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博弈论中委托—代理理论对股权—债权条件下风险投资的激励机制进行了系统分析.根据风险投资家提供股权—债权与风险企业家提供股权融资的假设条件构造了一个基本博弈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推广.研究发现:风险企业家的投资不仅有融资功能,而且还可以作为一种信号传递改变风险投资家的投资信念,使之对项目前景更乐观;扩展模型比基本模型更能改善风险企业家的投资行为,使之投入更多资金和给予风险投资家更高激励;此外,扩展模型更能消除股权—债权投资比例的相互替代性. 相似文献
2.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7,(16)
针对工程总承包中总承包商和分包商之间的双边道德风险问题,把公平偏好引入委托代理模型,研究总承包商对分包商的激励机制,分析公平偏好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公平偏好是决定产出分享系数和固定价格的重要因素,并会改变风险规避、努力贡献等对产出分享系数和努力水平等的影响,而风险规避和努力贡献也会改变公平偏好对产出共享系数和努力水平等的影响,三者之间具有交互影响效应.因此,总承包商应该充分考虑分包商的风险规避、公平偏好和努力贡献等三种属性,忽略其中任何一种因素都是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对产业风险投资组织形式的效率进行评价,证明有限合伙制效率最高,信托制次之,公司制和子公司制最差. 相似文献
4.
针对博弈主体互惠动机公平偏好的证据和特征,本文从理论上描绘了首席执行官和项目经理在信息对称与非对称条件下的资本配置行为和激励合约的设计,在理论模型构建及均衡分析中发现:项目经理互惠动机公平偏好可以提高其努力水平,带来与显性激励合约一样的激励效果,即互惠动机公平偏好产生了“挤进激励效应”;互惠动机公平偏好使得项目经理真实地汇报项目质量状况,优化了公司对项目资本配置的计划,避免了非对称信息下的道德风险问题,即互惠动机公平偏好产生了“信号显示机制”的作用。由于项目经理互惠动机公平偏好的“挤进激励效应”,使得投资项目资本配置决策临界点不会很低,从而抑制了投资不足的严重性。本文的研究结果为具有异质性的项目经理提供了不同合约选择,把“自利”假设下委托代理决策的分析框架拓展到“非自利”的行为委托代理决策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5.
张叶卉;朱建军;张行 《运筹与管理》2024,(8):8-14
复杂武器装备交付效率直接影响国防战斗力的转化。以交付问题处理周期、质量、成本为任务,形成公平偏好代理人交付激励模型,探究代理人关系为中立、竞争、合作时激励契约的设计方法。研究表明最优努力水平与努力成本、风险感知水平负相关,与技术水平、合作系数正相关;保守型部门相对于冒险型部门努力水平较低,其行为偏向于在相对重要且努力成本低的任务上多投入;当部门间相互关系不同时激励契约不同,可根据问题类型选择合适的激励契约;最优激励系数受部门自身因素影响存在弱激励区。最后通过案例验证本文研究结论,为复杂武器装备交付环节激励契约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7.
医患之间的高度信息不对称性是导致医患矛盾的重要原因。现有研究基于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医患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模式,针对可能导致的道德风险问题设计了不同的医疗激励机制,但是没有充分考虑医疗服务的不确定性和异质性。本文考虑医方努力的不同动机,提出二维努力水平的概念,以医患双方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对患方就医过程中的医患博弈时序进行研究,在医方具有信息优势的条件下设计了不同情况下的医疗激励契约模型。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医方的固定医疗收益、收益提成比例和二维努力水平等激励参数与医方努力产出的边际收支系数、医患双方的风险偏好程度以及随机因素的扰动程度等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项目管理中承包商不努力工作的问题,运用信息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理论,建立了业主一承包商间的激励数学模型.构造了努力产出函数和努力成本函数,求出了业主的最优激励水平以及相应的承包商最优努力水平,给出了业主的最优激励合同安排.最后,通过一个简化算例求出了模型均衡解的解析式,结果表明模型的结论是符合工程项目实际的,从而本模型能够为业主的激励合同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政府参与和民间资本进入风险投资行业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府参与和民间资本进入风险投资行业的关系如何?本文通过理论模型证明在风险投资行业发展初期,政府微观上直接参与风险投资能够对民间资本起有效的示范引导作用,并且不会影响市场运行效率,但是当风险投资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投资规模需要急剧扩张而政府财力有限时,政府部门同时扮演投资者和政策制度提供者双重角色就会带来政府代理问题,抑制民间资本进入风险投资行业。 相似文献
10.
最优消费条件下的动态风险投资组合决策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给出了一个考虑最优消费的动态风险投资组合数学模型 ,通过该模型投资者能合理确定投资、储蓄和消费的最佳比例。同时本文也指出了该模型所隐含的一些政策涵义 相似文献
11.
12.
金融学视角的研究使用市场变量代表投资者情绪,未能触及情绪本质.从心理学视角出发,使用行为金融实验方法,研究股票投资者的真实情绪对收益率及后续决策风险偏好的影响.结果发现:1)股价单边下跌时,产生适度消极情绪的个体收益最高.2)对于后续盈利情境的决策,前期产生积极情绪的个体倾向于规避风险,产生消极情绪的个体倾向于寻求风险;对于后续亏损情境的决策,个体均表现为寻求风险.3)股价单边上涨或下跌时,个体最容易出现的具体情绪分别是"倍受鼓舞"、"内疚"等. 相似文献
13.
采用实物期权与均衡定价理论,研究委托-代理冲突下的企业投融资决策问题.考虑管理者拥有企业投融资决策权时,其如何同时选择投资时机、投资规模及资本结构.分析了管理者持股与项目风险(不确定性)对企业非效率投融资的影响.数值分析表明:给定资本结构下,杠杆企业管理者决策的投资时机与投资规模变化呈现出负相关;对比于纯股权融资企业,杠杆企业管理者加速了投资期权的执行并增大了投资规模;财务杠杆率是管理者持股比例的U形函数,且管理者持股比例的增大,会加速投资期权的执行、增大投资规模与债务融资规模,并降低代理成本;项目风险的增大会导致企业投资时机、投资规模、债务融资规模和代理成本增大及财务杠杆率降低.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委托人与代理人双边过度自信倾向及风险厌恶偏好情形下的委托-代理问题.结论表明最优风险分担水平随着委托人风险厌恶程度及代理人过度自信水平的增大而增加,随着代理人风险厌恶程度和委托人过度自信水平的减少而减少.最优努力水平随代理人风险厌恶程度及委托人过度自信水平的增大而提高,随委托人风险厌恶程度和代理人过度自信水平的减少而减少.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由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两级生鲜品供应链协调问题。考虑消费者水产品生鲜偏好、运输时间和保鲜努力水平等影响因素,分别构建了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下冷链保鲜存储的零售商和供应商的供应链成员之间Stackelberg博弈模型。通过理论证明和数值仿真的研究表明,在“保鲜成本分担+收益共享”契约,供应链总体利润大于一般保鲜成本共担契约,能获得更高的利润,“保鲜成本分担+收益共享”契约更能提高冷链储存的保鲜努力水平。 相似文献
16.
证券投资基金的委托代理关系与一般的委托代理关系不同,在一般的委托代理关系中,产出的风险是外生的,而基金产出的风险是内生的,即风险是由基金管理人来选择的.在模型假设的背景下,在不考虑基金管理人的努力成本时,基金委托代理关系中不存在道德风险问题.如果考虑基金管理人的努力成本,当其行为不可观测时,基金投资者无法通过契约参数的变化来影响基金管理人的努力水平,但此时投资组合的风险水平将低于基金管理人行为可观测时的情况.实证研究证实了基金收益分享比例与基金管理人努力程度无关的模型推论. 相似文献
17.
一种企业内部经理人激励方式的模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元耀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6,36(3):5-9
对目前企业内部管理中存在的一种激励方式进行了进一步讨论,通过建立模型分析了最优激励系数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多目标决策问题的多目标最优化问题化为单目标最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其主要方法有:理想点法、等级权重法、加权算术平均法、加权几何平均法、风险偏好系数法、乘除法、模糊规划法等.此外,还对多目标最大最小和多目标最小最大决策问题进行了处理. 相似文献
19.
知识转移是创投与创业企业降低合作风险、提升合作效率的重要途经,如何激励创业企业提高知识转移积极性一直是创业合作的重要议题。考虑到创业合作双方对知识转移内容及行为观测、评估的不一致及由此诱发的激励偏差和公平失衡问题,研究构建了完全理性情形和激励偏差与公平偏好双重作用情形下的创业企业知识转移激励模型,并深入探讨了激励偏差和公平偏好对创投最优激励强度和创业企业知识转移最优努力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完全理性情形下,激励偏差与创投最优激励强度呈倒U型关系,与创业企业知识转移最优努力水平正相关;在公平偏好和激励偏差共同作用情形下,创投最优激励强度选择呈现出显著复杂性,需综合考虑公平偏好、激励偏差、知识可转移量和风险成本等因素以实现最优激励,同时公平偏好加剧了激励偏差对创业企业知识转移意愿的影响程度,与知识转移努力水平U型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