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中国传统数学的瑰宝——珠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实至名归,理所当然。从世界范围看算具算法,珠算的历史悠久,在实用计算、数学教育中一统天下时间之长是绝无仅有的;珠算的智慧之高,算盘结构之科学、完美,是无懈可击的;珠算功能之多,传播范围之广泛,并且能够历久弥新,仍然适应于当代某些领域,也是无可比拟的;珠算作为一种文化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文学艺术、语言情感、图腾象征等各个方面;尤其在现代数学教育中,在数学知识简化传授、能力培养训练、数学思想方法体现、多元智能开发等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作用。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珠算在我国仅仅是作为一门实用的计算技术存在的。但是时至今日,由于珠算的研究领域和应用领域不断地开拓发展,珠算内容不断地充实更新,并和西方数学、机算以及作为中国古代的筹算显得密不可分,因而珠算已由一门古老的计算技术发展成为一门年轻的科学。有人说:“珠算既古老又年轻”,其真谛就在于此。  相似文献   

3.
珠算语VS世界语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珠算教育中心主任里奥.理查德教授在论文中提出:"珠算语是一种世界语。尽管有好多国家的孩子在一起,但是珠算语大家都能听懂。在珠算语面前,无国籍之分,珠算语也是对数学认识的一个飞跃"——  相似文献   

4.
王文素对珠算的研究、创新之例不胜枚举。他将珠算定位、珠算简捷算法、珠算开方等运算歌诀化,程序化,且改进了开方本源图,使之成为可将运算数字直接填入表格的直角三角形的生廉表和开方专用的方程算表,以他非凡的数学根基和精湛的珠算技艺,实现了高次方程数值解由筹算向珠算的飞跃。在明代这一数学发展的沉寂时期,以他非凡的毅力完成了代表明代数学中兴之作,告诉世人,明代数学的沉寂与珠算无关。王文素的数学成就是承自杨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王文素在数学和珠算方面的贡献必将载入史册。  相似文献   

5.
中国珠算是中华民族的一项伟大发明,珠算作为一门应用学科和基础数学,对发展生产、适应生活需要起了积极推动作用。珠算内涵非常丰富,不但有良好的计算功能,而且更具有不可估量的开发智力和教育功能,它是中国应用数学。珠算是独立的学科.因而它应具有系境的体系。一是从算史上看,算盘计教原理是我国最早创造的。它是数形结合,以算为主。使用算具是中国数学的显著特点。中国古代数学体系是以它的实用性、直观性、算法的结构化、机槭化,寓算理于算法之中的,而珠算正是这种特征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正>一盘小小的算珠,将华夏子孙的数学智慧代代相传,其中奥妙令整个世界都为之称奇。博大精深的文化,将珠算深深融入中华儿女的血脉之中,其中真谛耐人深思。更快、更准、更强,珠算已经进入到珠心算时代,开发少儿智力潜能成  相似文献   

7.
《算法统宗》是一部用算盘为计算工具的应用数学书。《中国古代数学简史》评道:"《算法统宗》的编成及其广泛流传,标志着由筹算到珠算这一转变的完成。从此珠算就成了主要计算工具。而筹算就逐渐被人们遗忘以致失传了"。《算法统宗》列有595个应用题的数字计算,都不用筹算方法,而是用珠算演算。《算法统宗》规范了加、减、乘、除的珠算方法,并绘有算盘图式,在列举各种珠算方法的同时,还指出最方便的珠算乘除法,‘有破头乘、掉尾乘、隔位乘,看来唯留头乘精妙’;除法‘唯归除最妙’,第一次提出开平方、开立方的珠算方法。这些珠算方法,直到20世纪上半叶为人们普遍使用,至今还有用这种方法的"。  相似文献   

8.
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开发儿童智力潜能,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推广普及珠算"引起了越来越多专家和学者的重视。珠算与小学数学相融合的数学原理有哪些?本文将从数的来源与认识、计算方法以及与小学数学各部分知识的联系三方面来得出珠算与小学数学可以相融合,并在融合之路方面,提出了珠算在小学数学中的合理定位与采取"取长补短"的原则进行融合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引入珠算已引起学界越来越多的重视。针对一些学者提出的反对观点,本文通过比较东西方传统数学的特点,阐述在中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珠算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与在现代数学基础上制定的我国小学数学新课标并无矛盾之处,即从数学思维训练的角度谈珠算融入小学数学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 数学的思想、方法、技术是人们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力工具,如我们日常生活中降水的概率,旅游线路的挑选,购房利率的计算,股票投资活动中采取的策略等,都与数学知识密切相关.新课程标准也突出了数学育人的功能,让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人人获取必需的数学.在现今高中教育阶段,就数学学科而言,数学学困生是所有学科中人数最多的.数学学困生始终被认为是所有学科学困生当中人数最多的,这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影响着学校教育的质量.在实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数学学困生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如何转化数学学困生已经成为素质教育实施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遵循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方向大力弘扬中华珠算文化2006年,在上海召开了"弘扬中华珠算文化"研讨会。这次研讨会是由珠算界和数学教育界联合举办的,也是珠算、数学教育、数学史、科学史多学科专家对话、交流的一次盛会。大会的全体代表最后郑重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实施以后,全国珠算心算界对其中删去了珠算教学内容而颇有异议,并发出了保护珠算传统文化的呼吁。笔者认为,形成目前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点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即如何正确认识珠算、珠心算与数学学科之间的关系。对此,部分珠算心算界人士认为,珠心算有着神奇的计算速度和独特的启智功能,是数学教材中的笔算无可比拟的,由此将珠心算独立于数学之外。而部分业外人士(包括教育界部分人士)所看到的或了解到的只是竞赛型的珠心算,所以又产生了珠心算的强化训练是否会对学生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的担忧,同时认为今后中小学数学中已有笔算了,而且今后无需如此大数目的计算,对此已有珠心算专业人士在不同场合作了说明,不再赘述。以上两种观点都是在珠算、珠心算与数学学科之间的关系问题认识上发生了偏差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珠算在我国仅仅是作为一门实用的计算技术存在的。但是时至今日,由于珠算的研究领域和应用领域不断地开拓发展,珠算内容不断地充实更新,并和西方数学、机算以及作为中国古代的筹算显得密不可分,因而珠算已由一门古老的计算技术发展成为一门年轻的科学。有人说:“珠算既古老又年轻”,其真谛就在于此。  相似文献   

14.
《珠算与珠心算》2015,(1):30-31
<正>2014年10月23日至24日,由中国珠算心算协会作为指导单位,上海市珠算心算协会和华东师范大学数学教学研究所主办、台湾省商业会珠算委员会协办的第二届"弘扬中华珠算文化"专题研讨会暨珠算申遗成功周年庆活动在上海举行。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和日本、马来西亚、美国的200余位专家学者,以及上海市珠算界、数学界代表参加了会议。这次大会是继2006年召开的第一届"弘扬中华珠算文化"专题研讨会之后,适逢即将迎来珠算人选人类文化遗产周年之际,由珠算界与数学教育界携手举办的又一次珠算文化的对话和交流的盛会。大会  相似文献   

15.
珠算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然而在珠算基础上逐步形成的珠算式心算,不以惊人的计算速度令人折服,而且它以其独特的启智功能和教育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且在中国乃至世界各地都得到了蓬勃发展。珠算式心算教学具有其特殊的教学规律和教育方式,它的独特性是小学数学教学难以达到的。如二者并轨结合,则对开发儿童智力,促进文化素质的提高,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试将珠算式心算教学及小学数学教学,对儿童的教育和发展,所存在的共性和差异做以下几点分析对比。  相似文献   

16.
把小学数学的璩算教学.组织成为让沉重体验、领略、欣赏数学美的过程,是对“三算结合”课堂教学提出的最高要求。在教学中结合珠算的特点,按照一定的审美意识,借助珠算蕴含的美的因素,向学生施加美的影响,使其在掌握珠算技能的过程中获得内心愉悦。  相似文献   

17.
单积一口清是珠算与脑算相结合的一种速算法。本着“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洋为中用”的原则,把中西方数学溶为一体。因而,国内外有不少珠算爱好者夙兴夜寐,潜心探索。今天终于在百家争鸣中,使单积一口清的理论得以确立,被人们所接受,并得到广泛应用。几年来,我们采百家之长,加之自身挖掘,初步掌握了单积一口清的算理算法,在珠算教学和辅导青少年数学学习中的确收到了较  相似文献   

18.
在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有人认为:“现在电子计算器、电脑已将普及,珠算没有什么用了,该进博物馆了。”珠算界对此也存在失乐感。但是我国实行“口算、笔算、珠算”三算结合教学即“珠心算”,把珠算引入小学数学教学之中,收到了很好的实际效果和社会效果,引起了全社会、国家教委及全世界的  相似文献   

19.
珠算这门应用技术,作为祖国传统的数学分支发展到今天,自成体系,成为一门应用广泛的计算技术科学。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宝库中珍藏着许多珠算古籍,解放以后,全国范围内先后出版了许多珠算书刊和发表了很多关于珠算算理、算法和算史等方面的论文。为丰富和发展珠算理论研究起了很大作用,也推动了珠算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很荣幸,华东师大数学教育研究所能够作为本次“弘扬珠算文化”专题研讨会的主办单位之一。我从事数学教育多年,第一次参加珠算会议,因而是个“新手”。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初步的体会是:“数学教育界同仁来得太少了,也来得太晚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