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化学通报》2005,68(9):718-718
第三届中国化学会《化学通报》优秀论文奖和优秀编审奖评选活动已经结束。该奖系由《化学通报》创始人戴安邦院士于1994年个人捐资2万元作为基金而设立,用以表彰在《化学通报》上发表的优秀论文作者和为办好《化学通报》做出重要贡献的编委、编辑和审稿专家。本届优秀论文的评选范围为2000~2003年间在《化学通报》上发表的文章;优秀编审的评选范围为同期或更长时间内从事《化学通报》工作的编委、编辑和审稿专家。经过评审委员会认真评选,最后经无记名投票,  相似文献   

2.
王治浩 《化学通报》2003,66(8):509-510,508
《化学通报》创刊于 1 93 4年 1月 ,原名《化学》 ,1 952年 7月改为现名。 1 966年 8月 ,《化学通报》随着“文化大革命”的来临而停刊 ,后于 1 973年 8月复刊。《化学通报》是我国复刊最早的化学期刊 ,我伴着《化学通报》走过了 3 0多年的历程。(一 )《化学通报》复刊后 ,1 973年出版 2期 ,1 974年起为双月刊 ,从第 1期开始向国内外公开发行。1 980年改为月刊。复刊时 ,1 973年第 1期发行 490 0册 ,以后逐年增加 ,到 1 979年 ,国内发行 61 4 0 0册 ,国外发行 670册。复刊后的《化学通报》 ,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方针 ,努力反映国…  相似文献   

3.
赵逸云 《化学通报》2004,67(9):639-640
《化学通报》是我最喜爱阅读及投稿的专业杂志之一。在《化学通报》上,我有过一次从构思、写作、投稿到正式发表论文不到3个月、并在该论文发表3年后意外获奖的传奇经历。  相似文献   

4.
钱贵晴 《化学通报》2004,67(9):638-638
今年,是《化学通报》创刊70周年。70年来,《化学通报》作为中国优秀的综合性化学学术期刊,见证了中国乃至世界化学及其交叉学科飞速发展的历程,同时也为这一领域科技的腾飞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化学通报》的撰稿人及读者群不仅有功勋卓著的科学家,也有广大的科技工作者和教师,还有朝气蓬勃的青年学生。《化学通报》以严谨的科学态度、敏锐的科学眼光和执着的科学精神,为广大的读者及时报道了国内外化学及其交叉学科的进展,介绍了新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术,传播了最新的科技成果,提供了大量的科技信息,促进了国内外的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5.
王治浩 《化学通报》2004,67(9):634-636
《化学通报》创刊70年来,有两位化学大师做出过重大贡献:一位是《化学通报》的前身《化学》的创始人戴安邦先生(1934年在南京创刊);另一位是“文化大革命”后期,《化学通报》在北京复刊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柳大纲先生。  相似文献   

6.
汪常明 《化学通报》2013,(6):569-576
《化学通报》(《化学》)自创刊以来便开设化学史栏目,坚持科学与科学史学并重。新中国成立以后,这一传统得以保持和发扬。《化学通报》中与化学史相关的栏目有《化学史》、《化学家》和《化学哲学》等。统计表明,1952至2011年60年间,该杂志发表化学史论文及相关文献466篇,为我国化学史人才的培养及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我当编委时的一些回忆钟攸兰(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100080)当我看到《化学通报》荣获三项一等奖时心情十分激动,这是全体编委和编辑同志们长期辛勤努力的结果。1958年夏,在化学所大楼二楼会议室,《化学通报》召开了一次会议,正式明确《化学通报》挂...  相似文献   

8.
《化学通报》对我的感受傅广宛(北京大学经济学院,100871)作为《化学通报》的读者已经十几年了。十几年来,《化学通报》象一位学识渊博的老师与我在事业上风雨相伴,给我以启迪,给我以知识,使我从一个普通的读者成长为她的一个作者。值此《化学通报》六十华诞...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化学会《化学通报》优秀论文奖和优秀编审奖是《化学通报》创始人、已故戴安邦院士于1994年捐资设立的,用以表彰在《化学通报》上发表的优秀论文作者和为办好《化学通报》做出重要贡献的编委、编辑和审稿专家。本届优秀论文的评选范围为2013~2018年间在《化学通报》上发表的文章;优秀编审的范围为同期或更长时间从事《化学通报》工作的编委、编辑和审稿专家。评委认真评选,最后通过无记名投票,评出优秀论文8篇、优秀编委和优秀审稿专家共6人,现公布如  相似文献   

10.
《化学通报》2014,(7):731
<正>中国化学会《化学通报》优秀论文奖和优秀编审奖是《化学通报》创始人、已故戴安邦院士于1994年捐资设立的,用以表彰在《化学通报》上发表的优秀论文作者和为办好《化学通报》做出重要贡献的编委、编辑和审稿专家。本届优秀论文的评选范围为2008~2012年间在《化学通报》上发表的文章;优秀编审的范围为同期或更长时间从事《化学通报》工作的编委、编辑和审稿专家。评委认真评选,最后通过无记名投票,评出论文8篇、优秀编委和优秀审稿专家共6人,现公布如下:  相似文献   

11.
第二届中国化学会《化学通报》优秀论文奖和优秀编审奖评选活动已经结束。该奖系由《化学通报》的创始人戴安邦院士于 1 994年个人捐资 2万元作为基金而设立 ,用于表彰在《化学通报》上发表的优秀论文作者和为办好《化学通报》做出重要贡献的编委、编辑与审稿专家。本届优秀论文的评选范围为 1 996~ 1 999年间在《化学通报》上发表的文章 ;优秀编审的评选范围为同期内从事《化学通报》工作的编委、编辑与审稿专家。评选过程中 ,共推荐了候选优秀论文 70篇、优秀编审 1 8名。经评审委员会认真评选 ,最后经无记名投票评出优秀论文 2 1篇 ,其…  相似文献   

12.
《化学通报》2005,68(2):99-99
《化学通报》创始人戴安邦院士在 1 994年《化学通报》创刊 60周年时提议并捐资设立了“中国化学会《化学通报》优秀论文奖和优秀编审奖” ,用以表彰在《化学通报》上发表的优秀论文的作者和为办好《化学通报》做出贡献的编委、编辑、编务和审稿专家。今年将进行第三次评奖。本次评选的优秀论文范围是在 2 0 0 0~ 2 0 0 3年间于《化学通报》上发表的体现“新、基、通、普”特色、有较高学术水平、发表后被引用率较高和对科研、教学、生产和经济与社会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的论文。评选的优秀编审范围是从事《化学通报》编委、编辑、编务和审…  相似文献   

13.
《化学通报》──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吴惠君(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上海200062)《化学通报》以其“新、基、通、普”四字的办刊方针赢得了化学工作者的一致赞誉。在我任编委工作期间,我所接触的教师对《化学通报》都是很有感情的。我从事有机化学教学与科研多年,也...  相似文献   

14.
陈光旭先生于五十年代任《化学通报》主编,1980年《化学教育》创刊后又任主编。这两次我有幸都在他领导下担任编委工作。  相似文献   

15.
《燃料化学学报》2006,34(3):372-372
2006年4月14日,《燃料化学学报》创刊五十周年刊庆会及编委、顾问会议在扬州市迎宾馆举行。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所组织和主持。参加会议的有学报现任编委和顾问,以及中国化学会、科学出版社、SCI数据库中国办事处、EI数据库中国办事处等特邀代表。  相似文献   

16.
1984年4月26日至29日,来自全国各地的《化学通报》编委和代表共七十余人在南京聚会,参加《化学通报》创刊五十周年纪念和第五次全国编委会。《化学通报》主编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名誉所长柳大纲主持了开幕式。副主编科学院化学所研究员张德和做了通报五十年的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17.
方乘教授,湖南省新化县圳上村人,生于一八九七年十二月五日。他是《化学通报》前身《化学》的第一届编委,是一位有影响的化学教育  相似文献   

18.
王治浩 《化学通报》2001,64(4):255-257
戴安邦 ,1 90 1年 4月 3 0日生于江苏丹徒县 ,1 999年 4月 1 7日在南京逝世。他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教育家、编辑家和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曾历任金陵大学化学系主任、理学院院长 ,南京大学化学系主任、配位化学研究所所长 ,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理事长 ,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和第 2 5届国际配位化学会议主席等职。他是《化学》和《无机化学学报》的创始人 ,并任两刊总编辑、主编和《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副主编多年。在戴安邦先生诞辰 1 0 0周年之际 ,我们非常怀念他对《化学通报》的无私奉献精神…  相似文献   

19.
编辑部通告     
《化学通报》2013,(1):45
本刊1934年创刊时原名为《化学(Chemistry)》,直至新中国成立后,因众所周知的原因,更名为《化学通报》,英文刊名仍沿用Chemistry。但在过去的岁月中,在一些检索系统中对于本刊的英文刊名写法不很一致。在本刊第15届编委会第1次会议上,不少编委呼吁应该予以明确。经反复斟酌并按照国家《出版工作管理条例》中有关中文期刊的外文  相似文献   

20.
编辑部通告     
《化学通报》2012,(11):1019
本刊1934年创刊时原名为《化学(Chemistry)》,直至新中国成立后,因众所周知的原因,更名为《化学通报》,英文刊名仍沿用Chemistry。但在过去的岁月中,在一些检索系统中对于本刊的英文刊名写法不很一致。在本刊第15届编委会第1次会议上,不少编委呼吁应该予以明确。经反复斟酌并按照国家《出版工作管理条例》中有关中文期刊的外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