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薄凸透镜的反射成象原理出发,定性地解释了为什么物光经透镜后表面反射形成的倒立等大的实象时,其物距、象距都小于透镜焦距;介绍了逆向光路的计算方法.最后,通过薄凸透镜的反射成象原理和逆向光路的计算,推导出测量薄凸透镜的光学参量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从薄凸透镜的反射成象原理出发,定性地解释了为什么物光经透镜后表面反射形成的倒立等大的实象时,其物距、象距都小于透镜焦距;另外介绍了逆向光路的计算方法。最后,通过薄凸透镜的反射成象原理和逆向光路的计算,推导出测量薄凸透镜的光学参量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3.
何艳阳 《物理通报》2011,40(12):91-92
1问题的提出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观察物体经凸透镜所成的实像时,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利用光屏接收和观看像.如果去掉光屏,在光屏的位置用眼睛看,能否看到像?很多教师给的答案是可以看到,因为眼睛的视网膜也相当于光屏,用视网膜代替光屏,  相似文献   

4.
刘凯伦 《物理通报》2018,37(1):126-129
通过深入探究空间点和线段的凸透镜成像规律, 概括总结创建出一新的成像方法“ 凸透镜成像坐标定 位法” . 突破解决了传统几何光学“ 透镜成像作图法”所无法解决的一些难题, 可精确定位每一像点在坐标系中的位 置以及物体凸透镜成像的形状, 画出三维空间物体跨越焦平面时的立体发散图像. 举例阐明了“ 凸透镜成像坐标定 位法”的作图要点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张丽  张雄 《物理通报》2015,(3):85-87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一节中,教师一般都是利用实验法让学生探究物体分别在镜前不同位置所成的像的性质.该研究方法只看到成像的个别情况,而看不到像的连续变化,而且不能观察到所形成的光路.由于眼睛模型的制作困难而且实验效果微弱,所以眼睛和眼镜一节中,学生对人眼的了解就停留于课本的少数图上.本文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向各位同行介绍一款可以较好解决以上问题的多媒体教学软件Optik.  相似文献   

6.
1989年全国第6届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中,光学实验题目的部分内容是请考生采用二种较为精确的方法测量一薄凹透镜的焦距。提供的实验器具是:光源、物、薄凸透镜一块、平面镜、接收屏、米尺、参照物和光具座。由于一些考生不了解成像的条件,虽然提出了实验方法却找不到像,因而达不到测量焦距的目的。本文提出四种方法,九种测量光路,并分析各种光路成像的条件。一、成像法利用透镜成像的方法来测量透镜的焦距,包括一次成像和二次成像。测量薄凹透镜的一次成像法有两种光路,一种是将薄凸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软件Marcro Flash针对物理八年级第四章第三节——《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教学难点设计出多媒体课件,旨在补充探究教学的不足,带给学生直观的、系统的关于凸透镜成像像随物变化规律特点.  相似文献   

8.
贵刊于1999年第3期刊登了曹毅智老师的文章<一个典型光路的实验法教学探索>.该文介绍了观察水中物体成像的实验装置与方法,并且粗略地描绘了观察者从左至右改变观察方位时逆着折射光线观察所看到的像连成的曲线.阅读之后,读者很自然会追问:究竟是一条什么样的曲线?能否推导出该曲线的曲线方程?如果装水容器为一圆柱体型,沿着其他方向改变观察方位逆着折射光线观察所看到的像连成的曲线又怎样?水中物体所成的像可能出现的区域究竟为何形状?等等.本文将从光的折射定律出发,运用有关数学知识对此作一定量研究,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薄凸透镜焦距测量中存在的问题,并利用消除视差的方式来测量薄透镜焦距,第一种用消视差自准直法,用眼睛来代替目镜系统,将对像清晰程度的调节变为对横向的物与像视差的调节,可以大大的减少由焦深带来的误差.第二种用消视差共轭法,利用物与像的对称性,来测量焦距,同时巧妙的利用消除视差的方式.测量结果表明,利用消视差的方式得到的测量结果更精确,可达到0.4%.  相似文献   

10.
从实验中总结出不同类型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像的某些规律并对笔者原先发表文章中某些结论进行了订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