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报导用邻-羟基苯甲酰异羟肟酸,对-羟基苯甲酰异羟肟酸分别合成了邻-羟基苯甲酰胺基氧乙酸(O-HABOAA)和对羟基苯甲酰胺基氧乙酸(P-HABOAA)。用pH滴定法测定了它们的离解常数,结果表明,其酸性强弱为0-HABOAA〉P-HABOAA。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苯甲酰异羟肟酸分光光度法测定铀(Ⅵ)的方法。在pH=3.5~4.0时,铀(Ⅵ)-苯甲酰异羟肟酸橙黄色配合物能被氯仿萃取。铀(Ⅵ)在10~100ppm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最大吸收波长为385nm。对萃取时酸度、试剂浓度、干扰离子的影响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导了戊酰异羟肟酸和庚酰异羟肟酸与Cu(Ⅱ)、Ni(Ⅱ)、Mn(Ⅱ)、Zn(Ⅱ)络合的稳定常数,结果表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的强弱次序为Cu>Ni>Zn>Mn这一结果与梅勒(Mellor)等所得的顺序相符几。对同一种金属离子的络合能力则是戍酰异羟肟酸大于庚酰异羟肟酸。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几个脂肪族二酰异羟肟酸——草酰异羟肟酸、丁二酰异羟肟酸、己二酰异羟肟酸和癸二酰异羟肟酸合成的改良方法。并测定了这些异羟肟酸的离解常数。结果表明:随着它们的碳链的增长,其酸性降低。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用邻苯二甲酸酯和羟胺为主要原料合成邻苯二甲酰异羟肟酸(OPhHA)的方法,用PH滴定法测得其离解常数。并用硫酸铜及邻苯二甲酰异羟肟酸在20%乙醇——水溶液中制得铜(Ⅱ)一邻苯二甲酰异羟肟酸配合物。对该配合物进行了红外分析和热重分析,初步确定了配合物的结构,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导了异羟肟酸类的正丁醇溶液从硝酸体系中萃取钇(Ⅲ)及混合稀土的研究。重点考察了苯甲酰异羟肟酸萃取钇(Ⅲ)的条件,当水相酸度为pH=4.5~5.5,萃取剂浓度为0.05mol/L,相比(Vo/Vw)为1:3时,获得最佳萃取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Tm(Ⅲ)-苯甲酰异羟肟酸(BHA)体系的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分析,研究了铥、镱和钇离子对Tb-BHA体系的发光性质的增强作用。测得了增敏离子的最佳浓度分别为1.8×10-4mol/L(Tm3+),1.5×10-4mol/L(Yb3+)和2.0×10-4mol/L(Y3+).并对RE-BHA(RE=Tm,Yb,Y和Tb)的固态配合  相似文献   

8.
通过壳聚糖与对氨基苯甲酰氯在超声波振荡下的酰化反应制备了对氨基苯甲酰壳聚糖.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方法对目标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产物具有对氨基苯甲酰壳聚糖的结构特征,并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能.抗菌实验表明,该产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黑曲霉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1%,0.1%和1%,其抗菌活性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且优于壳聚糖.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在酸性介质中,稀土钇(Ⅲ)分别与邻苯二酰异羟肟酸(O-PhHA)、乙二酰异羟肟酸(OXHA)及己二酰异羟肟酸(AdHA)反应生成配合物的方法。对配合物进行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法研究,并用PH滴定法求出它们的稳定常数K稳依次为1.90×1021、4.17×1021及5.15×1031。  相似文献   

10.
聚合物型异羟肟酸的合成及其与钇配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导了两种新型异羟肟酸-聚丙烯(酰)异羟肟酸(PAHA),聚甲基丙烯(酰)异羟肟酸(PMHA)的合成方法及其与钇(Y^3+)配合物制备,并研究了该配合物组成,测定了这两种异羟肟酸的离解常数及其与Y^3+络合的稳定常数等。  相似文献   

11.
本文测定了Th(Ⅳ)与五种芳香族异羟肟酸——对氨基苯基异羟肟酸(PABHA)、对羟基苯基异羟肟酸(PHOBHA)、对溴苯基异羟肟酸(PBBHA)、对硝基苯基异羟肟酸(PNBHA)和苯异羟肟酸(BHA)的配合稳定数。顺序为:[Th(PABHA)3)]+(lgk15.21)>[Th(PHOBHA)3]+(lgk14.06)>[T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三种芳基异羟肟酸——苯基异羟肟酸(BHA)、邻羟基苯基异羟肟酸(SHA)和对羟基苯基异羟肟酸(PHOBHA)与Y(Ⅲ)的配合稳定常数。其稳定顺序为:Y(SHA)3>Y(PHOBHA)3>(YBHA)3。通过对元素分析和磁化率、红外、紫外的测定探讨了配合物的结构与组成。此外还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了己二酰异羟肟酸与Cu(Ⅱ)、Ni(Ⅲ)、Zn(Ⅱ)和Mn(Ⅱ)的络合稳定常数其稳定顺序为:Cu(Ⅱ)>Ni(Ⅱ)>Zn(Ⅱ)>Mn(Ⅱ)。并用金属离子电离势和电子构型解释此顺序。通过红外分析、碰化率和分光光度的测定探讨了络合物的结构与组成。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1-苯基-3-甲基-4-(间硝基苯甲酰基)吡唑啉酮(HL)及其与Fe(Ⅱ)、Fe(Ⅲ)、Co(Ⅱ)、Ni(Ⅱ)、Cu(Ⅱ)、Ag(Ⅰ)的配合物。用元素分析、IR、UV、溶解性、摩尔电导等方法,推测了配合物的组成。  相似文献   

15.
苯甲酰甲酯在有机合成中有广泛应用。Hendrickson等报道应用苯甲酰甲基作为酸和酚羟基的保护基团,它在许多条件下很稳定,但又可在较温和的条件下除去。苯甲酰甲酯的经典合成方法是利用羧酸盐与α-溴代苯乙酮反应制得,但此法存在着反应时间长、烃化试剂被水解、产率低、产品不纯等缺点。1974年Durstr报道以冠醚作相转移催化剂的苯甲酰甲酯的合成方法,可获得较好结果,但冠醚有较难制备、价格昂贵、毒性大的缺点。新近报道聚乙二醇可以折迭成螺旋结构(Ⅰ),因此具有类似冠醚的性质,可与金属正离子络合,此络合正离子可与负离子形成离子对而进入有机相中,起到相转移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导了邻苯二甲酸异羟肟酸测定Fe(Ⅲ)、实验指出,在PH为3.4~3.8时,邻苯二甲酸异羟肟酸与Fe(Ⅲ)形成红色络合物,Fe(Ⅲ)在2.5~25ppm内服从比耳定律,最大吸收波长为480nm,桑德尔灵敏度为0.02μg/cm,并对试剂浓度、酸度,干扰离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以异羟肟酸为显色剂测定金  相似文献   

17.
二丙酮果糖的3-OH基经氧化后,生成的二酮糖(1)与苯甲酰胼反应,形成相应的酰腙(2),该酰腙与乙酸酐反应,可立体专一地环化成二螺噁二唑类化合物,该化合物的组成及结构通过元素分析硬IR.IP.PC-NMR谱并与模型化合物8,9比较,得以确证。  相似文献   

18.
2,6-二(苯并咪唑基)对甲苯酚的合成和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6-二甲酰基对甲苯酚和邻苯二胺作为起始原料,在常温下经缩合反应一步合成了含双苯并咪唑基的新型化合物-2,6-二(苯并咪唑基)对甲苯酚,其结构经IR、1HNMR、质谱(MS)及元素分析(Element analysis)、得到了确证.该合成方法简单,提纯方便,是合成含双苯并咪唑基化合物的一个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了十种三价稀土离子与邻苯二甲酰异羟肟酸荧光固态配合物的合成方法。确定了各配合物的组成为RE2(OPHA)3·XH2O(其中RE=La、Ce、Pr、Nd、Sm、Eu、Gd、Tb、Tm、和Y;X=4或5)。研究了配合物的性质和结构。  相似文献   

20.
本文了水所酰异羟肟酸Salicyhydroxamicacid(SHA)测定微量钼的研究结果。实验说明,在PH6.7-8,SHA与Mo(Ⅵ)形成黄色络合物有稳定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