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海洋产业结构时空分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法,从海洋三次产业和海洋产业部门两个层次对中国沿海地区海洋产业结构时间和空间分异特征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沿海地区海洋产业结构存在明显的时空分异特征;上海、天津、山东、浙江、广东5省市偏离总量、份额分量、结构分量和竞争力分量都较其他省市优势明显,对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的贡献较大;优势海洋产业部门主要分布在山东、广东、浙江、上海4省市.  相似文献   

2.
余鹏  马珩 《运筹与管理》2021,30(3):177-182
借助“制造业高级化”产业升级理论, 从结构优度、价值链高度、环境保护程度三个维度构建制造业产业升级评价指标体系。根据TOPSIS思想, 以被评价对象数列和理想方案指标数列两相邻点间围成图形的面积来表征关联系数, 同时采用标准差修正G1组合赋权原理对指标赋权并进一步计算灰关联相对贴近度; 通过引入时间变量并赋予时间序列权重以实现对长三角制造业产业升级动态评价。研究结果显示:2010至2016年间, 上海市排名最高, 江苏省略高于浙江省, 安徽省最低; 安徽省是长三角制造业产业升级的短板。基于上述结论, 给出长三角制造业产业升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2012、2017和2018年中国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构建了考虑时点和个体在内的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了我国部门间劳动报酬份额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部门关联效应中的后向关联系数对劳动报酬份额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2)部门自身效应中的中间进口替代因素和行业竞争度对劳动报酬份额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服务化程度对劳动报酬份额的正向影响并不显著.3)部门关联效应以及部门自身效应对部门劳动报酬份额的影响存在行业异质性,在制造业和服务业中的影响程度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4.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我国区域经济协调持续发展的长期趋势和重要手段.已有研究表明产业区域间推移有助于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但没有考虑到邻近区域的空间相互作用及其影响.尝试将邻近空间溢出效应纳入到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其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收敛性.以泛长三角为典型区域进行了实证检验,空间杜宾模型的计量结果表明:未来2025年左右,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融合程度达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区域内经济发展差异将缩小一半;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区域内各个地区间的经济融合发展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和邻近区域的空间溢出效应,且物质资本、城市化具有空间挤出效应;长三角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存在条件收敛趋势,且具有正向空间自相关性,存在显著的经济一体化涓流效应.基于上述分析,提出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政策建议有:长三角区域内各级地方政府,建立以行政契约制度和磋商沟通机制为主要方式的地区性多元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企业主体作用,加快建设和培育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推动产业城镇互动发展,形成区域融合重组的增长极轴.  相似文献   

5.
针对湖南省就业人数的影响因素问题,首先利用灰关联分析和相关系数法优选出对就业人数影响较大的指标,然后对优选的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了主成分表达式,最后将就业人数与主成分进行回归得到了就业人数的拟合方程.结果表明,城市化水平、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消费水平对湖南省就业人数的影响最大,从而为政府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选取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11年至2017年相关指标项数据,通过建立因子分析模型对各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根据提取的因子对各地区进行了K-Means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各省市水资源承载能力总体差异显著,广东、山东、江苏、四川承载能力较强,海南、青海、宁夏的承载能力较差.2)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划分为5类地区,各类地区的水资源总量和开发利用程度均不一样.建议各地区把经济发展和水资源的利用有效结合在一起,保证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建立模糊综合模型及面板数据模型对长三角主要城市2006-2013年的空气质量状况进行评价,及对空气质量与主要经济社会因素的关联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主要城市空气质量均在相应的Ⅲ级标准内;经济社会因素的关联程度为:第三产业值对空气质量有正向影响,人口密度、人均生产总值、工业粉尘排放量和第二产业比值这四个指标均对空气质量有负效应.并基于此研究结果进行分析为决策者提供参考,实现长三角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江苏农业发展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江苏农业发展的现状,用灰色系统关联分析方法,测算了农林牧渔各业的经济要素对产值影响的关联度,找出各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和优势因素,进而提出江苏农业战略性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9.
针对就业问题,通过有关数据分析,运用SPSS,采取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主要影响因素或指标,建立了就业人数的数学模型,分别从包含主要的经济社会指标、分行业、分地区、分就业人群角度,建立比较精确的数学模型.据国家有关决策规划对2009年及2010年上半年的就业前景进行仿真.最终结合模型与仿真结果,为提高就业人数或减少城镇登记失业率提出较好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城镇就业人数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就业问题是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之一,由于就业涉及的影响因素众多,仅仅只从数据来判断影响因子是缺乏理论依据的.首先对就业理论做了简单的回顾和综述后,通过对城镇就业人数的时间序列建立GARCH(1,1)模型,得到目标波动受自身特点影响占总原因的31%,而外部因素的冲击占69%的结论.随后,对综述部分定性分析总结的经济指标和劳动指标逐个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部分宏观经济指标与目标指标间具有相互的因果关系,并且以城镇就业人数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宏观指标作为解释变量建立VAR模型,发现城镇就业人数受就业总人数、经济活动人数、居民消费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