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推拉电子取代基对二茂铁衍生物性质及电子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前线轨道理论分析3种具有推拉电子取代基的二茂铁衍生物循环伏安曲线、电子吸收光谱及光谱电化学行为,并给出了分子轨道能级图,实验结果表明,PⅡ有两对可逆氧化还原峰,E1、E2分别为0.33、0.59V,第一氧化态PⅡ+ ̄(D—Fc ̄+—R)在613nm有强的LMCT(ligand-to-metal-charge-transfer)带,是一种良好的光学特性氧化还原开关.PⅡ在354nm处出现强的LMCT带,PⅢ在356nm和320nm处分别出现强的LMCT和π→πCT带,应具有较高的二阶分子极化系数,应当是较好的SHG材料.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5,10,15,20-四(4-乙酰氧基苯)卟吩(T(4AOP)P)及其Cu,Zn,Fe,Co,Ni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在CH2Cl2-0.1mol/ITBAP体系中的循环伏安(CV)。研究结果。CV实验表明:Cu^2^+,Zn^2^=,Ni^2^+离子以稳定的+2价存在于T(4AOP)P中,电子转移反应在卟啉环上进行,而Fe^3^+,Co^2^+离子在氧化还原过程中发生价态变化。实验发现...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Cu(Ⅱ)-PEG(聚乙二醇-2000)-Zincon(锌试剂)-(NH4)2SO4体系的析相光度法并应用于测定Cu(Ⅱ)。最宜酸度为pH5.5~8.5(KH2PO4-K2HPO4)缓冲溶液)其络合物的最大吸收位于61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4.0×10^4L.mol^-1.cm^-1,Cu(Ⅱ)浓度在0~1.5mg/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铜与Zincon形式组成为1:2的稳定的蓝色络  相似文献   

4.
稀土离子与伴清蛋白结合的光谱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在pH=7.4和25℃下,用紫外吸收差光谱进行了Eu^3+对脱伯伴清蛋白的滴定,Eu^3+与脱铁伴清蛋白结合后其差光谱在245nm和296nm处出现吸收峰,在245nm处Eu^3+脱铁伴清旧白配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是(2.1±0.1)×10^4cm^-1.L.mol^-1,Eu^3+可占据脱铁伴清蛋白的2个金属离子结合部位,条件平衡常数loKN=8.21±0.20,lgKc=4.60±0.11,脱铁  相似文献   

5.
在0.1mol/L HAc-NaAc(pH4.50)支持电解质中,淋必治(SPE)有一灵敏的示波极谱导数还原峰,峰电位Ep=-0.98V(vs.SCE)。峰电流与SPE的浓度在2.0×10^-7 ̄8.0×10^-5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最低检出限为5.0×10^-8mol/L。该法用于注射针剂中SPE含量的测定。,结果良好。文中对SPE的极谱行为、电极过程及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SO4.-)诱导含硫三电子键自由基的生成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运用248nm激光光解瞬态吸收光谱,研究了SO4^·-单电子氧化D-甲硫氨酸*Met)、L-甲硫氨酸甲酯(MME)和甲硫氨酰甲硫氨酸(Met-Met)的反应过程。观察到反应过程中生成3种含硫三电子键自由基中间体,[S∴S]^+、[S∴N]^+[S∴O],并分析了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7.
分别利用白光灯、457.9nm氩离子激光、二倍频YAGL:Nd激光泵浦的诺丹明6G可调谐窄线宽10.5cm^-1)染料激光作为光源,以单色仪-锁相放大器-光电倍增管-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记录光谱,测量并研究了Y2SiO5:Eu^3+晶体的透射光谱、荧光光谱、激发光谱和格位选择荧光光谱。^5D0→^7E0,1,2,3,4跃迁,30多根谱线(总数为50根)被观测到。在该晶体中Eu^3+替换Y^3+离子,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细胞色素C(Cyt.C)在一种新的电子转移促进剂4,6-二甲基-2-巯基嘧啶修饰微带金电极(DMMP/Au)上的氧化还原热力学;求得Cyt.C在DMMP/Au电极上反应的标准电极电位E^o,熵变△S^o,焓变△II^o及Gibbs自由能的改变△G10值分别为:0.272V(us.NHE),-123.7J.mol^-^1,-63.1kJ.mol.mol^-^1和-26.2kJ.mol^-^1(  相似文献   

9.
将硫堇共价键合到自组装在金电极表面的半胱胺单分子层上,制成了衍生化自组装单分子膜修饰电极,并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它的电化学性质,循环伏安图显示其在pH=7.7的磷酸盐缓冲液中,于-0.45~+0.50V(vs.SCE)范围内有2对氧化还原峰,峰电位分别为Epa=214mV,Epc=82mV,E^2pa=-75mV,E^2pc--160mV(vs.SCE),pH在5.0~9.0范围内,峰1有2个质子参  相似文献   

10.
锌柱还原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俞长兴  高英立 《分析化学》1997,25(5):531-533
对锌柱还原砷及其测定进行了研究,胂化氢以Ag^+-PVA-EtOH-H2O为吸收液,在λmax400nm处进行吸光度测定,砷在0-1.8mg/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其ε=8.7×10^4L.mol^-1.cm^-1。检出限为24μg/L。  相似文献   

11.
四苯氧基酞菁镁、锰、铝和锌的合成和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合成了新的酞菁配合物4,4,4,4-四苯氧基酞菁镁[TPhOPcMg(Ⅱ)],锰[TPhOPcMn(Ⅱ)Ac],铝[TPhOPcAl(Ⅲ)Cl],锌[TPhOPcZn(Ⅱ)]测定了它们的IR,UV-Vis光谱,在DMF中的氧化还原半波电势(E1/2),电子转移速度常数,在乙腈中的荧光性质及锰的配合物在不同电位下的光谱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2.
稀土离子对DNA作用的循环伏安法和光谱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沈鹤柏  康玉专 《电化学》1998,4(4):400-405
运用循环伏安法,紫外光谱和拉曼光谱等方法研究了Eu^3+,Ce^3+,Er^3+,Sm^3+,Tb^3+,La^3+,Nd^3+等稀土金属离子与DNA(小牛胸腺)的相互作用,Ce^3+与DNA作用后,Ce^3+的CV曲线的峰电流密度明显降低,且氧化峰降低的程度大于还原峰,Ce^3+的差示UV曲线呈减色效应,且在272nm处出现新峰,DNA的差示UV曲线呈增色效应;DNA的拉曼谱线中814cm^-1  相似文献   

13.
膜富集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5-Br-PADAP为显色剂,用WX型混合纤维素滤膜(孔径0.65μm,φ25mm)富集微量锌,用乙醇溶解富集物(Zn(Ⅱ)-5-Br-PADAP)分光光度法测定锌,Zn(Ⅱ)-5-Br-PADAP在乙醇溶液中最大吸收波长为555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1.09×10^5L.mol^-1.cm^-1,锌量在0.1~5.0μg/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本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应用于食品,水样中锌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水溶性卟啉5,10,15,20-四(4-甲氧基-3-磺酸苯基)卟啉(T(4-MOP)PS4)与铅的显色反应,在pH11和酒石酸钾存在下铅与T(4-MOP)PS4在室温时间形成1:1的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在位于464.4nm,摩尔吸光系数为2.3×10^5L.mol^-1.cm^-1,铅量在0~20μg/25mL,范围为符合比尔定律,工作工线回归方程A=0.0262+0.0435c相关系数r  相似文献   

15.
钪、钇的电子结构和物理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金属单原子理论确定了密排六方结构α-Sc和α-Y的电子结构分别为「Ar」(3dc)^1.3315(4sc)^0.9050(4sf)^0.7635和「Kr」(4dc)^1.2930(5sc)^0.9470(5sf)^0.7600,并计算了它们的势能曲线、晶格常数、结合能、弹性和热膨胀系数随温度的变化。对其体立方结构初态特征晶体和实态液体的电子结构进行了。提出了不同晶体结构Sc和Y的结构构参数和性  相似文献   

16.
锰(Ⅶ)的高灵敏显色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阮琼 《分析试验室》1998,17(3):16-18
研究了二安替比林对乙氧基苯甲烷与Mn(Ⅶ)的显色反应。在磷酸介质中,Mn(Ⅱ)存在下,DAPEM和Mn(Ⅶ)生成黄色产物,λmax=450nm,ε=1.06*10^6L.mol^-1.cm^-1。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邻香兰素(2-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与邻氨基苯甲酸Schiff碱铜(Ⅱ)配合物,测定了其晶体结构并研究了其热稳定性。晶体C_(30)H_(28)Cu_2N_2O_(11)属正交晶系,空间群Pcan,晶胞参数:a=1.0347(4)nm,b=1.5493(7)nm,c=1.7441(3)nm,V=2.7959nm~3,M=719.64,Z=4。结构解析最终的一致性因子R=0.047,Rw=0.049,热分解反应动力学方程式为:dα/dt=A·e~(-E/RT)·3(1-α)~(2/3);其补偿效应数学表达式为:1nA=0.2858E+0.4045。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双核金属酞菁类化合物催化H_2S液相氧化反应的催化电池电子转移机制,即借助于催化剂分子自身歧化所形成的催化电池M(Ⅰ)Pc-PcM(Ⅲ)实现底物(HS~-)与分子氧间的电子转移,其反应过程为阴极反应:O_2+M(Ⅰ)Pc→O_2~-+M(Ⅱ)Pc,阳极反应:HS-+M(Ⅲ)Pc→HS·+M(Ⅱ)Pc。这一电子转移过程也是决定整个反应的控制步骤,从而导致催化反应按自由基历程进行。  相似文献   

19.
林君  李彬 《中国稀土学报》1993,11(4):307-310
在紫外光激发下,Eu^3+和Bi^3+在Me2Y8(SiO4)6O2基质(Me=Mg,Zn,Ca,Sr)中分别发射红光(^5D0-^7F2)和蓝光(^3P1-^1S0).Eu^3+发光的红橙比随着激发波长和Me^2+的不同而变化。荧光拉曼光谱表明,Eu^3+在四种基质中同时占据了4f格位和6h格位。依据Bi^3+发光的Stokes位移推断,当Me=Ca,Zn时,Bi^3+主要占据4f格位,而当Me  相似文献   

20.
朱荣贵  赫春香 《分析化学》1996,24(2):158-160
本文将电子媒体甲苯胺蓝吸附在石墨电极上制备成修饰电极。在+0.2~0.5V(vs.SCE)范围内,吸附态的甲苯胺蓝呈现有两质子参与的可逆性两电子氧化还原行为,在pH5.5醋酸盐缓冲溶液中,其表面式量电位E^0为-0.22V,表观表面电子传递速率常数k为1.1S^-1,甲苯胺蓝修饰电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它能加速血红蛋白在固体电极上的电子传递,产生很好的电流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