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1993年美国数论专家Smarandache提出了初等数论及集合论中的105个未解决的问题中的5个关于自然数列的性质问题,就自然数列的位数函数问题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在一个正整数的n进制表示中的位数函数定义,采用了归纳、猜想的方法得出了位数函数a(m,n)的高次均值的精确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2.
4.
5.
6.
7.
设$mathbb{T}$是模为1的复数乘法子群.图$G=(V,E)$,这里$V,E$分别表示图的点和边.增益图是将底图中的每条边赋于$mathbb{T}$中的某个数值$varphi(v_iv_j)$,且满足$varphi(v_iv_j) =overline{varphi(v_jv_i)}$.将赋值以后的增益图表示为$(G,varphi)$.设$i_+(G,varphi)$和$i_+(G)$分别表示增益图与底图的正惯性指数,本文证明了如下结论: $$ - c( G ) le {i_ + } ( {G,varphi } ) - {i_ + }( G ) le c( G ), $$ 这里$c(G)$表示圈空间维数,并且刻画了等号成立时候的所有极图. 相似文献
8.
“有理数的乘方”是七年级数学起到承前启后作用的内容,它既是有理数乘法的推广和延续,又是学习有理数混合运算等的基础.因此在设计该课时时,笔者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入乘方的概念,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探索乘方的符号规律,通过适当的例题和练习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计算.练习的设计应由简到难,自然过渡,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相似文献
9.
设D为有向图,T(D)为D的全有向图(Total-digraph),k(D)和p(D)分别为D的幂敛指数(Index of convergence)与周期(Period),本文证明了。1,对任意非平凡有向图D,p(T(D))=1,k(T(D))≤max{2p(D)-1,2K(D) 1},特别地,当D为本原有向图时,k(T(D))≤k(D) 1,当D不含有向圈时,k(T(D))=2k(D)-1;当D为有向圈Cn时,k(T(D))=2n-1.2。对任意非平凡强连通图D,k(T(D))≥Diam(D) 1。我们还证明了以上界是不可改进的最好界。 相似文献
10.
在高中数学教材中,没有给出指数函数的严格定义,对其运算性质和单调性质足也没有严格证明.在大学中,这部分内容又一带而过,很少有参考资料.本文从初中学习过的正整数指数幂和整数指数幂出发,通过有理数指数幂的定义、性质和单调性,最后说明实数指数幂定义的合理性,给出实数指数幂性质的证明和实数指数幂函数连续性和单词性的证明,供老师参考.希望老师们能够从中了解哪些内容是需要定义的?哪些内容是需要证明的?重视定义的重要性.另外,数学是严谨的,但是对不同人的数学严格性要求的也是不同的,希望优秀的数学教师能够了解并思考指数函数单调性、连续性的证明思路和证明过程. 相似文献
11.
Ana Escada 《Semigroup Forum》2002,64(1):101-129
\noindent A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pseudovarieties of finite semigroups whose powers are contained in \D S is given. This characterization, combined with some known results, classifies all pseudovarieties in terms of their power
exponent. 相似文献
12.
13.
14.
给出了对数函数与幂函数的七种序关系,举例说明了这些序关系在判别反常积分和无穷级数敛散性中的应用.实践表明,应用这些序关系能准确地为含有对数函数因子的反常积分和无穷级数找到合适的比较对象,从而能对其敛散性做出正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15.
16.
国内外学者大多从静态角度探讨股票收益和交易量关系,存在较大缺陷.应用恩格尔提出的DCC多元GARCH模型从动态角度对股票市场上股指收益和交易量变化之间关系进行探讨.结果发现各个市场之间的动态相关系数存在较大的差异,各个市场总体正相关机会远大于负相关,除了我国深圳股市A、B股市场外,其它市场支持条件相关系数动态变动的论断. 相似文献
17.
18.
对于一般情形,给出焦点量和鞍点量计算与约化的Maple算法,从而统一了焦点量和鞍点量的计算,并给出细焦点与细鞍点的变换,利用变换推导了焦点量和鞍点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为反映城市化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了城市化和碳排放的短期和长期脱钩关系.脱钩研究表明除1996-2001年为弱脱钩或强脱钩外,其他年份基本为扩张性负脱钩;回归分析表明城市化对碳排放具有显著的正向冲击,产业结构和能源强度均对碳排放产生正向影响,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对碳排放具有交互作用,经济增长有利于降低城市化对碳排放的影响;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