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考虑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的两阶段特点,引入“顾客满意度”这一产出指标,应用两阶段DEA模型计算了我国15家商业银行在2008年和2011年的服务质量效率和盈利效率,结果显示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效率显著高于服务质量效率。进而综合考虑服务和盈利指标,分析了各银行的综合效率,并通过计算各银行Malmquist指数研究我国商业银行2008年到2011年间的效率变化。结果表明:各商业银行从2008年到2011年的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各商业银行的技术效率以及整个银行业的效率都有一定的提高。最后,应用Tobit模型分析了影响银行效率的因素,结果显示银行的贷存比、资产利润率和不良贷款率对效率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2.
基于我国上市商业银行2007~2013年面板数据,构建包括不良贷款约束条件下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投入产出指标体系,采用基于非期望产出的M-L生产率指数方法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跨期动态变化进行实证测度,并应用Tobit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率为2.4%,上市城市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高于股份制上市商业银行,而股份制商业银行高于国有商业银行,其主要来源与规模效率提升;此外,银行规模和存贷比对商业银行技术效率提升产生显著的正向驱动影响;而银行集中度对其产生显著的负向驱动影响;资产收益率和所有权结构对其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银行是我国金融市场的主导力量。银行的一举一动对金融市场,乃至整体经济运行均有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经济进入新常态,金融深化改革的新环境下,研究银行的效率,既是银行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宏观经济的必然需求。本文基于银行所有者的角度,以资本金和不良贷款作为投入,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作为产出,测算2015年16家上市银行的盈利效率,结果表明:上市银行盈利的纯技术效率普遍较高,规模效率受规模因素影响较显著;国有商业银行的规模效率低,导致其技术效率偏低。对于大型银行,规模已经成为影响盈利技术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通过把是否上市看作控制变量引入SFA模型,反映是否上市对银行贷款效率的影响,建立包含是否上市的银行贷款效率的SFA模型,评价是否上市对银行贷款效率的影响.通过逐步回归方法,逐步剔除SFA模型中对银行净利息收入影响最小的变量,即t检验不显著且t绝对值最小的变量,保留所有对被解释变量影响显著的解释变量,建立银行贷款效率的SFA模型,评价银行贷款效率.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一是当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利息支出,贷款余额,总资产,员工人数增加1%,银行净利息收入会分别增加0.407%,0.156%,0.234%和0.176%.二是银行是否上市对银行净利息收入存在显著影响.银行上市前技术进步对银行净利息收入的影响因子为-1.911;上市后技术进步对银行净利息收入的影响因子增加到-1.911+0.156.三是上市银行的贷款效率高于非上市银行的贷款效率.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的贷款效率差异随着时间在增加.三大国有银行上市后,其银行贷款效率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5.
周颖  吴琼 《运筹与管理》2019,28(4):118-129
本文以CIR动态久期缺口的免疫条件为约束进行多资产和多负债的利率风险控制,通过建立线性规划模型来进行银行资产的最优配置。本文的创新与特色:一是通过引进随时间变化的动态利率久期参数构造利率风险控制条件,建立了控制利率风险的资产负债优化模型。改变了现有研究忽略利率动态变化、进而忽略平均久期动态变化的弊端。事实上,利率的动态变化必然引起平均久期的变动,忽略利率变动的控制条件是无法高精度地控制资产配置的利率风险的。二是通过以银行资产收益最大为目标函数,以动态利率久期缺口免疫为主要约束条件,辅以监管的流动性约束匹配银行的资产负债,回避了利率风险对银行所有者权益的影响,避免了利率变动对银行资产所有者带来的损害。  相似文献   

6.
盈利能力是商业银行稳健性的重要保证。资产收益率(ROA)是衡量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但其无法直接衡量不同类型银行间盈利能力的差异性,也无法直接体现盈利能力差异不同影响因素的贡献度。基于此,本文的主要工作是在资产收益率的基础上,利用泰尔指数构造了单位资产收益率泰尔指数(ROUAT)与人均收益率泰尔指数(ROPPT)两个指标,用来测度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差异性,并对中国13家上市商业银行2006~2015年的财务数据进行实证。实证结果表明:国有控股银行盈利能力的组内差异远大于股份制银行的组内差异,也大于国有控股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组间差异。通过对单位资产收益率泰尔指数(ROUAT)与人均收益率泰尔指数(ROPPT)对比,进一步发现人均收益率差异比单位资产收益率差异表现更为突出,说明现阶段银行的员工人数比银行的总资产对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大。本文的主要贡献是利用泰尔指数和资产收益率构造了单位资产收益率泰尔指数和人均收益率泰尔指数两个指标,解决了不同分组下的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差异性的测度问题,解决了差异性影响因素的贡献度问题,盈利能力差异性的测度为相关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国内关于顾客资产驱动因素模型的实证研究较少.将顾客资产三大驱动因素(价值资产、品牌资产和关系资产)与忠诚意向联系起来,用我国银行业688个数据进行了Logit回归建模,研究顾客资产驱动因素分别与忠诚意向之间的关系、驱动因素两两之间的关系以及顾客资产驱动因素组合对忠诚意向产生的协同效应.研究结论表明,首先,价值资产、品牌资产、关系资产均对顾客忠诚意向产生显著正影响;其次,品牌资产对关系资产和价值资产均产生显著正影响,但价值资产对关系资产的直接影响不显著,这可能是因为品牌资产在价值资产和关系资产之间的中介作用;最后,同时投资价值资产和品牌资产或同时投资关系资产和品牌资产反而会使顾客忠诚意向降低.研究结论能够为银行管理者优化营销经费配置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吕筱宁 《运筹与管理》2019,28(3):127-138
将影响银行资产价值的风险因素分解为系统风险因素和银行特定风险因素,进而在系统风险因素点估计和区间估计的不同预期下测算银行存款保险费率水平,得到的费率能够反映银行资产风险随经济形势波动的变化情况。通过模拟测算了我国16家上市银行2008~2016年间特定经济形势情境下的存款保险费率水平,并在极端压力下与传统Merton费率进行了比较。得到的基本结论包括:不同年度不同银行费率对系统风险因素的敏感程度不同;经济形势尾部极端分布对费率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特点,风险极高区间对费率的贡献远大于风险极低区间;与传统的Merton费率相比,系统风险特定预期下测算的费率更契合经济形势的变化,这在存款保险制度运行初期,有利于增强基金的抗压能力。  相似文献   

9.
通过以资产负债管理合理匹配银行资产、负债,可以防范银行流动性风险.为此,建立了一个带有简单补偿的两阶段多期随机规划,在满足相关政策、法规约束和流动性风险V aR随机机会约束条件下,以银行的盈利最大化为目标,对银行主要资产、负债进行动态的优化匹配.  相似文献   

10.
《数理统计与管理》2013,(4):740-748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人身险公司的效率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人身保险公司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了分析,并利用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对规模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总资产对规模效率的促进作用在不断减弱。  相似文献   

11.
范德成  李昊  刘贇 《运筹与管理》2016,25(3):195-203
为了评价我国的产业结构演化效率,本文构建了我国产业结构演化评价指标体系。针对传统DEA方法的局限性,文中引入以复相关系数为基准的滞后期,解决了产业结构演化评价中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滞后性问题,建立更加有效的DEA改进模型,对我国产业结构演化效率进行评价。结论表明,各产业技术效率大部分时间大于规模效率,而且投入要素出现不同程度的冗余情况,近年来,第一、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和就业人员冗余程度有减轻的趋势,第二产业能源和水资源消耗较大,同时第三产业各要素冗余程度均有所加深。针对这一现象,本文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电力生产业的效率:一个基于政府管制的研究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使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和Malmquist指数分析方法对中国电力生产业从1998年到2007年的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行了估算,并从效率比较以及生产率变化的角度分析了中国电力管制政策的效果。实证分析表明,中国电力产业的技术效率经历了一个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过程,地理区位、企业类型、企业性质、电力管制改革等因素对效率有着显著的影响。TFP在10年间经历了缓慢的增长,技术效率的提高解释了TFP的所有变化。从管制政策的效果来看,从1997年开始的电力管制改革对电力生产企业的技术效率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促进了企业技术效率的提高。但是,电力管制改革对TFP的影响并不明显,特别是在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方面并没有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SupSBM模型估计我国各省市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并进行分类:稳定上升类、平稳类、大幅度波动类以及下降类。之后从企业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提升的影响因素提出假设,着重考虑大幅度波动类别省份的效率提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各影响因素进行验证,结论显示:企业规模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波动较大的省份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环境规制和技术进步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波动较大的省份作用不明显。针对分析结果,提出结论:在提升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过程中,应注重企业规模和技术进步的协同作用,以及技术的开放程度。  相似文献   

14.
基于农业生产技术的功能性特征及随机前沿理论,构建可分离柯布-道格拉斯形式生产函数,测算我国粮食生产全要素增长率及其组成成分.实证结果表明,1999-2011年间,小麦、稻谷和玉米作物的全要素增长率普遍较低,其中,前沿技术进步率对全要素增长率具有正的贡献;但技术效率(尤其是M技术效率)在逐年降低,是造成全要素增长率偏低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对影响我国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变化的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以直接补贴为主的农业财政支出政策对BC和M技术效率提高作用明显,且影响效果最强.粮食生产技术的推广与普及、粮食生产的规模化和专业化对技术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市场机制的影响效果并没有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15.
企业根据自身特点选择技术合作伙伴,筛选技术来源,通过开展广泛的产学研合作实现多渠道技术获取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实现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和经济效益增长的重要方式。不同技术获取模式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效果和作用机理差异性受到了诸多学者的重视,但企业技术获取系统是一个复合系统,很少有研究系统地分析企业技术获取系统的协同机理及其与创新绩效的互动关系。文章构建了企业技术获取系统协同发展模型,对我国企业技术获取的协同发展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并进一步讨论了企业不同技术获取协同与不同创新绩效间的因果关系。研究表明:整体上我国企业技术获取系统处于协同演进状态,但国外技术获取子系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徘徊与波动;企业在技术获取和技术的消化吸收过程中形成了技术获取协同带动技术累计绩效和经济绩效刺激技术获取系统协同演进这两个简单的价值循联接;我国企业目前仍欠缺通过持续的技术学习实现技术累计绩效的商业化和市场化,使企业经济绩效归因于其内外部技术的研发、吸收和二次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评价69家高科技上市公司2003—2005年经营效率和技术进步的数据包络(DEA)模型,编写了L INGO程序测算出各公司的总体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收益程度和整体技术进步率.对DEA有效和非DEA有效的公司做出了实证分析,并对结果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7.
将高技术产业创新过程划分为技术研发和经济转化两个阶段,考虑初始创新投入在两阶段分配、非研发投入及新产品开发费用等因素对创新产出的影响,构建共享投入关联型两阶段DEA模型,并测度了2013~2015创新年度中国大陆30个省份的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整体效率与两阶段效率。结果表明:大多数区域高技术产业初始创新投入对研发产出和经济产出均有影响;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整体效率与两阶段效率都较低,且各区域创新效率水平差异较大;技术研发效率水平高于整体效率水平,而经济转化效率水平低于整体效率水平。最后,依据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两阶段效率及其在整体效率中的权重对各区域进行重分类,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单边突破式、双向协调式等多条技术创新效率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