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城市综合实力增长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基于多个总体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城市综合实力增长的比较进行一些探索性的研究。对我国十八个大城市1994年、1995年和1996年的八个指标用多个总体的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分析,通过检验和计算,得到这三个总体的公共主成分子空间。取公共主成分子空间的一正交基作为这三个总体的新的主成分PRIN1的系数,此主成分即表示城市综合实力。计算出各城市任意两年间的综合实力差值,以此作为城市综合实力增长的度量,对城市综合实力增长再作主成分分析,即得到有效的城市综合实力增长的比较方法  相似文献   

2.
主成分分析就是利用降维的思想,在损失很少信息的前提下把多个指标转化为几个综合指标的多元统计方法.通过对伊犁州直属10个县市的18项指标基于主成分分析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到了10个县市的综合实力排名,并指出了各县市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给出了相应参考政策.  相似文献   

3.
珠江三角洲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的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章运用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的方法对珠江三角洲十二个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进行评价,排出它们的优劣;其方法简单易行,效果明显,这对于帮助各城市看到自己所处的位置,明确自己的经济实力提供了一个度量准则。  相似文献   

4.
基于主成分分析降维的思想,利用多元统计分析的主成分分析原理,对新疆喀什地区12个县(市)的综合实力进行分析,得到各县(市)综合实力的排名及分析结果,并指出各县(市)经济发展的差距和不平衡的原因,进而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组合评价模型通过组合多个单一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有效弥补单一方法的不足,提高评价的全面性和科学性.首先利用河南省2010年的相关数据,分别采用综合指数法、加权平均法、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对河南省的18个主要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进行了评价和排序;其次,建立基于模糊Borda法的组合评价模型,应用该模型对河南省的18个主要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进行了重新评价和排序,得到了更为可行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6.
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的主成份分析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欧俊豪等.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的主成份分析.对全国19个大城市的1993、1995二年数据进行了主成份分析,提出用第一主成份作为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的度量,给出了这些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的排序  相似文献   

7.
我国东西部城市经济实力比较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蒋亮  罗汉 《经济数学》2003,20(3):48-53
本文运用主成分综合评价模型 ,对我国东、西部所辖 2 1个中心城市的 2 0 0 0年主要社会经济指标进行实证分析 ,给出这些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及其排序 ,进而对我国东、西部城市的经济实力进行定量比较 ,其结论得到系统聚类分析方法的印证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湖南各市州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综合实力,对湖南省14个市州的经济发展情况做出综合评价,得出了各市州在湖南省的经济地位.最后用系统聚类分析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用多元统计分析法来评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本透过2001年江苏省内13个省辖市的12项国民经济主要指标,使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以87.5%的精度用两个新指标来代替原来的12个指标,这两个新指标是原指标的线性组合,且彼此之间还是互不相关的,从而有效地将一个12维变量系统降至2维,并利用第一主成分给出了这13个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的排序。  相似文献   

10.
选取广东省21个地级以上市为样本,对广东省经济发展现状进行统计分析.选取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并进行分析认证.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影响经济发展的两个主要成分"综合经济发展实力"和"社会富裕程度",根据这两个主成分对21个市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排序和综合评价.最后运用聚类分析法将广东省21个市分为三个区域.通过全方位地分析广东省各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及差距,为广东省各市实现均衡发展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和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海选省级信息化初始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采用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定量筛选方法对初始指标体系进行变量筛选;保证筛选出的指标对评价结果有显著影响的前提下,构建了省级信息化评价简约指标体系;用22%的指标反映了99%的原始信息.最后综合各主成分构造的综合评价模型对我国31个省的信息化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到了较好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attempts to measure the efficiency of provinces in the Philippines in utilizing public resources for health and education where only 1% of the total budget is spent for health and 3% is allocated for education. With such budget constraints, it is important to examine the efficiency of spending on social services as small changes can have a major impact in achieving the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 Efficiency is defined as the deviation from the frontier which represents the maximum output attainable from each input level. This efficiency frontier is estimated using the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free disposal hull and Malmquist-DEA. We use expenditures for social services for input and primary and secondary enrollment rates, literacy rate per province, and life expectancy for outputs. An analysis of efficiency scores shows that provinces where the level of inequality is higher (as measured by the Gini coefficient) as well as those who receive a larger portion of their budget as grants are among the least efficient. This research can help in the budget allocation and rationalization among Philippine provinces.  相似文献   

13.
基于1990~2010年我国30个省市面板数据,采用面板计量分析方法,考察我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相互影响关系对空间区域的依赖性.研究结果表明: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不仅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且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各省份的经济发展均为各地区能源消费增长的重要诱因之一,这与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具有较高关联度的结论保持一致.北京、辽宁、吉林等16个省份碳排放变化与经济增长变化之间的的弹性系数为负值,而天津等其他14个省市碳排放总量还将伴随着经济增长而增长,所以弹性系数为正值,这点隐含说明当区域经济水平较高时,该区域也将拥有更多优势条件来减低碳排放,实现碳减排最终还是需要依赖于发达的经济水平.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法进行了有效降维,得出了衡量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的四个公共因子,构建了相应的客观加权的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对31个省(市、自治区)的定量分析,发现了我国高技术产业在东西部发展不均衡,在东部地区尤其是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显示出明显优势的特点,这与我国实情吻合甚好.最后,根据因子得分分布图将31个省(市、自治区)分成了10类,分类提出了如何加速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了科学地评价我国各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选取10个评价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实证研究.通过研究,发现收入因子、对外开放度因子和资本投入因子从不同层面上影响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区域经济水平差距极大,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领先,中东西地区经济综合发展水平较落后.根据地区经济状况,给出提高其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速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政府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体现在金融方面就是更加注重金融发展质量.首先就经济新常态与金融发展质量的关系进行了阐述,认为金融发展质量的提高是经济新常态的表现.接着运用基于中心点混合三角白化权函数的灰色聚类评估模型对我国其中31个省份2014年的金融发展质量进行了测度,最后得出结论:我国各省份金融发展质量水平参差不齐,各省份发展现状不同.并且分析了聚类结果,对处于金融发展质量每一层次的省份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省域低碳经济发展分类及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构建区域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在省区低碳经济分类评价中,运用多元统计方法中的聚类分析和系统工程学中的密切值法,结合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对相关指标的数据样本进行了聚类分析,将低碳经济发展相类似的地区划成群体,再用密切值法对聚类所得的群体进行排序,从而评价出各地区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8.
利用DEA方法计算出2009-2013年5年间全国31个省份财政民生支出资金配置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三种效率值,分析出各省份政府财政民生支出所处规模报酬阶段.结果显示:大部分省份的政府财政民生支出DEA得分在0.9以上,说明虽然效率没有达到最优水平,但是总体来说效率水平还是比较高的.另外,各省市财政民生产出存在较大的差异,东部地区综合产出水平高于中西部地区,其中,西部地区效率最低,改进空间最大.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不同时段内被评价对象增益的不同,提出了一种基于"又好又快发展"思想的动态综合评价方法.首先依据时序立体数据信息,求出被评价对象的增益水平;然后通过均值相对运算、规范化和一致性运算,定义出各被评价对象各指标在某一时刻的相对发展增益权、均衡发展增益权和可持续发展增益权,并进一步计算综合增益权;最后依据激励思想给出增益权与静态综合评价值的合成规则.通过2006-2010年中部六省三次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水平评价的实例分析,证明了方法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相关数据,以索洛增长方程为基础,采用Bayesian SUR模型以及Gibbs-Importance抽样算法,估算了其资本产出弹性,并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增长率。研究结果表明,科技发展战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具有显著正效应;随着产业结构调整,资本产出弹性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从正相关逐渐变为负相关,并且由此所表明的地区分工协作特征正逐步显现;内陆地区的地缘经济特征制约了其全要素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