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Some new approaches for nonlinear force-free magnetic field are presented and new exact solutions are found analytically. Examples are given and some implications of results to astrophysical solar plasmas as well as tokamak or/and spheromak plasma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
磁性薄膜研究的现状和未来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戴道生 《物理》2000,29(5):262-269
概括介绍了近十几年来磁性薄膜研究的主要成果、应用和可能的发展情况,主要内容有:钙钛矿结构氧化物薄膜的磁性和庞磁电阻效应,磁性金属多层 膜的层间耦合和巨磁电阻效应及磁电阻磁头应用情况,光存储技术纳米点阵存储技术,磁电子学。  相似文献   

3.
生物磁技术在食用菌栽培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银春 《物理》1996,25(8):488-490
用磁场处理水(简称磁水,下同)喷浇食用菌能获得高产,这是生物磁技术在食用菌栽培中应用的新成果,实验表明:用磁不拌料加菇期喷浇磁水的方法最好,它可使食用菌增产10%-50%,磁水能使纤维素酶,脂酶,淀粉酶等酶的活性增加,加速了纤维素,脂肪,淀粉等养分的分解,并提高这些养分的利用率,达到增产的效果,这是食用菌喷施磁水获得增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5.
磁流体磁光特性的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潘学礼  潘应天 《光学学报》1996,16(12):725-1729
研究稀磁液磁致双折射效应与磁液各参量及磁场的关系,并基于其磁光弛豫特性与载液粘度的关系(爱因斯坦方程)初步分析了磁液光纤磁光粘地性及其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趋磁细菌是一种水生的能够运动的微生物,通常存在于含氧—缺氧的具有垂直化学梯度的沉积物和水柱等过渡区域中.在这种分层环境中,地磁场磁力线作为垂直通道,趋磁细菌在通道中沿着磁力线方向排列,上下运动寻找最佳生存位置.这种现象背后的机制则是趋磁细菌体内磁小体磁接收器的存在.趋磁细菌体内具有磁性的链状排列的磁小体,磁小体链与外磁场相互作用,使趋磁细菌可以沿着磁力线游动,具有极性趋磁性,而这种趋磁性与趋磁细菌趋氧性密切相关,帮助它处于最佳氧化还原生存环境中.本文就主要对趋磁细菌体内的磁小体、磁小体链的物理特征以及磁小体磁接收器的工作模型做简要描述,希望能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郝志红  王海英  张荃  莫兆军 《物理学报》2018,67(24):247502-247502
EuTi0_3是直接带隙半导体材料,在液氦温度附近呈现反铁磁性,且具有较大的磁熵变,但是当其转变为铁磁性时,可以有效提高低磁场下的磁熵变.本文通过元素替代,研究晶格常数的变化和电子掺杂对磁性和磁热效应的影响.实验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EuTiO_3和Eu_(0.9)M_(0.1)TiO_3 (M=Ca, Sr, Ba, La, Ce, Sm)系列样品.结果表明:大离子半径的碱土金属离子替代提高了铁磁性耦合,有利于提高低磁场下的磁热效应.电子掺杂可以抑制其反铁磁性耦合从而使其表现为铁磁性.当大离子半径的稀土La和Ce离子替代Eu离子时,既增大了晶格常数也实现了电子掺杂,表现出较强的铁磁性.在1 T的磁场变化下,Eu_(0.9)La_(0.1)TiO_3和Eu_(0.9)Ce_(0.1)TiO_3的最大磁熵变分别为10.8和11 J/(kg·K),均大于EuTi0_3的9.8 J/(kg·K);制冷能力分别为39.3和51.8 J/kg,相对于EuTi0_3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8.
“磁疗法”是磁穴疗法、磁水疗法等的总称(以下简称“磁疗”)尤其是“磁穴疗法”是从祖国医药学宝库里和针炙疗法的基础上发掘出来的。“磁疗”简单易行、无创伤、无痛苦、无副作用。受到广大群众欢迎。磁疗特别在治疗高血压、风湿性关节炎、喘息性支气管炎颅部神经疼和尿路结石等方面获得了成效。“磁疗”为什么能治病?怎样才能正确掌握“磁疗”技术提高疗效?这还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本文参阅了有关“磁疗”资料,结合大量临床实践,提出磁疗法机理的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磁液磁光双稳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潘应天  杜从武 《光学学报》1991,11(8):88-692
本文基于磁液磁致双折射效应,实现了其磁光双稳特性的研究。理论上,建立了其磁光双稳传输模型、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实验分析系统。研究表明:磁液薄膜具有良好的磁光双稳特性,可用作超长波红外波导器件。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La2/3Sr1/3MnO3单晶中b和a(c)轴方向的磁热效应进行了研究,由于晶体的磁晶各向异性,磁热效应表现出一定的各向异性.通过不同温度下的等温起始磁化曲线的实验分析表明,在外加场为10kOe的情况下,b和a(c)轴方向的磁熵变-ΔSM(H)在370K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942Jkg-1K-1和1.873Jkg-1K-1.低场下较大的磁熵变是由于磁化强度随外场迅速变化以及自旋-晶格的耦合造成的.La2/3Sr1/3MnO3单晶在低场下表现出相对较大的磁热效应,表明其在磁制冷方面有一定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12.
磁制冷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能源紧缺、全球气温上升、环境影响日趋严重的背景下,磁制冷作为一项高新绿色制冷技术,其发展前景为各国所看好。文中简要介绍了有关磁制冷样机的研究现状、磁制冷原理、磁制冷循环、磁制冷的关键技术,以及磁制冷的应用,并对磁制冷的趋势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3.
磁电子学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本文综述了自旋极化输运过程中巡游电子的自旋极化、自旋相关的散射及自旋弛豫等三方面的内容;全面总结了铁磁金属的磁电阻效应(AMR)、磁性金属多层膜和颗粒膜的巨磁电阻效应(GMR)、氧化物铁磁体的特大磁电阻效应(CMR)以及磁隧道结的巨大隧道电阻效应(TMR)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实验结果及理论模型;简单介绍了新生的磁电子器件—磁电阻型随机存取存储器(MRAM)和全金属自旋晶体管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相似文献   

14.
磁光型记录介质疲劳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成韬  张鹰  高正平  李言荣 《应用光学》2001,22(4):11-13,16
本文对单层结构和多层结构磁光型记录介质的疲劳特性进行研究,并对记录介质化学稳定性、记录介质循环擦写后记录磁畴物理特性及磁光记录动态特性载噪比和误码率进行分析,最后对磁光型记录介质的疲劳特性和信息记录可靠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5.
张虎  邢成芬  龙克文  肖亚宁  陶坤  王利晨  龙毅 《物理学报》2018,67(20):207501-207501
磁熵变(△SM)与磁场(μ0H)的相关性已在很多二级相变材料中被研究并报道,但一级相变材料的磁热效应与磁场相关性还少有报道.本文在具有一级磁结构相变的Mn0.6Fe0.4NiSi0.5Ge0.5材料中研究发现△SM与μ0H存在线性相关性,并通过麦克斯韦关系式的数值分析详细讨论了这一线性相关性的来源.同时,进一步发现在低磁场时,△SM近似正比于μ0H的平方.该线性相关性同样在一级磁结构相变Ni50Mn34Co2Sn14材料中得到了印证.但由于一级磁弹相变LaFe11.7Si1.3材料相变温度具有更强的磁场依赖性,不具有△SM的线性相关性,因此,本研究表明,当磁结构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具有弱磁场依赖性时,△SM与μ0H具有线性相关性.进而,在磁场未达到相变饱和磁场以下,利用△SM与μ0H的线性相关性可以有效推测更高磁场下的△SM.  相似文献   

16.
Two new solutions for non-constant-α force-free magnetic field are found analytically. Implications of the results to astrophysical solar plasmas as well tokamak plasma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7.
磁卡诺循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超铀 《大学物理》1993,12(1):47-48
  相似文献   

18.
19.
宽温区磁致冷机工质材料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闻 《物理》1996,25(4):224-228
评述了在室温以下的整个低温温区磁致冷机工质材料的研究进展,其中包括为扩展有效致冷温区而设计的复合铁磁材料,新近发展迅速的纳米磁致冷材料,在H2液化器中适用的稀土金属间化合物,以及纯4f族合金等。评价了各种工质材料的性能,通过对磁致冷H2液化器的Yong分析,给出了工质材料的优化判据。  相似文献   

20.
浅谈“磁”     
钱霞 《物理与工程》2012,22(2):53-56
“磁”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现象.本文阐述了“磁”的来源,分类,磁性材料在磁悬浮列车、磁存储等方面的应用,同时也阐述了生物磁现象、生物磁的导航功能及在医学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