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双向反向分布函数的绝对测量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魏庆农  刘建国 《光学学报》1996,16(10):425-1430
在光谱光度计的校准中,需要在特定的入射和接收的几何条件下进行。在一些情况,料准的几何条件和光谱区受到了限制,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适用于任意几何条件下和更宽光谱区的校准方法。本文介绍了一种校准光谱双向反射的方法,可适用于各种入射和接收的条件。从400-2500nm的光谱范围内,确定烧结的聚四氟乙烯标准样品的绝对双向反射系数,参考标准是通过国家计量院传递的方向-闰球反射系数。  相似文献   

2.
基于粗糙样片光谱BRDF的空间目标可见光散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测量了某种卫星包覆材料和太阳能电池板样片在可见光波段(400~780 nm)的光谱双向反射分布函数.将样片的光谱双向反射分布函数对可见光波段内的太阳谱辐射照度加权平均,获得了可见光入射时目标样片表面的平均双向反射分布函数,并利用遗传算法建立了其参量化统计模型.应用此模型,结合目标的几何建模、消隐,计算了可见光入射时某卫星散射光强度的空间分布,并分析了其与卫星的几何形状、表面材料等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一、概念和方法 反射色的测量就是在指定的照明和探测条仆下进行光谱漫反射比的测量.它要求测量物体表面反射的通量和入射在该表面上的通量;两者之比即为反射比[1].这种测量通常是很困难的.在实际应用中,大多数只按相对于一个已知绝对反射比值的工作标准来进行.在色度学的推荐中,国际照明委员会(CIE)以前采用规约的方法(将烟熏MgO的反射比值取为1)来校准工作标准的.从1970年起。CIE规定反射色三刺激值的计算必须用绝对光谱反射比值[1].同时反射比的测量又扩大到非可见波段。广泛应用到遥感技术、化学分析、测温控温及资源考查等方面,因…  相似文献   

4.
微粗糙硬铝表面双向反射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四波段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测试平台,对微粗糙硬铝表面的光谱双向反射分布函数进行了实验测量,考察了微粗糙尺寸参数、入射角度和入射辐射波长对表面辐射特性的影响。测量结果显示了明显的镜反射特征,粗糙的表面结构还引起了后向反射增强现象,长波入射和大角度入射增强后向反射效应。  相似文献   

5.
袁艳  孙成明  张修宝 《物理学报》2010,59(3):2097-2103
介绍了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的绝对测量原理和方法,选用光谱分辨率为3 nm的光谱辐射度计及精度为001°的三维转角系统,搭建了BRDF自动测量平台,对空间目标表面包覆材料在400—2500 nm的光谱BRDF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BRDF曲线极大值所对应的散射角度一般在镜反射方向左右,其余BRDF值随散射角变化很平缓,从中间向两边逐渐变小,近似成余弦分布.测量误差为495%.应用模拟退火算法,结合BRDF五参量统计模型,获得了测量光谱范围内各波长对应的共2101组五参量值,通过对比参量计算结果和 关键词: 双向反射分布函数 绝对测量 误差分析 参量模型  相似文献   

6.
分析粗糙表面双向反射分布函数的测量方法,提出一种使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建立目标表面材料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模型的方法。给出测量样品多个入射角度下的BRDF随散射角变化的曲线,从中选取部分曲线输入到神经网络,使用贝叶斯正则化方法训练网络,最终获取双向反射分布函数和入射角、散射角的映射关系模型。使用网络模型计算参与训练和未参与训练的输入角度的散射分布曲线,与实验测量曲线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正确,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基于场地地表高光谱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模型的绝对辐射定标方法,摆脱了对卫星过境时刻同步观测的依赖,提高了遥感器在轨绝对辐射定标的效率与频次.利用无人机测量系统对敦煌辐射校正场进行了地表方向特性测量,基于半经验核驱动模型反演了敦煌场地的高光谱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模型参数.用地表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模型直接计算的卫星观测方向的地表高光谱反射率数据替代卫星过境时刻场地的地表同步测量数据,结合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大气产品数据,实现了对Landsat-8卫星的陆地成像仪(OLI)在可见光至近红外波段的高频次绝对辐射定标.Landsat-8/OLI第1~6波段的卫星观测表观辐亮度值与模型计算表观辐亮度值的相对偏差均小于5%,标准差小于2%.基于无人机场地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模型的绝对辐射定标方法的定标结果与卫星观测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光学元件亚表面缺陷偏振双向反射分布函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琼斯散射矩阵,借助右手正交基组来表示入射场和散射场,推导出光学元件亚表面缺陷或微粒在不同偏振状态下的双向反射分布函数的表达式。给出了亚表面缺陷在不同入射角条件下,不同偏振状态下的双向反射分布函数与散射方位角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入射角下p偏振入射产生的p偏振双向反射分布函数的3维散射图。结果表明:p偏振入射产生的p偏振双向反射分布函数强烈依赖于入射角、散射角和方位角,且随着入射角的增加,其最小值点所对应的方位角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9.
刘恺 《光学技术》2016,(3):242-247
导航系统中广泛采用激光测距确定星地间距离,双向反射分布函数可精确描述实际物体反射光的情况,是研究激光测距方程的有效手段。结合目标反射几何模型,计算得到透镜各点接收目标反射光强的表达式。对目标光斑和接收透镜进行网格划分,仿真得到透镜面元接收目标反射的光强分布和透镜接收的瞬时光强,并讨论了平面目标的网格步长选取和计算次数。当光束从不同空间位置入射至平面目标表面时,根据探测器-反射棱镜之间距离与接收光强的对应关系得到激光测距方程的待定参数。实测数据验证了理论计算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空间姿态敏感器表面材料测量的基本原理,即光谱漫反射基本原理和光谱相对空间反射分布测量原理。通过上述测量可以全面地考察敏感器表面材料对不同光谱成分的反射能力,以及光辐射在材料表面的反射情况。结果表明,敏感器表面材料在入射和反射角大于60°的近红外区(波长为800~2500nm),敏感器表面材料的反射辐射能量明显升高了。在紫外至可见光区(波长为250~700nm),在入射和反射角小于60°的条件下,反射辐射能量很低。  相似文献   

11.
铝漫反射板200~300 nm相对双向反射分布函数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辉  李福田 《光学学报》2004,24(2):30-234
选择了合适的测量方式.建立了铝漫反射板的相对双向反射向反射分布函数的测量装置。通过实验研究铝漫反射板的相对双向反射分布函数在不同情况下的性质表明:不同表面粗糙度的铝漫反射板相对双向反射分布函数随入射角度的变化趋势有所不同;表面镀A1 MgF2膜反射率可增大约1.5到3倍;相对双向反射分布函数在200~280nm之间不随波长改变,波长大于280nm时,随波长略有增加,最大13%。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二维等值线图反映了光辐射以不同角度入射、观测角度固定情况下的铝漫反射板的相对双向反射分布函数的变化,对实验数据拟合得到在该情况下的铝漫反射板的相对双向反射分布函数的较精确的数学表达式。  相似文献   

12.
张峰  马雷鸣  沈钟平  张华  孙靖  杨寅 《物理学报》2012,61(18):184212-184212
在卫星遥感中, 利用单次散射近似获得双向反射比与光学厚度之间的关系为卫 星反演气溶胶光学厚度奠定基础. 本文利用渐近积分理论, 在不需要人为垂直分层的情况下, 基于单次散射近似, 提出了一种计算非均质大气的双向反射比的新方法. 结果表明: 新方法得到的解析表达式有非常高的精度, 且该解析解也有助于我们分析辐射传输过程的一些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3.
不同粒径沙地表面双向反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子傑  赵云升 《物理学报》2014,63(18):187801-187801
由于自然环境遭到人为因素的破坏,我国沙地面积正在逐步扩大,确定沙地的性质与面积已经成为改善环境的重要的指示性信息.遥感技术以其特有的优势可以为沙地监测提供科学有效的信息.本文以不同粒径沙地表面为研究对象,测量其双向反射信息,分析粒径大小对沙地表面反射特性的影响;基于现有的模型对不同粒径大小沙地表面的反射信息进行计算,与实测信息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粒径大小对沙地表面反射的反射分布特性有明显的影响;通过对比测量的反射信息与模型计算的反射信息发现,利用双向反射模型可以准确地计算出不同粒径沙地表面的反射信息.本研究不仅确定了粒径大小对反射信息的影响,也为遥感技术估算沙地表面粒径大小以及研究地表固有光学特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赵永强  柳丹  陈超  程咏梅 《光子学报》2014,40(10):1494-1499
详细分析了土壤背景偏振光谱二向反射分布函数与探测角及探测方位角之间关系.提出了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回归的偏振光谱二向反射分布函数建模,将有限实验观测条件下测量得到的少数偏振光谱二向反射分布函数扩展到2π空间范围内任意入射及观测条件.通过模型结果和实验结果分析比较,表明该模型能很好地满足准确度要求.  相似文献   

15.
赵永强  柳丹  陈超  程咏梅 《光子学报》2011,(10):1494-1499
详细分析了土壤背景偏振光谱二向反射分布函数与探测角及探测方位角之间关系.提出了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回归的偏振光谱二向反射分布函数建模,将有限实验观测条件下测量得到的少数偏振光谱二向反射分布函数扩展到2π空间范围内任意入射及观测条件.通过模型结果和实验结果分析比较,表明该模型能很好地满足准确度要求.  相似文献   

16.
赵敏杰  司福祺  陆亦怀  汪世美  江宇  周海金  刘文清 《物理学报》2013,62(24):249301-249301
星载大气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采用太阳辐射与漫反射板组合方式进行在轨光谱定标,以天底推扫方式对地观测,拥有114°的大视场. 为保证全视场光谱定标精度,此星载仪器的在轨光谱定标系统中的铝漫反射板需具有良好的朗伯特性,以保证在仪器观测视场内能够提供均匀的光源. 在实验室中利用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测量仪,采用相对测量法对研制的铝漫反射板进行了朗伯特性测量. 分析结果表明,在波长180–880 nm、观测角度-70°–+70°范围内,铝漫反射板双向反射分布函数近似成余弦分布,具有较好的朗伯特性;并采用地面模拟在轨定标方法对星载仪器进行了光谱定标,定标结果表明最大偏差值为0.022 nm,满足定标精度优于0.05 nm的要求. 通过对实验测量的分析可知,研制的铝漫反射板可选作在轨定标系统的定标板. 关键词: 在轨光谱定标系统 铝漫反射板 双向反射分布函数 星载差分吸收光谱仪器  相似文献   

17.
刘宏  朱京平  王凯 《物理学报》2015,64(18):184213-184213
现有几何光学方法的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 (bidirectional reflection distribution function)模型在计算阴影遮蔽效应时普遍应用Blinn几何衰减效应假设, 其等倾角V形槽近似得出的分段折线形式的几何衰减因子导致BRDF曲线存在较大的误差. 基于倾斜角随机高斯分布的微面元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几何衰减模型, 得出了积分形式的几何衰减因子表达式, 数值模拟比较了Blinn几何衰减因子与修正后的积分型衰减因子以及对应的BRDF模型曲线. 结果表明: 提出的几何衰减因子在物理合理性以及模拟精度方面都有明显提升, 使BRDF模型曲线与已有BRDF 数据之间的标准误差由0.0636减小到0.0084.  相似文献   

18.
多类目标样片激光散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战场上几种常见目标的激光散射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实验测量,得出6种类型目标平面样片的大量数据。在此基础上,应用两种BRDF经验模型,采用遗传算法对BRDF模型中的未知参数进行了优化求解,并使用SSE和R-square评价指标参数对各经验模型的适应性进行了评估。最后得出:基于Torrance-Sparrow模型的五参数半经验统计模型适应性最强,它对6种类型目标平面样片的实验数据均能很好地拟合。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study, the bidirectional reflectance distribution function (BRDF) of a one-dimensional conducting rough surface and a dielectric rough surface are calculated with different frequencies and roughness values in the microwave band by using the method of moment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istatic scattering coefficient and the BRDF of a rough surface is expressed. From the theory of the parameters of the rough surface BRDF, the parameters of the BRDF are obtained using a genetic algorithm. The BRDF of a rough surface is calculated using the obtained parameter values. Further, the fitting values and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of the BRDF are compared, and the optimization results are in agreement with the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results. Finally, a reference for BRDF modeling of a Gaussian rough surface in the microwave band is provided by the proposed metho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