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韩莹  陈国宏 《运筹与管理》2018,27(9):139-147
基于不同网络层次嵌入视角,考虑集群内网络和超集群网络嵌入的不同情况,综合运用Hotelling博弈和演化博弈,建立集群企业与集群外部企业间知识共享决策与演化的动态模型,探讨在无政府补贴和有政府补贴条件下高技术与低技术集群企业间的博弈决策。研究发现,高技术集群企业会挤占低技术集群企业与集群外企业的知识共享,知识共享成本是影响集群内外企业知识共享的关键因素,政府可以引导集群内企业更多地与集群外企业进行知识共享。最后运用数值仿真对研究结论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2.
云计算开源生态正在逐步形成,促进知识共享、规避开源风险成为开源运营及开源治理的重要目标。本文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行业自律和政府监管两种治理机制下多方利益相关者(云计算企业、产业联盟以及政府)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关键参数对各方策略及系统收益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行业自律机制下,违约金和基金会补贴会促进知识共享合作,而产业联盟对于风险的存在则更为敏感。在政府监管机制下,罚款和政府补贴可以帮助参与者平衡风险并促进知识共享合作。研究结果可为云计算开源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知识共享是促进产业技术联盟绩效增长的重要途径。考虑产业技术联盟成员风险偏好的差异性,引入成员风险因子与知识共享收益因素,构建基于风险因子和知识共享收益非线性关系的演化博弈支付矩阵,并求得博弈的均衡解。通过TD产业联盟的案例分析,仿真模拟风险因子、收益分配系数等因素对知识共享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联盟成员的共享意愿对收益分配系数的变化非常敏感;风险因子和知识共享程度对联盟成员的共享意愿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
通过建立自有品牌供应链质量控制的演化博弈模型,研究了存在监督惩罚机制及引入不同激励机制后的自有品牌供应链质量控制问题.首先分析了在有监督惩罚机制下的自有品牌供应链质量控制演化博弈,然后将定额奖励、质量控制成本共担、收益共享三种激励机制对自有品牌供应链质量控制演化博弈的影响进行了比较,最后对不同激励机制下的演化博弈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显示:在有监督惩罚机制时,制造商选择哪种质量控制策略主要由零售商选择不监督时,制造商选择进行质量控制相较于不进行质量控制所获得的净收益的取值决定;质量控制成本共担无法改善该条件下的净收益取值,无法改变制造商的演化均衡策略;奖励机制和收益共享机制的引入能够改善该条件下的净收益取值,可以改变制造商的演化均衡策略,且收益共享机制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针对产业集群协同创新中核心企业和配套企业的知识共享问题, 通过构建微分博弈模型, 运用HJB方程分别考察三种知识共享博弈情形下核心企业和配套企业的最优知识共享策略。通过三种博弈结果的比较分析发现:Stackelberg主从博弈情形下, 知识共享投入补贴作为一种激励策略可促进配套企业知识共享意愿、双方各自知识共享收益以及双方知识共享总收益均优于Nash非合作情形;协同合作博弈情形下双方各自知识共享意愿、各自知识共享收益和双方知识共享总收益均优于非合作情形, 且收益分配系数α存在一个阈值, 可实现双方个体收益的帕累托最优。最后, 通过数值算例分析验证了理论推导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集群产业集成过程是集成参与企业知识整合的过程.对集群产业集成过程中知识共享问题的研究,可较为深入的揭示集成过程中企业间协同的本质.本文通过设计知识信号机制并构建定量的优化模型,分析了集成化过程中知识共享的各影响因素间的作用关系.结果表明,在合理的知识信号机制和知识共享收益机制的指导下,集成参与企业会根据知识要素间的作用关系做出合理的知识共享决策.  相似文献   

7.
张健  廖梦洁  齐林 《运筹与管理》2019,28(7):133-143
服务化转型是传统制造企业实现向价值链两端高收益空间演化的重要驱动,却受到转型成本高、转型难度大等多重阻碍。推动制造业服务化政策设置的合理与否,关乎制造企业产业优化升级的成败。本文以由有限理性的寡头与一般企业组成的传统制造集群为研究对象,依据演化博弈理论建立了政府差异化激励条件下集群服务化转型策略的演化博弈模型,利用可视化系统仿真演释了制造集群寡头企业群体与一般企业群体的服务化策略选择过程。研究表明,政策激励设置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制造集群服务化转型升级的成败,政策制定者应避免陷入无法使制造企业选择服务化策略的政策困境。本文为制造集群服务化激励水平的设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8.
动态联盟知识共享的演化博弈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用演化博弈论对动态联盟知识共享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盟员企业在选择知识共享策略时会受自身或其他合作伙伴的知识水平ai、知识转化能力ri、知识可共享度βi和共享知识时的潜在风险程度li影响,且ai、ri和βi越大,li越小,动态联盟知识共享系统朝(共享,共享)方向演化的概率就越大.  相似文献   

9.
知识共享是虚拟社区用户学习和传播知识的重要途径。本文考虑到虚拟社区平台对参与用户知识共享行为的激励作用,引入平台的奖励和不分享知识所产生的机会成本,以及知识共享收益因素,构建考虑虚拟社区平台影响因素的虚拟社区知识共享演化博弈支付矩阵,并求得演化均衡解。通过小米社区的案例引入,仿真模拟平台对用户知识共享的奖励、机会成本、收益分配系数以及参与用户共享程度等因素对参与用户知识共享行为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虚拟社区参与用户的知识共享意愿对因为知识共享所产生新知识的收益系数变化较为敏感;平台的奖励以及不分享知识所产生的机会成本对用户知识共享意愿影响巨大;同时,不同参与用户因为知识水平层次不同,参与知识共享的目的也不相同,这会影响到他们的知识共享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0.
师徒制知识共享作为组织内知识转移,尤其是隐性知识转移的重要方式,却在组织内更多以知识囤积或知识排斥的知识共享敌意形式存在。基于师徒制知识共享敌意的效用分析,采用复制动态的非对称演化博弈刻画了组织内师徒制知识共享敌意的演化趋势。研究发现,当师傅群成员知识囤积的负效用超过其正效用、且徒弟群成员知识排斥的负效用大于其所付出的成本时,才能通过有效降低师徒制知识共享敌意来提高师徒制知识共享对组织的贡献程度;组织采用一定的激励机制对于降低师徒制知识共享敌意的发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为保护旧工业建筑的文化价值,助力解决棕地治理问题,提高地区竞争软实力,本文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的政企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博弈双方的演化稳定性及最优策略。博弈分析结果显示:政企双方存在四种演化稳定策略;企业对旧工业建筑进行再生利用的成本和收益、政府对相关企业的奖惩措施、旧工业建筑文化保护领域的媒体曝光度都会直接影响博弈结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政府应引入第三方监管机构,建立奖惩机制并广泛宣传旧工业建筑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企业应主动寻求技术创新,积累再生利用旧工业建筑的相关经验。  相似文献   

12.
知识交互是用户创新的重要环节,基于知识基础观和博弈论,考虑政府在用户创新中对企业与用户知识交互的激励作用,构建“政府-企业-用户”三方演化博弈模型,探讨政府不同策略下企业与用户之间知识交互行为的演化路径,分析不同约束条件下主体策略选择情况,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政府政策激励在推动用户创新知识交互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当企业与用户知识交互紧密时,政府趋向于采取支持策略。当企业与用户知识交互收益小于某一阈值时,政府支持是决定用户创新知识交互的关键变量。当企业与用户知识交互收益处于某个范围时,政府支持并不会显著影响企业和用户的知识交互行为。  相似文献   

13.
针对政府预算体系,由于部门采取的行为策略是基于有限理性而做出的,所以博弈双方的策略选择实际上是不断调整的,并且是根据对方策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因此,运用演化博弈工具来研究政政府预算体系更符合现实情况。基于此,从演化博弈理论的研究视角探讨了预算审批部门、预算申报部门和财政支出部门决策的演化过程,建立了预算审批部门和预算申报部门以及财政支出部门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审批部门、申报部门和支出部门的行为特征,根据复制者动态方程得到了参与者的行为演化规律和行为演化稳定策略。最后,文章通过数值算例对结论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航空公司和机票代理人之间的博弈过程,在分析航空公司和代理人在不同策略下各自的得益基础上,建立了静态博弈模型,并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对航空公司的机票直销策略选择与代理人策略选择的互动机制进行了分析.博弈分析结果显示,航空公司和代理商在以下情况时存在进化稳定策略:当代理销售成本高于直销成本时,航空公司会加大直销力度;而航空公司的直销策略比较强势时,当代理商抵制策略的概率会大大增加;航空公司缓和推进直销时,代理会也会采取缓和策略.  相似文献   

15.
客运问题的进化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了客运车主群体之间以及客运车主群体与客运管理部门之间的博弈模型及其复制动态方程,并对复制动态方程做了分析与讨论,得出了博弈模型中各博弈方的进化稳定策略,并根据所提出的博弈模型,提出了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虚拟科技创新团队作为一种优势资源的有效整合机制和从事创新性工作的知识密集型组织,知识的有效转移和持续流动是其成功的关键。本文运用演化博弈论的方法,将转移效应、制度因素、成本损失等影响知识转移的主要因素作为研究问题的关注角度,以知识转移效用函数为切入点,对虚拟科技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的条件进行分析,系统研究了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的稳定性、持续性以及演化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虚拟科技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