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最近到一所学校听随堂课,一位教师执教七年级“有理数乘法(第1课时)”,笔者听课后感慨良多,备课组高度统一的导学案是规范了教学行为,还是限制了教师的教学创意呢?本文先概述该课使用的导学案,然后给出相关思辨和商榷,与同行研讨。  相似文献   

2.
通常的“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教学 ,是重操作轻理解教法的一个典型 .这也是目前的这种考查方式的一个结果——考试指挥棒的现行指挥方式的作品  相似文献   

3.
选取我国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1与日本数学家小平邦彦编写的高中数学Ⅰ中的“指数函数”为研究对象,从知识栏目的设计、内容设置等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得出应重视知识的前后连贯性,合理设置探索性问题和优化教材内容结构等结论和启示.  相似文献   

4.
陈超 《中学数学》2023,(22):88-89
新课标背景下的数学教学是师生双边互动、教学相长的过程,课堂是从精心预设到动态生成的过程.文章以“有理数乘方”的概念教学为例,通过三个教学片段的剖析来谈谈一线数学教师该如何做好课堂预设,让课堂在动态发展中促进学生思维、知识与能力智慧的生成.  相似文献   

5.
骆建华 《中学数学》2022,(24):69-70
<正>题目小亮用50元钱购买了10支钢笔,准备以一定的价格出售.如果每支钢笔以6元的价格为标准,超出的部分记为正数,不足的部分记为负数,记录如下:0.5,0.7,-1,-1.5,0.8,1,-1.5,-2.1,0.9,0.9.(1)这10支钢笔中售价最高的和售价最低的各是多少元?(2)当小亮卖完钢笔后是盈利了,还是亏本了?分析:这是一道与正负数意义有关的问题,是学生在学习了有理数加法后呈现的一道例题.由于本题处于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学期的第一单元中,是学生进入第三学段后接触到的第一类通过数学运算解决的应用题,因而,我们可以把此题的探索作为发展学生应用题审题能力的开端,引导学生经历条件分析、思路探索和模型建构的全过程,并从最初就形成审题的基本套路,为后面解决更复杂的应用问题夯实基础.基于这种想法,笔者建议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审题教学.  相似文献   

6.
导学案是引导学生自主求知的方案.而在日常教学中,学案的使用大多成为了一张学生解题的试卷,或者为教材的“分段”翻版,有听课时用一用,没有听课的就扔到了一边,这种流于形式上的导学案现象,造成教与学的脱节,违背了导学案设计的初衷.导学案不单单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一个知识流程图,更要承载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好奇心的效能,产生一种揭开神秘“面纱”的驱动力,通过引导学生通过算一算、议一议、推一推等环节经历知识的探究和形成过程,从中有感、有悟,在反思中升华其中蕴含的思想、方法,力求收到授人  相似文献   

7.
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习题课教学是必不可少的.那么,数学习题课教学,应该如何进行,又应该让学生通过习题课学到什么呢?笔者认为,数学习题课的功能不仅是对数学概念、命题的复习巩固,也应该是对数学解题方法的总结提炼,甚至应该起到对学生后续学习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金俊 《中学数学》2016,(4):30-32
新人教版教材(2012年6月第1版,以下简称新教材)在有理数的乘法这一节内容的编排上与旧人教版(2007年3月第3版,以下简称旧教材)有很大的区别,可以说是另起炉灶完全不同.现就新旧两个版本的教材内容加以比较分析.一、导入语的变化旧教材的导入语是我们已经熟悉正数及0的乘法运算,引入负数以后,怎样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呢?  相似文献   

9.
在课程改革全面推进和深入实施的背景下,我校也积极践行课堂教学改革,探索小组合作学习下的导学案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会遇到一些突出的问题,如,(1)导学案的编写习题化,新知识的生成过程简单直接,学生缺乏深度的思辨;(2)导学案容量大,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3)课堂上留给学生动笔的时间少.究竟什么样的导学案才能助力高效课堂?什么样的导学案才更符合学生的实际,能让学生真正融入课堂,思维得到发展,数学素养得到提高?这是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中不得不思考的问题,笔者以人教版必修5第二章“数列”复习为例,旨在探究小组合作学习下高中数学复习课的导学案编写策略.  相似文献   

10.
徐艳 《中学数学》2021,(1):60-61
近几年的数学中考中,不少学生因运算错误而失分,大家都觉得可惜与痛心.运算是用来考查学生数学知识掌握情况的一种方法,也是衡量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重要工具之一.运算能力决定着学生作业的质量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本文以有理数运算为例,剖析常见的运算错误,以期给更多一线教师提供解决运算错误的范例.  相似文献   

11.
基于跨学科视角,从学科来源、呈现位置、使用目的三个维度,统计分析教材中跨学科内容特征.发现教材中跨学科内容涉及的学科类别多,但比例不协调.针对问题,得到启示,即适当调整素材分布,拓展跨学科融合深度,调整某一版块涉及的跨学科内容太单一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教科书安排了“思考”、“探究”、“阅读”、“思考·运用”、“探究·拓展”、“感受·理解”以及边空旁白等栏目,这些栏目为学生提供了恰当的、对数学思维有适度启发性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克服困难,探索数学知识的本质. 在教学中如果能够发挥好这些栏目的作用.,精心设计一些恰当的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推理、交流、反思等理性思维的基本过程,对切实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高雅 《数学之友》2022,(6):13-14
人教A版2019版(以下简称新教材)相比于2004版教材(以下简称旧教材)在几何代数方面改动较大,通过新教材与旧教材的纵向对比,理解新教材哪些部分相较于旧教材发生了变化,为一线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教学,需要有法;有法,才能有理;有理,方可有效.对教学内容的不同理解将会直接决定课堂的走向和深入程度.对于数学概念课,要让学生经历和感受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需秉承有“理”这一原则,让学生明白“理”在何处,体会在数学学习中如何寻“理”,如何让数学思维在“理”中生长.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改革进一步强调教师“用教材教”,教材是落实国家课程标准的最重要的举措和手段.本文以人教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等比数列的前n项公式”为例,试图教会教师创造地使用教材,做好二次开发,真正实现从“教数学教材”到“用数学教材教”.  相似文献   

16.
康林 《中学数学》2012,(2):14-15
新课程的核心问题是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新课程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于是,新课程倡导并提出了学生的三大学习方式,即自主、合作、探究.本文以《切线的判定》导学案,浅析学案导学法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合作、探究.  相似文献   

17.
教材是最重要的文本教学资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学生获得系统知识的主要材料.本文中以沪科版、康轩版初中数学教材中“一元二次方程”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内容安排、概念呈现、求解方法以及教材中例习题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两版教材设计的异同和可借鉴之处,可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18.
笔者近期在阅读《中学数学》(2010年第11期高中版)时,被一篇题为改进解题教学,减少学习疑难(以下简称文[1])的文章深深地吸引了.文[1]的作者批评指出,现在有很多的教师不重视解题研究,把学生学习数学的困难归咎于课程设置、知识呈现  相似文献   

19.
教材是最主要的课程资源之一,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基础.基于课标对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必修第一册“弧度制”一节进行分析,针对教材中的不足:缺乏数学史相关的内容和没有体现弧度制引入的必要性,根据江苏省2019年高中数学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弧度制”教学设计中相对应的处理,对教材编写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有理数加法是初中数学教学的第一个难点,为了攻克它,老师们没有少花力气,效果却未必满意.主要问题在哪里?一是法则难读难记难掌握,二是按法则操作起来丢三落四.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1一件往事1981年,全国兴起职工文化“双补”热.我到重庆运河煤矿为职工补习数学课,矿领导对我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