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创药物的研制得益于蛋白质新靶标的发现,而新靶标的发现依赖于高可信度、高通量的药物-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方法。蛋白质作为生命功能的执行者,其表达量、空间定位与结构差异直接影响药效的发挥。目前,超过85%的蛋白质尚被认为是无法成药的,主要原因是缺少药物分子靶向的空腔以及相应的反应活性位点。因此,基于蛋白质组学层次实现对氨基酸反应活性位点的表征成为原创共价靶向药物设计的关键,也是克服难以成药靶标蛋白问题的关键。近年来,质谱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基于蛋白质组学技术的药物-靶蛋白相互作用研究。其中基于活性的蛋白质组分析(ABPP)策略是利用活性位点导向的化学探针分子在复杂样品中实现功能状态酶和药物靶标等蛋白质的检测。基于化学探针的开发和质谱定量技术的发展,ABPP技术在氨基酸反应活性表征研究中展现出重要的应用潜力,将助力于药物新靶标的发现和药物先导化合物的开发。ABPP策略主要基于蛋白质的活性特征进行富集,活性探针作为ABPP策略的核心,近年来取得了飞速进展。该文回顾了ABPP策略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基于广谱活性探针的ABPP技术在多种氨基酸反应活性筛选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在药物靶点发现中...  相似文献   

2.
天然无序蛋白质是一类新发现的蛋白质,它们在天然条件下没有确定的三维结构,却具有正常的生物学功能,广泛参与信号传递、DNA转录、细胞分裂和蛋白质聚集等重要的生理与病理过程.无序蛋白质的发现是对传统的蛋白质"序列-结构-功能"范式的挑战.在这篇综述里,我们首先回顾了蛋白质的传统范式以及无序蛋白质的发现过程,然后介绍无序蛋白质在结构、序列、功能等方面的特征与相互作用,并以分子识别过程为例,进一步阐述目前国际上对无序蛋白质所具有优势的一些认识与观点.我们还分析了无序蛋白质研究在生命科学和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并介绍了国内在无序蛋白质领域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3.
相小超  焦丰龙  张养军  钱小红  秦伟捷 《色谱》2019,37(11):1135-1141
随着对蛋白质组鉴定深度、定量准确性及分析速度越来越高的要求,对蛋白质组学方法的研发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传统的蛋白质组学方法因其灵敏度低、准确性差以及耗时长等不足已经难以满足蛋白质组学研究领域不断提出的新需求。而将通过光、电、磁、热、化学、生化等作用合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材料用于蛋白质组的研究,可以克服传统蛋白质组学分析技术的局限性,为蛋白质组学研究起到促进作用。该文对功能材料在蛋白质组研究中应用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米糠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童永鹏  阎蒙刚 《化学教育》2006,27(1):4-5,16
米糠是稻谷中糙米的表面层,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等化学成分。我国米糠资源丰富,但其营养价值和资源效益未得到充分发挥。本文较系统地介绍了当前米糠精制过程中的分离物及其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下村修、马丁.查尔菲和钱永健3位科学家在绿色荧光蛋白质的发现和开发方面的卓越贡献,阐述了绿色荧光蛋白质的结构、性质以及应用等。  相似文献   

6.
近十年来是蛋白质化学取得伟大进展的年代。由于许多新方法和新工具的提出和广泛地在蛋白质化学中的有效应用,复杂多肽和蛋白质的秘密,正日益为人们所揭露。许多复杂多肽的结构,已一个一个地为人们所探明了。如属于荷尔蒙的催产素、抗生素的苏联短桿菌环肽素、毒素的瓢蕈毒素(Phalloidin),以及桑格(F.San-ger)等所确定的蛋白质的胰岛素的结构。大家知道,复  相似文献   

7.
化学新课程教学中开发生成性资源的现状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对广大教师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也带来了许许多多的新问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必将会蕴育出更多新的生成性教育资源。我们旨在通过本次调查,了解新课程化学教学中开发和利用生成性资源的现状。以期尽快将先进的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切实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有效改进课堂教学方法,进一步改革学生学习方式,拓展学生的学习资源。  相似文献   

8.
新型保健饮料长寿长乐饮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贵州药材资源丰富的优势,开发研制了味美可口、营养丰富的纯中药滋补健身饮料-长寿长乐饮,该饮料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蛋白质、维生素以及活性成分,具有固本培元,强壮身体、调节人体机体平衡,提高人体免疫力、抗疲劳、抗衰老等功效。  相似文献   

9.
微阵列是一种可用于生物学研究的大规模、高通量的重要分析技术.近年来,蛋白质微阵列技术已经在蛋白质组的功能研究、疾病诊断以及药物开发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1,2],例如可用于抗原-抗体、蛋白质-蛋白质、蛋白质-核酸、蛋白质-脂质、蛋白质-小分子以及酶-底物等之间相互作用的分析等.  相似文献   

10.
农作物秸杆中钾元素的回收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钾素亏缺严重限制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现有钾资源已经不能满足我国农业需要,目前钾资源的开发主要集中在海水和钾矿,而农作物秸杆作为我国的富钾资源,其利用效率和质量都不尽人意,对秸杆的利用大多还停留在田间焚烧、直接还田以及用作牲畜饲料等传统途径,其利用率还不足40%,秸杆的进一步开发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