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湖北省教学研究室编写的《高二物理实验报告》(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3月)第13页“用欧姆表测电阻”实验中,对欧姆表的使用提出了一条要求:应尽可能利用欧姆表刻度盘标尺的中间部分刻度.实验中提出这一测量要求有什么意义?其原理何在?本文将从分析测电阻的相对误差人手,对这一测量要求进行解释.图1表示用欧姆表测电阻Rx的电路示意图.设欧姆表的内阻为r(包括电流表的电阻、变阻器的有效电阻和电池内阻),电地的电动势为ε,当两表笔短接调零(Rx=0)时,电路中的电流应达到电流表的满偏电流IR,则当被测电阻Rx接入电路时.电…  相似文献   

2.
惠斯通电桥测电阻的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惠斯通电桥的实验原理 如图,当电桥平衡时,V_(DB)=0,I_G=0,有I_lR_x=I_2R_0 I_1R_1=I_2R_2 R_x=(R_1/R_2)r_0 (1) 如果比较臂电阻R_0和比率臂R_1/R_2为已知,则待测电阻R_x可求出.2 惠斯通电桥测电阻的误差 用电阻箱自组惠斯通电桥测电阻的误差,主要来源于桥臂电阻的误差及灵敏度引起的测量误差。  相似文献   

3.
在电阻的测量中,用欧姆表测电阻快捷方便,但测量不够精确,特别是由于电池用久后,电池电动势略变小,而内电阻要增大,则对测量电阻的误差影响较大.在教学中,就欧姆表测电阻时,当电池用久了,则电阻的测量值与电阻真实值的关系在课堂上展开了讨论,学生讨论气氛热烈,争论激烈,最后形成两种意见.一种认为R测小于R真,并提出依据。其推导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4.
欧姆表的读数误差朱连喜(江苏省中药学校镇江212003)欧姆表测电阻使用方便,应用广泛.但欧姆表刻度与安培表或伏特表不同,如读数方法不对,会对测量结果有较大的影响.1欧姆表测电阻的原理欧姆表测电阻的原理如图1所示.为电源电动势,G为表头,表头内阻为凡...  相似文献   

5.
双补偿法测电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国柱 《物理实验》1991,11(2):53-54
一、伏安法的缺点测电阻的基本方法原于欧姆定律,测得通过电阻的电流及其两端的电压,就可算出电阻值。通常测量是用伏安法,线路如图1所示。 1.内接法把K倒向1,设这时电压为V_1,电流为I_1,则 R_1=V_1/I_1=R+R_A (1) 其测量误差为 η  相似文献   

6.
张少波 《物理通报》2006,(11):34-35
欧姆表测电阻较之伏安法测电阻更快捷、简便,用多用电表欧姆挡来测量电阻、探测电学黑箱是高考中的重要实验.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物理不仅要求学生会用欧姆表测电阻,而且介绍了欧姆表的简单电路(图1)和设计原理.  相似文献   

7.
环晴 《物理通报》2006,(4):40-41
欧姆表测电阻较之于伏安法测电阻更快捷、简便.用多用电表欧姆挡来测量电阻、探测电学黑箱是高考中的重要实验.新课标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中不仅要求学生会用欧姆表测电阻,而且介绍了欧姆表的简单电路(图1)和设计原理.  相似文献   

8.
用图象法讲解"欧姆表测电阻"效果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传安 《物理实验》2000,20(3):33-34
在万用表的使用中,学生对用欧姆表测电阻,为什么要选择使指针在中心值附近一档,不易理解.在此我采用图象法讲解. 欧姆表测电阻的原理电路如图1所示.凡为表头内阻,Rx为待测电阻,E为电源,R为固定电阻.当被测电阻Rx接入电路时,电路的工作电流I为当Rx=0时此时即是电路中电流满量程,Rz=Gg+R为欧姆表综合内阻.(1)式可写为当Rx=  时,I=0仪表没有偏转,该点定为欧姆表电阻无穷大( ).刻度.当电阻Rx值从零到无穷大范围内变化时,指针的偏转角也在0  刻度范围内变化.欧姆表刻度与电流表刻度是…  相似文献   

9.
欧姆表的等级是以弧长的百分数表示的。测量结果的误差不仅依赖于仪表的等级,而且还依赖于仪表的工作状态,下面讨论这两者与测量误差的关系。欧姆表分两类,被测电阻与欧姆表表头串接的称串联式欧姆表。被测电阻与欧姆表表头并接的称并联式欧姆表。前者一  相似文献   

10.
伏安法测电阻是物理学的一个基本实验,一般采用电流表的内接法或外接法,原理非常简单.但由于电压表和电流表内阻的影响,实验中会产生一定的系统误差.本文将对该误差作一简要分析并介绍几种消除误差的办法. 1 伏安法测电阻的系统误差设被测电阻为R_x,电流表内阻为R_A,电压表内阻为R_v.电流表内接: 测得阻值R_1=R_x R_A>R_x. 只有当R_A=0时,R_1=R_x.一般有R_x>>R_A时,R-1≈R_x. 电流表外接:  相似文献   

11.
中学物理概念中,有很多倒数关系,例如: 1.将倔强系数为K_1和K_2的轻质弹簧串联时,则它们的等效倔强系数K有如下关系: 1/K_1+1/K_2=1/K 2.一恒力F作用于质量为m_1的物体时产生的加速度为a_1,作用于质量为m_2的物体时产生的加速度为a_2,则该力F作用于m_1与m_2的组合体时产生的加速度a有如下关系: 1/a_1+1/a_2=1/a 3.电阻R_1与电阻R_2并联时,它们的等效电阻R有如下关系: 1/R_1+1/R_2=1/R。 4.电容C_1与电容C_2串联时,则它们的等效电容C有如下关系: 1/C_1+1/C_2=1/C。 5.在凸透镜成实像时,则物距u、像距v和焦距f有如下关系: 1/u+1/v=1/f。 综上所述,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模式: 1/x+1/y=1/z。 在这三个量x、y、z中,任意已知两个量,就可根据公式求出第三个量。但是这种计算方法比较麻烦,一不小心就容易搞错。是否能寻找一种既简单而又能一目  相似文献   

12.
在实验中,常将电阻箱作为标准电阻使用,如何确定电阻箱电阻值的有效数字,将对实验结果的有效数字产生影响。例如,用线式电桥测电阻时,要用公式:R_x=(L_1/L_2)R_0如果式中滑线两臂长度 L_1和 L_2的有效数字位数多于电阻箱电阻 R_0的有效数字位数,待测电阻 R_x 的有效数字位数则决定于R_0的有效数字位数。可见,正确确定电阻  相似文献   

13.
线性欧姆表     
常见的欧姆表是根据闭台电路的欧姆定律I=R/Rx+(r+Rp+Rg)(如图1),一个电流对应一个电阻.刻度也不均匀,是非线性的,测量精度低,只适用于粗略测量,也不适合小电阻的测量.线性欧姆表可以改变以上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欧姆表测电阻的误差分析和量程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姆表是用直接读数法测量电阻的仪表,虽然使用方便,但是不够准确.本文从欧姆表测电阻的误差特性出发,介绍如何正确选择量程,从而减小测量误差.  相似文献   

15.
小议欧姆表     
欧姆表作为电学实验中的一种重要测量仪器,高中新课程标准对它的使用要求较高,欧姆表与电流表和电压表不同,刻度盘左端I=0处,对应的电阻刻度为+∞,当Rx短接时,Rx=0,表头为满偏电流Ig;而且电流表和电压表刻度均匀,欧姆表刻度很不均匀,越向左越密,对分度均匀的电流表和电压表,示值越大则相对误差越小,而欧姆表表针指示值越接近面板中值时,误差越小,这是为什么呢?由于欧姆表的原理比较复杂,学生不易理解,很多教师对此也有不少疑问,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欧姆表本是用直接读数法测量电阻的仪表,虽然使用方便,但是不够准确。本文为介绍在欧姆表上用比较法测量电阻,从而减小甚至消除测量误差的方法,并说明其原理。一、原理和方法常用欧姆表调零和测阻时的情况分别如图1、图2所示。由图1可得调零时的干路电流I_o与表头满偏电流I_g的关系为  相似文献   

17.
在使用万用表的实验中,多数教材均提到欧姆表(万用表的欧姆档)的测量存在一个有效量程,在这个有效量程范围内,测出的数据才是较准确的.然而各教材对欧姆表有效量程的规定并不一致.文1献[1]认为1/5R中~5R中应为欧姆表的有效量程(R中为各档的中值电阻);文献[2]认为欧姆表各档  相似文献   

18.
对于多用电表欧姆挡测电阻(简称欧姆表测电阻),在实际的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存在三个方面的误区,本文进行了较详实的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潘积亭 《物理通报》2011,40(10):58-60
关于电池老化对欧姆表测量的影响,刊文多指串联调零简单表(如2009年高考天津卷试题),其结论是在电池用旧时电阻测值显著偏大(与电池内阻无关).而实际表并非如此简单,本文将作具体分析.1欧姆表电阻测量原理及误差产生机理  相似文献   

20.
电阻的测量是高中物理教学中重要的电学实验,所涉及的实验方法较多,有伏安法、半偏法、替代法、欧姆表法等.其中伏安法、半偏法测电阻时,为减少系统误差,实验条件明确指出待测电阻的阻值必须满足远远大于某电阻的阻值或某电阻的阻值必须远远大于待测电阻的阻值.那么,到底多少才算得上"远远"呢?本文就来讨论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