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分析离子源中电子所参与的碰撞,利用电子与其它粒子间的空碰撞模型,研究电子之间的库仑碰撞,采用不同的存储和调用机制研制了两种碰撞模型的蒙特卡罗碰撞处理模块,将数值模块添加到粒子模拟软件CHIPIC中,对离子源JAERI 10A进行模拟验证,通过对模拟结果的分析,表明所设计的三维MCC算法正确.  相似文献   

2.
三体碰撞在一定条件下可简化为两体碰撞处理,本文计算三体碰撞问题的几种简化模型与数值实验结果的偏差,讨论了简化模型的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一种新的研究思路,以高速摄像作为手段,结合各种新颖的PTV算法,在毫秒级时间尺度和毫米级空间尺度上(颗粒尺寸)来对颗粒碰撞率做实验研究,对长期以来一直沿用的描述颗粒碰撞率的关系进行检验与修正。通过对实际颗粒碰撞率与颗粒浓度、平均相对速度的关系进行测量研究,发现理论关系与实验存在较大的差别,理论关系较大地高估了碰撞率。指出了需要进一步深入和完善描述颗粒碰撞率的实验规律,这些规律可直接应用于气固两相流动的数值计算与理论分析中。  相似文献   

4.
气固两相流中颗粒-颗粒随机碰撞新模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提出一种气固两相流中计算颗粒-颗粒碰撞新模型.该模型提出一种碰撞概率新概念,与已有模型相比,新模型对碰撞概率的思考另辟蹊径,由所得公式可以确定影响碰撞概率大小的因素.此外,该模型提出在所研究控制体中选择虚拟颗粒的方法,特别是对虚拟颗粒的粒径、速度和随机数之间提出相关性准则.它弥补了以往模型的缺陷.经过计算,验证了新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超高速碰撞LY12铝靶产生闪光的辐射演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超高速碰撞产生闪光的辐射演化特征,利用建立的瞬态光纤高温计测量系统结合二级轻气炮加载系统,进行了4种实验条件下的超高速碰撞实验。每组实验使用一组光纤探头,基于实验所获原始数据结合标定,通过Matlab编程处理得到了给定实验条件及光纤探头安装方案条件下的闪光强度演化,利用比率法得到碰撞闪光的辐射温度演化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在488~667 nm波长范围内超高速碰撞LY12铝靶产生的闪光强度与辐射温度峰值随碰撞角度(与靶板平面的夹角)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6.
应用两体关联动力学和变分原理给出了非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两体关联输运理论(TBCTT)方程组的另一种形式,用来讨论了费米分子动力学(FMD)和反对称化分子动力学(AMD).碰撞效应自然地出现在单粒子态的演化方程中.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高能不等核碰撞的一种碰撞机制结合流体力学模型讨论了高能不等核碰撞的时空演化,并用来成功地解释了几个典型的300A GeV到100A TeV宇宙线事例,以及200A GeV的16O束流打核乳胶的有关最新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8.
周军 《大学物理》2004,23(9):57-58
运用弹性碰撞、完全非弹性碰撞两种力学模型和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定理等力学规律分析讨论了“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的原因,旨在使读者对物理知识在航天器中的应用有更多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阶乘矩方法分析了几种入射能量(14.6,60,200A GeV)下氧、硅和硫离子诱导乳胶核反应和硫离子与金靶相互作用过程的间歇行为.利用EMU01组的实验数据发现,在赝快度间隔1—0.1范围内,这几种核反应过程都有间歇性.间歇指数随入射能量和末态相对论带电粒子平均多重数的增加而减少,随靶核质量的增加而增加.在实验误差范围内,观察到间歇指数随射弹核质量的增加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0.
转动传能的量子干涉效应在静态池实验中发现,并且已测得积分干涉角.为了得到更多关于穿能的准确信息,应利用分之束进行实验.本文基于一阶含时波恩近似,模拟了利用分子束实验进行量子干涉效应研究的理论模型.此模型采用了Lennard-Jones 相互作用势和直线轨道近似.通过本文建立的模型,研究了影响干涉效应的微分干涉角的因素,并且得到了微分干涉角和碰撞速度、碰撞参数及碰撞伴间的关系.此理论模型对于对于指导分子束实验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跟踪碰撞的图形描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碰撞的图形描述法,澄清了碰撞分类中的一些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从总动能变化特点考察一维两体对心碰撞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分析了完全弹性碰撞、完全非弹性碰撞、击穿碰撞和放能碰撞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特点,引入等动量线、等动能线作为各种碰撞的判据.  相似文献   

13.
在高能轻子-核碰撞中,基于二源发射图象描述了簇射粒子多重数和赝快度分布,计算结果与3-210GeV的中微子-核乳胶碰撞的实验数据符合.  相似文献   

14.
于志明 《大学物理》2007,26(9):11-12,16
讨论了小球在杆上任一点的碰撞问题,并指出《大学物理》2006年第5期《小球与均质自由杆的碰撞》一文中"完全非弹性碰撞后两物体不一定粘在一起共同运动"的说法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5.
邹冰松 《中国物理 C》2009,33(12):1113-1119
Complementary to the conventional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N* from πN and γ(*)N reactions, the e+e-, pp and pp collisions can give novel insights into these N* resonances. While the e+e- collisions through production and decay of vector charmonium ψ provide a nice isospin filter for a simultaneously study of N*, △*, ∧*, ∑* and 2*, the pp collisions should be the best place for producing those △*++ with large coupling to p+p though pp →nA*++ reaction, and the pp collisions should be the best place for looking for those N* with large coupling to σN.  相似文献   

16.
M.A.K.Elfayoumi 《中国物理》2001,10(11):1017-1020
The electron-photon delayed coincidence technique has been used to measure precisely the lifetime for the 4p1P0 state in calcium. The lifetime of this state was obtained by measuring the time correlation spectrum between the inelastically scattered electrons and the corresponding de-excitation photons. By using the least-squares fitting program to fit Gale's equation to the data points, a value of (4.15±0.17) ns was obtained. The result was compared to some of the earlier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相似文献   

17.
提出用长摆线单摆实现在准水平面内的无摩擦运动,用摄像头记录二维碰撞过程,设计了检验二维碰撞中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的教学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