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解决传统家用监护系统成本高、移动性差、布线困难等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ZigBee和Android技术的家用移动监护系统;系统采用分层的体系结构,第一层为检测终端,以STM32微处理器为核心,包含多个生理信息采集节点;第二层为家庭网关,包括ZigBee主节点和计算机服务器,通过ZigBee无线组网技术完成服务器与检测终端的网络通信;第三层为Android移动平台,通过外部网络访问服务器,提供远程交互平台;该系统应用于老年人的家庭健康监护,对体温和血压两项重要生理指标进行测量;实验表明,该系统通信质量良好,能够实现生理信号的采集、传输和波形显示,以及血压值、体温值的分析和高危报警,满足了家用移动监护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人工抄写变电站巡检信息效率低下、可靠性不高和采集到的数据不易于统计和分析的问题,依据国家电网公司的相关标准及规范,以广泛使用的Android平板电脑为载体,利用无线通讯技术、XML解析技术和二维码扫描技术等先进技术开发了基于Android 平台的变电站智能巡检系统;论述了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和功能设计,详细阐述了各模块的功能,给出了实现各模块的功能使用到的关键技术;据此完成了变电站智能巡检系统的编码,变电站智能巡检系统具有完整的巡检功能,运行稳定可靠,实现了智能移动巡检,对提高变电站巡检质量,保障电力设施的安全性和供电可靠性有促进作用;该系统已在四川省绵阳市电网试点应用,验证了系统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4.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与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数量迅速增加。空巢老人的身体健康成为各社区医疗服务站与其子女尤为关心的首要问题。提出一种远程社区智慧医疗监护平台设计方案,依托互联网大数据,将空巢老人身体健康指标数据通过无线网络远程传送到社区医疗服务站与其子女手机的终端APP。远程社区智慧医疗监护平台由监护端与采集端两大模块组成,能保证24小时不间断守护老人。仿真实验证明,提出的远程社区智慧医疗监护平台设计方案有效可行 。 相似文献
5.
6.
7.
为满足环境恶劣、人烟稀少地区数据自动采集的要求,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ARM的全自动数据采集系统的方案;设计的主控板硬件电路以AM3352为核心,配备数字量和模拟量采集模块,扩展以太网、WIFI、RS232/485等外设接口;开发的主控软件在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中实现全自动数据采集控制,开发的基于Android的手机APP可与主控软件实时通信,设置采集系统的各项参数;测试结果表明,开发的全自动数据采集系统具有操作方便、采样精度高以及运行稳定等优点,可满足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设计了一种便携式多生理参数采集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对人体呼吸、指脉、动作、皮电、血压、心电等六个体征参数的采集;该系统利用串口转USB传输可以实现采集到的人体生理参数与PC间的相互传输,测量结果和分析报告可以在PC 机进行实时显示和存储或者可以通过Internet向远程医疗服务中心进行数据的上传、备份、分析与反馈。所以,利用该系统可以实现对人体体征参数实时、连续的采集与监测。 相似文献
9.
针对人体日常行为习惯做出健康调理建议,设计了基于Android智能手机的健康调理手环系统,采用包含人体测量手环和Android智能手机应用软件的系统结构;对人体测量手环的蓝牙模块、加速度传感器、心率传感器、体表温度传感器等硬件电路和软件流程算法进行设计,重点研究并提出了人体卡路里数综合消耗估计方法,并对Android操作系统的应用软件健康调理建议APP进行设计与实现。实验结果显示,系统能够有效实时测量人体数据,估算人体卡路里消耗,给出人体健康调理食谱和饮食建议,实现设计效果。 相似文献
10.
设计了一种基于ARM和DSP的电网监测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方案;利用TMS320F2812 DSP和高速AD芯片ADS8364实现对现场电信号的采集分析与加Nuttall窗多层插值校正处理,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实现电力系统谐波的准确分析;DSP通过串口和嵌有Linux操作系统的S3C2440通信,通过Internet登陆检测系统网页,电网工作人员能够实时查看电网参数情况及对故障进行处理,用户能够实时查看消费信息;该设计方案满足分布式供电系统电能参数的计量要求,实现了电网参数实时远程网络监控。 相似文献
11.
针对室内环境参数的远程监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ZigBee技术与手机进行实时数据交换的远程无线监控系统。传感器节点采集环境中的温湿度、光强和烟雾浓度数据,通过ZigBee无线网络将数据传输到中心协调器;协调器与WIFI模块通过串口连接,将数据发送到互联网;另外,设计Android手机软件对监测数据进行获取,并发出对参数进行调节的指令,从而完成远程的无线监控任务。经过测试,通过手机可以在任何有网络的地方实时对环境参数进行采集和控制,且各节点性能稳定,满足长期监测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APP的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室内CO、CO2、O3及PM2.5的浓度;当被检测气体或PM2.5浓度超过标准值时,系统会立即推送报警消息到用户的智能手机,提醒用户启动相应的空气净化程序对室内进行净化处理;系统利用MQ7、MG811、MQ131及GP2Y1010AU 4种气体检测传感器分别检测室内CO、CO2、O3及PM2.5的浓度,然后将污染气体及PM2.5浓度信息通过GPRS传送到后台服务器,智能手机端APP通过WIFI或3G查询后台服务器即可获取污染气体及PM2.5浓度信息;经实践证明,该系统所测得污染气体及PM2.5浓度的精确率达到98%,并能将浓度变化情况用曲线展示给用户,让用户方便及时地了解到室内环境状况。 相似文献
13.
基于手机APP实现驻波法对声速的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利用普通智能手机和一根两端开口奶茶管基于声驻波现象来测量声速的方法。这种实验方法所用的实验仪器随手可得,无需学生再到学校的实验室进行实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4.
15.
通过预实验确定智能手机磁传感器的位置后,用其测量亥姆霍兹线圈轴线的磁场分布,验证毕奥-萨伐尔定律及磁场的叠加原理,提供一种较为精确而简便的测量磁场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的内河航运得到了长足发展,其运能大、占地少、能耗低、污染小的独特优势和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逐步凸显。然而,由于航道分布广泛、错综复杂且通行船舶大小各异,我国的内河航运很难实现对船舶的全面动态监管,不能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GPS、AIS、RFID等技术在内河航运监管与服务系统也逐渐出现,此类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船舶的动态监管或信息服务。针对现有技术因为岸基建设成本或终端成本高而无法实现推广的状况,将充分利用智能手机定位功能和RFID的身份识别功能,同时结合手机通信网络,提出一种基于智能手机和RFID的内河航运管理与服务系统。该系统借助于现有网络运营商的手机通信网络,只需要增加一个RFID标签和在智能手机上安装一个第三方软件便可实现对船舶的全面动态监管,并能提供丰富的信息服务。极大降低了内河航运监管与服务系统的建设成本,具有较强地实际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7.
Exposure to sound, heat, and increased physical workload can change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concomitant exposure to sound, heat, and physical workload changes on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in controlled laboratory conditions. This experimental crosssectional study was conducted in 35 male university students with a mean ageof 25.75 years and a mean BMI of 22.69 kg/m2. Systolic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heart rate were measured after 15 min rest in the laboratory, 5 and 10 minafter starting the experiment, and then after 20 min in controlled laboratory conditions in five combination modes. The combination modes were (Sound: 65 dB,WBGT: 22°C, Speed: 1.7, Slope: 10%), (Sound: 65 dB, WBGT: 22°C, Speed:3.4, Slope: 14%), (Sound: 95 dB, WBGT: 22°C, Speed: 1.7, Slope: 10%), (Sound:65 dB, WBGT: 32°C, Speed: 1.7, Slope: 10%), and (Sound: 95 dB, WBGT: 32°C,Speed: 3.4, Slope: 14%). Mixed model analysis and paired t-test were applied for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ean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Systolic and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heart rate) increased when different combinationmodes worsened (Sound from 65 to 95 dB, WBGT from 22°C to 32°C, speedfrom 1.7 to 3.4, and slope from 10% to 14%, and when sound: 95 dB, WBGT:32°C, Speed: 3.4, and Slope: 14%). Moreover, the mean changes of systolic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were significant in all conditions when comparedwith the reference condition (Sound: 65 dB, WBGT: 22°C, Speed: 1.7, and Slope:10%). The mean heart rate changes were also significant except for exposure tothe second condition (Sound: 65 dB, WBGT: 22°C, Speed: 3.4, Slope: 14%)and the third condition (Sound: 95 dB, WBGT: 22°C, Speed: 1.7, Slope: 10%).Exposure to hazardous levels of sound, heat, and workload has adverse effectson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Concomitant exposure to all three hazards has asynergistic effect and increases the adverse effect. 相似文献
18.
19.
不同调光方式LED照射下的人体非视觉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别采用模拟调光和PWM调光方式实现LED光调节。采用生理参数法,以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选择3种色温(3000,5600,6500K)LED光源,在3种照度(300,500,800lx)水平下,对8名(5男,3女)受测者在实验前后的脉搏和瞳孔进行测量。选择同样3种色温LED光源,分别采用两种调光方式添加蓝光(464nm,20lx)实现300lx的照明环境,对12名(8男,4女)受测者在实验前后的脉搏和瞳孔进行测量。结果表明:两种调光方式实现的LED光环境对人体脉搏变化率和瞳孔收缩率的影响均没有显著性差异;在测试照明环境中添加蓝光,可引起人体脉搏变化率和瞳孔收缩率增大,峰值处分别增加约6%和9%。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