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6 毫秒
1.
随着原子物理及表面物理研究的发展,电荷态金属离子束的需求日益增多. 近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14.5GHz LECR3,离子源实验平台上, 以炉子法产生的铅离子束作为研究对象, 进行了一系列,ECR,离子源关键参数(如:磁场、炉子功率、掺气等)影响高电荷态铅离子束产额的实验研究, 在此基础上, 调整优化了,LECR3,离子源的状态参数, 从而获得了强流高电荷态铅离子束,18eμa 207Pb30+,和6.7eμa 207Pb37+.  相似文献   

2.
ECR离子源金属离子的产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ECR离子源金属供料方法,在145GHzECR离子源上应用炉子加热和MIVOC法获得了40Ca11+140eμA和56Fe10+65eμA,并对实验过程和结果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为满足国家大科学工程兰州重离子冷却储存环的要求,在14.5GHz ECR 离子源上进行afterglow工作模式的实验,首次产生了高电荷态脉冲束流Ar11+和Ar12+,给出了初步实验结果,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解释.  相似文献   

4.
高电荷态ECR离子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目前ECR离子源的发展状况和国际上几台典型的ECR离子源.Electron cyclotron resonance (ECR) ion source is the most efficient facility for producing highly charged ions. So far more than 1 emA of O 6+ and 0.02 eμA of U 55+ have been delivered by ECR ion source. In this paper the latest development of ECR ion source is presented and several typical ECR ion sources in the world is introduced.  相似文献   

5.
一种改进型ECR离子源的设计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具有ωecr共振面,2ωrf闭合等值面的ECR离子源的设计思想.文章同时给出了二峰值约为0.8T的轴向磁镜场和最大场强为0.8T的径向六极约束磁场的设计计算数据.设计结果表明这种改进型ECR离子源的ωecr共振面在轴向展宽比现在引进的CAPRICE型离子源的ωecr共振面在轴向展宽有极大提高,并产生闭合的2ωrf等值面.这些设计参数表征着高电荷态的离子束强度将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6.
高电荷态金属离子的产生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满足兰州重离子加速器的实验要求,在14.5GHz高电荷态ECR离子源上做了一系列产生金属离子的实验,尝试了多种方法,包括炉子加热及MIVOC(Metallic Ion form Volatile Compounds)两种方法,其中,用炉子做的结果较理想。实验主要研究了铜、锌、镍多种电荷态离子的产生,具有代表性的是39euA的13+,30euA的Zn13+和29euA的Ni10+。分别给出了这三种金属离子产生的多电荷态束流峰谱图,以及实验的一些其它现象及结果,并对其进行了讨论与总结。  相似文献   

7.
计算了top-Higgsh0t对过程e+e→tc νeνe,e+e→γ(Z)tc的贡献,并进一步讨论了在高能线性e+e对撞机(LC)上探测此粒子的可能性.结果表明:h0t对过程e+e→tc νeνe的贡献很大,通过此过程可在LC实验中探测top-Higgs;另外e+e→γtc也是探测h0t的有效过程.  相似文献   

8.
阮同泽  陈时 《物理学报》1965,21(4):779-786
本文利用色散关系方法,假设普适V-A弱相互作用和奇异矢量流不守恒,从而对形状因子f0,f1的色散关系进行一次减去,计算了Kμ3+、Ke3+衰变中的π0能谱,Kμ3+衰变中的μ+能谱和μ+的纵向极化。计算中只考虑了K1*(m*=888MeV)中间态对色散积分的贡献。参数σ取为+2.1的结果和实验在误差范围内相符合。放弃奇异矢量流部分守恒假设与实验符合的程度比保持这一假设要好一些。  相似文献   

9.
周丽霞  燕友果 《物理学报》2012,61(4):43401-043401
采用扭曲波玻恩近似(DWBA)理论计算了共面不对称几何条件下Ag+(4p6) 及Ag+(4d10)在不同入射电子能量和散射电子角度下(e,2e)反应的三重微分截面. 散射电子角度为4°, 10°和20°. 计算结果表明, Ag+(4p6)(e,2e)反应的三重微分截面其binary峰峰位或劈裂峰的谷位与动量转移方向有较大差别, 这可能是由于一种两次两体碰撞造成的. 另外, 还发现Ag+(4p6)(e,2e)反应三重微分截面的binary峰出现了反常劈裂现象, 这表明离子靶内壳层电离(e,2e)反应过程较外壳层更为复杂.对Ag+(4p6)及Ag+(4d10), 除binary峰和recoil峰以外, 在其他敲出电子角度出现了新的峰, 本文用几种两次两体碰撞过程对这些新的峰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0.
罗辽复  陆埮 《物理学报》1975,24(2):145-150
本文给出了R=(σ(e+e-→强子))/(σ(e+e-→μ+μ-))随能量上涨的一个解释。研究了新发现ψ粒子所具有作用的性质,指出其强度f2/(4π)~10-5—10-6。求得峰值截面σ0=(12π)/mψ2(Γ(ψ→e+e  相似文献   

11.
研制成功了一台新的高电荷态ECR离子源,该离子源主要为原子物理实验提供各种高电荷态离子束流,是基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14.5GHz高电荷态ECR离子源设计建成的,同时在该离子源中应用多种有利于提高束流强度的技术,设计时考虑到采用双频加热,试图通过试验双频加热模式来提高高电荷态离子的产额,并设计建造了一套束流聚焦分析系统,以提高电荷态分辨率和束流传输效率.  相似文献   

12.
电子回旋共振离子推力器(electron cyclotron resonance ion thruster,ECRIT)离子源内等离子体分布会影响束流引出,而磁场结构决定的ECR区与天线的相对位置共同影响了等离子体分布.在鞘层作用下,等离子体中的离子或电子被加速对壁面产生溅射,形成壁面离子或电子电流,造成壁面磨损和等离子体损失,因此研究壁面电流与等离子体特征十分重要.为此本文建立2 cm ECRIT的粒子PIC/MCC(particle-in-cell with Monte Carlo collision)仿真模型,数值模拟研究磁场结构对离子源内等离子体与壁面电流特性的影响.计算表明,当ECR区位于天线上游时,等离子体集中在天线上游和内外磁环间,栅极前离子密度最低,故离子源引出束流、磁环端面电流和天线壁面电流较低.ECR区位于天线下游时,天线和栅极上游附近的等离子体密度较高,故离子源引出束流、天线壁面电流和磁环端面电流较高.腔体壁面等离子体分布与电流受磁场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3.
The Latest developed LECR2M (Lanzhou ECR No.2 Modified)source is the updated one of LECR2(Lanzhou ECR No.2)source at IMP.It has been assembled on the low energy ion beam experimental platform to produce MCI beams for atomic physics and material pllysics experimental research.In our updating program,the structure of injection and extraction components has been modified to make the source structure more simple and effective.The hexapole magnet has also been replaced by a new hexapole magnet with higher radial field and larger inner diameter.With this updating,stronger magnetic field confinement of the ECR plasma is possible and better base vacuum condition is also achieved.LECR2M was designed to be operated at 14.5GHz.During the preliminary test.1.3emA O6 beam was extracted with the injected rf power of 1.1kW.The source has been used to deliver intense MCI beams for different experiments.After some discussion of the main features of this newly updated source,some of the typical commissioning test results of LECR2M will b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4.
The ion current from an electron cyclotron resonance (ECR) heavy ion source depends on the confining axial and radial magnetic fields. Some efforts were made by earlier workers to investigate magnetic field scaling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ECR source. In order to study the dependence of the ion current on the injection magnetic field in the 6.4 GHz ECR source, we have measured the current by varying the peak injection field and have inferred that the variation of the current is exponential up to our maximum design injection field of 7.5 kG. An attempt has been made to understand this exponential nature on the basis of ion confinement time.  相似文献   

15.
利用最新自行研制的电扫描发射度探测系统, 在ECR离子源上进行了一系列关于ECR离子源引出束流发射度的研究. 这套电扫描发射度探测系统安装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兰州)的LECR3试验平台的束运线上. 试验中, 通过测量相关参数, 研究了磁场、微波、掺气效应及负偏压效应等对引出束流发射度的影响. 利用实验所得的结果与关于ECR等离子体和离子源束流发射度的半经验理论, 分析推导了离子源各可调参数与ECR等离子体的直接关系, 这为分析探索ECR离子源的工作机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电子回旋共振(Electron Cyclotron Resonance,ECR)等离子体源能产生高电荷态离子、高流强的单电荷态离子,提供稳定的束流和良好的重复性.核心部件的设计对ECR等离子体源是至关重要的,磁场对等离子体的生成和分布有直接影响,良好的磁场可以提高等离子体的性能和效率.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ECR等离子体源磁场进行分析与设计,得到了满足设计需求与目标的磁场位形,通过高斯计对设计的永磁环轴向磁场精确测量,发现磁场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比较好,只是轴向磁场最大值及对应位置上有点偏差.通过集成实验,研究核心部件对离子源引出束流强度的影响,引出束流稳定且强度达到7 m A.  相似文献   

17.
汤明杰  杨涓  金逸舟  罗立涛  冯冰冰 《物理学报》2015,64(21):215202-215202
微型电子回旋共振(ECR)离子推力器可满足微小航天器空间探测的推进需求. 为此, 本文开展直径20 mm的微型ECR离子源结构优化实验研究. 根据放电室内静磁场和ECR谐振区的分布特点, 研究不同微波耦合输入位置对离子源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环形天线处在高于ECR谐振强度的强磁场区域时, 微波与等离子体实现无损耦合, 电子共振加热效果显著, 引出离子束流较大. 根据放电室电磁截止特性, 结合微波电场计算, 研究放电容积对离子源性能的影响, 实验表明过长或过短的腔体长度会导致引出离子束流下降甚至等离子体熄灭. 经优化后离子源性能测试表明, 在入射微波功率2.1 W、氩气流量14.9 μg/s下, 可引出离子束流5.4 mA, 气体放电损耗和利用率分别为389 W/A和15%.  相似文献   

18.
JUNA团队计划利用CJPL所提供的极低本底条件和400 kV高压平台上2.45 GHz ECR离子源产生的毫安量级束流首次在天体物理能区对关键核反应进行直接测量。实验需要10 emA的质子束流和He+束流以及2 emA的He2+束流。使用2.45 GHz离子源产生毫安量级的He2+束流是离子源制造的难点。由于离子源分析磁铁分辨能力有限,无法区分He2+和H+2离子,本文首次使用核反应法对离子源产生的A/q=2的束流进行了鉴别,结果显示,JUNA项目2.45 GHz ECR离子源无法产生毫安量级的He2+束流。该研究成果为JUNA项目离子源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JUNA团队另外研制了一台微波频率为14.5 GHz的ECR离子源并成功产生2 emA的He2+束流来满足实验需求。  相似文献   

19.
不同磁路电子回旋共振离子源引出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逸舟  杨涓  冯冰冰  罗立涛  汤明杰 《物理学报》2016,65(4):45201-045201
空间推进所用的电子回旋共振离子源(ECRIS)应具有体积小、效率高的特点. 本文研究的ECRIS使用永磁体环产生磁场, 有效减小了体积, 该离子源利用微波在磁场中加热电子, 电子与中性气体发生电离碰撞产生等离子体. 磁场在微波加热电子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同时影响离子源内等离子体的约束和输运. 通过比较四种磁路结构离子源的离子电流引出特性来研究磁场对10 cm ECRIS性能的影响. 实验发现: 在使用氩气的条件下, 特定结构的离子源可引出160 mA的离子电流, 最高推进剂利用率达60%, 最小放电损耗为120 W·A-1; 所有离子源均存在多个工作状态, 工作状态在微波功率、气体流量、引出电压变化时会发生突变. 离子源发生状态突变时的微波功率、气体流量的大小与离子源内磁体的位置有关. 通过比较不同离子源的引出离子束流、放电损耗、气体利用率、工作稳定性的差异, 归纳了磁场结构对此种ECRIS引出特性的影响规律, 分析了其中的机理. 实验结果表明: 保持输入微波功率、气体流量、引出电压不变时, 增大共振区的范围、减小共振区到栅极的距离, 离子源能引出更大的离子电流; 减小共振区到微波功率入口、气体入口的距离能降低维持离子源高状态所需的最小微波功率和最小气体流量, 提高气体利用率, 但会导致放电损耗增大. 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化对此类离子源工作过程的认识, 为其设计和性能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