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区域经济的发展受许多不同因素的影响,本结合西藏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选取了总产值指标、第一产业指标、第二产业指标和第三产业指标等四大类指标体系,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西藏的区域经济系统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评价,以研究西藏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从社会经济的角度探讨西藏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以期能为西藏经济发展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区域和区域经济概念的研究,构建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以区间特征根法为单排序方法的区间判断层次分析法对江苏省13个省辖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最后对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排序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对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了科学地评价我国各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选取10个评价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实证研究.通过研究,发现收入因子、对外开放度因子和资本投入因子从不同层面上影响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区域经济水平差距极大,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领先,中东西地区经济综合发展水平较落后.根据地区经济状况,给出提高其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采用虚拟变量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利用内蒙古相关统计数据,探索了区域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耦合互动关系.结果表明:区域物流能力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是区域物流能力的格兰杰原因,区域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耦合互动效应;不同耦合协调度等级下,区域物流能力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最后,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实现区域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数理统计方法在河南地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分区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河南省地市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和区域划分研究。首先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然后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数学处理 ,得出表示经济水平的综合指标 ,再用聚类分析方法进行经济发展水平层次和区域的划分。最后分析了河南省经济发展水平地域差异的原因 ,并提出了河南省发展区域经济、平衡区域差异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6.
区域经济发展策略的数学模型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的发展受许多不同因素的影响,结合江苏省如皋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选取总产值指标、农业指标、工业指标、固定资产指标和科技交通指标为经济指标,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对如皋市的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了简要优势分析,并通过MATLAB程序设计进行仿真计算,构建地方经济发展的投资决策系统,研究如皋市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以期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提供参考依据,从而提升政府的理性投资决策能力,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在构建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综合评价指数函数得到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指数数据,进而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对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并利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将格兰杰原因对格兰杰结果的影响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天津港和秦皇岛港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单向格兰杰原因,而黄骅港区域经济是港口物流的单向格兰杰原因,唐山港和区域经济之间则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8.
区域技术创新系统评估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方成 《运筹与管理》2003,12(4):124-127
技术创新对提升企业竞争力、提高综合国力、促进经济增长和国家持续发展非常重要。本在研究了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家创新系统的相关献基础上,建立了系统、量化的区域技术创新系统评估指标体系,提出了决定区域创新系统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并用TOPSIS方法对指标的量化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9.
一个东部和中西部协调发展的经济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关于两区域经济发展的Raham-Intriligator模型进行了适合中国国情的修改,得出Raham-Intriligator模型不同的结论:对于两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因子分析法在中国乡镇企业发展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乡镇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和谐是造成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本文基于《农业统计年鉴》(2006)的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30个省市的乡镇企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统计排序,并结合区域总体经济实力予以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各地区乡镇企业经济的发展存在不均衡性;区域内部乡镇企业经济与区域总体经济实力之间存在不协调性;中国乡镇企业经济发展与区域总体经济发展之间呈现不和谐特征。  相似文献   

11.
投入要素可以分为有形资源、无形资源和人力资源,进一步可以将无形资源分为信息资源、技术进步、制度与管理因素.文章以江苏省为例,采用鸿沟系数及面板数据分析了要素投入差距与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之间的关系,认为江苏省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距正在缓慢拉大,资本投入的地区差距拉大是主要原因,技术进步的地区差距轻微拉大对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拉大的作用较小,劳动力投入的地区差距对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没有影响,而信息资源投入的地区差距缩小对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差距缩小有显著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北京区域经济状况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区域经济为出发点 ,制定相应指标衡量体系 ,采用基于时序立体表的因素分析方法———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 ,对北京市四大区域的数据进行经济、社会状况分析 ,研究比较不同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资源优势以及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渗透作用 ,为北京市制定平衡发展战略提供了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13.
徐琪  吴翠  陈啟 《运筹与管理》2021,30(9):86-92
随着共享经济的发展,其领域已从消费环节延伸到供应链层面。供应链上闲置资源如何重新配置,以实现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是共享供应链企业面临的新问题。本文考虑基于共享平台的供应链闲置资源匹配过程的动态性,利用微分博弈和动态规划原理分别建立集中式决策下、无成本分担和有成本分担契约的分散式决策下共享供应链闲置资源的优化配置模型,并构建对应的哈密顿-雅克比-贝尔曼(HJB)方程,求解和分析三种情形下资源供应方、共享平台和需求方关于供应链共享闲置资源的最优配置策略。结果表明,成本分担契约在一定条件下可提高供应链闲置资源参与方的积极性,并使供应链上各参与方利润增加,实现共享供应链的Pareto改进。  相似文献   

14.
王飞 《经济数学》2011,28(2):95-100
由于缺乏足够的观测数据等原因,常规的区域经济预测模型在我国难以获得预期的预测效果,而贝叶斯向量自回归(BVAR)模型将变量的统计性质作为参数的先验分布引入到传统的VAR模型中,能够克服自由度过少的问题,以青海为例,本文建立了一个BVAR模型,并引入了全国GDP和中央政府转移支付作为外生变量以描述国民经济与区域经济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扩展的Solow模型框架,研究了教育和健康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收敛性的影响。计量结果表明浙江区域经济在1997-2005年具有显著的条件收敛和俱乐部收敛特征,教育和健康人力资本均有利于经济收敛,且是影响区域经济收敛的一个显著要素。由于以往的研究多以教育来代理人力资本指标,本文分析表明健康对经济增长具有直接影响效应,因此人力资本指标如果仅以教育指标来代理计量,将会低估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力。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高校人力定岗、现有人力考核、人才引进考核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给出了构建高校人力资源指标体系的原则、方法和流程.运用数理统计和AHP方法(层次分析法)建立了高校教师定岗模型和现有人员考核模型,对高校人事管理部门对未来的师资建设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高新技术项目区域风险多层次灰色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区域产业风险、社会政治风险、政策法规风险、经济波动风险、金融与资本市场风险和人力资源风险等四个方面 ,设计了高新技术项目区域风险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并描述了灰色系统理论应用于风险评价的基本过程 ,希望能有助于高新技术项目投资者的项目决策 .  相似文献   

18.
Aggregation error for location models: survey and analysi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Location problems occurring in urban or regional settings may involve many tens of thousands of “demand points,” usually individual private residences. In modeling such problems it is common to aggregate demand points to obtain tractable models. We survey aggregation approaches to a large class of location models, consider and compare various aggregation error measures, identify some effective (and ineffective) aggregation error measures, and discuss some open research areas.  相似文献   

19.
Economic growth and human activities challenge the regional harmony of the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Based on an evaluation of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ECC), we have constructed a three‐dimensional trade‐off model for socially harmonious development for the Sichuan and Yunnan regions in southwest China.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re is a continuous increase in socioeconomic coordination (SEC; slope > 0.23) and a change in the ECC in the study area, characterized by subtle fluctuations from 2000 through 2008. This was primarily due to the loss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carrying capacity wiping out the profits of SEC. Significant government aid during the 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 and more attention being paid to the environment in policy resulted in a faster increase in ECC (slope > 0.38) from 2008 to 2016. Based on this trade‐off model, managers could deeply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ources, the economy, and ecology. Summary for Managers
  •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is increasingly crucial in Sichuan and Yunnan regions as they feel th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activities.
  • The three‐dimensional trade‐off model measuring socially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s a modified multiobjective, decision‐making model.
  • Based on this trade‐off model, managers could,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ources, the economy, and ecology.
  • It can help manage our environmental assets and plan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to ensure that the environment maintains its capacity to serve the societal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