
初中生物理阅读和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
|
|
|
|
|
张晓明《物理通报》,2018年第37卷第2期
|
|
物理阅读和表达能力是物理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初中生在物理启蒙阶段进行物理阅读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 是对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方面. 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思维碰撞引向深入, 实践体验内化提升等策略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通过教师做示范, 课堂上多给学生表达的机会, 多进行书面表达训练等策略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物理表达能力
|
7.
|
提问策略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
|
|
|
|
何先举《物理通报》,2006年第5期
|
|
教师在物理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提问策略不仅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及时评估学生的情况和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有效地控制课堂,还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运用提问策略需要教师把教学内容转化为面向全体学生的序列性较强的问题,以问题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行为,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新的知识点,改进学习方法,逐步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
8.
|
“讨论式”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尝试
|
|
|
|
|
刘东生《技术物理教学》,2012年第20卷第4期
|
|
“讨论式”教学法是指教师或学生在课堂中提出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并激发学生思考的一种课堂教学方法,其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本文结合初中物理教学内容的特点,提出“讨论式”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以及应当注意的问题.
|
9.
|
“双向”参与型物理教学的主导作用
|
|
|
|
|
《技术物理教学》,2002年第1期
|
|
“双向”参与型物理教学 ,是以学生主体参与和教师主导参与为主线 ,以拓宽学生知识结构为基础 ,这就要求教师在各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参与到学生学习活动中去 ,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教师要导出特定的课堂情境在物理教学设计时教师应根据教材的特点把握能启发特定的课堂
|
10.
|
自主创新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
|
|
|
|
|
林娟娟《技术物理教学》,2001年第9卷第4期
|
|
自主创新课堂教学 ,指的是在课堂教学中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通过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达到发展学生智力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 .它的实施 ,必须依据教学的一般规律 ,主动对教学的程序以及手段、方法进行有效的运用 ,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本文就自主创新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作一些探讨 .1 创设智力上有挑战性的的问题情境创造性思维往往表现为直觉思维 ,即常常只抓住对象本质的主要环节 ,而忽略那些非本质的次要环节 ,思维结果往往以“顿悟”形式出现 .因此 ,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经常有意识地创设有…
|
11.
|
多一点精心预设融一份动态生成——《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教学设计
|
|
|
|
|
杨育池《数学通报》,2009年第48卷第11期
|
|
"预设"是教师根据课堂教学活动的目的、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而预先计划的教学课时方案与策略;"生成"则是在教学活动中由于出现没有预料到的教学信息和问题,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结合学生三维目标的形成,有机结合、灵活调控知识的、思维的等方面因素,引导教学活动不断更新,从而超越原计划的教学流程.
|
12.
|
探求数学课堂“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
|
|
|
|
夏莉《上海中学数学》,2014年第3期
|
|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深刻感受到数学课堂添加“催化剂”能促进课堂发生“化学反应”.课堂的化学反应指通过教师的组织引导,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发展乃是质而不是量的变化,是让学生学会探究,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学会、会学、乐学,不是一味地接受和存储知识.类比到数学课堂,催化剂指能加速课堂化学反应的策略方法.
|
13.
|
数学教学中提问的误区与对策 被引次数:1
|
|
|
|
|
陈京山《上海中学数学》,2001年第4期
|
|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合理的课堂提问有助于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沟通师生的情感交流,调节课堂气氛;课堂提问还是教师诊断学生学习状况,有效改进教学的基本手段.所以,“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由于不太注意课堂提问的艺术和策略,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学习效果.提问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
14.
|
浅析物理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地位
|
|
|
|
|
陈加鹏《技术物理教学》,2013年第21卷第2期
|
|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出真知.由此可见,实践对于学生学习并掌握课堂理论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实验是实践的典范,是对理论教学的基础认证.为了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课堂理论知识,为了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为了弥补课堂理论教学的不足之处,教师必须重视物理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将物理实验与课堂理论教学相结合.本文旨在阐述物理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地位,以此来引起教师对于物理实验的重视,从而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好地促进教育体制的改革.
|
15.
|
“留白”在数学教学中的妙用
|
|
|
|
|
刘晓焱《上海中学数学》,2012年第11期
|
|
“教学留白”是指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在课堂教学中不直接把一些知识或结论明确地告知学生,而是通过提出问题等方式留白,引发学生在充足的时间和空间里思考、探究、联想等,利用自己的想象或操作来填补,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的一种教学策略.
|
16.
|
学生主体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途径和方法 被引次数:1
|
|
|
|
|
李瑛华《数学通报》,2007年第46卷第1期
|
|
学生主体参与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是指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和谐情境下,依据教学的一般规律,对教与学的程序以及途径、方法进行有效地操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一种操作系统.1创设情境,召唤学生主体参与学生的参与是自发的,但不完全是自发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营造
|
17.
|
创设物理情境 激发“思维共振”
|
|
|
|
|
王超良《广西物理》,1996年第4期
|
|
阐述怎样创设良好的物理教学情景,促使师生间、学生间发生“思维共振”的方法,旨在给学生创造与教师、教材、教具和其他同学进行信息交流的条件,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师生间、学生间处于和谐的信息交流中,从而高效率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
18.
|
物理教学中要告知学生学习目标
|
|
|
|
|
尹雄杰 张淑华《物理通报》,2003年第6期
|
|
中学物理教学目标是物理教学活动所预期要实现的最终质量标准.显然,中学物理教学目标具有层次性,无论是学年(学期)教学目标、单元(课题)教学目标,还是课时教学目标都是为了使学生达到国家总的教育目标而分解出来具体化的学科教学标准.课时教学目标是最基础的,学生在每课时教学中应达到的具体标准应该让学生知道,并有效地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在以往的物理教学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教学目标只是教师掌握,而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不清楚学习目标的情况;显然,没有体现出在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不利于教师和学生的配合,难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
19.
|
信息技术应用于珠心算与数学整合教学研究
|
|
|
|
|
《珠算与珠心算》,2020年第1期
|
|
珠心算与数学教学整合的目的,是通过提高数学教学效率,进而达到开发学生智力,提高综合能力。科学实验证明,珠心算与小学数学整合这一教学行为,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脑的发展和认知能力的提高。整合教学离不开教师的教学指导和学生的大量练习,信息技术应用其中,对解决学生学习珠心算数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供了可能性。本文结合珠心算与小学数学整合内容,分析了小学生学习珠心算数学的心理特征;讨论了利用信息技术能够提高珠心算与数学整合的课堂教学质量和加速提升数学核心素养;促进珠心算与数学整合教学的模式改革和珠心算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的作用,以及信息技术在小学珠心算数学教育的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
20.
|
提高中职物理课堂教学质量之我见
|
|
|
|
|
李健虎《技术物理教学》,2012年第20卷第3期
|
|
在中职物理课堂教学中,中职学生由于基础较差,对物理的学习普遍反应为:"不想学、最难学"。因此,作为中职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抓住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特点,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使学生学习物理不再是一件难事,从而提高中职物理课堂教学的质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