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第一性原理与平面波超软赝势法是目前对物质光学性质计算的成熟手段,本文利用MS软件采取该方法对金红石相TiO_2进行了不同掺杂情况下的模拟计算.内容包括未掺杂与单掺杂Mo、单掺杂N、共掺杂Mo-N以及共掺杂N-Mo-W这五种不同情况下TiO_2的能带结构、电子态密度与光学性质分析,通过对计算得出的数据分析有以下结论:单掺杂能改变TiO_2禁带宽度,但相对于共掺杂Mo-N和W-N以及N-Mo-W来说效果欠佳.其中,掺杂W时由于在导带底中出现新的杂质能级,并出现了导带下降幅度大于价带下降幅度的情况,禁带宽度变窄,使得在单掺杂情况中效果明显.而共掺杂中N-Mo-W的价带出现清晰的杂质能级,并且由于该能级介于费米能级附近的关系使得价电子跃迁至导带更为容易,并且此时能级密度较大也是掺杂效果明显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了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超软赝势法对金红石相TiO_2进行了计算,其中内容包括未掺杂与单掺杂Al、单掺杂N以及共掺杂Al-N这四种不同情况下TiO_2的能带结构与态密度和光吸收系数的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单掺杂Al和N时,均不同程度地改变了其能带结构,光吸收能力均有提高但效果不佳.在共掺杂Al-N时,TiO_2晶格常数产生了改变,并出现了新的杂质能级.由于杂质能级存在于TiO_2禁带范围内,减小了电子跃迁至导带所需能量,从而提高了其光吸收能力,其效果相对于单掺杂来说更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基于局域密度泛函和赝势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金红石相TiO2点缺陷的电子性质,结果表明氧空位缺陷使晶体的费米能量升高,在能隙中没有产生杂质能级.钛空位缺陷使晶体的费米能量降低,并在价带顶部产生了一个杂质能级,与价带顶能量相差约0.4 eV.本文还计算了金红石相TiO2在具有氧空位和钛空位点缺陷情况下的键长变化、态密度和电荷布居状况.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通过搭建混晶界面的方式计算并分析了TiO2混晶的光催化性能.从光的吸收能力、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效率以及载流子的转移效率三方面,与锐铁矿相和金红石相TiO2单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TiO2混晶的电子-空穴对分离率高于锐钛矿相TiO2、金红石相TiO2单晶,TiO2混晶中吸收峰明... 相似文献
5.
采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研究N和S单掺杂以及N和S共掺杂金红石相TiO2的能带结构,态密度和光学性质.结果表明:N掺杂导致禁带宽度减小为1.43 eV,并且在价带上方形成了一条杂质能带;S掺杂导致费米能级上移靠近导带,直接带隙减小为0.32 eV;N和S共掺杂导致能带结构中出现了两条杂质能带,靠近导带的一条杂质能级距离导带底约0.35 eV,靠近价带的一条杂质能级距离价带顶约0.85 eV,杂质能级主要由N原子的2p轨道和S原子的3p轨道组成.N和S掺杂后不但使TiO2的吸收带产生红移,而且在可见光区具有较大的吸收系数,光催化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6.
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以及准谐德拜模型研究了金红石TiO2的结构和热力学性质。常温常压下所计算的晶格常数、体弹模量及其对压强的一阶导数与实验值和其他理论计算结果相符的较好。另外,我们还计算了体弹模量、热膨胀系数、热容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以及准谐德拜模型研究了金红石TiO2的结构和热力学性质.常温常压下所计算的晶格常数、体弹模量及其对压强的一阶导数与实验值和其他理论计算结果相符的较好.另外,我们还计算了体弹模量、热膨胀系数、热容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对不同P掺杂形式(P替位Ti, P替位O, 间隙P)的锐钛矿相TiO2的晶格常数、电荷布居、能带结构、分态密度和吸收光谱进行了计算. 结果表明, P替位Ti时, TiO2体积减小, P替位O和间隙P的存在使TiO2的体积膨胀; 替位Ti的P和间隙P均有不同程度的氧化, 而替位O的P带有负电荷. 三种P掺杂形式均导致锐钛矿相TiO2禁带宽度的增大, 并在TiO2禁带之内引入了掺杂局域能级. P掺杂导致TiO2禁带宽度增大的程度依次为: 间隙P>P替位Ti>P替位O. 吸收光谱的计算结果表明, P替位Ti并不能增强TiO2的可见光吸收能力, 但间隙P的存在大幅提高了TiO2的可见光光吸收能力, 间隙P有可能是造成实验上P掺杂增强锐钛矿相TiO2光催化活性的重要原因.关键词:P掺杂2')\" href=\"#\">锐钛矿相TiO2第一性原理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大别山双河、碧溪岭地区硬玉石英岩中的金红石进行了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结果显示所有金红石颗粒分别在3280 cm-1和3295 cm-1 出现强的吸收峰. 基于前人提出H在金红石结构中以孔道中心(CC)和八面体共边(BOE)方式存在的两种模型, 本文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掺杂(Al, H)和(Fe, H)时金红石相TiO2的晶体结构和电子结构. 根据O—H键的振动频率和O—H…O键中O—O之间距离的经验关关键词:2')\" href=\"#\">金红石相TiO2孔道中心电子结构第一性原理 相似文献
10.
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研究了I掺杂金红石TiO2(110)表面的形成能和电子结构,分析了不同掺杂位置的结构对TiO2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计算表明,氧化环境下I最容易替代掺杂表面五配位的Ti,而还原环境下最容易替代掺杂表面的桥位氧. I替位Ti或I替位O都能降低禁带宽度,可能使TiO2吸收带出现红移现象或产生在可见光区的吸收,其中I替位桥位氧的禁带宽度最小. 吸收光谱表明,I掺杂不仅能提高TiO2可见光响应,同时可增加紫外光的吸收能量,提高其可见光及紫外光下的光催化性能.关键词:第一性原理I掺杂2(110)')\" href=\"#\">金红石相TiO2(110)光催化 相似文献
11.
12.
金红石TiO_2晶体先在真空中进行退火处理,随后在1173 K的氧气中进行不同时间(2 h、5 h、8 h)的热处理.理论上,通过Doppler程序计算了晶体中存在单空位、双空位和间隙O原子时的正电子湮没寿命.实验上,利用正电子湮没寿命谱仪、符合多普勒能谱仪和超导量子干涉仪分别表征了氧气退火后晶体内部的缺陷结构和常温铁磁性.分析结果得出:真空退火晶体的常温铁磁性主要与O空位的存在相关联;而经过氧气退火后,虽然极大地减少了氧空位,但晶体中却产生了大量的Ti双空位,这使得晶体的常温铁磁性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3.
14.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研究了 纯的和不同高氧空位浓度金红石型TiO2-x (x=0, 0.083, 0.125, 0.167, 0.25)超胞的能带结构分布、态密度分布.同时, 采用局域密度近似+U方法调准了带隙.结果表明, 高氧空位浓度越高, 金红石型TiO2的最小带隙越变窄、电子有效质量越减小, 自由电子浓度越高, 电子迁移率越低、电导率越低.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变化趋势相符合.关键词:高氧空位2')\" href=\"#\">金红石型TiO2电导率第一性原理 相似文献
15.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结合旋涂法,在石英基底及Si基底上分别制备了孔隙率不同的TiO2和SiO2薄膜,并对两者的光学及激光损伤特性进行了研究。根据透射光谱曲线计算出薄膜的光学带隙,发现光学带隙随着孔隙率的增大而增大,TiO2薄膜的光学带隙大小为3.75 eV~3.97 eV,SiO2薄膜的光学带隙大小为3.52 eV~3.78 eV。椭偏测量结果表明,当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 PEG)质量分数从0、0.8%、4.0%提高至8.0%时,在波长1 064 nm处,TiO2薄膜的孔隙率从11.5%、14.1%、30.9%增大至38.7%,折射率从2.063 5、2.016 5、1.748 1降低至1.640 9;SiO2薄膜的孔隙率从4.04%、4.6%、5.7%提升至13.9%,折射率从1.438 6、1.435 8、1.420 4降低至1.387 9。除PEG质量分数为0.8%的TiO2薄膜外,所有TiO2和SiO2薄膜样品的消光系数均优于10−3,说明薄膜的吸收较小。薄膜的激光损伤阈值(laser induced damage threshold, LIDT)受孔隙率的影响较大,孔隙率越大,TiO2薄膜的激光损伤阈值越高,其值最高可达16.7 J/cm2;而SiO2薄膜的激光损伤阈值较未添加PEG的激光损伤阈值并未提高,当PEG质量分数从0.8%增加到8.0%时,SiO2薄膜的激光损伤阈值提高了1.9 J/cm2。总而言之,提高孔隙率有助于提高薄膜的抗激光损伤性能。
相似文献16.
Qing-Tao Xia 《中国物理 B》2021,30(11):117701-117701
High-quality Fe-doped TiO2 films are epitaxially grown on MgF2 substrates by pulsed laser deposition. The x-ray diffraction and Raman spectra prove that they are of pure rutile phase. High-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further demonstrates that the epitax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rutile-phased TiO2 and MgF2 substrates is 110 TiO22. The room temperature ferromagnetism is detected by alternative gradient magnetometer. By increasing the ambient oxygen pressure, magnetization shows that it decreases monotonically while absorption edge shows a red shift. The transport property measurement demonstrates a strong correlation between magnetization and carrier concentration. The influence of ambient oxygen pressure on magnetization can be well explained by a modified bound magnetization polarization model. 相似文献
17.
The present work reports on the resistivity of anodic TiO2 nanotubes as function of annealing temperature and atmosphere. Significant effects of several orders of magnitude are observed and explained by different crystallinity and self‐doping level. (© 2014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Weinheim) 相似文献
18.
19.
Mihaela Popovici Johan Swerts Kazuyuki Tomida Dunja Radisic Min‐Soo Kim Ben Kaczer Olivier Richard Hugo Bender Annelies Delabie Alain Moussa Christa Vrancken Karl Opsomer Alexis Franquet Malgorzata A. Pawlak Marc Schaekers Laith Altimime Sven Van Elshocht Jorge A. Kittl 《固体物理学:研究快报》2011,5(1):19-21
Crystalline rutile TiO2 films were grown by atomic layer deposition on oxidized Ru electrodes using a titanium methoxide as the metal precursor and O3 as the oxidant. A protective layer of ~0.3 nm TiO2 grown with H2O as the oxidant was first deposited in order to avoid etching of the Ru bottom electrode by the O3 used for the growth of the TiO2 (bulk) layer. Electrical evaluation of the capacitor stacks with TiO2 as dielectric, RuO2/Ru and Pt as the bottom and top electrodes respectively, resulted in superio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utile phase as compared to the anatase. (© 2011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Weinheim) 相似文献
20.
朱海霞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21,38(1):016008
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金红石型TiO_2中四种缺陷的电子态.这四种缺陷包括氧空位(O_v)、钛空位(Ti_V)、钛间隙(Ti_S)以及氧空位O_v与钛间隙态Ti_S共存态.氧空位的存在导致禁带内施主缺陷能级较浅,而深施主能级与Ti间隙态有关.预测了氧空位更倾向于与钛间隙结合,主要通过钛间隙态的3d电子部分转移到近邻近氧空位的部分形成O_V-Ti_S对缺陷.具有O_v、Ti_S或O_V-Ti_S缺陷的体系都出现间隙态,促进体系出现红外吸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