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传说16世纪末叶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做过一个简单实验:从比萨斜塔上让一颗铅球和一颗木球同时下落,证明不同的质量同时到达地面.而今,两位斯坦福物理学家C.W.弗朗西斯·埃弗里特和保罗·沃尔登建议对这一原理(现在人们熟知的惯性质量和引力质量等价)进行验证,并宣称他们的实验精度为伽利略的1014倍.  相似文献   

2.
肥皂泡破裂产生液滴的大小和数目受破裂过程影响.本文研究了肥皂泡大小和高度对破裂产生液滴的影响,以及所产生液滴的分布规律.实验发现肥皂泡破裂产生的液滴在破裂高度较低时存在放射性线状分布现象;随着高度增加放射性线状分布消失;同时分析了肥皂泡破裂产生液滴的数目及肥皂膜的厚度随肥皂泡体积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肥皂泡体积和液滴数目之间存在幂函数关系,理想情况下肥皂膜厚度与碎片数目之间也存在幂函数关系.肥皂泡破裂过程中产生的液滴可以按照拟合结果大致分为小碎片,中等碎片和大碎片,它们分别对应于肥皂泡破裂过程的3个变化阶段.  相似文献   

3.
 正值伯尔尼大学开始放假的7月下旬,哈勒(AdrianHaller)教授便飞往圣巴巴拉的加利福尼亚大学去参加一个会议。他提前离开伯尔尼是想途中在伦敦拜访几个朋友。在到达伦敦的当天,他抽空瞻仰了威斯敏斯特教堂里的艾萨克·牛顿(IsaacNewton)的陵墓。伫立在纪念碑前,哈勒阅读了这样的墓志铭:人们应该感谢那些生活在他们之中并为全人类增光的人。这句话表达了牛顿的英国同胞对他保持至今的崇敬和赞美。  相似文献   

4.
 本世纪最伟大的科学成就之一便是弱电统一理论,它的建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又一次大综合。人们都认为它可以与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相媲美。为此,格拉肖、温伯格和萨拉姆分享了197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本文要介绍的正是弱电统一理论创始人之一--温伯格。 一、温伯格其人 S.温伯格(Steven Weinberg)于1933年5月3日生于美国纽约,温伯格的父亲名叫弗雷德里克·温伯格,是纽约市的法庭速记员,母亲名叫爱娃·艾日瑞尔。由于父亲的鼓励,温伯格从小就热爱科学。他的中学是在布朗克斯理科中学完成的,同班同学中有G.费恩伯格和S.L.格拉肖。后来费恩伯格成了一名出色的物理学家,并且写过几本很有威望的书,还与温伯格就μ介子物理合作发表了几篇论文.  相似文献   

5.
 1990年诺贝尔物理奖授予美国物理学家杰罗姆·弗里德曼、亨利·肯德尔和加拿大物理学家理查德·泰勒, 奖励他们在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对于电子与质子及束缚中子深度非弹性散射进行的先驱性研究,这项研究对粒子物理学中夸克模型的发展曾起过重要作用.这是继霍夫斯塔特于1961年,丁肇中和里克特于1976年,费奇和克罗宁于1980年,鲁比亚和范德梅尔于1984年以及莱德曼、斯瓦茨和斯坦博格于1988年之后,实验粒子物理学家又一次荣获自然科学中的最高嘉奖.这件事说明了实验粒子物理学在当代物理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沃尔夫冈·保罗生于1913年.他于1939年在柏林高等技术学院Kopferman教授指导下获得博士学位,以后一段时间内从事原子核磁矩的测量工作。他设计了一种新的原子束仪并用它研究了铍和其它元素的超精细结构、斯塔克效应、振子强度等参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的工作不得不暂时中断了一个时期.以后他在哥丁根大学用传统的磁质谱仪从事质谱和同位素分析的工作.1947年在他主持下建成了一台6MeV的电子回旋加速器,并用它开始了一系列有关核物理的实验,如氘核的光裂变,核的电子散射等实验.同时他继续了他有关原子束的实验.  相似文献   

7.
 爱德华·威特恩(Edward Witten)是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教授.他对粒子物理理论和量子场论,特别是量子色动力学和高维理论,做过很多重要贡献,后来转而研究超弦.他是超弦理论最直言不讳的鼓吹者.问:超弦理论所讨论的最本质问题是什么?答:二十世纪物理学有二大柱石.第一个是广义相对论,即爱因斯坦的引力理论.第二个是量子力学,它是关于微观领域一切现象的理论,也就是说,是关于原子、分子和基本粒子的理论.现代物理学的基本问题是这两大柱石互不相容.如果你企图把引力和量子力学结合在一起,你就会发现,你得到的是从数学观点来看毫无意义的东西.  相似文献   

8.
 据《科技日报》报道:英国剑桥大学和美国太空望远镜协会的科学家正在研究一种宇宙形成的新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大爆炸发生前,宇宙还曾发生过另外一次大震荡,这意味着可能还有一个看不见的宇宙与现有的宇宙共存。这一称为“M论”的理论是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保尔·斯坦哈特教授提出的,它主要研究宇宙大爆炸发生前的事件和时间。该理论认为,宇宙共有11维空间,其中6维困绕成微小丝状可忽略不计。大爆炸发生前,宇宙是由两个4维平面构成的,其中一个平面是我们今天的宇宙,另外一个是“隐藏”的宇宙。  相似文献   

9.
漫谈真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654年德国马德堡市市长、科学家奥托·葛利克所做的马德堡半球实验第一次证明我们周围充满了空气,它对物体有着巨大的压力,只有没有空气的空间才是空的。从那时起,三百多年过去了,今天真空的概念,真空的获得、测量及应用都经历了很大的变化和迅猛的发展,已成为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一个重要领域,而且也深人到了千家万户。一、技术真空从一个范围抽去空气所得到的真空,叫做“技术真空”。尽管第一个抽气机十七世纪就问世了,可是直到今天人们还不能把哪怕只是一个小范围内的空气彻底清除。所以“技术真空”并不空。像电视机显象管这样真空度已达几十亿分之一个大气压的高真空,每立方厘米内竟有几百亿个空气分子。  相似文献   

10.
 凝聚态物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已成为当今物理学异常活跃的领域。凝聚态物理学发展得如此迅速,是与许多科学家的努力分不开的。从历史上来看,凝聚态物理是固体物理的向外延拓,固体物理又以研究晶体开始。本文介绍的就是布喇格父子在研究晶体结构方面取得的成就。一、生平简介威廉·亨利·布喇格(WilliamHenryBragg,1862-1942)出生于英格兰西部的坎伯兰。1885年毕业于剑桥大学。先后任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教授,利兹大学教授,伦敦大学教授,伦敦皇家研究院教授和院长,纯粹和应用物理学国际联合会主席。  相似文献   

11.
 本世纪最伟大的科学成就之一是弱电统一理论,它的建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又一次大综合。人们认为它可以与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相媲美。为此,格拉肖、温伯格和萨拉姆分享了1979年度诺贝尔物理奖。本文介绍的正是弱电统一理论创始人之一:萨拉姆。 一、萨拉姆其人 1926年1月29日,作为长子的阿布杜斯·萨拉姆(Abdus salam)按照当地的风俗降生在他母亲的娘家:印度萨希瓦尔县桑托克达斯村。他的父母:乔德里·穆罕默德·候赛因和哈吉拉居住在英属印度(现巴基斯坦)的旁遮普帮内的一个十分偏僻、落后的农业区:江格县。萨拉姆的家族是一个具有宗教知识的书香门第。萨拉姆的父亲曾任江格县立高中的教师,后来又获得县政府教育办公室主任的职位。他性格温和,心地善良,是一个笃信宗教的人。  相似文献   

12.
利用肥皂泡之间的吸引排斥相互作用和Peierls切割粘合方案研究了不同半径泡筏边界上的肥皂泡所受的回复力与位移的关系曲线.计算得到回复力达到最大值的位置与Bragg所获得的结果一致,结合曲线的物理特征,给出一个新的函数形式来描述此力律曲线,从而得到肥皂泡筏中的力律与肥皂泡半径的关系. 关键词: 位错方程 力律 肥皂泡筏  相似文献   

13.
 X射线的发现已有一百多年,但百年前那个实验的情景却鲜活地印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脑海中.1895年11月8日晚上,德国物理学家威尔姆·康拉德·伦琴在一间暗室中做紫外线辐射物理实验  相似文献   

14.
 物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几次辉煌,在此世纪交替之际,它正处于前段具有辉煌成就而将进入一个可能产生新突破的时期。马约拉纳曾说过:“每隔500年才有一个类似阿基米德或牛顿这样的科学家出现,而每隔100年就有1至2个类似爱因斯坦和玻尔这样的科学家出现。”史蒂芬·霍金认为“除非你已经是巅峰人物,当今要在实验物理学上留下痕迹极其困难。”值此,青年学者在学习和研究物理时,是否该望而却步呢?  相似文献   

15.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此后,许多科学家都兴致勃勃地去研究这类新的、具有很大穿透能力的辐射,并展开了对这种射线本性的讨论.法国科学家昂利·彭加勒认为,X射线可能与呈现在真空管玻璃壁上的荧光有直接关系,因为看上去,X射线似乎就是从那儿发射出去的.彭加勒的这个看法并不正确,但他的思想却被另一位法国物理学家采纳了,这位物理学家就是在有关领域中国际公认的权威──亨利·贝克勒尔.1896年2月,贝克勒尔从他负责的博物馆中选出一块铀盐来做自己的实验,他首先把铀盐暴露在阳光下,直到使铀盐能发出很强的荧光为止.然后,再把它和被黑纸包严的照相底板放在一起.  相似文献   

16.
从光学、力学、热学角度对肥皂泡的基本物理性质进行了实验研究,应用光学干涉原理实现对肥皂泡折射率及厚度较精确测量,并利用受力平衡原理求体积一定的肥皂泡的质量,再利用拉脱法测量肥皂液表面张力系数,进而研究肥皂泡表面自由能和内外压强差等.  相似文献   

17.
 1951年,核物理学家艾·马·麦克米伦和核化学家格·狄·西博格一起,由于在超铀元素方面的卓越发现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金。一 西博格生平简介格楞·狄奥多尔·西博格(Glenn Theodore Seaborg)于1912年4月19日生于美国密执安州北部矿山城伊什佩明的一个瑞典移民家里。  相似文献   

18.
孤立子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在1834年8月,26岁的英国科学家、造船工程师约翰·斯各脱·罗素在勘探连接爱丁堡和格拉斯哥的运河河道中偶然发现了一种十分奇妙的自然现象.1844年,他在《英国科学促进协会第14届会议报告》上发表了“论波动”一文,对这一现象作了极为生动的描述:“1834年秋,我观察过一条船被两匹马拉着沿狭窄的运河迅速前进.突然,船停了下来.  相似文献   

19.
周丰群 《物理通报》2001,(12):13-14
现有的普通物理热学教材中,一般都有这样一道典型题:"将压强为p0=1.0 atm的空气等温地压缩进肥皂泡内,最后吹成R=2.5 cm的肥皂泡.设肥皂泡的胀大过程是等温的,求吹成这个肥皂泡所需做的总功,设肥皂水的表面张力系数σ=4.5×10-2N/m".有些教材[1~3]将其做为例题,而另一些教材[4~5]则做为习题.做为例题的教材中的分析求解过程一样,答案也一样;而做为习题的教材中,有的附有答案[4],答案与前者完全相同.笔者认为,这些教材中分析求解的方法及结果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晶体具有2、3、4、6这四种旋转对称性.可是1984年秋,美国国家标准局的道·谢克曼等人在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由特殊的急冷法制备的Al-Mn合金时,意外地观察到有五次对称性的清晰的电子衍射谱.由于这一发现“违背”了晶体学中最经典的基本定律,引起了许多晶体学家和凝聚态物理学家们的极大重视.各国科学家都争先用X射线衍射,中子衍射,电子衍射和高分辨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这种新材料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很快就弄清了它的结构特征.这些研究表明了它既不是晶体,也不完全是非晶体,而是一种介于晶体和非晶体之间的一种具有特殊排列方式的材料.并给它以“准晶体”这一新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