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提供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或一个有趣的游戏情境,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本文从2006年课改实验区的中考试卷中选取一 相似文献
2.
关于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调查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是我国数学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我们在新数学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中,逐步探索出一种课堂教学新模式,就是“兴趣、发现、合作、创新”的教学模式,这个模式要求数学课堂教学贯彻这四个环节;因为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好数 相似文献
3.
目标是数学新课程体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而要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数学新课程体系中的目标,就必须在认真学习与反思《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关于目标阐述的基础上,结合数学教学实际,深刻理解目标在数学新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价值,进而系统、全面、发展的审视数学课程结构中关于目标的若干问题,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领会数学新课程体系中目标的本真涵义. 相似文献
4.
培养中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与实践能力,已成为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与要求.一般认为,数学应用问题是用一定情节描述的数学(量)关系问题,情节和数学(量)关系是其两个基本构成要素,两者密不可分,缺乏情节的数学(量)关系问题是纯数学问题,而缺乏数学(量)关系的情节则是文学故事 相似文献
5.
6.
近两年来,我主要精力用于中学数学教材的编写,其中自然有许多争论.对于有分歧的问题,有人认为应以“课标”为准,有人认为应以学生能否接受为准,等等.但我以为虽然应该考虑这些方面,主要应以数学科学的发展为准.因为“课标”的制定,最终要以数学科学的发展作依据.学生的理解力是发展变化的,整个社会生活的发展(包括数学科学的发展)对之有很大的影响.这个问题的处理不仅关系基础教育,对高校的数学课程的改进同样很重要.1几个国家教材的比较在工作中看了一些国家的高中数学教材(美,日,俄),还了解了另一些国家的情况(法,德).共同之处在于,都增加… 相似文献
7.
关于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原课标》)即将修订之际,着重从初中阶段考虑,就《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部分,提供一些想法,参加大家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数学教学过程性目标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课程标准》[1]明确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阐述.同时明确规定了以“经历”、“体验”、“探索”为标志的过程性目标,并在总体目标的描述中有6处使用了“经历……过程”,3处使用了“体验……过程”,在学段目标的描述中有7处使用了“经历……过程”,5处使用了“体验……过程”, 相似文献
9.
10.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应使学生通过数学的学习,形成和发展面向未来社会和个人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养.”[1]数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参与抽象、推理和模型等数学活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数学体验是学生在外部操作和表层认知的基础上有目的地参与上述活动,验证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具体经验,是形成“三会”的基础和条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