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国内20家大型百货商店消费者满意调查数据,本文采用混合回归模型,对百货商店的消费者进行市场细分研究,发现百货商店的消费者可以分为6个差异化的细分市场.同时对每个细分市场的需求特征及市场规模进行了描述,并探讨了消费者人口统计变量与所属细分市场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数理统计与管理》2015,(4):685-695
如何抑制住房需求的非理性增长已成为稳定房价,促进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建立了含有市场参与者预期和城市差异的住房需求调控模型,并对1999-2010年间住房调控政策在各类城市的实施效果进行了比较和模拟分析。研究表明:市场参与者预期在样本期内对4类城市的住房需求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房价水平越高的城市其住房需求越容易受房价预期的影响;存款准备金率只对B-D类城市住房需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土地工具对4类城市住房需求都产生了刺激作用,但作用力度各不相同;利率、经适房工具只对A类城市产生了显著影响,且作用方向相反;模拟分析表明同一政策工具在4类城市实施后,住房需求的响应是不同的。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国内住房调控的低效,对于提高住房需求调控的针对性、差异化和有效性,促进市场主体合理决策等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应用联合分析和混合回归模型进行市场细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联合分析是一种有效地反映消费者需求差异的方法,所以被广泛地应用到市场细分的研究中。但是,传统的方法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本研究提出了一个残差分布假设不同的混合回归模型,模型估计的效率比较高,而且模型系数也必较可靠。所以不失为一个比较理想的市场细分分析工具。本文应用该模型方法对一个笔记本电脑联合分析案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4.
聚类回归分析(CLR)在市场细分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市场细分方法的角度,打破了传统的根据样本在心理感知或偏好等多个变量的距离进行细分的思路,采用一种新的聚类回归分析方法基于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对顾客进行细分,不仅可以把顾客有效地划分成具有不同特点的群体,而且可以根据不同要素的因果关系确定不同群体中的关键影响要素.本文以电热水器行业顾客满意度研究为例,根据不同要素对满意度影响的差异进行市场细分.分析表明,采用这种方法,企业可以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通过差异化策略获得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5.
中国住房抵押贷款信用风险: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住房抵押贷款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增添了新的动力,随着规模扩大,其信用风险问题已经引起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及学者的关注.在分析中国房地产市场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了适应中国住房抵押贷款违约的理论以及影响住房抵押贷款违约的因素,并通过采集大连市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首次运用实际数据来比选适应中国市场的理论模型.我们的研究发现:在中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上,贷款违约的还款能力理论较之于期权理论有着更好的适应性;利率、LTV、偿债比与户籍是影响住房抵押贷款违约的主要因素;也得出另外几个不同于理论假说的结论:家庭收入对借款人违约的影响力不明显,购买二手住房的借款人的违约概率要比新房高.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八大类消费品价格数据不易得到的难题,本文构建投入产出价格模型,分别经验研究25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住房价格同时变动不同幅度对八大类消费品价格的影响。25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消费品价格变动幅度结果即为QUAIDS模型中的消费品价格变量。然后,本文采用CFPS2010数据,在QUAIDS模型中加入反映家庭所在地区的人口特征变量,研究住房价格波动对自有住房家庭消费的区域异质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住房价格波动对自有住房家庭生存型消费需求区域异质性影响的财富效应显著,而对享受型和发展型消费需求区域异质性影响的挤出效应显著。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运用补偿变动研究住房价格波动对自有住房家庭福利的区域异质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为了提高自有住房家庭的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政府应该把稳定东部地区住房价格放在首位。且当遇到如何优化家庭消费结构问题时,政府应该根据地区差异划分市场。  相似文献   

7.
无条件分位回归可以在不同分位点上提取教育对收入的一般边际影响。本文使用FFL的无条件分位回归技术,分析了CGSS2010年调查数据,综合父亲的最高教育程度、母亲的最高教育程度和本人认为的14岁时的家庭社会等级三个变量,使用因子分析方法度量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并根据不同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分别进行了教育回报率的无条件分位回归分析,得出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不同正在加大群体性的教育回报率差异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人口老龄化不仅意味着老年人口占比上升,它还会对住房需求产生影响.现有关于人口老龄化对住房需求影响的研究大多基于局部均衡理论,且多以实证分析为主,较少探讨老龄化进程中住房需求变化的微观基础,所得结论不尽一致.因此,文章构建了由微观至宏观、系统全面的OLG-CGE-Multi-Agent房地产市场模型,并对不同生育补贴政策下老龄化对住房需求总量和结构的影响进行了仿真研究.实证研究发现:1)部分和全部实行生育补贴时,住房需求均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且全部实行生育补贴政策的住房需求高于部分实行生育补贴政策的住房需求;2)不实行生育补贴时,住房需求先上升再下降,且一直低于其他两种生育补贴政策;3) 25-34岁人群的住房需求最高,其次是35-44岁人群;4)不实行生育补贴时,65岁及以上人群的住房需求在第28年超过45-64岁人群;在其他两种政策下,65岁及以上人群的住房需求始终低于45-64岁人群.  相似文献   

9.
民办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我国民生的重要构成内容.旨在探明我国民办教育服务市场的需求要素与客户类型.分析影响民办教育服务对象决策的关键因素.基于我国某案例民办教育机构的客户数据.采用K-means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民办教育服务市场的客户进行分类.最终将我国民办教育客户划分为三类.通过分析三类细分市场客户的行为特征.拟为针对各细分市场下制定差别化的服务策略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为研究对象,针对大连市城市化进程中的具体情况,分析了影响这一指标的主要因素,应用SE-DEA模型具体比较了2001年至2011年间各个影响因素对大连市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的作用特点,计算结果表明,社会保障、财政支农及教育投入等制度安排的改进能够影响大连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但效果不能尽如人意.最后提出了若干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投资性商品的价格运行系统为研究对象,引入反映投资者心理预期的变量,对传统的蛛网模型加以改进,并据此构建非均衡市场环境下投资性商品价格运行开环系统模型,对非均衡市场环境下投资性商品市场价格运行的稳定性进行识别,在此基础上对反馈控制机制进行设计.以我国的住宅市场的价格运行系统为实证研究对象,结合历史数据对所构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并对未来可能出现情况进行预测.实证研究主要结论如下:第一,我国住宅市场投资者对预期收益的敏感程度以及供应商对商品前期价格的敏感程度均较高,价格运行能自发实现稳定的区域较小;第二,现有调控政策不变的情况下,我国住宅市场价格正向偏离稳定区域的程度将减小;第三,若政府从影响投资者心理预期的角度入手对我国住宅市场价格波动进行干预,希望我国住宅市场的价格运行能以最快的速度趋于稳态,则设计反馈控制机制时,应重视投资者对商品价格未来的心理预期受商品历史价格的影响程度远高于受市场供需的影响程度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12.
基础房价的相关指标及其走势一直是大众关心的热门话题.本文通过对上海基础房价相关指标的分析,建立了市场房价走势的两个数学模型.模型一:在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消除指标间的共线性,再用回归拟合房价模型并进行预测;模型二:在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核估计方法预测出房价.继呵对2005年下半年的房价走势进行了预测,得出的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  相似文献   

13.
中国房价上涨幅度较大,研究房地产供求市场及其价格,能把握房地产市场规律,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研究从供求均衡理论角度分析了房地产市场的供求规律及其价格,通过建立商品房市场的供需动态均衡模型,以1990~2010年北京市商品房市场为例,对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弹性、与长期均衡之间的关系及其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与分析.研究表明房地产供给市场长期略具弹性,而需求市场长期弹性较大,价格对商品房市场的调节作用并不明显,实现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均衡,需要政府力量的介入并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4.
由于政治晋升激励、执政理念的差异以及其他城市的影响,地方政府在进行住房政策选择时存在刺激住房市场和抑制住房市场两种策略。本文基于演化博弈的视角,构建地方政府间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地方政府在住房调控政策中的群体行为和发展趋势,研究不同情景作用下住房市场调控的演化稳定策略以及影响地方政府出台住房调控政策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地方政府是采取刺激还是抑制住房市场的政策不仅取决于地方地府支付的社会风险成本、经济损失、获得的经济收益、社会福利,还包括双方抑制住房市场带来的增值综合效益等,同时最终的演化结果也和地方政府的初始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provides a tool to determine the near-equilibrium of an electric energy market. This market works under locational marginal pricing, i.e., generating units and demand loads are paid and pay, respectively, the locational marginal prices corresponding to the nodes they are connected to. The near-equilibrium is defined as the energy transaction levels for which generating companies maximize their respective profits and consumption companies maximize their respective utilities. An independent system operator clears the market maximizing the social welfare. Conditions that ensure minimum profit for generating units can be included. However, these conditions may render a generating unit uncompetitive and expel it from the market. Demands are taken to be non-constant and values are determined as part of the solution. The near-equilibrium is obtained through the solution of a mixed-integer quadratic problem equivalent to a mixed linear complementarity problem that includes the minimum profit conditions. It is important to note that the near-equilibrium concept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does not solve a market equilibrium when indivisibilities such as start up costs or the like are present. Lastly, we validate the proposed model on a case study using data from the IEEE Reliability Test System.  相似文献   

16.
为揭示新疆不同区域房地产市场价格波动的区域差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从房地产市场价格的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分析影响新疆北疆、南疆、东疆三个地区房地产市场价格区域波动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随着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房地产的刚性需求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同时,由于稳定等方面的缘故及投资需求,又加剧了房地产价格的上涨.  相似文献   

17.
城市二手住房特征价格研究——以石家庄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特征价格理论应用于具体的二手住房市场,通过搜集、整理得到2075个石家庄市二手住房价格和特征样本数据,选取了住房的建筑自身、区位和邻里等三类特征作为解释变量,采用最小二乘法(OLS)进行回归,分析了城市二手住房特征价格,构建了适用于二手住房市场的特征价格模型并解释了住房特征与住房价格之间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前,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购车逐渐成为一种新的需求.但面对纷繁多变的汽车市场,很多消费者苦于车型的抉择.为了解决家庭购车中的科学决策问题,根据来自汽车销售市场的实际信息,以目前几种10万元以下的主流家用轿车为研究对象,应用层次分析法得到购买家用汽车的数学模型,从而使定量化地解决了车型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9.
Production, remanufacture and waste disposal models in the literature assume that produced and recovered (repaired or remanufactured) items are of the same quality. However, a recent study considered a more realistic situation where produced and remanufactured items are incompatible. That is, they are not perceived by customers to have the same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This results in a lost sales situation for produced (remanufactured) items when they are requested by customers during the remanufacturing (production) period. In today’s competitive market, where firms thrive to sustain or increase the market share for their products, a stock-out situation where demand is completely lost seems to go contrary to the objectives of these firms. In reality, a firm may choose to either backorder fully or partially their unsatisfied demand. This paper extends along this line of research by modelling these stock-out situations. Several stock-out cases are considered for which mathematical models are developed and numerical examples are provided with their result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