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报童问题及其商业拓展的两类利润期望模型
|
|
|
|
|
毛克宁《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21年第2期
|
|
基于会计利润与经济利润的不同意义和经济利润在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性,明确区分并解释了离散型随机需求量报童问题及其商业拓展的这两类利润期望,得出了随机需求量取值个数有限的报童问题及其商业拓展的会计利润期望模型和经济利润期望模型及其利润期望最大化进货量的计算关系式;着重区分了相应的显性成本期望和隐性成本期望;指出求解此类问题运筹学的处理方法与经济学原理并不相悖.
|
2.
|
基于多品种的存货质押库存管理模型
|
|
|
|
|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7年第21期
|
|
通过质押某种商品,获得资金来采购其他商品,从而优化企业商品持有情况.通过对随机需求环境下的企业收益进行分析,构建多品种的存货质押库存管理模型,确定每种商品质押量和采购量.研究表明:商品利润越小、需求均值越小的商品,需要持有的商品量越小;通过质押该种商品来采购利润更大、需求更大的商品,从而增加企业利润.
|
3.
|
函数关系式是数的等式
|
|
|
|
|
申祝平《中学生数学》,2002年第3期
|
|
《中学生数学》2001年8月上《注意量纲——一类应用题正误之辨析》一文值得商榷. 该文研究的题目是:有甲、乙两种商品.销售甲种商品所获利润P万元与投入资金x万元之间有经验公式:P=1/5x.销售乙种商品所获利润Q万元与投入资金x万元之间有经验公式: .今有3万元资金投入经营这两种商品.为获得最大总利润,应对甲、乙两种商品分别投入多少资金?最大总利润是多少?
|
4.
|
非线性价格调整模型解的存在性及求法
|
|
|
|
|
王乃静《经济数学》,1986年第3期
|
|
在投入产出模型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价格调整模型,是研究各种商品的生产价格,工资、利润之间错综复杂的制约关系的有力工具。这种模型是线性的,关于价格的求解实际上是一个求逆矩阵的问题。然而,有时非线性价格调整模型能更精确地描述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但是,非线性模型解的存在
|
5.
|
线上商品与多种快递服务的组合优化研究
|
|
|
|
|
程健南 杨忠振《运筹与管理》,2018年第8期
|
|
针对网上销售的商品所捆绑的快递服务无法满足顾客多样化需求,而快递服务商又失去了市场空间的问题,提出一种"线上商品+多种快递服务"的组合销售模式,以扩大电商的市场规模,提高快递服务商的利润和差异化竞争水平。在市场细分和顾客需求调查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电商、快递服务商、网购顾客三方的利益,以快递服务商收益最大为目标,构建基于顾客选择行为的"线上商品+多种快递服务"组合销售模式优化模型。以SP调查为数据基础,优化线上商品与多种快递服务的组合销售模式及确定各组合销售模式的均衡价格。模型的求解结果准确地揭示了顾客在网上购物时的快递服务选择行为、快递服务商的末端利润与组合模式之间的关系。
|
6.
|
生产计划中阶梯型价格原料最优配置 被引次数:1
|
|
|
|
|
连志刚 朱钒 管在林 邵新宇《运筹学学报》,2008年第12卷第4期
|
|
按照规模经济效应,商品价格会随着订购量的增大而减小(即打折).根据生产实际,本文提出了商品的阶梯型价格,建立了最优生产计划模型.该计划模型有选择性地生产能够获最大利润的产品,并且可以对生产所需的原料进行最优配置;基于最优化理论与方法,给出了求解所建模型的有效算法,通过实例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7.
|
三种可替代的Newsboy型产品最优订购模型
|
|
|
|
|
李彤 胡海玲 杨志林《大学数学》,2010年第26卷第6期
|
|
经典的报童(Newsboy)问题是在单周期内,商品的需求量是随机状态下,寻找一种商品订购数量,使系统预期利润最大.本文主要研究三种商品的相互替换问题:首先,我们建立三种商品相互替换的模型,根据实际的库存与缺货状况,将其分为八种情况,并求出这八种情况下利润函数,得到整个过程的总利润函数;最后,结合应用实例给出最优的数值解.
|
8.
|
基于Stackelberg博弈的闭环供应链回收模式选择及其优化研究
|
|
|
|
|
范定祥 李重莲 王晓蕾《运筹与管理》,2021年第4期
|
|
从闭环供应链视角,分别构建了包含制造商、零售商、线上回收商和线下回收商等不同主体参与的四种闭环供应链回收模式,并通过Stackelberg博弈分析,求解了各模式中回收主体的均衡利润以及供应链总利润,得出了闭环供应链的最佳回收模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入碳交易机制对最佳回收模式进行了优化分析,最后,运用Matlab 2017a软件仿真验证了模型分析的合理性和优化作用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由线上和线下回收商、零售商、制造商组成的多回收主体模式(即O/U/R/M-M模式)能够使得包括各回收主体在内的供应链整体利润最大化,因而是现实中应该优先选择的回收模式;回收再制造比例值的变化与各模式下供应链各成员的利润值高低直接相关;而碳交易机制的引入能有效提升最佳回收模式中的制造商利润及供应链总利润。
|
9.
|
考虑客户战略行为时报童模型定价与库存控制
|
|
|
|
|
黄松 杨超 张曦《运筹与管理》,2010年第19卷第3期
|
|
研究了一类在报童模型中考虑客户战略行为和风险态度时的最优定价与库存控制问题.假定零售商销售的商品具有季节需求特性,销售期末未售出的商品只能降价处理,战略客户以效用最大化为目标确定最优购买时机,零售商以期望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确定最优销售数量和销售价格,得到了双方静态博弈时的理性预期均衡解,分析了理性预期均衡解的存在唯一性,以及理性预期均衡解与模型参数的关系,并进一步将模型做了两方面的拓展:(1)考虑了战略客户对商品的价值估计值不同时的情形;(2)考虑了零售商风险态度的情形,并分别给出了两种情形下理性预期均衡解的求解方法.最后通过一个数值算例对模型的结果进行了说明.
|
10.
|
供应商管理库存的渠道利润优化分析 被引次数:1
|
|
|
|
|
郭海峰 朱云龙《运筹与管理》,2007年第16卷第6期
|
|
本文研究了供应链管理的渠道利润问题。对有确定需求、有初始库存和库存短缺的一种畅销商品,建立了供应商管理库存的渠道利润模型。通过对此模型的进一步分析,证明了在短期激励下供应商管理库存的渠道利润优于一般库存的渠道利润;也证明了在长期激励下,供应商管理库存可以产生比短期激励下更优的渠道利润,也优于一般库存的渠道利润。这一结果对于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在理论和工程上具有实际意义。
|
11.
|
变质性商品一次性订购的PEOQ模型
|
|
|
|
|
王京新《数学理论与应用》,1999年第3期
|
|
提出一类变质性商品有价格折扣的利润性经济订购批量(PEOQ)模型,所给出的算法便于在商业管理上的应用.
|
12.
|
基于存货质押的库存管理研究
|
|
|
|
|
江玮璠《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3年第43卷第2期
|
|
针对基于存货质押的库存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构建模型,从还贷和不还贷两个角度,研究模型的最佳订货批量和质押量.模型以利润函数为目标函数,利润函数包括了销售额、缺货损失、剩余品价值、产品成本以及贷款本息和.通过对利润函数进行求解,得出最佳订购批量、存货质押量和最大期望利润,最后根据利润的大小决定是否偿还贷款.
|
13.
|
微元法解决一般"追戏"问题
|
|
|
|
|
杨玉超 李长林 彭兴俊《大学物理》,2005年第24卷第4期
|
|
通过微元法求解n个质点"追戏"问题.
|
14.
|
这是怎么回事?
|
|
|
|
|
许毓华《数学通讯》,2000年第12期
|
|
有这样一个问题:问题1 小王在公司干了一星期(7天),双方约定:第一天工资001元,第二天002元,此后每天钱数是前一天的平方.一周时间到了,小王期望获得1 2 22 24 28 216 232=4295033111(分);而经理却只给了3分钱:001 002 0022 0024 0028 00216 00232≈003(元).这是怎么回事?近来又碰到这样一道高考模拟题:问题2 有甲、乙两种商品,经营销售这两种商品所获得的利润依次是p和q(万元).它们与投入资金x(万元)的关系有经验公式p=15x,q=35x.今有3万元资金投入经营甲、乙两种商品,为获得最大利润,对甲、乙两种商品的资金投入分别应为多少?能获…
|
15.
|
关于物理潜蚀作用及其概念模型的讨论 被引次数:1
|
|
|
|
|
李喜安 黄润秋 彭建兵 陈志新《力学学报》,2010年第18卷第6期
|
|
在对国内外物理潜蚀作用相关文献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回顾了潜蚀作用的研究历史,对目前物理潜蚀作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指出潜蚀工程地质问题在各类工程建设活动中已经变得越来越突出,但由于潜蚀作用发生环境的多样性、作用方式的复杂性、发生过程的随机性等原因,造成实际应用中将各种潜蚀作用尤其是物理潜蚀作用过程的概念经常混淆。对"管涌"、"渗透压密"、"接触管涌"、"接触冲刷"、"流土"、"突涌"、"接触流土"、"流砂"、"流滑"等物理潜蚀作用的发生机理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目前一些界定不严格的物理潜蚀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和澄清,初步建立了清晰的物理潜蚀作用概念模型,为潜蚀工程地质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
16.
|
三级供应链合作利润博弈模型及经济性分析
|
|
|
|
|
王利 张有志 周嫄媛《运筹与管理》,2010年第19卷第3期
|
|
基于分销渠道结构建立了三级供应链合作利润博弈模型,运用Stackelberg博弈求解,分析了各方及渠道利润随合作关系系数的变化情况,并对各成本的外部性进行解析.
|
17.
|
三级供应链合作利润博弈模型及经济性分析 被引次数:2
|
|
|
|
|
王利 张有志 周嫄媛《运筹与管理》,2009年第18卷第4期
|
|
基于分销渠道结构建立了三级供应链合作利润博弈模型,运用Stackelberg博弈求解,分析了各方及渠道利润随合作关系系数的变化情况,并对各成本的外部性进行解析.
|
18.
|
商品的利润问题
|
|
|
|
|
吴友智《中学生数学》,2006年第2期
|
|
商品利润问题涉及商品进价、售价、利 润、利润率、打折销售等术语.下面通过举例 分类说明此类问题的解法.
|
19.
|
中国博士后发展灰色预测模型及其应用
|
|
|
|
|
董守义 李群 杨彤《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7年第37卷第16期
|
|
对灰色模型做了进一步的研究,拓广了灰色模型,建立了一个新的、预测精度较高的新灰色预测模型——"对数函数——幂函数变换"模型,并利用此模型对我国博士后研究人员增量做出精度较高的灰色预测.
|
20.
|
浅析分期付款中的有关计算问题
|
|
|
|
|
潘佩《中学生数学》,2005年第11期
|
|
本文就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数学第一册(上)》第130页的研究性课题"分期付款中的有关计算"来谈谈有关的数学模型及其相关问题.问题顾客购买一件售价为5000元的商品时,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分6次等额付清,即在购买后2个月第1次付款,再过2个月第二次付款,……购买后12个月第6次付款,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