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珠算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珠算知识,培养学生珠算技能,同时也要结合珠算教学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秀品质。”本文就珠算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略谈管见。  相似文献   

2.
3.
本文介绍了珠算教育在汤加王国的开展情况、遇到的困难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我校是首批重点建设的职业技术教育学校之一,计算技术作为财经类专业的一门基本技能一直都受到广泛的重视,是我校的拳头学科.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声誉。下面介绍一下我校在加强学生珠算技能培养方面的努力和探索。  相似文献   

5.
2004年7月19日是日本的全国性节假日--海 洋节。这天,"日本·中国珠算教育问题研究会",在大 阪市守口文化中心举办第七次访华报告会。来自大阪、 名古屋、京都等关西各地的40余位珠算界代表人士兴 致勃勃地参加了此次报告会。 整个报告会由四部分组成:首先是中国珠算教育 问题研究会大谷茂义会长做了以"回顾第七次访华成 果"为题的报告。接着由该会副会长兼大阪珠算协会常  相似文献   

6.
全国珠算科技知识大赛的成功,标志着珠算教育事业有了薪的发展。我们要看到,时代在发展,科技在发展,珠算教育也要同步发展。在高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珠算技术必须来一个新的飞跃,以它独特的价值和功能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相似文献   

7.
《珠算与珠心算》2015,(3):48-50
长期以来,江苏省珠算协会紧紧依靠教育、科研和财政部门等各方面支持.牢记周总理“要告诉下面,不要把算盘丢掉,猴子吃桃子最危险”的教导,深刻认识和理解珠算文化的内涵.始终保持坚守信念弘扬珠算国粹,致力创新担当传承使命的精神状态与追求,在实践中确立了协会工作的两个重点(或者说“两条主线”“两个轮子”).即“珠算”与“珠心算”,坚持一手抓珠算教育弘扬国粹古为今用,一手抓珠心算教育致力创新传承育人,积极发挥协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江河奉献给海洋,雨露奉献给田野,作为一名珠算、三算教育工作者,他把全部青春奉献给了万古常青的珠算、三算教育事业。他就是市级三算教育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北安市胜利乡教育办数学研究员,刚过不感之年的郑美玉老师。  相似文献   

9.
10.
江河奉献给海洋.雨露奉献给田野,做为北安市胜利乡教育办三算教学(小学数学)辅导员,他把全部身心都献给了“三算”结合教育科研事业。他就是三算教育先进工作者、市级优秀教师,刚过不惑之年的且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郑美玉老师。  相似文献   

11.
珠算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高科技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的电子计算机占统治的信息时代,由于珠算具有良好的实用计算功能和启迪智力的教育功能,日益受到国际有识之士的重视。在首届世界珠算大会上,珠算界的朋友们一致认为:“开发珠算教育功能,大力发展璩心算数育,造福社会,是21世纪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日本每年有两次珠算大型比赛,一次是5月最后一个周日由日本商工会议所主办的《日本国民珠算技术比赛》.今年是第43次大赛.另一次大赛是每年8月8日的“珠算节”,由日本全国珠算教育连盟主办的《全日本珠算选手权大会》。今年是第36次。  相似文献   

17.
所谓“三算”就是笔算、珠算和口算三种计算方法。“三算教育”,就是根据三算各自的特点与长处,将三种计算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一种初等数学的教学。而“珠算式心算”,就是在娴熟的珠算技术的基础上,珠算升华到脑算,即珠算的高级阶段。珠算在人的大脑中形成了映象——脑算盘图。计算者用自己的“脑算盘图”进行加减乘除、乘方和开方等计算。“珠算式心算教育”,是根据“脑算图”的特点与长处,用脑思维拨珠进行计算的一种比较高级的初等数学的教学。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国的近邻日本,一个被公认最擅长学习的民族,却在大力发展珠算教育.用百年的珠算教育历史印证了珠算在当今教育的伟大意义。数据记载,仅1977年,在日本参加珠算技术等级鉴定的应考人数达600万人。在日本国内成立大量珠算团体,著名的松下电器公司,本是生产电子计算机的企业,且专门有一名经理负责职工的珠算技术训练,他们要求每个职工要会打算盘。可见,日本在珠算教育和普及上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相似文献   

19.
长久以来,上海市珠算心算协会一直坚持以理论为基础、科研为指导的方针,深入挖掘珠算功能,加强与教育系统的联系,推进珠算教学。当珠算事业在各地大起大落时,上海珠协不仅在1997年就实现了转轨变型,由依附挂靠型走上自力更生、自主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