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董庆年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1993,13(1):25-32
色谱和傅里叶红外光谱的联用是现代分析化学中重要的联用技术之一。本文介绍了最常用的气相色谱(GC)、高效液相色谱(HPLC)以及最近发展的超临界流体色谱(SFC)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联用技术的最新进展,并对联用中常用的两种接口方式,即流动池法和色谱流动相消除法的优缺点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全自动傅里叶变换红外显微镜及红外图象技术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0,20(5):687-688
本文介绍了傅里叶变换红外显微镜以及红外图象技术。 相似文献
3.
块菌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块菌是珍稀野生食用菌,其蛋白质和糖类含量较高,块菌多糖具有潜在的药用价值。文章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FTIR)对五种云南野生块菌作了研究。结果表明,块菌属真菌有其独特的光谱特征,全谱最强峰为出现在1 042和1 077 cm-1附近的强双峰。在脂分子的羰基峰1 742 cm-1及糖类异构体的指纹区1 200~750 cm-1,不同种类、不同产地块菌的光谱有明显差异,另外,正常块菌和霉变块菌的光谱亦有明显差异,主要体现在谱峰吸收强度的变化上,部分谱峰吸收强度比的变化表明,块菌样品变质前后,其蛋白质和糖类物质的含量发生了变化。FTIR光谱提供了块菌成分的有关化学信息,为鉴别块菌和区分块菌的种类、质量提供了简便快捷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扫描成像系统,并用该系统测量了放在平台上的3盏普通实验用酒精灯的火焰红外发射谱,选择位于大气窗口内的波数为900~1 000 cm-1波段,利用普朗克定律,反演出了每条光谱对应的相对温度。实验中每一个光谱对应一个扫描位置即像素点,把这些温度数据通过Matlab软件绘制出了扫描范围内的红外图像。将红外图像叠加在视频图像之上,两者吻合得非常好,清楚地显示了3个火焰的位置。 相似文献
5.
食用菌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鉴别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研究了担子菌木耳目、非褶菌目和伞菌目6个科9个属的10种食用菌的子实体。将光谱分为5个区S1区(3 050~2 800 cm-1),S2区(1 750~1 500 cm-1),S3区(1 500~1 200 cm-1),S4区(1 200~950 cm-1),S5区(950~700 cm-1);在5个区中,强峰出现在S4区的1 080 cm-1附近和1 040 cm-1(1 020 cm-1)附近,以及S2区的1 640 cm-1附近,1 640 cm-1附近的峰为酰胺Ⅰ振动峰,前两峰为糖类振动峰。根据5个区光谱峰值和吸收强度比,可以鉴别不同的食用菌。700~950 cm-1范围有可能作为区分不同属蘑菇间的指纹区。 相似文献
6.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近红外傅里叶变换拉曼光谱法无损鉴定中国字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和近红外傅里叶变换拉曼(NIR FT-Raman)光谱法鉴定了中国字画,结果表明:与荧光光谱法相比,根据谱峰的强度和位置可更容易地将真伪字画区别开来。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相互印证,互相补充,在鉴定中具有快速、准确、操作简单、重复性好、不需对样品进行预处理的优点,适于珍贵字画的无损鉴定。 相似文献
7.
乌头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乌头是一种重要的药用和有毒植物之一。本文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法定性分析了不同乌头的组成。结果表明:乌头因泡制加工后其红外光谱有不同,造成这一现象原因可能是由于乌头加工泡制后,使得其成分和部分成分含量有所改变,导致其毒性低于生乌头的毒性。这将有助于对乌头的质量控制与毒性分析。该方法快速、准确、不破坏样品。 相似文献
8.
9.
10.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鉴定小麦品种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法分析了8个不同小麦品种根部的红外光谱图,对红外光谱图的吸收峰进行了归属分析,通过对各谱图的比对发现,在相同波数范围内,不同的小麦品种其红外谱图的形状、波数及吸收峰的多少有所不同。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的红外光谱图有明显的差异,其一在2800~2980cm-1波数范围内,此区反映的主要是甲基、亚甲基的伸缩振动,化合物分子链的长短、分子量的大小在此区有显现;其二差别较大的区域在1510~1730cm-1范围内,它反映的主要是酰胺的氮原子及α碳原子取代基的性质,可能是源于基因的差异,此区域内谱图差异较大。因此FTIR光谱法可用于不同小麦品种的鉴别。 相似文献
11.
金沙青叶胆是常用彝药之一,具有独特而显著的药用价值。本文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方法(FTIR)对金沙青叶胆的根、茎、花不同部位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其根、茎、花的红外光谱有较大的相似性,主要吸收峰位置基本相同,它们共同显示出该药材独特的红外指纹特征,三者所含主要物质成分基本相同,由此说明在彝医临床应用中将该药全草入药具有其合理性,但其根、茎、花的红外光谱的吸收峰位置、个数、强度、峰形又有一些差异,表明其不同部位所含的化学成分及其相对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的分析研究为临床应用及开发利用该彝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宽禁带半导体薄膜,包括碳化硅,氮化镓和氧化锌及其化合物以及异构体,带隙普遍在3.2eV以上,一阶声子特征峰在100至1500cm~(-1)之间。确定能带宽度和声子特征峰有很多方法,比如光致发光、拉曼散射、光学透射谱等,我们提出了一种结合椭圆偏振光谱与红外傅里叶反射谱进行传输矩阵分析的方法,能够同时确定从紫外波段(约250nm)到远红外波段(约22000nm)的薄膜材料色散关系和膜厚。我们构建了基于谐振子的光学函数模型,并论证这个模型很适合用于模拟由各种不同波长入射光波造成的共振吸收。 相似文献
13.
不同储藏年份小麦和红豆的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粮食的陈化鉴定对于食品安全、种子的老化鉴别对于粮食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研究了不同储藏时间的小麦与红豆,结果显示,同一种不同年份产的样品光谱相似,但在吸收强度比方面都存在着差异,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两种粮食的红外光谱表现出一些变化规律,对于小麦,吸收强度比A1653/A1023,A1538/A1023,A1080/A1023,A1155/A1023,A1538/A1653随贮藏时间增加而增加;对于红豆,A2928/A3400、A1648/A3400,A1543/A1648,A1401/A1648,A1055/A1648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这些比值的变化说明两种粮食在贮藏过程中,蛋白质、多糖结构发生了变化。红外光谱方法在粮食陈化鉴定方面具有方便、快速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The infrared spectra of 3mM solutions of horse heart cytochrome c were recorded as a function of pD(corresponding to acid high spin form, acidic low spin form, native form, lysine form, the so-termed “strained lysine form” as well as the so-termed “A state” of cytochrome c). An analysis of the pH-induced changes in the secondary structure was performed based on changes in the conformation-sensitive amide I bands of this protein. In lysine and strained lysine forms, the contents of random structure increase at the expense of α-helix. In acidic low. spin form (pH4–2.5), cytochrome c was almost unfolded. The proportion of α-helix had a substantial decrease while the contents of both random structure and 310-helices got a rise. In acidic high spin form (when pH is below 2.5), a further decrease of pD gave no rise to a continued unfolding in cytochrome c but made it refold to the “A state” with properties similar to those of a molten globular state. Adding enough KC1 to the cytochrome c solution(pD2.2 with 0.5MKC1 and pD3.0 with 1.5 MKCl) in which cytochrome c was nearly fully unfolded also led to the formation of A state of cytochrome c. The compositions of all types of secondary structures in A state were evaluated. The behavior of 310-helices in acidic high/low spin form indicated they might be intermediates between α-helices and random structure in acidic solution as proposed by Miick et al. 相似文献
15.
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试了成株期油菜正常植株和根肿病植株的花瓣、叶片、主根、须根四个部位的光谱。光谱显示:两种植株花瓣和叶片中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多糖类和油脂类物质;正常植株主根中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木质素;根肿病植株主根中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木质素和蛋白质类物质;两种植株须根中的主要成分是木质素和纤维素。对正常和病变植株相同部位的光谱在3600~2800cm-1、1800~1200cm-1和1200~700cm-1三个范围进行了相关分析,花瓣间、叶片间的相关系数在0.971以上,相关度较高;然而主根间、须根间的相关度较低,主根在1800~1200cm-1光谱范围的相关系数只有0.688,须根在1200~700cm-1光谱范围的相关系数只有0.618。结果表明,FTIR可以区分根肿病对油菜不同部位的影响,有望为油菜根肿病的研究提供光谱信息。 相似文献
16.
不同产地双色牛肝菌FTIR光谱鉴别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同一种蕈菌子实体,由于外观形貌相似,凭传统外观形貌特征难以鉴别产地来源。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法测定了云南省5个不同地区58个野生双色牛肝菌子实体样品的红外光谱。借助于红外光谱具有的指纹特性,利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1 350~750 cm-1范围光谱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CA),根据前三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已达到88.87%以及主成分载荷分析,表明前三个主成分能够反映样品在该段光谱的主要信息。对前三个主成分作投影显示并进行比较,发现以主成分1和主成分2作二维线形投影,对不同产地的双色牛肝菌有较好的聚类和鉴别作用,所有样品被划分为5个区域,98.3%的样品被正确归类。研究结果提示,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合主成分分析方法可以快速、方便地对不同产地的同一种野生双色牛肝菌进行鉴别分类。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We have explored the basic theory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for the measurement of motorcycle exhaust using a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interferometer system. Remote sensing direct measurements were made and the species carbon monoxide, carbon dioxide, nonmethane paraffinic carbon(CHx) and unburned additional harmful species in motorcycle exhaust were determined. Typical concentrations observed in absorption for carbon monoxide, carbon dioxide and nonmethane paraffinic carbon were about 1.11%, 1.91%, 0.54% respectively. Furthemor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remote sensing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 system. The system covers the infrared spectral region from 700 to 6000 cin?1 at a maxim resolution of 0.06 cm?1 for beamsplitter of gerrniuiirun coated zinc selenide and receiver telescope with zinc selriide leis. For air multipollutant monitoring the analytica1 methods have the potential and become important. The remote measurements usirig the Fourier transform inf raid spectroscopy could become niore practical.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次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定了云南当地的药材五爪金龙、骨碎补的红外光谱图,并对其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对比,知两药材的红外光谱图非常相似,进一步对两药材的吸收峰分析,根据各种化学键和官能团振动所引起的吸收峰形状和范围,判断推理出两药材含有共同的物质:挥发油、苷类、三萜类化合物、糖类、脂肪等.此分析为两药材续伤止痛... 相似文献
19.
20.
基于花瓣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鉴别分类杜鹃属植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结合适当的方法对杜鹃属植物不同亚属进行鉴别分类研究。测试了4个亚属植物花瓣的红外光谱,结果显示同种植物花瓣的红外图谱,峰形相似;不同种植物花瓣的红外光谱图在混合模区(1 500~1 200 cm-1)略有差异。为了进一步快速对其分类群进行鉴别,利用OMNIC软件分层抽样建立3个光谱数据库,未知样品光谱分别与光谱数据库比较得出匹配数值进行鉴别。研究结果显示此方法能够准确地鉴别分类4个亚属植物,这为大型的植物系统分类研究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