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区域和区域经济概念的研究,构建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以区间特征根法为单排序方法的区间判断层次分析法对江苏省13个省辖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最后对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排序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对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数理统计与管理》2014,(5):910-921
技术创新能力的地区差异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是社会经济研究的热点。首先,基于层级划分的角度,本文对现有聚类方法进行了拓展,并将其应用于中国区域创新水平的静态与动态层级划分,对比分析了不同地区的创新发展模式差异;其次,在分类结果通过显著性检验的基础上,建立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对创新绩效的地区差异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的创新能力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并且技术创新对全国和分区域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不同。最后,依据实证结论给出提升创新能力的初步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王慧 《数理统计与管理》2005,25(5):20-26,55
本文从形成产业集群的竞争成势理论出发,运用多元统计中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阐明形成产业集群量化的一般原理,并对河南省18个地区的经济水平进行了区域分类,据此进行综合评价,提出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为了科学地评价我国各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选取10个评价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实证研究.通过研究,发现收入因子、对外开放度因子和资本投入因子从不同层面上影响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区域经济水平差距极大,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领先,中东西地区经济综合发展水平较落后.根据地区经济状况,给出提高其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构建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与2010~2018年全国30个省市(除西藏、港澳台)的面板数据,对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特征、动态演化与区域差异原因进行探究。研究发现:全国及三大区域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均呈现稳步上升态势,并伴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空间集聚性和区域差异性,且东部相较于中西部区域内差异更大。数字经济发展速度动态演化显示,整体上中国各省市数字化发展水平变化速度状态表现为上升趋势,相较于中西部,东部拥有更大的速度变化状态。地区前期数字化基础、经济发展的一阶滞后、政府科技投入均会促进区域数字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水平会抑制数字经济发展,地区规模对数字经济的影响表现为非线性。此外,不同线性影响因素在不同区域内对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同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省域低碳经济发展分类及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构建区域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在省区低碳经济分类评价中,运用多元统计方法中的聚类分析和系统工程学中的密切值法,结合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对相关指标的数据样本进行了聚类分析,将低碳经济发展相类似的地区划成群体,再用密切值法对聚类所得的群体进行排序,从而评价出各地区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7.
针对江苏各城市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本文选用十个指标构建综合评价体系,利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3个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异较为突出,主要受综合实力因子和农业因子影响.大体分为三类:经济发达城市、经济次发达城市、经济发展滞后城市.最后,文章提出缩小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新疆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以新疆行政区域划分为单位,对区域经济的综合实力进行评判,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分为4个等级,并对其特点进行了分析,为政策的制定、资金的投向、产业结构的布局等提供7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湖南各市州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综合实力,对湖南省14个市州的经济发展情况做出综合评价,得出了各市州在湖南省的经济地位.最后用系统聚类分析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用多元统计分析法来评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基于循环经济的"3R"原则,构建区域循环经济评价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对陕西省十个地级市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表明西安、延安、榆林三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渭南、铜川、商洛三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咸阳、宝鸡、安康和汉中市发展水平一般.同时运用聚类分析的方法按照各市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和环保指标将陕西省划分为三个循环经济发展区:陕南绿色循环经济发展区、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发展区和关中平原循环经济发展区.在不同发展区内,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以推动陕西省循环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了弄清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因素对安全生产的影响程度,建立了百万吨煤死亡率与影响煤矿安全生产五个主要指标(采煤机械化程度、煤矿工程技术人员配备率、全国人均GDP、原煤生产全员工效和吨煤基本建设投入)之间的多元回归模型,结果显示采煤机械化程度、吨煤基本建设投入和全国人均GDP对百万吨煤死亡率有着较大影响,其中全国人均GDP对百万吨煤死亡率起着负的作用.为了比较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煤矿安全生产的一些重要法律的法律法规实效性的安全作用的方向和大小,建立了多元虚拟变量回归模型,研究表明,有关煤矿安全生产的"三法律一条例"实效性的安全作用平均使得百万吨煤死亡率降低0.895人;"三法律一条例"的实效性表明,法律条款中的经济处罚和制裁条款与经济发展水平越符合,法治力度越强,其执行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2.
利用基于BC~2模型的只有输出的DEA模型(D-BC_O~2)来评价决策单元的有效性时,得到的效率值有时会与定性分析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引入只有产出的广义DEA模型(DG-BC_O~2),并利用聚类分析方法确定样本单元集,给出(DG_(cluster)模型来评价决策单元的有效性.最后通过2009年中国各省市人均经济发展数据进行演示,说明利用聚类分析方法确定样本单元集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各省1996-2005年人均GDP及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的关系分别进行了模型拟合,结论认为:我国经济增长对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显著,而后者对前者的影响在统计上并不显著,我国经济增长模式是需求导向型的。其次,就各次产业与人均GDP的关系看,第一产业与人均GDP呈现负相关关系,而第二、三产业与人均GDP呈现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向琳 《运筹与管理》2001,10(2):158-162
用logistic曲线方程模拟我国居民人均收入、消费支出变化情况,并用该模型对其作短期预测,同时用该模型对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变化状况作出了阶段分析,进一步为经济发展作宏观分析和预测提供信息和根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放宽人口结构平稳假设,将总人口增长率与劳动人口增长率之差定义为老龄化率,在此基础上构建老龄经济模型,分析税收政策对老龄经济的影响。基于一定假设,老龄经济存在鞍型收敛路径,平衡增长路径上的人均收入增长率取决于技术进步率与老龄化率之差,技术进步率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至关重要。从税收角度看,资产收入税与企业利润税对老龄经济的扭曲程度较高,而劳动收入税与消费税的扭曲程度相对较低。通过削减政府支出与调整税收结构,减税不仅可以提高均衡的资本水平,若能够激励经济主体积极创新,还将会提高平衡路径上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一定条件下,老龄经济中将会存在正的最优税率。  相似文献   

16.
SOME RESULTS ABOUT RCK MODEL WITH ENDOGENOUSE FERTILIT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IntroductionTheeconomicgrowthmodelwithendogenousfertilityhasbeengivenmuchattentioninthelit..at.,.[1--4)sincetheBeck'simportantpaperpublished{SJ.ButalmostallpaperinthisfieldfollowsBeck'smethodandusesOLGmodelofdiscretevariabletodealwithit.ItisraretodiscussthisproblembyusingtheRCKmodelofcontinuousvariable.Palivosrecentlygaveapaper[61tohandleitwiththeRCKmodel.FollowingPalivos'ideaandmethodandincorporatingassumptionabouttheutilitywithfertilityinGalor'srecentpaper[2],wegetanimprovedRCKmodel…  相似文献   

17.
长三角地区在全国房地产"库存"的背景下,实现了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向好.对长三角地区有关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房地产开发投资、医院床位数、工业生产总值与人均房地产成交面积呈正相关.城镇人口数,中、长期贷款利率与人均房地产成交面积呈负相关,高收入城市比低收入城市人均房地产成交面积低14.%,教育支出和城镇居民总的可支配收入对人均房地产成交面积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区域经济的发展受许多不同因素的影响,本结合西藏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选取了总产值指标、第一产业指标、第二产业指标和第三产业指标等四大类指标体系,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西藏的区域经济系统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评价,以研究西藏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从社会经济的角度探讨西藏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以期能为西藏经济发展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承接产业转移是加速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提升产业集聚能力是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如何科学地选择承接产业,并提升产业集聚能力是河南亟待解决的问题.选取2010年和2014年两个时点,运用产业梯度系数和产业动态集聚指数对工业进行分行业分析,并借鉴波士顿矩阵分析法将其划分为明星、金牛、问题、瘦狗和衰退等产业.根据河南的自然资源、劳动力、区位条件、市场需求等比较优势,并考虑产业集聚发展的能力,来确定河南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产业.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人才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指标体系进行因子分析,根据各个主因子得分,通过聚类将中国(除港澳台以外的)31个省(市、自治区)划分为若干类别;对于每一类别,分别构建物质资本、人才资本、一般人力资本等到经济产出之间的改进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得到不同类别地区人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而计算全国人才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总体水平.研究表明:2001-2010年期间,31个地区按照人才环境可分为3类.第一类地区包括北京、上海、天津,人才环境发展水平最高,人才经济贡献率为27.13%;第二类地区包括广东、浙江等东部沿海6个省份,人才环境发展水平居中,人才经济贡献率为24.91%;第三类地区为其余22各省份,人才环境发展水平偏低,人才经济贡献率为18.78%.全国人才经济贡献率总体水平为22.6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