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废弃食品回收处理不足导致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的现状,在回收处理商有价回收和零售商自主回收这两种情况下分别构建了废弃食品回收处理问题中零售商、回收处理商与政府部门之间的博弈模型.对均衡解的分析表明,无论回收处理商与政府部门是相互独立还是合作的,当回收处理商有价回收废弃食品时,若政府部门提供的单位补贴较高,对应的零售商回收废弃食品安全意识也较高,相应的回收服务水平却较低,废弃食品回收价格较高,而废弃食品回收量却较少;当零售商自主回收废弃食品时,零售商的回收废弃食品安全意识、回收处理商的回收服务水平与回收量均为零,对应的利润值都为零. 相似文献
2.
激励生产商参与回收废弃家电及电子产品的二层规划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层规划研究激励生产商参与回收废弃家电及电子产品的机制。设计了激励机制:政府根据生产商当年回收且正确处理量与当年家电及电子产品废弃量的差额稽征处理基金;当年回收且正确处理量达不到当年废弃量的一定比例时,根据差额征收惩罚费用。建立二层规划模型,上层决策者为政府,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其决策变量是:单位废弃家电及电子产品被征收的处理基金;下层决策者为生产商,追求自身收益最大化,其决策变量是:当年回收且得到正确处理的废弃家电及电子产品数量。采用库恩—塔克条件求解,最后以青岛市为例给出算例。 相似文献
3.
政府补贴下闭环供应链回收渠道的选择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考虑由单一制造商、单一零售商以及单一第三方构成的闭环供应链系统,主要研究其回收渠道的选择问题,并综合分析政府补贴政策对不同主体回收策略选择的影响。本文建立了不同主体回收的决策模型,对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下的最优策略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通过数值实验验证了如下理论结果:在政府补贴的不同区间内,决策者(政府、消费者和政策制定者等)所选择的回收渠道可能会截然不同;政府补贴越少,决策者越倾向于选择零售商回收;政府补贴越多,决策者则越倾向于选择第三方回收。 相似文献
4.
考虑无主导、制造商主导以及零售商主导三种市场力量结构,建立了双渠道销售和三渠道回收的闭环供应链博弈决策模型,并从理论上比较分析不同市场力量结构对政府补贴、消费者购买产品支出、回收量、供应链各成员利润,供应链总利润以及社会福利的影响.最后运用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并分析了回收废旧产品所节约成本,销售渠道竞争系数和回收渠道冲突系数的变化对政府补贴、社会福利和供应链总利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政府补贴下考虑CSR投入的闭环供应链回收及定价决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考虑政府回收补贴及零售商CSR投入的情形下,研究零售商主导型闭环供应链的逆向回收渠道选择及定价决策问题。在三种不同回收模式下,分析了政府的回收补贴机制及零售商的CSR投入行为对废旧产品回收及闭环供应链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无论在何种回收模式下,政府回收补贴不仅能有效降低新产品的批发及零售价格、增强各回收方的废旧产品回收积极性,也能增加闭环供应链成员及系统整体利润。零售商的CSR投入总是有利于扩大新产品市场需求、提高废旧产品回收率。从提高零售商的CSR投入水平及改善闭环供应链整体绩效的角度,在制造商负责废旧产品回收时,政府实施回收补贴机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在以制造商为主导的双渠道供应链中,政府制造商进行补贴的前提下,分别建立了三种不同的回收模型:制造商回收、零售商回收和制造商和零售商混合竞争回收,并研究不同模型的最优决策得出结论,最后进行仿真验证.研究表明:制造商垄断回收时,供应链各成员的收益都是关于回收价格敏感系数的增函数;零售商垄断回收时,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降低,此时整个供应链的回收量是制造商回收时的一半;竞争回收模式下,当回收价格敏感系数增大时,制造商利润减小,零售商利润增大,供应链利润先增大后减小,制造商的回收量大于零售商的回收量.在三种模型下,回收价格敏感系数较小时,制造商回收模式最优;回收价格敏感系数较大时,竞争混合回收模式最优. 相似文献
7.
在零售商具有合作偏好行为的背景下,针对自然灾害影响产出的特性,设计基于“优先保证最大化社会福利的基础上促进农户增收”的灾害年的不同政府补贴政策,建立了政府、零售商和农户的三阶段Stackelberg博弈模型.对比分析了政府的不同补贴政策以及零售商的合作偏好行为对政府的最优补贴率、零售商的最优收购价格、农户的最优生产投入量和三方利益的影响,并给出了政府的最优补贴政策。研究结果表明:(1)当零售商的合作偏好程度低于某一临界值,且“丰收年”发生的概率适中或偏高时,政府的最优补贴政策是对农户提供补贴;否则,政府的最优补贴政策是对零售商提供补贴;(2)政府的补贴政策可以实现政府、消费者和未受补贴方三方共赢的局面,但获补贴方不一定增收。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企业构建绿色供应链、落实废弃产品回收处理的期望值逐步加大.在此背景下,文章围绕制造商回收、销售商回收和第三方回收3种逆向供应链回收模式.基于Stackelberg博弈分析,考虑制造商与销售商同时承担企业社会责任(CSR),构建了采取政府补贴策略的制造商主导型回收模型.通过不同回收模式比较和数值仿真,从社会责任和经济效益的角度,分析了政府补贴对可再制造废旧品回收和供应链社会责任(SCSR)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再制造成本节约水平存在优势的条件下,政府补贴不仅能使供应链中各企业更好承担社会责任,而且可以提升回收方的回收积极性,还可以更好促进绿色经济发展,为政府完善可再制造资源回收政策和企业回收模式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针对制造商唯一寡头垄断市场竞争结构,考虑回收风险,分别对制造商自行回收废旧产品的集成闭环供应链、第三方回收商回收废旧产品的分散闭环供应链进行建模,并设计不同的契约机制来协调分散闭环供应链的运行,通过分析,给出不同供应链运作模式下最优定价决策的条件.数值实验的结果则进一步验证回购价格、回收风险对闭环供应链最优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产品定价要考虑闭环供应链结构、协调契约机制的设计两因素,且回收风险越低,产品定价越低;收益共享契约可实现分散闭环供应链的pareto改进,且同时提高消费者剩余;消费者为获得废旧产品的最高回报,其所退回的废旧产品质量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企业应采取措施来控制回收风险,这将有利于成员企业利润、供应链整体效益的改善,并同时增进消费者剩余. 相似文献
10.
在产业链中上游企业R&D投入的情况下,机会主义的存在使得上游企业R&D投入水平往往不能达到社会最优.政府需要判断通过对企业R&D投入进行补贴能否改善社会福利及应该采用哪种补贴方式.作者构建了三阶段博弈模型,分别对无补贴,投入补贴,产量补贴及社会福利最优模型4种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政府补贴能拉动企业R&D投入,改善社会福利,其中产量补贴的方式更为有效,在产业链中上游企业R&D投入的情况下,通过选择合适的补贴率,产量补贴甚至能达到社会最优福利模型的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11.
针对生鲜农产品易变质易损耗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CPFR的供应链协同运作模式,实现信息共享,协同计划、预测与补货,协同集中决策机制.然后以多家供应商、一家批发商和多家零售商构成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系统为例,分析了库存损耗随时间和库存量变化,允许缺货,且由批发商协同集中订货的订货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为了有效降低生鲜农产品损耗,保障流通与销售过程中生鲜农产品的品质及安全,解决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品质及其新鲜度的高追求与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成本过高导致保鲜投入不足之间的矛盾,文中以价格和新鲜度为市场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在产销地均不分级、销地分级和产地分级三种质量分级模式下,构建了供应商和零售商的利润函数,采用stac... 相似文献
13.
李吉栋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8,38(19)
建立了风险投资者与创业者之间的契约关系理论模型,研究了政府补贴政策的影响机制.研究证明政府补贴在提高风险投资者期望收益的同时,也提高了创业者的期望收益,这一政策也使得更多的投资项目值得风险资本去投资.因此,政府补贴增加了创业企业对风险资本的需求,能够促进风险投资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政府补贴方式下排放许可交易生产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学术上探讨了政府补贴方式下有排放许可交易的生产优化问题.分析了配额和补贴方式效果在管理上的差异,给出了补贴方式下的各经济核算关系及模型,给出了最低净化水平定理的证明;给出优化计算,求解了最优净化水平,并探讨了其与最优产量和企业最优收益间的关系;给出仿真计算,并对企业生产在这种支持方式下的优化管理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企业将对生产中产生的全部排放物进行相同净化水平α的处理时,所需要的处理费用最低;在线性反需求函数下,最优产量的变化量只与净化成本函数、排放交易价格、补助价格等几个量相关,最优收益与最优产量的平方成正比. 相似文献
15.
针对旅行者在行走过程中遇到的某一或一系列无法预知堵塞事件的加拿大旅行者问题,考虑每个堵塞恢复时间是一个相互独立随机变量且服从指数分布的情形,从在线问题与竞争策略的角度,给出了等待策略和贪婪策略以及相应策略下的竞争比,并对两种策略的执行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16.
Copula函数具有可以准确刻画变量间的相依结构、精准描述金融时间序列"尖峰厚尾"分布特点的良好统计性质.针对传统计量模型在计算套期保值比率时存在的局限性,利用Copula函数描述变量的尾部相关性,并结合ECM-GARCH模型,对大豆、小麦、玉米三种国内农产品期货进行套期保值研究,分别计算最优的套期保值比率及其绩效,并...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互联网+农业"战略的不断推进,生鲜农产品的网络销售渠道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但是生鲜农产品易腐易损、贮藏周期短、流通损耗大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其网络销售渠道的运作难度.为此,从生鲜农产品传统销售渠道与网络销售渠道的库存协调与合作的视角,针对生鲜农产品双渠道供应链系统的特性,运用系统动力学的理论与方法构建了双渠道供应链库存独立系统、单级库存合作系统和多级库存合作系统的动力学模型.通过系统模型的仿真模拟,结果表明零售商与网络配送点进行库存紧急调拨的单级库存合作系统在牛鞭效应、服务水平和供应链总成本三个指标上表现最优,在供应链总库存指标上表现次优,整体上是最优的,并针对模型仿真结果,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是地震灾害受灾国的一项艰巨而繁重的工作任务.地震灾害的破坏性使恢复重建具有复杂性、不确定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因此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影响因素不但具有复杂性,而且影响范围和程度也各不相同.引入ISM模型解决了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影响因素多而杂的问题,在文献资料统计基础上构建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影响因子解析结构模型.通过分析确定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关键影响区素共16个:重建主体、重建经验、施工条件、物价、资金、工程成本、建材质量、施工工期、标准施工、检验维修、工程利用、公共服务、自然环境、运行经费、社会饵障、居民激励.该结论为政府优化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保证重建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可拓策略生成方法与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知识激活乃至策略生成问题目前仍然是属于探索性阶段.研究了知识生成和智能激发的可拓方法,其核心是利用可拓变换与拓展推理解决矛盾问题,它为技术实现策略生成探索出一条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农业科技资源错配与农业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空间溢出效应,利用2005-2017年所选取的25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动态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显示:①农业科技人力、财力资源错配与农业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存在较强的空间相关性且分别呈现负向的区域内和区域间空间溢出效应.②农业科技财力资源错配程度每提升1%...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