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王青 《物理》2012,41(9):603-604
进一步的工作将证明它到底是标准模型的最后一个粒子还是新物理的踪迹.大约50年前,三篇几乎同时独立发表的文章奠定了以后将被称为希格斯机制的理论基础.在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中,要求存在一个标量场,它激发出一个自旋为零的粒子,此标量场与其他基本粒子相互作用而赋予它们以质量.希格斯玻色子是标准模型所预言然而最后尚未被发现的粒子.  相似文献   

2.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寻找,2012年,物理学家在欧洲核子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发现了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补全了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粒子谱的最后一块拼图(图1)。粒子物理标准模型是人类迄今为止构建的最为成功的物理模型之一。  相似文献   

3.
 希格斯自发性对称破缺的理论在20 世纪60 年代提出。从20 世纪80 年代,科学家开始了希格斯粒子,又称上帝粒子的寻找。希格斯粒子是描述基本物质结构的标准模型最后一个未发现的粒子。所以它的发现对于标准模型的完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2012年7月4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进行的两个实验—ATLAS实验和CMS实验,发现了一个质量大约为125 GeV的新粒子。这个粒子后来进一步被证实,其与粒子物理标准模型预言的希格斯粒子的属性相吻合。文章首先简单介绍了希格斯粒子及其发现历程,以及LHC上进行的CMS实验,然后主要介绍了CMS上希格斯粒子的发现和它的性质的测量结果,以及中国科学家们在其中做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正>当CERN的科学家2013年7月宣布他们发现了希格斯玻色子的时候,描述所有已知粒子和相互作用的标准模型理论被认为已经发现了它框架结构最后一点所缺少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被认为给出所有粒子质量来源的希格斯玻色子。这意味着当今时代的粒子物理学已经划上了圆满的句号。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对吧?慢着,也可能不是。科学家一直以为标准模型所缺憾的希格斯粒子是非常重要的,它将引导更  相似文献   

6.
希格斯机制引入基本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解决了规范对称性自发破缺和粒子质量起源的问题,希格斯粒子成为粒子物理实验的最重要寻找目标。2012年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的环状螺线管(ATLAS)和紧凑缪子螺线管(CMS)两个实验,分别以超过5倍标准偏差的统计显著性发现了与希格斯粒子性质一致的新粒子。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科学家们首选的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为:所有物质是由6种夸克——上、下、奇异、粲、顶和底夸克——及比夸克轻得多的粒子,如电子和中微子等构成的。这些粒子的存在已被令人信服的证据所证实。但该模型还需要宇宙中存在有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希格斯粒子表现为引力,它在某些粒子周围很密集,而在另一些粒子附近则很少。正是这种聚集的密度赋予粒子以质量,因此,夸克很重,电子很轻,而光子则根本没有重量。  相似文献   

8.
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发现的125 GeV新希格斯粒子可能成为标准模型预期的"上帝粒子"。这一革命性发现开启了探索宇宙中一切基本粒子质量起源的新时代,成为21世纪粒子物理学的转折点。文章着重介绍:(1)探寻上帝粒子的重大科学意义;(2)探索质量起源的历史,以及为什么牛顿力学和爱因斯坦相对论均未解决质量起源问题;(3)神秘的真空与希格斯机制;(4)上帝粒子是如何提出的和怎样在LHC上发现的;(5)展望21世纪质量起源的探索与新物理定律的革命。  相似文献   

9.
瑞林 《物理通报》2007,(5):52-52
据英因New Scientist(13Jan.2007),5报道:从新测定之传递弱相互作用的一种w玻色子的质量推断,利用将于今年启用的一台新粒子对撞机有希望发现希格斯粒子.希格斯玻色子(Higgsboson)对于回答“什么是质量”这个问题至关重要,尽管一直未被发现,但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预言w玻色子、“顶”夸克和希格斯玻色子三者的质量之间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10.
《物理与工程》2014,(1):F0002-F0002,F0003
什么是质量及其起源?为什么希格斯粒于的发现对此次诺贝尔奖工作那么重要?此次诺贝尔工作所涉及的亚原子粒子质量起源的物理机制又是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11.
 2012年7月,全球物理学家都因欧洲核物理研究中心(CERN)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可能发现了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中的最后一种基本粒子——希格斯玻色子——而雀跃不已。  相似文献   

12.
希格斯粒子的质量与地球轨道的椭圆度都比它们的理论估计值小几个数量级.这似乎是两个更大的量经过微调而抵消所造成的.粒子物理有两个最有趣的微调难题:希格斯玻色子的质量和宇宙常数.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粒子物理的微调可能与新的对称性有关,如难以解释的超对称性,或者与统计参数有关——我们微调的宇宙只是许多可能的多重宇宙之一.  相似文献   

13.
<正>美国粒子物理P5报告综合了全球同行广泛的意见和二十多位世界著名专家的评审意见,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以及有限的资源配置下构筑美国粒子物理中长期的战略计划,使得美国在粒子物理的最前沿能继续保持领先的地位和促进新的重大发现。报告中建议优先获得资助的前沿研究课题对中国粒子物理学界未来的发展规划极具参考价值。例如希格斯物理,研究与中微子质量相关的物理,寻找暗物质,了解宇宙的加  相似文献   

14.
据2008年9月27日美国Science News报道:9月3日费米实验室的Dzero探测器发言人DmitriDenisov宣布,他们发现了一个由底夸克和围绕着它旋转的两个奇异夸克组成的奇异粒子,该粒子被命名为Ωb-(Omega-b-minus).这是继1964.年发现由3个奇异夸克组成的奇异粒子后,又一个符合粒子物理标准模型所预见的粒子.美国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的物理学家Michael Peskin誉此发现为装饰在美妙理论桂冠上的又一根羽毛.  相似文献   

15.
在T2HDM模型中计算了中性希格斯粒子圈图对稀有衰变过程B→X_s1 1-的贡献.通过计算发现:(a)中性希格斯粒子对衰变过程B→X_s1 1-的修正能够增强其标准模型的预言,但增幅很小;(b)在中性希格斯玻色子的质量大于100GeV和tanβ<40的情况下,中性希格斯粒子对稀有衰变过程B→X_s1 1-的分支比的贡献可忽略.  相似文献   

16.
场与粒子理论的实验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经 《物理学进展》1998,18(2):139-176
千纪之交观物理,场与粒子遇麻烦。高能进展初次跌落Livingston线,却正值标准模型最重要的检验:找万物质量起源Higgs粒子和问津亚夸克之际。这与卅年前打开夸克物理创标准模型时出现的Livington线上的Pansfsky跃升正相反。而更大的麻烦是标准模型及其后的超对称、……等可实验检验理论的两大支柱:广义相对论和正统量子力学是根本不相容的。  相似文献   

17.
风采实录     
正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什么事质量及其起源?为什么希格斯粒子的发现对此次诺贝尔奖工作那么重要?此次诺贝尔奖工作所涉及的亚原子粒子质量起源的物理机制又是什么意思?请看——清华大学物理系王青教授为您介绍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50年无数理论家的共组  相似文献   

18.
2012年7月4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宣布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发现希格斯粒子,科学家经过50多年的搜索,粒子物理学终于进入了希格斯时代。由于希格斯能量为较低的125 Ge V,因此,除了可以使用直线正负电子对撞机(例如ILC和CLIC)外,还可以采用环形电子正负对撞机产生希格斯粒子,并且后者具有更高的亮度及更多的对撞点,除了在功耗方面外。  相似文献   

19.
赵政国  薛生田 《物理》2000,29(12):705-707
作为粒子物理中的一个基本参数,R值在发展粒子物理理论及检验标准模型(SM)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低能区精确测量R值的实验努力对于弱电精确物理是至关重要的。R值测量不仅对α(M^2Z)的计算及αu的解释是重要的,而且对强子产生机制和经e^ e^-湮没产生的粲偶素本身的理解也是必须的。文章简要报道了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和升级的北京谱仪(BES-Ⅱ)上完成的R扫描及其物理结果。  相似文献   

20.
希格斯与他的“上帝粒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提出“希格斯机制”和预言“希格斯玻色子”而闻名于世的彼得&#8226;希格斯(Peter Higgs)2009年获得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物理学奖评委会和斯德哥尔摩大学联合颁发的奥斯卡&#8226;克莱因(Oskar Klein)奖。10月1日,希格斯在Alba Nova大学中心做了题为“我作为玻色子的一生”(My Life as a Boson)的获奖演讲。随着坐落在西欧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即将开始运行取数并寻找那个给予基本粒子以质量的“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希格斯机制和它背后的物理,甚至为LHC能否找到希格斯粒子而打赌。为了以简单通俗的语言还原四十多年前发现希格斯机制的真实过程,我们在此翻译了《Physics World》由编辑彼得&#8226;罗杰斯(Peter Rodges)于2004年7月采访希格斯本人后所撰写的文章《Peter Higgs: the Man behind the Boson》,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