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2 毫秒
1.
伴随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不断凸显.依据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的微观调查数据,利用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方法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密度曲线进行估计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整体在持续提高,大部分城乡居民分享到了经济快速增长的成果,但中低收入家庭仍然是主体;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布变动与改革开放进程高度相关;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和向高收入水平流动的速度都要快于农村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相似文献   

2.
目前居民收入分配问题,特别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已成为中国社会面临的需要高度重视和尽快解决的问题.在2007年全国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利用多个部门的相关数据将我国居民收入划分为农村居民收入和城镇居民收入两个收入群体,对两个群体在各部门的收入分配情况进行了分析.同时,利用投入产出局部闭模型和宫泽乘数方法,对农村居民收入和城镇居民收入之间的拉动关系以及各部门最终需求的变动对农村和城镇居民收入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3.
Kalman滤波方法在湖南省居民收入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Kalman滤波方法,对湖南省历年农村和城镇居民收入进行了预测,并比较了农村和城镇居民收入情况,结果与实际值相当吻合.并比较了农村和城镇居民收入情况,该方法对于防止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根据2008年广东省不同收入等级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构成的统计数据,采用对应分析法,并结合可支配收入、平均消费倾向分析不同收入等级城镇居民的消费特征.针对不同的收入人群提出了不同的扩大内需措施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与收入关系的空间自回归模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利用我国31个省市2005年的城镇居民消费和收入统计数据,对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与收入关系进行了空间自回归模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在此基础上,对所建立的空间自回归模型进行了比较、选择和评价.  相似文献   

6.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平行数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持久收入假设消费函数理论,运用平行数据模型建立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函数的计量形式,运用平行数据的基本模型、变截距模型和变系数模型进行估计和检验,分析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异及其变动对消费结构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通过建立静态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三大因素作了深入地分析。研究发现:收入、前期消费、价格指数对于城镇居民的本期消费有着正面影响;城镇居民的前期消费影响着消费者的本期消费,城镇居民本期消费存在很强的"棘轮效应";消费对前期消费的弹性系数与消费对收入的弹性系数大小相当;收入对消费的影响存在乏力的可能;利率对本期消费虽然存在负面影响,但影响程度有限。最后,本文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运用时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对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物价、利率与收入对农村和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影响的动态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物价、收入对农村和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弹性不同,农村消费需求受收入影响较大,而城市居民消费需求受物价影响较大;利率对农村和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影响不显著,利率机制目前还不是调解中国消费需求的理想工具。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两个历史阶段对比研究了不同收入来源对陕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居民收入结构不合理和发展不平衡现象较为严重,工薪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是影响陕西居民收入的主要因素,并且其重要程度有进一步增强的趋势,其他来源的收入对居民收入增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最后,通过建立GM(1,1)新陈代谢模型群,对陕西城镇居民未来几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工薪收入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消费存在着明显的结构性转变特征,且居民收入分布上不同收入层次人群的消费偏好具有显著的差异。由此选取CHIP数据并运用门限回归模型,根据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关系)的非线性特征划分出不同的收入组群,来对居民消费进行更为细致的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居民消费存在显著的收入组群差异,同时各类消费市场的发展阶段也存在区别,收入分布变迁正促使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由生存型消费向更高一级的享受发展型消费转变。可见当前我国经济中,居民收入水平对消费的影响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都已不再具有明显的整体效应。因此,拉动消费以促进经济增长就需要关注重点的收入组群以及具有显著成长性的消费市场。  相似文献   

11.
居民劳动报酬对功能收入分配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能收入分配是以生产要素为主体的分配,它反映出应以要素贡献的大小来分配生产成果,合理的要素价格是生产资源合理配置的前提条件之一,中通过对要素收入的界定,来反映劳动报酬对功能收入分配的影响,通过研究功能收入分配,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收入分配体制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个人所得税一直是中国老百姓最关注的话题之一,2011年个税征收标准改革的问题再次引起大家的关注,主要焦点集中在工资、薪金类的个税征收的起征点和累进税率。本文选择2001至2010年31个省份的19行业的平均工资为基础数据,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分别按省份和行业作为因子对税前和税后的平均工资做方差分析,利用假设检验的P值构造统计量,定义了调节比和调节得分两个评价指标,用这两个指标衡量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对缩小工资差距的效用。本文中该模型把个税征收标准对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效果数量化,通过得分指标的变动说明过去两次个税征收标准调整的必要性以及今年审议的第四套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草案的优劣。还可以通过该模型构建的指标对某套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标准是否适应当前经济发展需要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3.
针对内蒙古地区运用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计算了不同收入来源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贡献率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加大城乡收入差距方面工资性收入的贡献最大,其次是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的贡献不明显,而经营性收入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方面的贡献较大.因此针对内蒙古地区应通过提高农牧民的收入,尤其是家庭经营性收入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衡量社会分配公平的局部公平指数D(p)=((L'(p))/((L"(p))),给出了其确切的经济学解释.同时定义了分别对应穷人和富人的Gini指数G_1,G_2,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改进的收入空间法,用于确定中等收入人口范围:[(1-1/2D(1-G_1))m,(1+1/2D(1-G_2))m],其中m为中位收入.模型对2013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E题的收入分配数据进行定量研究,得出的结论与经济学的原理"两极分化时中等收入人口降低,中问隆起时中等收入人口升高"相符合,这体现了模型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了应用CHAID决策树方法来分析国民个人收入。首先本文全面分析了CHAID决策树的构造过程,最后通过实证分析,从大量的个人信息数据集中,运用CHAID决策树构建出了一个分析模型,该模型提供了许多潜在的、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农民收入增长波动关系预测分析:基于小波变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保持农民收入快速、稳定增长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运用小波变换(WT)对1976-2006年间农民收入的波动关系进行预测分析,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具有7年和40年左右的特征时间尺度,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变化存在着7年和40年两个主要周期振荡保持一致。两个特征时间尺度叠加,可以预见在未来的数年内,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将呈现绝对值快速增长、增长率在波动中有所放缓的特征。最后,文章就如何保持农民收入稳定增长提出了点简短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失能收入损失保险定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能收入损失保险定价方法研究对于丰富健康保险精算理论、促进健康保险发展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文中从失能收入损失保险的三状态模型出发,分析了国外失能收入损失保险的定价方法,并提出了一种新的失能收入损失保险定价方法,力图为我国失能收入损失保险精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收入差距的不同分位点上,金融发展对其的影响会展现出不一样的特征。由于我国区域金融发展不均,这一作用机制还具有显著的地区差异。本文利用面板分位回归模型和面板数据聚类方法探寻金融发展对贫富分化作用的分位点特征和地区差异。实证表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金融发展加剧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并且这一作用机制存在动态变化特征。当城乡收入差距从高分位点变动到低分位点时,金融发展拉大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逐渐减缓,部分省份甚至具有金融发展抑制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将为业内人士和政府的相关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根据我国现行的税法,个人所得税纳税采用九级累进税率.年工资和年终奖在速算扣除数个数上存在不同,使得对于相同的税前年收入,如果采用不同的年工资和年终奖分配方案会产生不同的税后实际所得.通过简化变量和缩小有效解区域,以及一系列严格的数学推导,得到了任意年收入下,月工资和年终奖的最优分配方案,使得在现有税制下,纳税额最小,税后收入最大.这个最优方案避免了税金负效应现象,保证了纳税公平性,有利于国家税务监管,企业员工薪金分配和个人纳税筹划;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