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张勇成  陈华伟 《应用声学》2022,41(4):634-643
滤波器组是气传导助听器进行听觉补偿的重要功能模块。针对现有固定滤波器组对中频段听阈突变听损听力图的匹配效果欠佳问题,本文提出一种13子带非均匀滤波器组设计方案。不同于现有固定滤波器组,本文首先将全频段进行等比例三段划分,便于滤波器组在相应频段内进行听损补偿;然后在低频和高频段子带具有较高分布密度的前提下,适当增加中频段子带的分布密度,以提升中频段听损补偿效果;最后根据听力图的倍频特征点确定子带的中心频率,从而得到适配听力图的子带排布方案。此外,将频率响应掩蔽技术和奈奎斯特滤波器用于各子带的产生,进一步降低了滤波器组群延时和硬件复杂度。仿真分析表明,相比于现有16子带非均匀滤波器组,本文滤波器组对各类型中频段听阈突变听损听力图的平均匹配性能提升了48.4%,群延时降低了11.7%。因此,所设计滤波器组在面向补偿中频段听阈突变听损的气传导助听器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徐唯义 《应用声学》1988,7(3):43-45
34.GB 7582-87 声学——耳科正常人的气导听阈与年龄和性别的关系 本标准规定了耳科正常人的气导听阈随年龄和性别变化的关系,用于听力测试、劳动保护和其他研究工作中评价听力损失时的修正,本标准是参照国际标准ISO 7029-84《声学——耳科正常人的气导听阈与年龄和性别的关系》制定的. 本标准给出的数据是从125Hz—8000Hz测听频率范围、年龄18—70岁的耳科正常人的各年龄组得到的相对于18岁年龄的听阈阈移中值的期望值和位于中值上下的期望统计分布.其数据适用于不同年龄人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复杂场景下的听障患者的语言理解度,本文提出一种仿人耳听觉的助听器双耳声源定位算法。算法首先借鉴耳蜗分频特性和听觉掩蔽特性,将声音信号进行多通道分解,并提取人耳敏感频带的信号进行双耳时间差(Interaural Time Difference,ITD)估计;然后基于人耳哈斯效应,提取有效的ITD信息;最后采用头相关模型,将ITD转化为声源方向信息。同时,为了改善混响和多干扰声场景下的声源定位能力,本文提出一种多通道的加权联合策略。仿真和场景测试实验表明,算法的抗干扰性强,定位精度高。而且,在7名受试者的理解度测试中,同现有的助听器增强算法相比,结合定位算法的语音增强算法达到3~5 dB的性能改善。  相似文献   

4.
汉语耳语音孤立字识别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莉莉  林玮  徐柏龄 《应用声学》2006,25(3):187-192
耳语音识别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但是由于耳语音本身的特点,如声级低、没有基频等,给耳语音识别研究带来了困难.本文根据耳语音信号发音模型,结合耳语音的声学特性,建立了一个汉语耳语音孤立字识别系统.由于耳语音信噪比低,必须对其进行语音增强处理,同时在识别系统中应用声调信息提高了识别性能.实验结果说明了MFCC结合幅值包络可作为汉语耳语音自动识别的特征参数,在小字库内用HMM模型识别得出的识别率为90.4%.  相似文献   

5.
梁瑞宇  奚吉  赵力  邹采荣  黄程韦 《物理学报》2012,61(13):134305-134305
降频助听算法是改善听障患者声音辨识能力的最安全有效的方法. 本文以主观测试实验为手段, 通过分析当前算法的声音识别能力的不足, 提出一种自适应慢放降频算法. 算法结合慢放算法和频移算法的优点, 并能根据信号的频谱结构, 自适应调整慢放因子, 降低时域不同步性. 并且, 通过分析含噪信号和噪声信号的频谱关系, 提出一种噪声下的慢放因子评估方法. 实验结果显示, 同其他降频算法相比, 该算法可以提高15%到20%的识别率. 在对听障患者的测试中, 同传统的助听设备相比, 平均识别率也获得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的声学覆盖层吸声频带窄的问题,基于功能梯度材料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含空腔结构的水下功能梯度声学覆盖层结构,引入梯度有限元法建立了功能梯度型声学覆盖层的水下声学计算模型,研究了功能梯度声学覆盖层结构的水下吸声特性。与传统的功能梯度结构声学建模方法相比,在保证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的基础上,文中所建立的功能梯度结构声学计算模型可适用于更复杂的功能梯度声学结构声学性能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功能梯度声学覆盖层能够有效改善中高频段的吸声性能,获得较好的宽频吸声效果。此外,空腔形状采用锥型空腔结构或者组合型空腔结构可以有效地拓宽功能梯度声学覆盖层的吸声频带。   相似文献   

7.
一、声学的发展 一提到声学,人们往在会认为这是一门古老的学科,认为已发展得很成熟了.现有大、中学普通物理课本,考虑到教学直观和示范实验的简便,总把声学中很多现象,如反射、折射、绕射、干涉、成像等,分别放在光学和电磁学的章节中去,声学章节被压缩得很少,甚至根本略而不谈,这也给人造成声学内容简单贫乏的感觉.这实在是一种误解. 声学确实发展很早.距今三千四百年以前的商代,我国就已有系统的乐律概念,这要比古希腊毕达哥拉斯音阶大约早一千三百多年.古典声学名著,瑞利的“声论”,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就已问世。但声学没有就此停滞不前…  相似文献   

8.
曹梅杰 《应用声学》1985,4(2):5-7,4
一、概 述 语言通信是研究两处或多处进行语言信息交换的学科.电话通信是语言通信中的一种最主要的手段,它与语言声学、生理声学、电声学和建筑声学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扼要介绍电话通信中经常遇到的一些声学问题. 二、电话传输质量的主观评价 电话传输系统的传输质量主观评价标准和  相似文献   

9.
张军  尚飞  张延超 《应用声学》2022,41(4):674-680
随着市场对汽车舒适性要求的提高,燃油箱油液晃动噪声问题越来越被重视。尤其是对于混合动力乘用车型,由于缺少发动机怠速噪声的掩蔽效应,更容易引起市场用户对燃油箱晃荡声的抱怨。本文以某搭载BSG混合动力SUV(Sports Utility Vehicle)车型的燃油箱晃荡声问题为案例,系统性地进行了整车测试分析与路径排查工作,通过对比分析声压级与响度指标方法的差异,说明了采用时变响度声品质指标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出车内人耳对晃荡声的主观评价感受。本文主要通过“结构声”传递路径的优化,降低了油箱晃动激励到车内的传递,显著改善了车内的油液晃荡声问题,这为提升燃油系统NVH性能集成开发的能力,有着较重要的工程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吕作昕 《物理》1990,19(1):49-50,55
中国古代在“声学”方面有许多杰出成就.1987年,河南舞阳县贾湖新石器遗址出土的制作于8000年前的骨笛,已具有和今天相似的音阶结构,能吹奏悠美的乐曲,从这不难看出中国古代声学知识的实际水平[1].本文介绍古籍中记载的中国古代在声学上的几项发现. 一、关于低频声的远距离传播 笔者在《中国古代已知听觉有频率下限》一文中[2],曾说明中国人在春秋时就已知有人耳所听闻不到的“次声”的存在.《老子》所说“听之不闻名日希”,“大音希声”,指的就是“次声”. 次声波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它易于作远距离传播.在大气中,有的次声在传播数千公里之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