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华 《物理通报》2010,(2):89-91
笔者觉得《物理通报》2009年第8期的“短文荟萃”栏目中《物理问题的“物理解法”》一文中一些内容的阐述方法和科学性值得商讨;其中反映的一些问题,在中学物理教育中存在一定的普遍性.现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2.
《物理通报》1998年第7期刊登了邓文清同志《一道习题的两种解法》的文章,原文给出了两种解法.作为该文的补充,笔者再给出一种解法.  相似文献   

3.
2009年高考江苏卷物理第9题重点考查考生对运动过程的分析,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但笔者认为,在现行教材及考试说明的范围内,考生无法对选项C做出正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4.
2008年5月在上海成功召开了“第十一届华东地区物理基础课程教学研讨会暨2008年海峡两岸物理基础课程教学研讨会”,有14位台湾物理教授、专家组团莅临会议.本刊已于2008年第5、第6期刊登了几位台湾老师在会上的报告文章.会后,由与会的两位台湾老师,邱韵如教授(长庚大学)和戴明凤教授(新竹清华大学),撰写了长达20多页的总结报告,题为《缘起不灭——两岸大学物理基础课程教学之成长与交流》(2008年海峡两岸物理基础课程教学研讨会暨参访活动之见闻),该文刊登在台湾物理学会的杂志《物理》2008年第10期上.经有关方面同意,本刊特摘登该文的第六部分,以向读者报告台湾老师参加此次会议的心得、收获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袁寿根 《物理实验》2004,24(11):53-53
由任志鸿先生主编,南方出版社出版的志鸿优化设计丛书中《十年高考分类解析与应试策略(1993-2002)》(物理)第37页的第19题(为1997年高考科研试题,第20题)解法,笔者认为有误,现作以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6.
笔者于2006年8月赴日本东京参加了ICPE国际物理教育大会,并承担了张贴论文的工作.本文回顾了学习《双语物理导论》课程、完成合作论文、并赴日参会的前前后后的经历;着重叙述.了笔者的心得体会和收获;还提出了对《双语物理导论》课程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曹则贤 《物理》2012,41(12):816-817
《物理》杂志2012年第三期刊登了《对某些物理名词的修改建议》一文,论及了中文物理词汇,包括人名,翻译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读来令人受益匪浅.笔者《物理学咬文嚼字》系列关于物理文献中的数字问题的文章写了五年多仍未能收尾,其中也有关于"零"的讨论.在读了这篇文章后,笔者觉得关于"null"的汉译以及其它物理翻译问题有作点补充讨论的必要,或许有益于对问题的深入认识.  相似文献   

8.
《物理通报》2010年第2期发表的《对第26届物理竞赛一道"角动量"题目的解读》一文(后称[1]文),对第26届物理竞赛一道"角动量"题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标准参考答案加以补充.此问题笔者有不同看法,特提出讨论,并希望得到同行  相似文献   

9.
赵丽  周亚洲 《物理通报》2009,(12):56-57
在讲授“全反射”(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4》第十三章第七节)时,受美国杂志一演示实验启发,笔者给学生演示了一个奇妙的全反射现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略到了物理现象的美妙,体验到学习物理的快乐,很好地落实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现将这一演示实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张学龙 《物理》2012,41(10)
全国第19次原子、原子核物理研讨会暨全国近代物理研究会第12届学术年会于2012年8月11日至15日在河南安阳召开.来自全国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105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