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二氧环己酮—乙交酯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对二氧环己酮与乙交酯无规共聚物的化学结构,热性能。体外降解性能及共聚反应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单体配比中乙交酯含量的增加,共聚物中乙交酯含量增加,共聚物结晶能力下降,玻璃化转变温度升高,降解速率加快。随着聚合反应时间的延长,单体转化率及聚合物分子量不断增加。聚合时间超过96小时后,转化率及分子量变化趋于平缓。  相似文献   

2.
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十八醇为引发剂,分别以右旋丙交酯和左旋丙交酯与乙交酯为原料,在真空条件下经本体熔融开环聚合制备了系列右旋丙交酯聚合物(E)和左旋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F),其结构经1H NMR和IR表征。利用DSC研究了E和F共混物(M)的结晶性能,结果表明,E和F能形成具有较高熔点的立构复合物(SC),其形成能力随E分子量的增加而降低,且SC的含量在E和F共混比为49∶51附近出现极大值。  相似文献   

3.
乙交酯(GA)和己内酯在辛酸亚锡催化下经聚合反应合成了乙交酯-己内酯无规共聚物(Px)。体外加速降解研究结果表明,Px的降解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0 h~12 h,12 h~36 h和36 h~72 h。Px中GA含量越高,其变化越接近于聚乙醇酸。  相似文献   

4.
以丙交酯和乙交酯为原料,PEG-800为引发剂,采用开环聚合方法合成了具有不同单体比例的共聚物。通过IR、1 H-NMR表征了聚合物的结构,应用GPC技术分析了不同单体组成对共聚物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影响;通过接触角测定的方法考察了不同单体比例组成对其共聚物的亲水性能影响;通过吸水实验,表明随着乙交酯含量的增强,共聚物的吸水性增强。只要引发剂的含量一定,单体丙交酯、乙交酯摩尔比为3∶1的聚合物膜的吸水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5.
乙交酯是聚羟基乙酸的单体,乙交酯的合成直接影响聚羟基乙酸的合成。一般用羟基乙酸(酯)制备乙交酯,但是,制备乙交酯的缩聚过程需要真空高温的条件,消耗大量的能量。共沸缩聚-解聚法制备乙交酯的缩聚过程,具有条件温和、无催化剂、溶剂可回收的优点。羟基乙酸通过共沸缩聚-解聚法得到乙交酯。用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分析、差热分析等方法对聚羟基乙酸低聚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羟基乙酸制备的聚羟基乙酸低聚物是一种半结晶聚合物,聚羟基乙酸低聚物解聚得到产率为81.26%和纯度为89.29%的乙交酯,并且解聚反应残渣可以重复利用来制备乙交酯。  相似文献   

6.
为了降低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PLGA)对单体残留量测定结果的影响,以二氯甲烷为溶剂,正己烷为沉淀剂,进行了题示项目的研究.取样品约0.1 g,加7 mL二氯甲烷(溶剂)溶解后,置于10 mL容量瓶中,加正己烷(沉淀剂)稀释至刻度.摇匀并离心后,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以Agilent HP-INNOWax毛细管色谱柱进行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进行检测,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上述溶液中乙交酯和丙交酯两种单体的含量.结果表明,采用溶解沉淀法,有效降低直接进样法所带来的系统污染,也大幅提高了检测准确度.两种单体的质量浓度在0.005~0.060 g·L^(-1)内均与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乙交酯和丙交酯的检出限(3S/N)分别为2.0,1.0 mg·L^(-1),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7.0%,101%.对混合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进行精密度试验,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3.0%.方法用于分析3批样品,两种单体残留量均小于0.050%.  相似文献   

7.
己内酯和丙交酯的微波辅助开环聚合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己内酯和丙交酯在异辛酸亚锡存在下经微波辐照 5min可分别获得分子量 1 2 0kg·mol- 1的聚己内酯和 2 2 5kg·mol- 1 的聚乳酸。苯甲酸可作为己内酯微波辅助开环聚合的引发剂 ,所得聚己内酯的分子量达到 44 8kg·mol- 1 。通过混有布洛芬的己内酯的微波开环聚合可直接制备以聚己内酯为基质的药物控释系统。己内酯和丙交酯在微波辐照下的热行为对它们的开环聚合反应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单、双季戊四醇油酸酯中单酯、双酯、三酯和四酯的含量。样品经正己烷-异丙醇(9+1)溶剂溶解后,以Lichrospher Si100-5色谱柱(4.6mm×250mm,5μm)为分离柱,以不同体积比的正己烷和异丙醇混合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淋洗。采用总离子流图的峰面积归一化法对单、双季戊四醇油酸酯中单酯、双酯、三酯和四酯的含量进行定量,用质谱法做鉴别。  相似文献   

9.
乙交酯与丙交酯共聚反应和竞聚率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酸一羟基乙酸共聚物(PLG)是一种很好的生物医用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对人体无毒害,可用作医用缝合线[1]、药物缓释胶囊[2]、内固定及牙科材料等[3].Gilding和Reed[4]在乙交酯和丙交酯共聚反应转化率较高(12.9%~16.4%)时,利用二元共聚方?..  相似文献   

10.
以马来酸酐和正丁醇为原料,用微波协同离子液体[HSO3-pmim]+[HSO4]-催化合成了马来酸二丁酯。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考察催化剂种类、催化剂用量、马来酸酐与正丁醇物质的量比、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对马来酸二丁酯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马来酸二丁酯最佳合成条件为:马来酸酐与正丁醇物质的量比1∶4,以离子液体[HSO3-pmim]+[HSO4]-为催化剂,其用量为2.0g,微波功率为600W,微波时间为15min,马来酸二丁酯产率可达到99.36%。在微波辐射下,催化剂离子液体[HSO3-pmim]+[HSO4]-重复使用7次后活性没有明显降低,马来酸二丁酯产率仍高于96%,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反应活性和稳定性。与常规加热方式相比,微波加热提高了反应效率,缩短了反应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