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包士敏 《化学教育》2003,24(7):85-86,95
本文通过在对化学与哲学关系的分析,以二者的联结处为切入点,结合实例,提出了”化学哲学”这一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使化学的学习、研究、教育教学工作进一步走向理性化,从而能动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不断促进化学科学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在对化学与哲学关系的分析,以二者的联结处为切入点,结合实例,提出了“化学哲学“这一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使化学的学习、研究、教育教学工作进一步走向理性化,从而能动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不断促进化学科学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3.
彭万华 《化学通报》2001,64(3):183-191
化学哲学是指对化学的成就和历史进行哲学研究这样一个领域 ,是科学哲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在“科学哲学”研究领域里有重视物理学哲学和生物学哲学、轻视化学哲学的倾向 [1] ,但今天情况已有了很大的改变。以 1 995年第一本国际性化学哲学杂志 HYL E创刊为标志 ,化学哲学已成为国际上一个兴趣不断增长的独立研究领域。在中国 ,化学哲学一直被看作是自然辩证法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 ,一些有哲学兴趣的化学家、有化学兴趣的哲学家以及广大的自然辩证法工作者在化学哲学的研究领域里做了大量的工作。对于 5 0年代以来中国化学哲学研究的…  相似文献   

4.
初探卢嘉锡的化学哲学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十分重视哲学对自然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 ,他说 :“认识论同科学的相互关系是值得注意的 ,它们互为依存。…… ,科学要是没有认识论———只要这真是可以设想的———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他又说 :“物理学的当前困难迫使物理学家比其前辈更深入地去掌握哲学问题。”按照爱因斯坦的说法 ,现代西方重要的自然科学家 ,几乎全是自然哲学家。原中科院院长、资深院士卢嘉锡教授不仅是国际著名的物理化学家 ,也是一位具有东方特色的化学教育家 ,具有哲学头脑的自然科学家。他在长达 60多年的科学研究、教书育人、培养…  相似文献   

5.
郑长龙  李艳梅 《化学教育》2007,28(9):11-14,30
从哲学本体论视角论述了化学科学经验传递机制,认为化学科学经验的课程化、教师化和学生化是化学科学经验传递的3个阶段,化学科学经验的学生化是化学课堂教学的最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6.
化学“双基”的教育价值既包括其固有的哲学认识论价值,也包括因价值增值而形成的增值教育价值,即有助于建立化学思想、掌握化学方法、丰富化学情意及形成化学实践能力.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应该建立完整的化学“双基”教育价值体系,科学而全面地发挥化学“双基”的教育价值,促进学生化学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乔世德 《化学通报》1994,(10):60-65
化学哲学是指以化学为研究对象的哲学。它是科学哲学的一个分支。本文对我国40年来的化学哲学研究作了简要概括评述。  相似文献   

8.
化学论哲学、机械论哲学、有机论哲学与近代化学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殷全 《化学通报》2002,65(10):712-718
在文艺复兴后期的 1 6世纪 ,欧洲爆发了一场科学革命 ,近代自然科学就是在这场革命中诞生的。哲学与科学刚从“神学的婢女”地位中解放出来 ,便联合起来对付她们的共同敌人———经院哲学和亚里士多德科学。在科学革命中形成了两大哲学流派[1] :机械论哲学和化学论哲学 ,它们都从不同的角度激烈抨击当时在大学占统治地位的亚里士多德自然哲学 ,并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建立都起了重大作用。同时 ,这两种哲学也在互相激烈抨击。 1 7世纪中 ,机械论哲学逐渐在学术界取得了统治地位。后来的历史学家大多采取“胜者为王”的实证主义态度 ,将科学革命…  相似文献   

9.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札记和片断”部分,简要地写着:“化学中的新时代是从原子论开始的(所以近代化学的始祖不是拉瓦锡,而是道尔顿)”。臆测性的哲学原子说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产生了,可是原子学说成为颠扑不破的科学理论,却是在十九世纪初由英国科学家道尔顿进行实验,并通过严格的逻辑推导而建立起来的。科学的原子论指导着化学走出了杂乱的、看不出内在联系的、仪属描述自然现象的阶段,进入了现代化学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0.
杨承印  高双军 《化学教育》2016,37(10):44-48
以"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实施为背景,从顺应科学教育范式转变和促进化学教师专业发展2方面分析了化学教师教育的现状,提出了以培养"卓越化学教师"为目标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问题。着重论述了化学教师的化学科学素养、化学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指出要从关注条块分割的知识体系培养转变为关注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培养,并从化学学科知识体系、科学与技术哲学、化学教师教育实践等方面进行课程优化,促进职前卓越化学教师既懂化学科学,又懂化学教育,还懂化学教育研究。  相似文献   

11.
由我国化学哲学界知名学者廖正衡教授等中日学者共同撰著、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化学学导论》一书,是中外学术界第一部以化学科学整体作为研究对象的系统性专著。为此,我国化学界元老袁翰青先生评价说,“《化学学  相似文献   

12.
汪常明 《化学通报》2013,(6):569-576
《化学通报》(《化学》)自创刊以来便开设化学史栏目,坚持科学与科学史学并重。新中国成立以后,这一传统得以保持和发扬。《化学通报》中与化学史相关的栏目有《化学史》、《化学家》和《化学哲学》等。统计表明,1952至2011年60年间,该杂志发表化学史论文及相关文献466篇,为我国化学史人才的培养及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化学教育》2015,36(11):81-81
化学 艺术 哲学——首届“浙江省化学会化学基础教育奖”获得者袁明月  相似文献   

14.
经文献分析发现在化学学科理解相关研究中出现一个共性问题,即对化学学科理解的对象认知不一,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性。基于此,通过对化学学科理解对象的文献观点分析发现,文献所述化学学科理解对象皆差异性地指向化学知识、化学史及化学哲学三大范畴,但其指向化学哲学的过程是不自觉的、不系统的。因此通过分析化学哲学本体、化学教学的理论基础及其本质、化学教学与化学哲学的“供需”关系,探讨基于化学哲学视角系统梳理化学学科理解对象的可行性、合理性及必要性。最终认为化学哲学是一个系统且具学理性的化学学科理解维度解构路径,同时也是认知主体获得深度且系统的化学学科理解的水平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15.
近代化学传入我国的时期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代的科学的化学形成之前,人类对于物质变化的认识和利用,仅仅处在哲学性的猜想和经验性的实践阶段。那样的很长期的阶段,我们在讲化学发展史的时候,不妨姑且统名之为经验化学时期。就化学知识来说,当人们还是处在经验化学的时期,我们中国在化学工艺的成就上,在认识物质的哲学理论上,以及在炼丹术的起源之早这几方面,大体上都可以说,超过了同时代的欧洲。只有到了近代,欧洲社会较早地脱离了封建主义,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这就快速地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作为自然科学中的一个重要部门的化学,也就适应了欧洲社会的要求,由经验性的水平提高到系统化的科学水平。达到系统化的科学水平的化学知识,被称为近代化学。不必讳言,我国现有的近代化学知识是从欧洲传来的。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本来在历史上是常见  相似文献   

16.
开设大学文科化学实验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文科及非化学类的本科生开设与环境、能源、食品、营养等有关的化学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科学思维、科学文化素养,引导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关心环境,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7.
朱国富 《化学教育》1996,17(6):23-25
作为一门中心科学,化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大量地吸收、借鉴、融合了许多相关学科的科学原理.因而测试学生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科学原理(结合化学原理)解决化学间题的能力自然成了近几年高考(竞赛)化学试题的一大特色,也是今后高考(竞赛)试题发展的趋势之一.  相似文献   

18.
濮江  伍晓红  彭蜀晋 《化学教育》2006,27(12):16-18
化学新课程倡导以宽泛的化学知识为载体,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以及学校与社会的相互合作情境中,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在探究中体验科学的本质、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在科学探究中学会学习。新课程自实施以来,许多教育工作者从教育哲学、社会学和教育史学层面予以了充分肯定,笔者拟从100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视角探讨新课程的理念问题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化学对人类进步的作用与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道民 《化学通报》1991,(10):51-55
化学既是关于自然的科学,又是关于人的科学。在当代科学的发展趋势中,它们正在走向统一。因此,现代化学不仅是认识生命过程与进化的手段,也是人类生存的手段和获得解  相似文献   

20.
物质及其转化是化学科学的基本问题,也是化学学科教学的回归性问题。化学科学认识活动对其基本问题“物质及其转化”的认识有2大基本任务:一是探寻“物质及其转化”的基本规律,一是建构“物质及其转化”的科学理论。元素视角是化学科学认识其基本问题“物质及其转化”规律性的独特视角。微观认识是化学科学理解或解释其基本问题“物质及其转化”规律性的独特思维方式。元素观、能量观、科学本质观是化学科学的核心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