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从调类个性、句中位置和重音级别3个层面的语音分析,考察普通话4个声调在不同语调条件下的音高实现。目标词被置于3种不同的焦点位置(即句重音最强的位置)和两种不同的非焦点位置(即非句重音位置)上,对目标词的调域以及目标声调的高音点和低音点进行了观察分析。实验结果表明,(1)在焦点条件以及非焦点条件下,阳平的音高位于调域的中低音区,去声低音点的理论调值尽管低于阳平低音点,但去声低音点在音高实现上往往接近阳平低音点甚至会高于阳平低音点;(2)焦点在句首位置表现为调域向上下两个方向扩展,在句末位置则表现为调域整体上抬,但不同声调的高音点并不都与调域上限同比例变化,不同声调低音点的变化也并不都与调域下限同比例变化;(3)重音后音节的音高对焦点音节的依赖关系受音步组合关系的制约,焦点和焦点后音节若在同一音步内,焦点后音节的音高与焦点音节的音高关系类似轻声音节与其前接非轻声音节的音高关系,焦点和焦点后音节之间如果存在音步边界,焦点后音节的音高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这些结果说明了语句中声调音高实现的复杂性,一个具有较好预测性的汉语普通话语调模型的建立需要包括焦点结构、韵律结构、协同发音、调类个性等不同层面信息的诸多细节化规则。   相似文献   

2.
汉语语句中重读音节音高变化模式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汉语重读音节知觉的音高线索及句中重读音节的音高变化模式进行了研究。论文分3部分:重音知觉实验、问答匹配实验和语料库分析。重音知觉实验主要考察了重音知觉的音高线索,主要是高音点、低音点对重音知觉的贡献。重读音节音高变化模式的研究,一方面从发音人的角度,用问答匹配实验,选取/DAO4/为代表音节,设计少量实验句请多位发音人郎读,系统安排/DAO4/在句中的位置,用问句自然地引导/DAO4/重读或非重读,对这两种情况做比较;另一方面从听者的角度,用语料库分析,对一个大规模语料库通过感知实验进行重音和停顿两方面韵律标注,比较标为重和标为轻的音节的音高值。重音知觉实验结果表明,音域平移和高音点提高都是重音知觉的线索,但是高音点的提高对词重音知觉的作用更明显。重读音节音高变化模式的两项研究表明,重读音节的音高在高音线-低音线渐降汉语语调模式上变化,高音点的提高是重读音节音高变化的主要声学表现,低音点的变化更多地受到低音线渐降的限制,变化的幅度不十分明显,而且不足必须提高。高音线-低音线双线语调模型中,高音线起落的变化,前后音节高音点的对比关系表明句中音节的重读程度。  相似文献   

3.
汉语语调降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设计特定声调组合的实验室语句的方法,研究了汉语普通话语调降阶的规律。结果发现,在普通话语调中,同样存在自动降阶和非自动降阶两种音高现象。在有低音介入的非自动降阶中,低音对后音节音域的影响表现在使音域上限降低,音域的下限保持不变;因此汉语中的降阶是语调高音特征的表现;低音特征声调会使低音后的高音发生正向降低和低音前高音的逆向提高,并且这两种作用是可以相互包容的。在自动降阶中,高音线的下降趋势是线性的,它受重音位置及重读程度的影响,在发音人中有较大差异。与已有的其他语言降阶研究的结果相比,汉语的降阶率不是固定的,且降阶的作用范围并不只局限于同低音相邻的音节。  相似文献   

4.
普通话与台湾国语声调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邓丹  石锋  吕士楠 《声学学报》2006,31(6):536-541
本文对普通话和台湾国语的单字调和语句中声调的音高、音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受到闽南话的影响台湾国语阴平和阳平在音高表现上和相应的普通话音节有所不同;普通话上声是“曲折调”,其后半段的调型特征为“微升”,台湾国语上声是“低降调”;单念时普通话声调的时长为,上>阳>阴>去,台湾国语则为,阴>阳>上>去。二者在语句中声调的差异主要表现为:普通话阳平是“中升调”,而台湾国语阳平是“中平调”;韵律短语边界效应在台湾国语中的作用力更大;受边界效应影响时,普通话各声调音节的时长延长基本上是相同的,而台湾国语中阴平和阳平延长的程度显著大于上声和去声;时长统计结果表明,语句中普通话上声长于去声,短于阴平和阳平,而台湾国语上声则是四个声调中最短的。  相似文献   

5.
对汉语普通话新闻语篇朗读语料的分析表明,被置于语段中的小句,作为重音标志的音高和音长将发生变化。语段小句与孤立小句相比,音高变化集中表现在小句调核上,是高音点的整体降低,而不同类别的重音,音高降低的程度不同。在语段中,非语段重音的小句重音呈现出较明显的弱化,即表现为音高降低和音节时长缩短。在多个小句构成的语段中,说话人可以利用各小句重音的强弱变化来实现对语段的韵律调节,进而实现对语篇韵律的整体控制和顺畅的语义表达。语段重音及小句重音的研究将实验语音学引进了播音语言教学,也有助于汉语合成语音的韵律控制。   相似文献   

6.
连续话语中双音节韵律词的重音感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于从微软亚洲研究院的汉语语音语料库中获得的300个语句中的1,898个双音节韵律词进行了重音感知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连续话语中双音节词的重音感知特点与孤立词的重音感知特点有所不同,它受到词所在的韵律边界的显著影响。在感知实验中,词内两音节的重音得分之差与它们的高音点音高差和时长差都表现出正相关,但与高音点音高差的相关强于与时长差的相关。高音点音高差和时长差在非停顿前不相关,在停顿前为较弱的正相关。实验结果还表明,音节的重音感知受到调型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音高和时长在普通话轻声知觉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在于探讨音高和时长两种因素在普通话轻声知觉中的作用方式以及比较两种因素所起作用的大小。使用了心理-声学的实验方法,所用刺激为音高和时长得到控制的15组合成的双音节语音词,要求33名普通话母语者对所有刺激的重音类型进行“重重”或“重轻”的强迫性选择判断。结果表明: (1)音高和时长对于普通话轻声的知觉均有显著作用, (2)音高对于轻声知觉的作用明显大于时长, (3)音高曲线的起点、高音点和调型曲拱均对轻声的知觉起作用。这些实验结果与自然语音中轻声的声学特征基本上是互相对应的,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别。这些差别说明,自然语音中轻声的某些声学特征只是羡余特征而非音系特征。  相似文献   

8.
普通话轻声音节特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讨论普通话轻声音节在音强、音长、音高和音色各方面的特性。声学分析结果表明:1.轻声音节的音强不一定弱;2.轻声音节的音长一般短于正常重读音节,大约为正常重读音节长度的五分之三左右,但内部差异很大;3.轻声音节的音高特点最为明显:失去原来的单字调型,在上声音节之后读中平调,在阴平、阳平和去声音节之后读中降调;4.轻声音节里的不带音辅音很容易浊化为带音辅音,元音普遍读得较松,但无论单元音还是复合元音,其原有音色仍可分辨。  相似文献   

9.
张璐  祖漪清  闫润强 《声学学报》2012,37(4):448-456
研究了语调短语边界处焦点、词重音位置与上升的边界调对语调短语末词基频模式的影响。通过分析两个美式英语语料库语调短语末词的声学特征,我们发现当该单词是焦点时,重音的基频峰值比边界调的尾值高;边界调在重音实现后才充分体现出来;词重音在音节结构中后移会压缩词重音后基频调域范围。当语调短语末词不是焦点时,边界调的上升趋势从开始就体现出来,并压制了词重音的基频凸显。我们的结论是,焦点可以通过提升词重音基频峰值的高度完成;焦点和边界调实现的力度受词重音所处位置限制,在极端的情况下,边界调只能在语调短语最末音节的尾部实施。在有限音段上这些韵律特征都有表达其功能最彻底的一段位置,它们竞相展现,此消彼长。   相似文献   

10.
基于言语数据库的汉语音高下倾现象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提出了一种通过语句中声调音域低音点和次低音点求出语调短语低音线的方法,并以低音线为基准,考察从大规模言语语料库中随机抽取的汉语自然语句的语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与已有的汉语句末语调理论不同,汉语同样具有各种语言中普遍存在的音高下倾和重置的语调特征。低音线的下倾和重置可以出现在音步、语调短语和语句等不同的韵律单元中,表现最明显的是在语调短语这一级。实验结果支持汉语语调双线模型中高音线和低音线语言学功能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