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高能物理研究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及其相互作用规律,是物理学研究中的最前沿。当今,高能物理实验规模一般都很大,需要成百上千的科学家参加。高能物理实验的周期比较长,从实验设计到目标的实现通常会经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实验产生的海量实验数据,需要借助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来处理和分析,实验的需求也助推了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我国物理学家在以我为主的高能物理实验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其中包括北京正负电子对撞  相似文献   

2.
正一、粒子加速器与同步辐射光源的发展20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生产力的飞跃进步与科学家们对物质微观构成和量子现象的深入认知紧密关联,而基于加速器的大科学装置已成为研究微观世界最重要的工具之一。科学家们在加速器上发展了现代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学科,之后,基于电子储存环的同步辐射光源又经历了三代的发展。第一代同步辐射光源"寄生"地利用高能物理实验储存环中产生的同步光。在此过程中,原来仅仅是高能物理加速器寄生产物的同步辐射日益受到重  相似文献   

3.
吴水清 《物理实验》1995,15(1):42-44
物理学是从实验产生的吴水清(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39)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在领取诺贝尔物理奖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说,其中谈到理论与实验的关系十分精辟.他说:“得到诺贝尔奖,是一个科学家最大的荣誉.我是在旧中国长大的,因此想借这个...  相似文献   

4.
3月20日至24日,美国物理学会在圣路易斯市(Saint Louis)举行了1989年春季年会.会议中有20%的论文与高温超导有关.物理学家们就高温超导理论进行了专题讨论.理论学家进一步阐述了安德森(Anderson) 的共振共价键理论.朱经武(休斯顿大学)和吴茂昆(哥伦比亚大学)的科研组分别报告了新的实验结果.会议中,人们就高温超导应用进行了认真的讨论.科学家们还渐认识了高温超导体的电、磁与光学特征.穆斯堡效应与其它测量技术提供了新材料的结构信息.本届会议还就固体物理的其它分支学科进行了研究和讨论.论文主要集中于半导体、低温超流、磁性材料与…  相似文献   

5.
《高能物理》是一份介绍微观世界,特别是粒子物理知识的专业科学普及刊物。 《高能物理》主要刊登内容是。粒子物理与核物理的基本理论、实践和研究方法、当令最新成果的介绍、高能加速器及高能实验中心、宇宙线高能物理、宇宙线天体物理、有关粒子物理与核物理的科学史、科学家们的伟大成就及他们的治学精神、高能物理与核物理在国民经济中的最新应用及应用前景……。 《高能物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它不仅宣传高能物理本身的科学知识,并向纵横发展,纵的方面,从原子物理→原子核物理→高能物理→超高能物理→……(即原子→原子核→基本…  相似文献   

6.
 肖健先生是我国著名宇宙线物理学家和高能物理学家。他毕生致力于宇宙线和高能实验物理研究,在国内建立了最早的高山宇宙线观测站,是我国宇宙线物理的创始人之一。他在学术上有很深造诣,进行了大量开拓工作。他在国内首先将现代数理统计和计算机技术引入高能物理实验,为在线数据获取和离线分析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
轴子(axion)是种尚未被物理学家最终确认存在的假想中的超轻粒子,它的质量是电子的一万亿分之一(1×10^12).它最初在20世纪70年代被提出,用于解释强相互作用实验与理论的差异近年来,物理学家们也在怀疑轴子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宇宙空间的暗物质;一些科学家则认为在每立方厘米的空间中存在一百万亿(10^14)个轴子.  相似文献   

8.
吴水清 《物理实验》1995,15(1):47-48
中国物理学家(1900—1959)的贡献(一)吴水清(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39)中国物理学家的历史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他们所做出的成就,受到了国际物理学界的普遍重视,许多物理学名词都是问他们的名子命名的.尽管他们的许多工作是在国外完成的...  相似文献   

9.
物质结构、宇宙起源与演化、生命起源及其本质是21世纪自然科学研究的三个重大科技前沿,也是人类长期孜孜以探求的科学问题。在20世纪中叶,随着质子、中子(总称核子)等粒子的发现和核物理研究的深入,科学家对于物质结构的研究进入到比核子更深的层次,即高能物理的领域。二战以后,一批高能物理实验室相继成立,或在原有核物理实验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建造了高能粒子加速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光学》2012,5(3):313-314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的科学家首次利用光让电子穿过了经典力学里无法穿越的"墙壁"(势垒),实现了量子隧穿,科学家们有望借此研制出新的凝聚态。相关研究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