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可抗病毒淬灭活性氧抑制肿瘤细胞英国约翰英纳斯中心教授Cathie Martin和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态所研究员薛红卫及中科院院士陈晓亚等组成科学家团队,在解析中国传统药用植物黄芩中天然产物合成途径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已于近期在线发表于《科学进展》。  相似文献   

2.
《分析化学》2014,(5):740
2014年4月10-13日,由中国化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联合主办,桂林理工大学承办的第十二届全国电分析化学学术会议在山水甲天下的国际旅游胜地———桂林召开。本次大会由汪尔康院士、陈洪渊院  相似文献   

3.
1995年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简介支志明无机化学家。1957年9月17日出生于香港,1978年毕业于香港大学,1982年获香港大学博士学位。1980~1983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大学做研究员,1983年返回母校任教,1990~1994年任台湾大学访问教授...  相似文献   

4.
由学部委员、厦门大学蔡启瑞教授和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彭少逸研究员主持,三校四所(厦门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中科院山西煤化所、中科院化学所,中科院福建物构所)共同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七·五”重大项目“一碳化学基础研究”,于5月上旬在北京通过验收。学部委员、著名催化专家闵恩泽教授和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吴越研究员主持了验收会议。  相似文献   

5.
2014年4月10-13日,由中国化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联合主办,桂林理工大学承办的第十二届全国电分析化学学术会议在山水甲天下的国际旅游胜地——桂林召开。本次大会由汪尔康院士、陈洪渊院士任主席。来自全国18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包括9位院士、20余位'杰青'、'长江学者'等在内的8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参会代表人数为历届之最。本次大会设立了院士论坛、大会报告。  相似文献   

6.
《化学研究》1999,10(4)
党鸿辛院士,1929年生,广西北流县人,1949年考入广西大学化学工程系,1952年因院系调整到华南工学院学习,1953年毕业,获学士学位。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工业化学研究所(现在的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工作,历任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实员,中科院兰州化物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曾任兰州化物所固体润滑研究室业务秘书、主任,固体润滑开放研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现任河南大学教授,河南省高校“润滑与功能材料”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主任。在学术界曾任《固体润滑》主编,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  相似文献   

7.
由学部委员、厦门大学教授蔡启瑞和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所研究员彭少逸主持,厦门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中科院山西煤化所、中科院化学所和中科院福建物构所共同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七五”重大项目“一碳化学基础研究”于92年5月上旬在北京通过验收。学部委员、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闵恩泽教授和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吴越研究员主持了验收会议。  相似文献   

8.
本届会议由中国化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仪器仪表协会联合主办,定于2014年3月27-30日在广西桂林市召开。本届大会由桂林理工大学负责筹备,由汪尔康院士、陈洪渊院士任大会主席。会议邀请国内从事电分析化学研究的著名科学家及中青年学者参加,并在全国范围内  相似文献   

9.
本届会议由中国化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仪器仪表协会联合主办,定于2014年3月27-30日在广西桂林市召开。本届大会由桂林理工大学负责筹备,由汪尔康院士、陈洪渊院士任大会主席。会议邀请国内从事电分析化学研究的著名科学家及中青年学者参加,并在全国范围内  相似文献   

10.
本刊自1989年创刊至今已届十年,由四川省化学化工学会、四川大学化学学院和本刊共同发起的庆祝本刊创刊十周年活动于1999年9月24日在四川大学举行。24日上午十时在四川大学逸夫楼礼堂召开了庆祝会议,四川省化学化工学会理事长冯孝庭,四川大学副校长张义正,川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四川化工总厂厂长谢木喜,华翎磷化工公司董事长陈嘉甫,四川省化学化工学会秘书长王天书,远道而来的中科院院士、南开大学陈荣悌教授,中科院院士、原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嵇汝远研究员,四川省科学技术情报局办公室主任贺之强等百余人出席了庆祝会,四川师大、四川…  相似文献   

11.
《分析化学》2013,(9):1307
由中国化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仪器仪表协会联合主办,桂林理工大学大学承办的"第十二届全国电分析化学学术会议",定于2014年3月27一30日在广西桂林市召开。由汪尔康院士、陈洪渊院士任大会主席。会议邀请国内从事电分析化学研究的著名科学家及中青年学者参加,并在全国范围内征文,欢迎专家学者投稿并到会交流。一、会议主题(1)电分析化学基础理论与发展综述;(2)生物电分析化学;(3)电化学传感器与电化学免疫分析;(4)化学修饰电  相似文献   

12.
《分析化学》2013,(10):1548
由中国化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仪器仪表协会联合主办,桂林理工大学大学承办的"第十二届全国电分析化学学术会议",定于2014年3月27一30日在广西桂林市召开。由汪尔康院士、陈洪渊院士任大会主席。会议邀请国内从事电分析化学研究的著名科学家及中青年学者参加,并在全国范围内征文,欢迎专家学者投稿并到会交流。一、会议主题(1)电分析化学基础理论与发展综述;(2)生物电分析化学;(3)电化学传感器与电化学免疫分析;(4)化学修饰电  相似文献   

13.
期号题目作者单位第 1期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汤志勇教授邱海鸥副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材料学与化学工程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材料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第 2期气相色谱分析最新进展傅若农教授北京理工大学第 3期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卓尚军研究员吉 昂研究员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第 4期发光分析章竹君教授郑行望副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化学系陕西师范大学化学系第 5期液相色谱分析师治贤研究员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第 6期电化学分析发展及展望李启隆教授胡劲波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分析试验室》2003年定期评述预告…  相似文献   

14.
本届会议由中国化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仪器仪表协会联合主办,定于2014年3月27-30日在广西桂林市召开。本届大会由桂林理工大学负责筹备,由汪尔康院士和陈洪渊院士任大会主席。会议邀请国内从事电分析化学研究的著名科学家及中青年学者参加,并在全国范围内征文,欢迎专家学者投稿并到会交流。一、会议主题  相似文献   

15.
《化学学报》1998,56(10)
1998年7月3日是我国著名有机化学家黄鸣龙教授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日,6月19日在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举行了纪念活动,中科院院士、科研人员、研究生和家属等130余人参加了纪念会,林国强所长在纪念会上介绍了黄鸣龙教授的生平和他对科学事业所作出的重大贡献,会上发言的有黄鸣龙教授的学生周维善院士等.发言者都以崇敬的心情深切缅怀黄鸣龙教授的一生.黄鸣龙教授曾三次出国,是一位爱国的科学家,1952年毅然放弃美国的优越工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化学会电化学委员会主办、哈尔滨工业大学承办、黑龙江大学协办的第十八次全国电化学大会于2015年8月7日-10日在哈尔滨工业大学隆重召开. 厦门大学田昭武院士、解放军防化研究院杨裕生院士、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汪尔康院士、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董绍俊研究员(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陈洪渊院士、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杨秀荣院士、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李永舫院士、厦门大学田中群院士、北京大学刘忠范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部常务副主任梁文平研究员、中国电化学委员会主任万立骏院士、电化学委员会主任孙世刚教授、电化学委员会副主任陈军教授、电化学委员会副主任夏永姚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韩杰才教授、黑龙江大学副校长付宏刚教授和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共计240余家机构的近2000名代表参加了此次盛会. 此外,会议还邀请了日本山梨大学Masahiro Watanabe教授、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Jean-Marie Tarascon教授等来自于日本、法国、美国、英国、加拿大、新加坡和香港等7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及研究机构的专家参会.  相似文献   

17.
本届会议由中国化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仪器仪表协会联合主办,定于2014年3月27-30日在广西桂林市召开。本届大会由桂林理工大学负责筹备,由汪尔康院士和陈洪渊院士任大会主席。会议邀请国内从事电分析化学研究的著名科学家及中青年学者参加,并在全国范围内征文,欢迎专家学者投稿并到会交流。一、会议主题(1)电分析化学基础理论与发展综述;(2)生物电分析化学;(3)电化学传感器与电化学免疫分析;(4)  相似文献   

18.
<正>英国《分析科学家》杂志在10月最新刊物上公布了2015年全球最有影响的100位分析科学家,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张玉奎院士、许国旺研究员和邹汉法研究员名列其中,这也是此次榜单中仅有的3位中国科学家。该杂志在大众提名的基础上,由5位专家组成评审小组,对提名的候选人进行评审,确定最终名单。(科学网)  相似文献   

19.
<正>近期,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超分子光化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张铁锐、国家纳米中心研究员唐智勇以及美国马里兰大学聂志宏教授合作发展了一种新的通用性光驱动组装方法,得到了尺寸小于50 nm的囊泡状组装体。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材料领域期刊《先进材料》上,并被选为当期"内封面"向读者重点推荐。利用无机纳米晶作为组装基元设计制备新型功能材料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囊泡状微球由于其空  相似文献   

20.
以中国化学会 2 0 0 1年执行理事长习复研究员为团长的中国化学会代表团于 6月 2 9日至 7月 8日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出席了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 (IUPAC)第 4 1届会员大会。白春礼、张存浩、王佛松、朱清时、田昭武、李正名等 6位院士 ,中科院化学所所长王梅祥研究员、闫海科、何嘉松研究员、中国化学会邱希白研究员、厦门大学田中群教授、北京大学庄乾坤教授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副院长金梁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吴善超工程师等分别参加了IUPAC各委员会的会议。白春礼院士在理事会会议及全体大会上分别作了中国化学会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