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董铁宝教授──我国固体断裂理论研究的先行者之一范天佑(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研究中心北京100081)1992年12月29日是北京大学力学专业建立40周年纪念日,笔者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几位老师在谈话中建议我写一篇纪念董铁宝教授(1917-1968)的...  相似文献   

2.
1952年根据教育部的决定,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设立了力学专业,这是我国第一个力学专业。它开始由力学教研小组筹建,周培源教授任组长,以后又聘请了若干校外兼课教员。第一届力学专业大学生在1956年毕业。由于我国外交事业和留美学生归国斗争的胜利,1955年至1956年,先后有王仁、周光坰、董铁宝、孙 ...  相似文献   

3.
邱明 《摩擦学学报》2005,25(6):602-602
由美国机械工程学会(ASME)和摩擦润滑工程学会(STLE)主办的第3届世界摩擦学会议于2005年9月12-16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美国总统布什给大会发了贺信,来自60多个国家近1000名代表以及35个学术团体参加了会议,其中我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理事长张嗣伟教授,清华大学雒建斌教授、金元生教授、孟永钢教授,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白明武教授,中国矿业大学葛世荣教授,  相似文献   

4.
流体力学杂志“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由剑桥大学教授George Batchelor在1956年5月创办,在国际流体力学界享有很高的学术声望,被公认为是流体力学最著名的学术刊物之一,2005年的影响因子为2.061,雄居同类期刊之首.在它创刊50周年之际,2006年5月JFM出版了第554卷的纪念特刊,其中刊登了现任主编(美国西北大学S.H.Davis教授和英国剑桥大学T.J.Pedley教授)合写的述评:“Editorial:JFM at50”,以JFM为背景,从独特的视角对近50年来流体力学的发展进行了简明的回顾和展望,并归纳了一系列非常有启发性的有趣统计数字.2006年7月21日在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和理论物理研究所(DAMTP)举行了创刊50周年的庆祝会.下午2点,JFM的新老编辑和来宾会聚一堂,Pedley教授致开幕词,其后是5个精彩的报告:The mysterious rattleback and its fluid counterpart(Keith Moffatt),Developments in shear instabilities(Patrick Huerre),Falling clouds(Elisabeth Guazzelli),Ecotectural fluid mechanics(Paul Linden),The success of JFM(Herbert Huppert),最后由Davis教授致闭幕词.  相似文献   

5.
1会议概况 由亚洲流体力学委员会(Asian Fluid Mechanics Committee)主办,马来西亚工程师协会(The Institution of Engineers,Malaysia)承办的“第十一届亚洲流体力学会议’2006”(The Eleventh Asian Congress of Fluid Mechanics,11ACFM’2006)于2006年5月22-25日在位于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市中心的Berjaya时代广场酒店会议中心(Berjaya Times Square Hotel & Convention Center)召开.会议的组织委员会由亚洲流体力学委员会和当地组委会组成.其中亚洲流体力学委员会主席为M.Kiya(Japan)教授,副主席为崔尔杰教授和P.R.Viswanath (India)博士.当地组委会主席由C.S.Ow(Malaysia)教授担任,副主席由C.P.Tso(Malaysia)教授担任.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协第9次“青年科学家论坛”纪要(节录)中国科协第9次“青年科学家论坛”于1996年5月在北京举行.由清华大学杨卫教授,郑泉水教授,中国矿业大学谢和平教授,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洪友士研究员担任执行主席.“论坛”分为3个报告单元和2个讨论单元,报告...  相似文献   

7.
???? 《力学与实践》1997,19(3):70-71
记香港科技大学的两位力学家——谢定裕教授和许为厚教授武际可(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北京100871)在美国有一种说法:“我们虽然力学系很少,却到处都是力学.”成立于1991年,较多吸收了美国办学经验的香港科技大学,也没有专门的力学系,却集中了一批...  相似文献   

8.
记香港科技大学的两位力学家——谢定裕教授和许为厚教授武际可(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北京100871)在美国有一种说法:“我们虽然力学系很少,却到处都是力学.”成立于1991年,较多吸收了美国办学经验的香港科技大学,也没有专门的力学系,却集中了一批...  相似文献   

9.
第3届工程塑性及其应用进展亚太学术会议(AEPA'96)(1996年8月21—24日,日本广岛)工程塑性及其应用进展亚太学术会议由香港理工大学李荣彬教授与清华大学徐秉业教授等发起.第1届由李荣彬教授主持,于1992年在香港举行.第2届由徐秉业与杨卫两...   相似文献   

10.
加拿大McGill大学的S.Ostrovskaya博士和J.Augeles教授在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应用力学评论》(ASMEAppliedMechanicsReview,1998,51(7):415~433)上发表"分析力学框架中非完整系统的再研究"(Nonholonomicsystemsrevisitedwithintheframeworkofanalyticalmechani...   相似文献   

11.
研究教学理论、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创新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教学理论、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创新能力郑孝慈(天津理工学院一分院,天津300060)1理论指导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教授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他认为心理机能的发展在任何时候都有两种水平,一是现有水平,另一个是“最近发展区”水平:后一种水平表...  相似文献   

12.
亚洲流体力学大会是一个系列会议,每三年召开一次,这次第九届大会,于2002年5月27N31日在伊朗的伊斯法罕(Isfahan)召开.会议组织委员会的主席是伊斯法罕技术大学的希拉尼(E.Shirani)教授.  相似文献   

13.
李家春 《力学进展》2000,30(3):471-471
英国皇家协会会员,英国剑桥大学G.K.Batchelor教授(1920~2000)不幸于2000年3月30日晚逝世,享年80岁.他与帕金森氏病进行了顽强的抗争.4月10日中午,他的同仁和亲友在剑桥火葬场举行了简单的葬礼,只有鲜花.对他生活和工作的纪念将在剑桥的Trinity学院保留到夏季. Batchelor教授生于 1920年 3月 8日,就读于墨尔本大学(BSc, MSc),剑桥大学(PhD);在墨尔本 CSIR航空部工作 4年后到剑桥大学跟随 G.I. Taylor工作,任数学讲师(1941~19…  相似文献   

14.
搬运反应塔     
搬运反应塔余学进(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力学教研室南昌330034)我国著名的力学家,科学院院士钱令希教授曾指出:“Zo世纪发展力学的担子从物理学转到工程技术界的肩上,巾].一言道明了力学的发展方向就是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工程实践本身不仅作为力学发展的源泉和...  相似文献   

15.
李家春  符松  詹杰民 《力学进展》2011,41(5):637-638
由中国力学学会主办,中山大学承办的第六届国际流体力学会议(Th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luid Mechanics,简称ICFM6)于2011年6月30日至7月3日在广州举行。来自中国、挪威、俄罗斯、日本、美国、英国等19个国家的近2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参会嘉宾有我国流体力学专家周恒院士、李家春院士、符松教授、佘振苏教授、林建忠教授、沈清教授、刘桦教授、曹志先教授、香港的W.Shyy教授以及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诸委员,还有来自日本的 M.Yamamoto教授、挪威的John Grue教授、俄罗斯的V.V.Kozlov教授、 A.A.Maslov教授、美国的E.S.Oran教授、英国的N.D.Sandham教授、等等。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力学与材料研讨会”于2001年7月9~12日在西安召开,且每两年召开一次.研讨会的目的是:(1)交流和促进力学和材料学科及在先进技术中应用.(2)加强国际间中国出身的学者间的合作.研讨会的语言采用中文,演讲人和讨论主持人来自世界各地,研讨会向一切有成就的学者和研究生开放.每个演讲人用一小时讲解题目的背景,当前的研究水平并进行讨论.演讲是非正式的,允许与会者即兴提问.会议自始至终还有许多非正式的活动.第一届研讨会由西安交通大学陈宜亨教授和普林斯顿大学锁志刚教授任主席;西安交通大学王铁军教授…  相似文献   

17.
郑泉水 《力学进展》1999,29(3):441-444
1会议概况非均质材料的力学(Mechanicso(Heterog’-neonsMaterials)国际研讨会于1999年6月21日和22日在法国Grenoble市举行.出席者共有来自中国、法国、意大利、波兰、瑞士、西班牙、英国和美国的70多位学者.会议上作了27个特邀报告.组委会特别感谢了J..LChaboche(法)、CHuet(瑞士)、S.Nemat-Nasser美)、T.Onat美)、A.J.M.Spencer(英)、JR.WilliS(英)、A.Zaolli(法)和郑泉水(t)的出席和演讲.会议由法国Grenoble的3S实验室(Labora-tolreSolsSolidesStructures)F.Darve和B.Loret教授发起…  相似文献   

18.
方同 《力学进展》2000,30(1):149-149
朱位秋教授治学随机振动理论有年,早期从师于我国航空与力学界权威学者季文美教授,后又得到国际闻名随机振动宗师S.H.Crandall教授与Y.KLin(林幼堃)教授的指导,经常有独特贡献发表于国际学术刊物与会议.朱位秋教授的《随机振动》一书完成于90年代转捩之际,1992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其特点是“全而新”。所谓“全”是指该书系统全面地阐述了随机振动理论的基本概念、方法与主要成果.它包含了许多当时同类书籍未及论述的内容,特别是有关非线性系统随机振动的理论与方法.所谓“新”是指它几乎包罗了近年来(…  相似文献   

19.
胡海岩 《力学进展》1999,29(2):278-278
1999年3月2日至5日,由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IUTAM)主办的“机械系统非线性振动专题会议”在越南河内召开.国立越南大学NguyenVanDao教授和德国汉堡工业大学EdwinKreuzer教授担任会议主席.来自欧洲、美国、中国、日本和越南...   相似文献   

20.
《实验力学》1995,10(3)
中国力学学会第八届全国实验力学学术会议纪要(1995年8月9日通过)中国力学学会第八届全国实验力学学术会议于1995年8月6日至9日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镜泊湖召开。会议开幕式由中国力学学会实验应力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苏先基教授主持,专业委员会主任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