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采用DEA方法测算了2005-2012年我国大陆30个地区工业能源利用效率的平均水平,通过相关分析确定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并运用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模型对工业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重要性分析.结果显示:1)除少数省份能源得到充分有效利用外,其余省份都存在能源投入的冗余,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投入冗余量较多,其节能潜力较大;2)技术水平、研发强度、劳动生产率、国有化程度、市场开放程度对能源效率有显著影响,产业结构和工业企业平均规模无显著影响;3)按照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程度排序,依次是市场开放程度、技术水平、研发强度、劳动生产率、国有化程度.  相似文献   

2.
《数理统计与管理》2018,(2):211-223
提出包含非期望产出的博弈交叉-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模型,利用该模型对中国2002-2014年30个省份的电力能源面板数据进行电力能源终端消费效率评价,并采用SYS-GMM动态面板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我国省际电力能源终端利用效率出现负增长,技术效率变动和技术变动是引发该问题两大因素。(2)我国经济相对落后的西北地区借助技术效率的后发优势,在电能终端消费效率的排序中跻身榜首,其次是华北和东北地区,而华东、华中和南方地区则处于末位。(3)电力能源效率具有传递效应,其前期表现会对现期产生显著影响,此外电力价格、对外开放程度和技术进步对电力能源效率具有正向影响,而产业结构与电力能源效率具有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基于1990~2010年我国30个省市面板数据,采用面板计量分析方法,考察我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相互影响关系对空间区域的依赖性.研究结果表明: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不仅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且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各省份的经济发展均为各地区能源消费增长的重要诱因之一,这与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具有较高关联度的结论保持一致.北京、辽宁、吉林等16个省份碳排放变化与经济增长变化之间的的弹性系数为负值,而天津等其他14个省市碳排放总量还将伴随着经济增长而增长,所以弹性系数为正值,这点隐含说明当区域经济水平较高时,该区域也将拥有更多优势条件来减低碳排放,实现碳减排最终还是需要依赖于发达的经济水平.  相似文献   

4.
利用我国31个省份2001-2010年的面板数据,使用空间滞后模型(SLM)研究了我国区域RD投入、空间溢出效应及吸收能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省份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高度的空间相关性,一个省份的RD投入不仅能够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增长,还会通过技术溢出促进相邻地区的经济增长,同时一个地区吸收能力越强,其对该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也越大.  相似文献   

5.
供给侧改革成为中国环境由灰变蓝的关键.为探讨环境改善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程度,在文献研究基础上,从人口、经济和政策三大视角提取了影响中国环境的12个社会经济因素,利用Fuzzy-DEMATEL方法对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的因果类型和作用程度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1)中国环境由灰变蓝的5大关键因素为:能源消费结构、人口规模、产业结构、清洁技术研发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2)原因因素为能源消费结构和人口规模;结果因素为产业结构、清洁技术研发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其中能源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分别为最重要的原因因素和最重要的结果因素;3)创新手段和创新技术能够显著改善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能源供求之间的矛盾也愈加显著.电力产业作为能源消耗大户,对其进行合理有效地利用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基于规模收益可变假设下的、产出导向的两阶段DEA方法,对我国其中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016年电力能源利用效率进行评估.其中,第一阶段是电力生产阶段(Electricity Production,EP),第二阶段为电力供应阶段(Electricity Supply,ES).实验结果表明,两阶段DEA方法比传统的BCC方法更能有效地辨别有效决策单元且有更高的排序参考价值.在两阶段过程中,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和西藏5个地区表现为DEA有效的,且提高各地区总效率关键在于提高其ES阶段效率.  相似文献   

7.
深入研究能源消费及投入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对于协调区域要素投入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生产函数框架下,利用1980-2013年长三角地区各省市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要素投入数据,通过控制面板组内自相关、截面相关及组间异方差的变系数模型和面板因果检验模型,研究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投入要素间长期均衡和因果关系.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投入要素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浙江省的劳动和资本的产出弹性最高,分别为0.515和0.95,江苏省的劳动产出弹性和浙江省的能源消费产出弹性为负,分别为-0.124和-0.338,表现为边际报酬递减特征.长三角地区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满足反馈假说,并提出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调整劳动和能源的投入结构及加大经济转型力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地方政府债务正处于快速膨胀的时期,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04~2015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面板模型对地方政府债务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影响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两者关系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就全国样本和东部地区样本而言,地方政府债务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非线性影响关系;而在中西部地区,在考虑省份之间的经济空间相关性后,此种影响关系并不显著.这说明,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条件存在较大差异,地方政府债务对不同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也不尽相同,针对性的政府债务管理措施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交通运输业已成为能源消耗的主要行业之一,有很多学者评价了交通部门的结构效率,但是很少有文章关注到交通能源的调整.由于传统的广义均衡有效前沿面数据包络分析(GEEFDEA)模型没有考虑到调整后的能源消耗可能为0的情况,本文在模型中添加了一个约束条件,确保最终的能源消耗量大于0,使得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在我国交通能源总消耗保持不变的条件下,使用调整后的模型计算出了中国30个省市区2013-2017年的交通能源调整量及交通能源利用效率,并将效率与各地区的经济水平进行对比,考虑两者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参照IPCC(2006)以及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办公室和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的方法,估算了我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1997—2011年期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数据显示,我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从整体上基本都呈现出上升趋势,地区差异比较显著.总体上来讲,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呈现出由东到西依次递减的规律特征,东部地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少,而且东部地区的二氧化碳排放在绝对量上大大超过中西两大区域.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是影响各地区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主要因素,能源消费结构和出口贸易对各地区碳排放量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周四军  罗欣  刘影  范迪 《经济数学》2020,37(1):9-19
利用非径向-SBM和CCR模型测算了我国30个省市(暂不包括西藏和港澳台地区)2007-2016年间的环境规制强度以及能源效率,构建面板平滑转移回归模型(PSTR),分析了环境规制强度对我国能源效率的连续非线性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全国环境规制强度对我国能源效率存在非线性效应,二者之间呈倒“U”型关系.环境规制强度小于门槛值0.6376时,环境规制对能源效率产生创新补偿效应,当环境规制强度高于门槛值0.6376时,环境规制对能源效率产生遵循成本效应.而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环境规制强度与地区能源效率间却存在着与之相反的“U”型效应.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三阶段DEA(数据包络分析)模型测算了我国2009年29个省市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及其分解变量.研究结果表明:环境因素对于各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有显著影响.各地区政府财政支出与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是全要素能源效率改善的有利因素;各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与各地区工业总产值占中国所有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的增加是全要素能源效率提高的不利因素.另一方面在剔除环境和随机因素影响后,全国平均规模效率的降低是全要素能源效率的下降主要因素.最后由全要素能源效率的聚类分析结果发现,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区域差异明显,东部表现最优,中部次之,西部最次.  相似文献   

13.
In recent years the Indian economy has achieved a rapid growth rate. However, one of the challenges facing the economy is the large energy supply that would be needed to sustain this growth path. Hence attaining energy efficiency is crucial for the economy.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Indian manufacturing sector and utilizes a variant of the directional distance function to obtain comprehensive measures of performance of the major manufacturing states, given the joint goals of achieving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output growth. The results of the empirical application reveal that given the prevailing technology, the average manufacturing firm across the states could reduce energy input and increase output simultaneously by an annual average of 3.84%, by improving technical efficiency. To accommodate a larger simultaneous increase in output and reduction in energy use, India should adopt superior technologies so as to shift the efficient frontier outward.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attempts to measure the efficiency of provinces in the Philippines in utilizing public resources for health and education where only 1% of the total budget is spent for health and 3% is allocated for education. With such budget constraints, it is important to examine the efficiency of spending on social services as small changes can have a major impact in achieving the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 Efficiency is defined as the deviation from the frontier which represents the maximum output attainable from each input level. This efficiency frontier is estimated using the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free disposal hull and Malmquist-DEA. We use expenditures for social services for input and primary and secondary enrollment rates, literacy rate per province, and life expectancy for outputs. An analysis of efficiency scores shows that provinces where the level of inequality is higher (as measured by the Gini coefficient) as well as those who receive a larger portion of their budget as grants are among the least efficient. This research can help in the budget allocation and rationalization among Philippine provinces.  相似文献   

15.
运用DEA-SBM模型测度了碳排放约束下1999年-2010年中国30省、市、区及四大区域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并利用变异系数及K-Means聚类分析考察了区域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差异,最后对各省份及区域的节能减排潜力进行了测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考虑碳排放约束的各省份的全要素能源效率被高估,绿色能源效率总体均值呈现U型趋势;绿色能源效率的区域格局按照由东向西递减.四大区域的变异系数差异较大,均呈现收敛趋势;由聚类分析结果可知处于高效区的省份全部为东部沿海省份;中效区的省份大多是中部省市及东北老工业基地,而西部区域的各省份多数处于低效区;不同省份的节能减排的潜力差异较大,西部区域的节能减排潜力最高,其次为中部和东北部,东部的节能减排潜力最低.  相似文献   

16.
基于构建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与2010~2018年全国30个省市(除西藏、港澳台)的面板数据,对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特征、动态演化与区域差异原因进行探究。研究发现:全国及三大区域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均呈现稳步上升态势,并伴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空间集聚性和区域差异性,且东部相较于中西部区域内差异更大。数字经济发展速度动态演化显示,整体上中国各省市数字化发展水平变化速度状态表现为上升趋势,相较于中西部,东部拥有更大的速度变化状态。地区前期数字化基础、经济发展的一阶滞后、政府科技投入均会促进区域数字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水平会抑制数字经济发展,地区规模对数字经济的影响表现为非线性。此外,不同线性影响因素在不同区域内对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同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将SBM模型与四阶段DEA方法结合,研究了我国30个省市地区2004~2012年间省际全要素能源环境效率,同时考察了地区投入与产出松弛量,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环境约束的影响明显,科学评价能源环境效率必须把环境污染引入全要素能效测度之中;随着时间发展,各省间的效率存在优者愈优、劣者愈劣的两级分化趋势.对松弛量的Tobit回归结果显示:GDP是改善能源环境效率的有利因素,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以及能源消费结构是其不利因素,技术改进和环境治理对提高效率无显著影响;外部因素差异对能源环境效率有显著地影响,剔除外部因素差异的影响,将使效率能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18.
基于超效率DEA的中国省际能源效率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全要素投资效率框架,结合能源效率的内涵与特点,构建了以能源消费总量、从业人员总数和资本存量为投入指标、GDP为产出指标的能源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超效率DEA方法建立了能源效率评价模型,并对我国2000-2010年29省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东部能源效率最高,中部次之,而西部能源效率最低;中国能源效率变异系数先降后升,省际能源效率差距逐渐拉大.与传统的DEA方法相比,基于超效率DEA的能源效率评价模型更具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19.
银行是我国金融市场的主导力量。银行的一举一动对金融市场,乃至整体经济运行均有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经济进入新常态,金融深化改革的新环境下,研究银行的效率,既是银行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宏观经济的必然需求。本文基于银行所有者的角度,以资本金和不良贷款作为投入,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作为产出,测算2015年16家上市银行的盈利效率,结果表明:上市银行盈利的纯技术效率普遍较高,规模效率受规模因素影响较显著;国有商业银行的规模效率低,导致其技术效率偏低。对于大型银行,规模已经成为影响盈利技术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基于农业循环经济相关理论,从农业资源投入和经济效益产出的技术经济出发构建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采用DEA方法建模和"投影"方法优化,对黑龙江省13个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DEA.有效性和规模收益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的DEA.有效有11个地区;非DEA有效有2个地区并经"投影"优化出DEA有效的决策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