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实验测量了83A MeV 14,15C的核反应总截面(σR)及15C产生14,15C和14C产生13C的动量分布(P//). 分析得到了15C产生14C和13C的动量分布半高宽(FWHM)分别为71±9MeV/c和223±28MeV/c, 而14C产生13C的FWHM为195±21MeV/c. 从15C和14C产生13C的FWHM与Goldhaber模型的预言基本一致. 而15C产生14C的FWHM却要比该模型计算小得多. 同时观测到15C的σR比相邻核有反常增加. 在Glauber模型框架中, 对实验测得的P//和σR进行了探讨. P//和σR的分析结果同时显示15C的最后一个中主要处于s1/2态, 具有中子晕结构.  相似文献   

2.
用ΔE-E半导体望远镜测量了6.8MeV/A—5.1MeV/A的14N轰击59Co和51V产生的α粒子, 得到了发射α粒子, 得到了发射α粒子的能谱、角分布和E-θ平面上的d2σ/dΩdE等高图, 区分了直接机制α及复合核蒸发α粒子, 并对直接机制α粒子的来源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测量了238U(5.4MeV/u)轰击48Ca、45Sc靶和238U(6.0MeV/u)轰击16O、48Ca、45Sc、48Ti、58Fe、64Ni及89Y靶等10个反应系统的三体碎片符合出射道. 得到了跟随裂变截面、总动能损失、碎片动能和质量分布以及碎片在第一质心与第二质心的角分布等. 实验用了4片200mm×300mm的双维位敏雪崩计数器, 给出了关联的空间位置信息与飞行时间. 三体事件用运动学直接求解, 其中识别裂变对碎片是基于该对之间相对速度为2.4cm/ns的事实. 探测几何效率用蒙特卡罗模拟计算来确定. 实验表明, 跟随裂变源于准弹性散射, 其截面σS.F较大对于27Al靶, 为σS.F总截面的15%, 而89Y靶为70%. 同时发现, 对于幻核靶, σS.F与索末费尔得参数之间有简单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4.
用ΔE-E半导体望远镜测量了84.5MeV及62.0MeV 16O轰击27Al产生的α粒子, 得到了α粒子的发射能谱、角分布、E-θ平面上d2σ/dE﹒dΩ等高图及核温度随发射角的变化. 对产生α粒子的直接机制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对轻系统14N+27Al反应(ELab=93和77MeV), 使用大面积位置灵敏电离室测量了出射类弹碎片, 得到质心系TKE-θ平面上d3σ/dΩdEdZ等高图, 不同TKEL下的角分布和Z分布, 不同碎片的角分布; 推出σ2和相互作用时间τ的关系, 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6.
用大面积位置灵敏电离室测量了80.6MeV16O轰击27Al时产生的出射类弹碎片, 得到了从Li到Na的能谱、角分布、E-θ平面上的d2σ/dΩdE等高线图及Z分布; 导出了准弹和深部非弹的截面; 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在扩散模型的框架内, 用假定中间组合系统以一个统计的寿命衰变的方法分析了68MeV12C+27Al和68.6MeV12C+40Ca的耗散碰撞中产生的产物的三重微分截面d2σ/dZdEdθ的一般趋向. 导出了中间组合系统的半衰期及产生全阻尼深部非弹性产物的平均互作用半径. 简单地对计算的角分布及Wilczynski图与实验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 讨论了产生二者之间的差异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8.
在RIKEN-RIPS上测量了23Al等丰质子核素的核反应总截面(σR)和平行动量分布(P//). 观察到了23Al核反应总截面的增强, 与以前的实验结果相符. 同时得到了23Al等丰质子核素擦掉一个质子后的P//. 在Few-body Glauber模型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 P//的宽度显示23Al基态的外层质子处于d态, 这与g因子测量实验结果一致. 为了同时解释P//和σR的实验测量结果, 我们认为23Al可能有核芯增大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本工作采用固体径迹探测器(天然白云母)测量了72.7,69.6,67.4,65.4,63.4和61.4MeV12C离子轰击181Ta,W,Re,Pt,197Au,Pb和209Bi等裂变反应碎片角分布。由相当于全部动量转移的裂变事件的碎片角分布统计理论分析直接确定了形成全熔合的临界角动量lcr,根据锐截止模型计算了全熔合截面σfu。结果和按照R.Bass模型计算的全熔合激发函数做了比较。我们还分析了已经发表过的14N+Pb和12C+238U碎片角分布数据,由对碎片角分布数据理论分析得到的全熔合截面σfu和直接测量的结果很好的符合。  相似文献   

10.
用ΔE-E计数器望远镜鉴别反应产物,研究71.5兆电子伏的12C离子在27Al靶上引起的准弹性和深部非弹性反应,得到了反应产物硼、铍、锂等的能谱、角分布、以及在E-θ平面的d2σ/dQdE等高线图。对实验结果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本工作采用金硅面垒型半导体探测器和固体径迹探测器测量了57.0—73.0MeV 12C+169Tm, 175Lu, 181Ta, W, Re, Pt, 197Au, Pb和209Bi裂变反应碎片角分布和裂变激发函数. 由相当于全动量转移的裂变事件的碎片角分布统计理论直接确定了全熔合反应截面σfu, 从而获得了作为激发能函数的<Γfn>实验值. 与理论计算符合得到裂变位垒高度, 标准偏差为2.5MeV. 实验上确定的裂变位垒与非旋转液滴模型计算值相符合. 用同样方法, 我们还分析了已经发表了的12C+174Yb, 12C+198Pt, 16O+142Nd, 16O+170Er, 16O+181Ta和18O+192Os裂变反应激发函数, 研究了裂变位垒随裂变核质量数A的变化, 并且和液滴模型理论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中子能量为14.8±0.4MeV, 用直接测定产物核活性的方法, 测定了45Sc(n, 2n) 44Sc反应和86Sr(n,2n)85Sr反应中产生的44mSc, 44gSc, 85mSr和85gSr的绝对截面, 总截面及其比值. 用Huizenga和Vandenbosch[1]统计模型的方法进行理论计算, 从而得到产物核的自旋切割因子σ.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梯形近似和弱耦合条件下求解了(0—3/2)电磁束缚系统的Bethe-Salpeter方程, 给出了精确到0(α)量级的相对论协变的近似B-S波函数, 进而利用此波函数和复合粒子量子场论的微扰展开理论, 计算了Ω+p→(π+Ω)+n过程中(π+Ω)原子的最大产生截面. 其结果为σmax≈4×10-37cm2.  相似文献   

14.
刘绍湘 《中国物理 C》1985,9(3):321-326
测量了50MeV的11B束在40Ar上的弹性散射角分布和单质子转移反应40Ar(11B, 10Be)41K的微分截面. 用光学模型拟合了弹性散射截面. 用包含反冲效应的精确有限程扭曲波玻恩近似(EFR-DWBA)分析了微分截面, 提取了谱因子.  相似文献   

15.
本工作以极好的Z和A分辨测量了5.9MeV/核子的129Xe在56Fe, 124Sn, 116Sn靶上及5.8MeV/核子的136Xe在56Fe靶上引起的准弹和部分阻尼反应产生的类Xe产物的产额. 发现质量分布和电荷分布的离散之间的关系取决于能量阻尼程度和系统. 也得到了关联系数ρ和能量阻尼的关系. 可能是关联系数ρ而不是量σ2A2Z才能正确反映质子和中子交换之间的关联程度.  相似文献   

16.
Using data samples collected at center-of-mass energies of √s=4.009, 4.230, 4.260, and 4.360 GeV with the BES0 detector operating at the BEPC/ collider, we perform a search for the process e+e-→γχc,j (J =0, 1, 2) and find evidence for e+e-→γχc1 and e+e-→γχc2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s of 3.0σ and 3.4σ, respectively. The Born cross sections σB(e+e-→γχc,j), as well as their upper limits at the 90% con dence level (C.L.) are determined at each center-of-mass energy.  相似文献   

17.
用能量为80MeV的19F束通过反应76Ge(19F,xn)布居了90Nb和91Nb的高自旋态. 通过在束测量分析90Nb和91Nb退激射线的符合级联关系, 发现了新的属于90Nb和91Nb$的跃迁, 建立了90Nb和91Nb$的高自旋态能级纲图. 通过经验壳模型计算指定了部分能级的组态, 并结合实验DCO比值和与相邻核素的系统比较, 确认了新能级的自旋和宇称.  相似文献   

18.
12C离子引起的209Bi和238U的裂变中,用放射化学方法分别测量了15个和17个裂变产物的产额.根据这些数据,用三种电荷分布假设计算了裂变碎片的质量分布.计算表明,等电荷位移假设得到的结果一般和裂变碎片高斯质量分布曲线拟合得最好.比较了209Bi(12C,f),238U(12C,f)以及我们较早测量得到的(197Au(12C,f)的质量分布曲线,指出当裂变参数Z2/A>37时,质量分布宽度随Z2/A的增加而迅速增加.  相似文献   

19.
对轰击能在5.3MeV/A以下的16O+27Al系统产生的准弹和深部非弹反应作了较细致的研究. 给出了反应产物的能谱、角分布、电荷分布及E-θ平面上的d3σ/dEdΩdZ等高图, 并分析了它们随轰击能量的演变过程. 讨论了作为轰击能量的函数, 准弹和深部非弹是如何竞争的. 也讨论了轻系统中能量和质量弛豫过程的特征及核结构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叙述了用云母径迹探测器分别探测复合核蒸发余核和裂变碎片的实验,从而测出了12C+27Al,12C+209Bi和14N+Pb反应的全熔合截面和激发函数.并用锐截止模型由全熔合截面导出了临界角动量.实验结果和当前有关的理论计算进行了比较,在实验误差范围内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