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利用双层流动反应管作为束源 ,研究了F与CH2 Br2 反应生成的CBr2 和Br2 的气相激光诱导荧光色散谱 ,将得到的谱线分别指定为CBr2 的 A(0 ,13,0 )→ X(0 ,v2 ″,0 ) (v2 ″ =1~ 6 )跃迁和Br2 的 B3 Π+ u → X1Σ+ g 跃迁 ,从光谱中首次得到气相CBr2 自由基基态弯曲振动频率ν2 ″ =2 15cm-1,实验确认了CBr2 自由基和Br2 是F +CH2 Br2 过程多步反应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本文使用文献中的N_2H+(1-0)、H~(13)CO+(1-0)、HCN(1-0)和HN~(13)C(1-0)谱线数据研究大质量恒星形成团块的化学性质和演化,发现H~(13)CO~+和HN~(13)C的丰度受H_2柱密度的影响.由于从A阶段到B阶段这两个丰度的中值增加了近10倍,H~(13)CO~+和HN~(13)C适合追踪大质量恒星形成团块的演化.从A到B阶段四种分子丰度增长速度从高到低依次为H~(13)CO~+、HCN、HN~(13)C、N_2H~+.结果表明进行光学薄分子谱线的高分辨率观测对于研究大质量恒星形成团块的化学演化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采用高精度的量子化学从头计算多参考组态相互作用方法(MRCI)和相关一致基,计算了Li Br分子基态的光谱常数(Re,ωeand De)和势能曲线.为获得更准确的结果,计算中还考虑了二阶Douglas-KrollHess相对论修正对Li Br分子基态的平衡键长、谐振频率和离解能影响.将计算得到的势能曲线拟合为Murrell-Sorbie解析势能函数形式,并进一步计算得到Li Br分子基态的其它光谱常数(ωeχe,αe,Beand D0).比较发现它们与实验值符合的非常好.通过求解核运动径向Schrdinger方程,找到了Li Br分子基态的全部振动态.还计算了每一个振动态的振动能级、经典转折点和惯性转动常数,这些结果与已有的实验值一致.  相似文献   

4.
我们研究了室温下系列Sr掺杂的Y(Ba1-xSrx)2Cu3O7-δ陶瓷样品的63,65Cu核四极共振谱.在YBa2Cu3O7-δ(Y123)中Sr2+的替代会在体系中产生化学压强效应,这种化学压强导致了CuO2平面的Cu(2)核四极共振信号向高频移动,而CuOx链层的Cu(1)核四极共振信号向低频移动.随着Sr2+掺杂的增加,Cu(2)和Cu(1)的核四极共振峰的峰宽都明显地变宽,同时还观察到一个新的Cu核四极共振峰.最后,我们给出了化学压强对超导转变温度的抑制的一些讨论,认为它与CuOx链层氧原子的部分无序导致的载流子非均匀分布或局域化有关.  相似文献   

5.
用虚拟自旋-1/2算符理论考察了I=1的核四极共振自旋系统在其能级间隔较小时对1-2个脉冲的响应.由于核四极相互作用表象中的射频场与核自旋的相互作用(Hrf)包含时间,因而用Dyson时序算符来计算密度算符在Hrf作用下的演化.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自1950年德国哥廷根大学的Dehmelt和Kr(?)ger发现~(35)Cl、~(37)Cl的核四极共振信号,到现在已37年.由于核四极共振信号比核磁共振信号弱得多,实验上灵敏度很低,对于生物学上很有意义的~(14)N、~2D、~(17)O等无法检测,使得核四极共振的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停滞不前.但近年来“核磁——核四极”双  相似文献   

7.
黎明  毛希安 《波谱学杂志》1994,11(2):195-200
本文测定了DMF-H2O和DMF-D2O体系在全部浓度范围内(摩尔分数为0~1) DMF分子中四极核14N的弛豫时间,讨论了弛豫的溶剂同位素效应和影响四极核弛豫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体系中14N的弛豫与溶剂水分子的动力学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无限稀释条件下溶质分子的运动完全受溶剂分子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利用全相对论多组态:Dirac-Fock方法系统地计算了高离化类铍离子的磁四极M2 2s2 1S0-2s2p3P2 (Z=10-103)自旋禁戒跃迁的能级间隔、跃迁概率和振子强度,计算中考虑了重要核的有限体积效应,Breit修正和QED修正,所得结果和最近的实验数据以及理论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高原子序数的高电荷离子(Z≥70)磁四极M2自旋禁戒跃迁几乎可以和中性原子的光学允许跃迁相比拟,不仅在天体等离子体中,在ICF和MCF高温激光等离子体中,磁四极自旋禁戒跃迁和其他自旋禁戒跃迁(磁偶极、电四极)一样不容忽视,在双电子复合、不透明度、自由程等理论计算中应该考虑其影响.  相似文献   

9.
用BESⅠ的 7.8× 1 0 6 J/ ψ数据更为精确地测定了J/ ψ→π0 3 (π+π- )和J/ ψ→ω2 (π+π- )的分支比 (Br(J/ ψ→π0 3 (π+π- ) ) =( 2 .52± 0 .0 6± 0 .4 3 ) % ,Br(J/ ψ→ω2 (π+π- ) ) =( 1 .3 1± 0 .0 9± 0 .2 1 ) % .同时对 4π不变质量谱和ωππ不变质量谱进行研究分析 ,试图观察是否存在有兴趣的信号 .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描述了一台场效应管超再生核四极共振谱仪的工作原理和性能;谱仪的振荡检波级是作者研制的一个频率覆盖范围较宽、灵敏度较高的场效应管(FET)超再生振荡检波器。文中还给出用本谱仪显示、记录的部分化学样品中的35Cl核和37Cl核的核四极共振(NQR)谱,并对使用场效应管的超再生振荡检波器的灵敏度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利用从头算和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腺嘌呤(A)-5-溴尿嘧啶复合物中(T+)中的键合模式. 研究结果表明,T+中的Br原子同时与A分子中的氨基氢和氮原子存在弱的相互作用,在这种结合模式中,Br原子与亲核基团H正面结合,同时与亲电基团N侧面结合,分别形成氢键和卤键.静电势分析发现:T+中的Br原子与A中的N7 (或N1)是通过静电相互吸引的. Br与N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分子中的原子理论得以证实. 关键点的拓扑参数显示卤键是闭壳层相互作用. 自然键轨道分析说明,A中N原子上孤对电子的电荷主要转移到C{Br的反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一套高分辨的离子速度影像装置。在这套装置中,离了透镜的设计是利用Simion7.0应用程序对电场中离子的空间分布进行模拟“聚焦”得到的,达到了将离了源空间分布中速度相同而位置不同的离子聚焦在同一点上的效果。利用这套装置研究了CCl3Br在267nm附近的光解反应产物Br(^2P3.2)和Br^*(^2P1.2)的速度和角度的分布,得到了β(Br)=-0.48,β(Br^*)=1.44。  相似文献   

13.
吴华川 《中国物理 C》1986,10(5):605-612
本文建立了统一描述重偶偶核的四极集体运动、α结团和八极振动的代数模型U(6)×U(11), 给出了该模型的三种动力学对称性: SU(5)、SU(3)和SO(6). 计算了SU(5)极限下的能谱, 并与218Ra核的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运用离子速度成像技术研究了2-溴戊烷分子在~234 nm处的光解离动力学. 通过分析光解产物Br(2P3/2)(简称Br)和Br(2P1/2) (简称Br*)的速度影像,分别得到其速度分布和角度分布. Br和Br*的速度分布可以用两个高斯分布拟合,分别对应于2-溴戊烷在~234 nm处两个独立的光解离反应通道. 高能的高斯分量对应于C-Br伸缩振动模式的直接解离,低能的高斯分量对应于弯曲振动和C-Br伸缩振动耦合所导致的解离. 确定出光解离产物Br的相对量子产率为0.892,结合Br和Br*碎片的各项异性参数和溴原子的相对量子产率,讨论了3Q03Q11Q1激发态分别对产物Br和Br*的贡献. 通过对比溴代戊烷4种同分异构体光解离过程的差异,讨论了分子烷基分支化对光解机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用神经网络方法鉴别τ的强子衰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国明  陈刚 《中国物理 C》1995,19(8):692-702
用神经网络法鉴别τ的单叉强子衰变τ→h+nπ0+v,n=0,1,2,3.并进而测得上述各道的分支比:Br(π/Kv)=(12.18±0.26±0.42)%,Br(π/Kπ0v)=(25.20±0.35±0.50)%,Br(π/K2π0v)=(8.88±0.37±0.38)%,Br(π/K3π0v)=(1.70±0.24±0.39)%,其中第一项误差是统计误差,第二项是系统误差.  相似文献   

16.
由包含单极对力与四极力的原始哈密顿量出发, 采用生成坐标方法(GCM), 微观地推导了与截断四极声子模型(TQPM)形式相同的等效哈密顿量及电四极跃迁算符. 通过对应关系即可计算出唯象IBM哈密顿量及跃迁算符中所需的参量值. 文中对振动型核110Cd及150Gd的实验数据进行了计算, 获得较好符合.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自旋-1体系自旋空间的旋转特性的讨论建议了抑制四极核旋转边带的4(π/2)脉冲系列,进而给出了一种4(π/2)-4π脉冲系列,该系列可用于获得该四极核体系的化学位移各向同性固体高分辨谱。文中给出了相应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8.
有实验证据表明,~6Li核的基态和第一、三激发态主要是d-α集团结构态.本文采用单道共振群方法(RGM)计算了~6Li的这些集团态之间的电四极跃迁,算得的电四极约化跃迁几率B(E2;E_1→E_0)=21.06fm~4,比用含P态激发的双中心集团模型算得的12.14,13.11和18.14fm~4以及和用LCCO算得的13.88fm~4更符合于实验值25.1±2.0fm~4.算得的B(E2;E_3→E_0)=9.67fm~4,亦在实验值6.483±3.360fm~4的误差范围内符合:这些符合说明了所用的RGM波函数是比较好的.  相似文献   

19.
李山  刘根起 《光谱实验室》2005,22(2):278-280
在 0 .1 6 mol/ L H2 SO4介质中 ,2 - (5 -氯 - 2 -吡啶偶氮 ) - 5 -二乙氨基苯酚 (5 - Cl- PADAP)与 Br O-3 和 SCN-形成紫红色三元离子缔合物 ,最大吸收波长为 5 6 0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1 .9× 1 0 4L· mol-1 · cm-1 ,Br O-3 含量在 0— 2× 1 0 -5mol/ 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可用于化学试剂中微量 Br O-3 的测定。  相似文献   

20.
对Br2分子在可见-近紫外吸收带的光解离行为进行了研究. 运用波包动力学方法在ab initio势能面的基础上获得了分立电子态的激发截面和电子态跃迁的吸收光谱,同时也确定了溴原子碎片的相对量子产额. 对解离途径中可能涉及到的非绝热机制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 电子-振动耦合作用对(Br*+Br)产物通道的影响是可以忽略的,并借助于Landau-Zener模型获得了两个不同对称性的电子态B3Π+0u和C1Πu之间的耦合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