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物理》2007,(3)
美国学者再看中国近代科学之文化史为什么近代科学的诞生地是在欧洲而不在中国?在哈佛大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一本学术著作ACultural History ofModernScience in China中,作者Benjamin A.Elman(普林斯顿大学,东亚史教授)重新审视近代科学欧洲中心论.Elman试图推翻那些站不稳的典  相似文献   

2.
关洪 《物理》2005,34(8):619-620
1995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王正行教授所著的教材《近代物理学》,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重印了7次,可见其受欢迎的程度.2004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又出版了该书作者撰写的姊妹篇《在解题中学习近代物理》.这本新书既包含了原来那本教材的习题解答,又不限于给出那些题解,而是与那本“主教材”配套的一本辅助读物.用作者的话说就是:“这本书是自给自足的,能够当作一本独立的教材来使用.”  相似文献   

3.
Chinese Optics Letters is a short—article journal for the rapid dissemination of new.important results in all branches of optical sclence and technology and related fields,published monthly by Science in China Press and distributed abroad by the O  相似文献   

4.
吴自勤  崔明启  蒋诗平 《物理》2007,36(2):166-167
1999年,阿特伍德(Attwood D T)的专著《软X射线与极紫外辐射的原理和应用》(Soft X-rays and extreme ultraviolet radiation: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s)出版.在出版之前的1998年7月,作者就利用参加国际会议之际请与会的中国的张杰博士将此书介绍给中国读者.经过张杰教授等人挤时间艰苦的翻译,中译本于2003年9月由科学出版界出版发行.这一本很好的科学专著,它的出版有助于推动我国软X射线/极紫外光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戴闻 《物理》2007,36(7):564-564
在当今世界,为了掌控自己的生活,大多数人寄希望于科学。最近,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Stephen Gaukroger的新书(The Emergence of a Scientific Culture:Science and the Shaping of Modemity 1210-1685)。书中作者提出:当今人们所持有的科学价值观是基于“对一个世纪以来文化史和政治史的考量”。  相似文献   

6.
杨国桢 《物理》2004,33(10):778-779
由湖南教育出版社近年出版的《中国物理学史大系》(以下简称《大系》)摆在案头,极为显目.这是一套重在中国古代的科学史丛书,其名为物理学史,实则涵盖了与物理学相关的各方面知识,除了其中一卷《近代物理学史》即20世纪中国物理学史之外,其余各卷都是叙述中国古代物理学知识及其历史发展的.包括有  相似文献   

7.
一本适合专科层次的物理教材─—简评卫星电视教育教材《普通物理学(第五分册:近代物理学)》许弟余(四川省川北教育学院物理系,四川遂宁629000)由梁绍荣、刘昌年、盛正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物理学(第五分册:近代物理学)》(以下简称《梁书》...  相似文献   

8.
《中国光学》2012,5(2):202-202
为开拓国际学术市场,提升中国出版产品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争创国际一流刊物,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简称长春光机所)与英国麦克米伦出版有限公司自然出版集团(Nature Publishing Group,简称NPG)就英文国际期刊Light:Science&Applications(简称LsA)达成合作,于2012年3月29日在网上正式发行LsA电子期刊(http://www.nature.com/lsa)。  相似文献   

9.
《物理》2016,(12)
正中国的科学为何落后于西方?或者有人认为应是"近几百年来"中国的科学为何落后于西方,是一个争议已久的问题。除了国人如是说,欧美人士也是如此评论。例如在一场1883年的演讲《为纯科学呼吁(A Plea for Pure Science)》中1),亨利·罗兰(Henry A.Rowland)批评中国说:"多少代人以来他们(在科学上)都没有什么进步,因为他们只满足于科学的应用,却从来没有追问过他们所做事情中的原理。这  相似文献   

10.
科学和艺术     
许槑 《物理通报》2006,(10):56-58
科学与完美是不是一致的?科学家们是否有权使用完美这个词?至少,对于物理学家和数学家来说答案是肯定的“是”.2002年,温伯格(Steven Weinberg)写道:“近代物理学的一些重要方程式是科学知识的永久部分,甚至比它们较早出现的美丽大教堂还要经久不衰.”1960年代,狄拉克(Paul A.M.Dirac)有句名言:“完整的方程式之完美较之它们适合实验结果更为重要.”196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费因曼(Richard P.Feynman)也坚信他提出的一项理论,即使该理论显得与实验数据有矛盾.1957年,他写道:“理论是优雅和完美的,重大事件是短暂的闪光.”  相似文献   

11.
戴闻 《物理》2007,36(1):67-67
在高温超导发现20周年之际,Science周刊发表了一组(三篇)纪念文章,分别聚焦于:(1)高温超导的发生机理,(2)技术应用,(3)发现者Bednorz和Mueller的研究经历.文章的作者都是专业记者(Cho A,Service R F以及Clery D).他们作了广泛的调研,采访了众多的科学家,因此文章内容丰富.  相似文献   

12.
戴闻 《物理》2005,34(8):623-623
Thomson ISI是总部位于美国费城的科学信息研究所(ISI),其产品包括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JCR(Journal Citation Repert,发布各种期刊的影响因子)和Science Watch(以新闻快报的形式在网上报道全球科学活动的趋势)等.这家机构的创始人Garfield E,在20世纪90年代将ISI卖给了Thomson公司,故有现在的名称.  相似文献   

13.
王进萍 《物理》2007,36(1):73-77
王中林博士,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终身教授、校董事讲席教授,佐治亚理工学院工学院杰出讲席教授,佐治亚理工学院纳米结构表征和器件制造中心主任,中美联合的北京大学工学院先进材料和纳米技术系主任,美国物理学会Fellow。美国科学发展协会(AAAS)Fellow.曾荣获美国显微镜学会1999年巴顿奖章,佐治亚理工学院2000年和2005年杰出研究奖,2005年Sigmaxi学会持续研究奖,2001年S.T.Li奖金.在国际一流刊物上发表了440篇论文(其中9篇发表在美国Science和英国Nature),55篇综述和书章节文章,10项专利,4本专著和15本编辑书籍.更多信息参见其个人网页:http://www.nano-science.gatech.edu/zlwang/  相似文献   

14.
《发光学报》2013,(5):628
Light:Science & Applications(LSA)是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与Nature出版集团合作出版的一本光学与光子学新刊。  相似文献   

15.
戴闻 《物理》2004,33(9):700-700
彗星的发源地分为两类:其一是远在冥王星轨道之外的Oort云,著名的哈雷彗星即起源于此;其二是位于刚刚超越冥王星轨道的Kuiper带,这个圆环形带在黄道平面内.彗星在进入太阳系内部之前,曾在远离太阳的环境中度过了漫长岁月.因此研究它们将有助于了解太阳系演化的历史.在2004年6月18日出版的Science周刊上,编者以专辑的形式刊出了一组(7篇)文章,讨论星尘号(Stardust)探测飞船在掠过彗星Wild2(最近距离为236km)时所收集到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本文作者在多年搜集和整理牛顿史料和国外有关牛顿著述的基础上,去剑桥作了访问研究和学术交流,翻译和撰写了一些专题论文,出版了《牛顿的科学发现和科学思想》一书.根据系统的分析和比较,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引起国内外广泛的关注.下面发表的这篇文章是作者应本刊之邀所写的一篇较全面的论述,根据多为牛顿本人的著作和手稿等第一手材料.希望能对广大读者有所裨益.由于本文篇幅较长,故分两期刊登.  相似文献   

17.
声学消息     
说明:1.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在连续两年公布《被引频次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100名排行表》的基础上,为使统计数据的排列从多种角度反映科技期刊状况,特从1996年开始按学科编制《中国科技期刊排行表(按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排序)》。2.被引频次是在对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1996年582种来源期刊所引用的数千种中国出版的中英文期刊进行频次统计后编制而成。3.影响因子的计算方法如下:1996年某刊的影响因子1994年和1995年该刊刊裁论文的总次数本表中1996年的影响因子是在对中国科学引方数据库1994-1995年的来源期刊作了统计后编制而成。由…  相似文献   

18.
自从1583年利玛窦入华起,至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中西文化表现在宇宙观上的冲突尤其复杂,文章叙述了这一时期中国传统宇宙观和西方古代及近代初期宇宙观的冲突.这之间,传教士阻碍了中国人接受近代科学的宇宙观,1842年之后,中国实行门户开放政策,从而结束了由一个保守教团控制中西文化交流的时代,中西宇宙观逐渐融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9.
近代科学进入中国之回顾与前瞻──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1994年8月18日在南宁的演讲有机会同大家讨论近代科学进入中国之回顾与前瞻,我很高兴。今天我要谈的是,近代科学如何发源于西方,随后又怎样进入中国的经过。了解这个过程以后,我们就能够对今天中华民...  相似文献   

20.
几本美国近代物理教材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三慧 《大学物理》1994,13(7):39-40,30
几本美国近代物理教材的比较分析张三慧(清华大学现代应用物理系,北京100084)这里有四本美国近代物理教材:P.A.Tipler的(1978) ̄[1](以下简称T书),K.Krane的(1983) ̄[2](以下简称K书),H.C.Ohanian的(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