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漫反射红外光谱和光声红外光谱研究了金属羰基化合物(CpFe(CO)2)2Cp=η^5-C5H5与酸性,中性和碱性Al2O3及TiO2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Al2O3表面生成的洗生物种类及浓度与Al2O3的酸碱度明显相关,在酸性Al2O3表面,主要存在衍生物(CpFe(CO)2Fe-H-Fe(CO2Cp)^+及少量的CpFe(CO)2(-O-);在中性Al2O3表面存在的CpFe(CO)2(-O  相似文献   

2.
甲烷在金属氧化物上催化脱氢的从头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G94的从头计算方法对甲烷在金属氧化镁及氧化锂表面上不同氧物种O^-,O^2-2,O^-2,O^2-催化脱氢进行了理论研究,确定了过渡态的几何构型,集居分布和反应活化能。结果表明,氧物种的催化脱氢的活性顺序为O^2-2≈O^-〉O^-2〉O^2-。其中O^-2物种由于对甲烷具有较低的氧化能力而可能是OCM活性和高C2选择性的氧物种。  相似文献   

3.
对于La0.2Ba0.8-xCax(O,CO3)其中x=0.0、0.2、0.4、0.6氧化物在973K及甲烷氧化偶联(OCM)条件下,无Ca^2+的样品可用表面BaCO3和(LaO)2CO3的Raman谱及810cm^-1附近的O2^2-特征峰来表征;含Ca^2+的样品,则表现了混合碳酸盐(Ca,Ba)CO3的特征,还有位于1135cm^-1(w)和810cm^-1(w)的O2^-、O2^2-瞬时  相似文献   

4.
采用双自旋-轨道耦合模型和分子轨道研究了Co2+离子在Ⅱ-Ⅵ半磁半导体ZnS和CdTe中的EPRg因子.计算表明,配体Te有大的SO耦合作用和强的共价性,其对g因子有较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固体酸SO^2—4/Ti—La—O的制备及催化酯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研制了稀土复合固体酸SO^2-4/Ti-La-O以均苯四甲酸二酐和2-乙基己醇的酯化为模型以应,研究催化剂制备条件与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对催化活性的影响。XRD表明SO^2-4/Ti-La-O在400℃~450℃焙烧呈非晶态,X光电子能谱解析中可知原子所处的状态已不完全和单组份氧化表面相同,金属原子极化程度增加了,氧化物表面的硫为高价氧化态S^+6,FT-IR表面SO^2-4以螯合状双配位方式吸附在金  相似文献   

6.
铁酸盐的水热氧化晶化法制备及其生成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空气氧化M^2+(M=Mn、Fe、Co、Ni)和Fe^2+的碱性悬浮液制备铁酸盐MFe2O4的条件,考察了原料配比、pH值、氧化温度、氧化时间对生成MFe2O4的影响。利用XRD及SEM检测氧化过程中沉淀物的形态和结构表明,在343 ̄358K和R=2OH^-/(M^2+Fe^2+)=1.0、M^2/Fe^2+=0.5(摩尔比)下用300mL/h的空气氧化Mx/3Fe1-x/3(OH)2悬浮液  相似文献   

7.
方炎  李勤 《物理学报》1995,44(9):1390-1394
对Cl^-在银胶体系中与苯甲酸(C6H5 COOH)和对羟基苯甲酸(HOC6H4COOH)在银表面上的相互作用和吸附竞争进行了研究,证实了Cl^-对上述两类分子的SERS信号增强具有明显的淬灭效应,1640cm^-1振动所反映的Cl^-存在前后-COO^-与银表面相互作用强弱的变化,证实了Cl^-促使分子从银表面脱附这一过程的存在,同时对-OH在其中的影响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用TPSR,TPD,CTPR和ITD在线分析技术,初步考察了HZSM-5负载型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上甲酸乙酯氧化偶联表面反应性能,以及催化剂表面对氧的吸附能力,对CO吸附和反应性能,同时,通过XPS,EPR和CO-IR,CO2-IR等物理方法,对甲酸乙酯氧化偶联催化剂的表面组成,表面酸碱性及在不同温度下CO和CO2在催化剂表面吸附态的变化,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不同载体,不同金属氧化组成  相似文献   

9.
在织构Ag基带上用脉冲激光方法沉积YBa2Cu3O7-δ超导膜,直流电阻法测量超导膜的临界电流密度为4×10^5A/cm^2。结合生成膜的结构分析,对YBa2Cu3O7-δ超导体在Ag基带上的生长机制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用热脱附谱等方法研究了NO分别在清洁和Cs覆盖的Ru(10^-10)表面上的吸附。结果表明:存在两种NO分子吸附态(a1,a2),脱附温度分别处于325℃和550℃附近。Cs的存在增加了Ru(10^-10)表面上a2态的吸附位置,提高了该态的脱温度。Cs在Ru(10^-10)表面的存在同时促进了吸附NO分子的分解。NO在Ru(10^-10)表面上分解后形成吸附O原子和N原子。N原子复合以N2在约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