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0 毫秒
1.
秦风 《应用光学》2005,26(5):i0002-i0002
王大珩先生祖籍江苏吴县,生于1915年。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的王大珩先生赴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攻渎应用光学专业,从师于世界著名玻璃学家W.E.S.特纳(Turner)教授进行光学玻璃研究。他是当时英国最早从事稀土光学玻璃研究的两位专家之一,曾获得英国科学仪器协会第一届青年仪器发展奖和专利。  相似文献   

2.
王大沂先生祖籍江苏吴县,生于1915年。193B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的王大沂先生赴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攻读应用光学专业,从师于世界著名玻璃学家wEs.特纳(Tumer)教授进行光学玻璃研究。他是当时英国最早从事稀土光学玻璃研究的两位专家之一曾获得英国科学仪器协会第一届青年仪  相似文献   

3.
我于1957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物理系,分配到长春中国科学院仪器馆(1958年改名为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以下简称长春光机所),1964年随着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以下简称上海光机所)的建立,又南下回到上海,至今已有50多年了.中国光学学会1979年12月在北京成立.会上,在王大珩先生的倡导下,...  相似文献   

4.
1982年9月是我国第一个专业光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成立三十周年。我国著名科学家、光学专家王大珩教授是该研究所的主要创建人之一,也是第一任所长和现任所长。王大珩教授1915年生于江苏省苏州市。1929年至1932年攻读于青岛市礼贤中学,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学习成绩优异。毕业后留清华大学  相似文献   

5.
洪晶教授生于1917年,福建省福州市人。1937年毕业于北京燕京大学。1945~1946年在在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光学研究所攻读应用光学,获光学硕士学位。回国后高等院校任教。1948年再度赴美,在Renssellaer综合性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美国侵朝战争爆发,洪教授出于国际主义和爱国心,毅然放弃博士论文的工作,于1951年3月返回祖国。先在辅仁大学(现北京师范大学)任  相似文献   

6.
《光学学报》2012,(8):315
苏大图,北京理工大学教授。1957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光学仪器专业,同年留校从事光学测量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曾编写并正式出版国内第一本光学测量教材,培养了国内第一位以光学测量为研究方向的博士。曾任《光学学报》编委,国防计量测试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光学学会光学测试专  相似文献   

7.
 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王竹溪,1911年6月7日生于湖北省公安县.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并考取该校研究院研究生(1935年毕业).  相似文献   

8.
<正> 国际光学委员会主席、西德爱尔兰——纽伦堡大学研究所所长罗曼教授和该研究所的成员维盖特博士于一九七九年八月应清华大学邀请来华讲学。菲利蒲公司应用物理部主任夏根博士于一九七九年九月应北京工业学院邀请来华讲学。  相似文献   

9.
1960年激光问世,光学发展迅速,相继产生了不少分支.这是与许多有关科学工作者辛勤的努力密切相关的.国际知名的光学家、法国巴黎第六大学教授莫里斯·弗朗松(MauriceFrancon)就是其中卓越的一员. 英勇斗争的爱国战士 1913年6月15日,莫·弗朗松出生于巴黎的一位化学工程师的家庭.在巴黎读完小学和中学后,以优异的成绩先后毕业于巴黎大学理学院和光学学院,有幸成为著名光学家法布里的学生.1938年9月,他在Metz入炮兵部队,六个月后进了Poitiers炮兵学校.1939年9月1日,希特勒对波兰发动突然袭击,法德处于交战状态.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他被授…  相似文献   

10.
今天,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深切悼念我国物理学界的前辈、著名光谱学家、本刊顾问、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赵广增先生。赵先生系河北省安国县人,生于1902年。因病医治无效于1987年2月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赵广增先生于1924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后入北京大学物理系,1930年获理学士学位。1936年赴美留学,1939年毕业于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院,获哲学博士学位。1940年归国在重庆中央大学任教,1946年回北京大学任教授。解放后于1950年任物理系主任,1952年院  相似文献   

11.
光学制导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理工大学邓仁亮编著的《光学制导技术》一书得到国防科技图书出版基金资助,于1992年7月由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但因印数有限,许多读者未能买到而求助于介绍过此书的本刊编辑部;经本刊编辑部与作者商量,拟在本刊摘登该书的主要内容,并在某些地方做适当增补。主要内容:光学技术在武器制导中的地位;光学寻的制导:包括红外点源、激光半主动、电视、红外成像和复合寻的制导;光学遥控制导,包括光学视线指令、光学非视线指令、激光驾束和遥控复合制导;以及其他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2.
吴征凯     
物理化学、放射化学家,1913年8月出生于上海市,193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化学系,1936~1939年在英国剑桥大学当研究生并毕业,1939年回国,曾在湖南大学、浙江大学任教授,1952~1960年任复旦大学教授、化学系主任,1960~1964年任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研究员,1964~1972年任第二机械  相似文献   

13.
集成光学     
集成光学是激光领域里一门新的学科,出现于一九六九年前后。时间不长,但发展极其迅速,各国都很重视,已成为光信息处理方面十分活跃的部分。1970年第六次国际量子电子学会议上,在光信息处理的26篇文章中,集成光学只占3篇;而1972年第七次国际量子电子学会议上,在光信息处理的21篇文章中,集成光学就占15篇之多。去年二月,在美国召开了第一次集成光学会  相似文献   

14.
国外光学     
<正> 一九八五年九月在罗马尼亚的布加勒斯特举行国际图书及科学杂志展览会。展览会由第二届国际“量子电子学发展趋势”会议举办。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物理中心研究院于一九八五年九月组织布加勒斯特第二届国际“量子电子学发展趋势”讨论会,其英文缩写为TQE。会议讨论下述题目: 1.激光和相干光学; 2.激光和材料科学; 3.激光技术的应用; 4.激光和物质的相互作用; 5.激光光谱学。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沈联芳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3年5月6日15时20分在湖北省武汉市去世,享年83岁.沈联芳同志1930年7月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县,1952年9月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参加工作,195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2月调入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原武汉物理研究所),于1986年12月被中国科学院聘为研究员.沈联芳同志曾于  相似文献   

16.
<正> 一、概述1.简介早在1857年数学家Cayley就提出了矩阵技术。Samson于1913年就指出应用矩阵技术可以解决光学问题,然而过了六十年,矩阵技术在光学中的应用才真正受到应有的重视。1965年Kogelnik采用矩阵技术描述了受衍射限制的激光光束传播特性。2.光学中的矩阵技术任何一种线性系统(图1),输入变量与输出变量之间的变换都可以简单地表示为:  相似文献   

17.
冯世平 《物理》2004,33(9):673-674
我的老师黄祖洽院士生于1924年10月2日,今年10月2日是他的80岁生日.黄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他早年进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学习,195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院,是新中国成立后从清华大学毕业的第一位研究生.自研究生毕业后至1980年,黄先生先后任职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后相继改名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和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第九研究所等单位,他和彭桓武先生是我国核反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光学学会光学测试专业委员成立大会于1987年10月5~8日在南京召开。会议首先听取筹备  相似文献   

19.
田中耕一简历   1978年 3月毕业于富山县立富山高中1983年 3月毕业于东北大学工学部电气工学系1984年 4月进入岛津制作所2 0 0 2年 11月获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化学奖  日本东北大学授予田中耕一荣誉博士称号  瑞典皇家科学院 2 0 0 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日本田中耕一  相似文献   

20.
受益于新世纪以来微纳加工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光学微结构的相关研究在近二十年里取得了长足进步。人工光学微结构集合了光学介观体系丰富的物理机理、有力的光参量调控手段,为实现对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有效操控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式,为光学器件的小型化、集成化和轻质化提供了新的途径。文章将对人工光学微结构这些年的发展进行概述,并展示该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