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利用 Markov过程模型 ,对我国农村经济结构的变迁进行模拟与研究 .文中完成了各系统与子系统 Markov转移概率的估计 ,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了统计分析与预测  相似文献   

2.
基于马尔可夫模型的我国东、中、西部的产业结构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马尔可夫预测方法对我国东、中、西部产业结构预测问题进行研究,并给出了其马尔可夫的状态转移概率矩阵的估算模型,经计算结果表明此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并应用此方法预测了我国2009年和2010年的东、中、西部的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3.
关于一类遗传算法收敛速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亮  王宇平 《计算数学》2007,29(1):15-26
遗传算法收敛速度的研究是进化计算领域中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但是有关收敛速度的研究结果还相对较少.目前有关遗传算法的收敛速度的结果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利用Doeblin条件来估计,但其结论中含有需要进一步估计的常量;另一类是利用状态转移矩阵的特征值来估计,然而同样需要进一步恰当地估计特征值的大小.本文首先给出一类遗传算法的框架,讨论了其全局收敛性,并且利用马尔可夫链的性质,估计了这类遗传算法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4.
推广的Schwarz-Pick引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敏珠 《数学学报》2006,49(3):613-616
本文给出了Schwarz-Pick引理中单位圆到单位圆内的解析映射f的n阶导数|f(n)(z)|的进一步估计,并且给出了n=2时的精确估计.  相似文献   

5.
以2002~2004年我国A股市场发生控制权有偿转让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建立面板Logit模型,利用偏极大似然估计方法估计上市公司各项财务指标对其控制权转移的影响效应.主要结论是:主营业务利润率、净利润增长率、每股净资产、总资产等共11个财务指标对控制权转移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马尔可夫转移概率的 OLS 估计——方法与实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在没有状态转移资料的条件下,如何由各变量的比重数据,利用回归模型估计转移概率的方法,从而解决了实践领域中,由于无法获得状态转移数据而使马氏链方法受到很大局限的问题.文中还根据我国1979—1989十一年的农作物播种面积分布数据,进行实例估计,并根据估计结果对我国种植业结构的变化进行趋势分析.  相似文献   

7.
针对具有Markov区制转移的、波动均值状态相依的随机波动模型,基于贝叶斯分析,我们推导并给出了对区制转移随机波动模型的MCMC估计方法,其中对参数估计采用Gibbs抽样方法,对潜在对数波动和区制的状态变量估计采用"向前滤波、向后抽样"的多步移动方法;利用该模型,对我国上证综指周收益率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对沪市波动性有较好的描述,捕捉了波动的时变性、聚类性和非线性特征,同时刻画了沪市的高低波动状态转换过程。  相似文献   

8.
预测企业人才结构的变化;修正转移概率矩阵的Markov预测方法;用修正转移概率矩阵的Markov模型针对人才结构进行定量预测与分析,对历史数据样本数量要求不多,并且计算简便;获取的计算结果更具客观性、真实性.  相似文献   

9.
对于协方差阵任意或具有均匀结构或具有序列结构的正态增长曲线模型,在仿射变换群和转移交换群、二次损失和矩阵损失下,分别获得了存在回归系数矩阵的一致最小风险同变(UMRE)估计的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带常利率的双Poisson模型的破产概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保费的收取和理赔都为复合Poisson过程的盈余过程的基础上,考虑盈余产生利息的双Pois-son模型,在保费收取量和理赔量都取整数值时,我们运用转移概率推导出了破产概率的近似计算公式及误差估计式,并且得到了破产概率的一个上界和一个下界.  相似文献   

11.
采用2002-2011年的江苏规模以上制造业面板数据,运用结构变化K值和Moore结构模型对比考察制造业产业结构、用工结构的变动速度和程度,运用结构偏离度模型对江苏制造业具体产业结构和用工结构的结构偏离方向、偏离变化情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近10年江苏制造业产业结构、用工结构各自变化呈扩大趋势,两者相比用工结构变化更明显.同时,产业结构与用工结构存在一定偏离,不同产业偏离方向和偏离程度存在差异,大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为负偏离结构,而资本密集型产业为正偏离结构.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大省,其经济的高速发展必定伴随着产业结构及就业结构的变动。积极探索山东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的关系,保持经济和就业同步增长,既是进一步拓宽劳动就业渠道、扩大就业容量的需要,也是确保经济持续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条件。本文运用统计方法对山东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3.
产业结构提升是一国或地区经济素质的重要表现,是国民经济宏观管理的重要目标。本文对1978-2007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以及地区间产业结构的相似性等问题进行了定量分析。主要内容包括:1978年以来全国产业结构的状况描述及变动检验,各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及其与全国产业结构相比的类似性,产业结构特征的地区间分类。主要结论有:不论是从全国还是从各个地区来说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变化总体上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产业结构在地区间表现出较弱的不平衡性,没有出现整体性产业结构趋同化现象等。  相似文献   

14.
四川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动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省是农业人口大省,而在西部十二省中四川的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前列。因此,对四川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研究对西部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使四川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的关系更加明确,本文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得出,四川省产业结构变动是引起就业结构变动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利用Johansen协整关系检验、线性回归等方法测算出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影响程度、做出各产业对就业贡献率的折线图并分析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离度。最后得出结论:第一产业产值的增长不仅无法拉动就业而且对业已存在的剩余劳动力还具有一定的挤出效应,第三产业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吸纳就业的能力,第二产业次之。  相似文献   

15.
固定资产投资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产业结构提升是一国或地区经济素质的重要表现,在产业结构演变的过程中,固定资产投资起着推动和促进的作用。本文运用成分分析的基本原理,对1980年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以及与固定资产投资活动的关系进行了测算分析。主要内容包括:产业结构成分变动的描述,产业结构成分变动检验,产业结构与固定资产投资之间关系的成分回归模拟等。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原来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消费不仅要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而且也要成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当前中国存在的问题是,需求结构失衡导致产业结构失衡,拉动经济发展的消费比重偏低从而导致第三产业发展不足.解决问题的应对之策是,通过扩大消费比重、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来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并发展该产业,通过升级消费结构从而优化调整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7.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既是客观存在的,又是有规律可循的.多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但是,结论众说纷纭,其主要原因是没有真正涉及产业结构演进的本质.应用马尔科夫方法研究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试图探索研究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Solow模型出发,同时将产业结构、能源和对外贸易因子纳入到Cobb-Douglas生产函数中,建立主成分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程度.本文同时基于能源与产业结构的分析,是对已有研究的一次有益尝试.回归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因素和能源因素对浙江省经济增长较其他因素具有较强的正向带动作用.最后,本文给出了相关建议,建议相关部门尤其要做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能源消费结构优化的"两手抓"工作。  相似文献   

19.
构建了信息产业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指标体系,利用基于OWA算子的灰色关联模型融合方法测算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关联程度.结果表明,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是区域产业结构高度化的重要支撑力.东部地区的信息产业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高度化指标体系中的环保资金投入增加量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关联度较高.中部、西部地区的信息产业发展与新兴产业产值的关联程度较大.从全国范围来看,信息产业的科技创新转化能力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推动作用仍较低.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05-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分位数回归实证分析了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全部样本的老年抚养比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阻碍作用十分明显,东部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不显著,中部的阻碍作用与全国趋势相反,西部的阻碍作用与全国趋势相同,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全部样本和东中西部的人均GDP都是正向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全部样本和西部的政府行为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抑制作用在增强,而东中部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在增强;全部样本和东部的创新效率对产业结构调整有不断增强地推动作用,中部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在减弱,而西部对产业结构调整的阻碍作用在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